張九成《竹軒記》閱讀答案
張九成《竹軒記》閱讀答案
閱讀張九成的《竹軒記》,完成後面的問題。
子張子①謫居大,借僧居數②,閱③七年,即東窗種竹數竿,為讀書之所。因④之曰:“竹軒。”
客有見而問焉,曰:“恥之於人,大矣!今子不審出處⑤,罔擇交遊,致清議之容⑥,紛彈射⑦而痛詆,朋友絕,親戚包羞,遠竄荒瘴之所侵⑧,蛇⑨之與鄰。”
子張子啞然笑曰:“物各有趣,人各有適⑩。子方以竄逐為恥,我獨以遊心為貴。今吾將敘吾之適,以浣子之適,其可乎?”
客曰:“唯唯。”
子張子曰:“今夫竹之為物也,其節勁,其氣清,其韻高。冒霜雪而堅貞,延風月而清淑。
吾誦書而有味,考古而有得,仰首而見,俯首而聽,如笙簫之在雲表 ,如聖哲之居一堂。爽氣在前,清蔭滿幾,陶陶然不知孰為我,孰為竹,孰為恥,孰為不恥。盎盎如春,如醉,子亦知此樂乎?”
客聞吾言,神喪志沮,面無人色,吾因以是言而刻諸石。
(選自《宋文選》,有刪節)
【註釋】 ①子張子:作者自稱。因得罪秦檜而謫居大。 ②數(yuàn):數間。 ③閱:過了。 ④(bǎnɡ):匾額。用作動詞,題匾。 ⑤出處:處事。 ⑥致清議之容:以致為輿論所不容。 ⑦彈射:彈劾。 ⑧遠竄荒(zōu)瘴之所侵:被遠遠發配到瘴流行的荒遠之地。 ⑨蛇(huī):毒蛇。 ⑩適:滿足。 雲表:雲端。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2分)
①子張子謫居大 謫:
②親戚包羞 親戚: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以”與“吾因以是言而刻諸石”中的“以”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A.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不辱使命》)
B.忠之屬也。可以一戰。 (《曹論戰》)
C.然得而腊之以為餌。 (《捕蛇者說》)
D.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 (《傷仲永》)
(3)用現代漢語譯下面的句子。(2分)
子方以竄逐為恥,我獨以遊心為貴。
(4)作者說“物各有趣,人各有適”,與竹為伴,他體驗到了怎樣的滿足和快樂?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個怎樣的人?(4分
【參考答案】
(1)①謫:降職,遠調,流放。 ②親戚:內外親屬,包括父系親屬和母系親屬。(2分,每空1分)
(2)C (2分)
(3)您剛才把放逐當作恥辱,而我唯獨把心神遨遊、遐想當作是可貴的。(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