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場的哈薩克》的閱讀題及答案

《轉場的哈薩克》的閱讀題及答案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題。

  轉場的哈薩克劉斌立十月,烏爾達拉克決定辭職了。父親三天前的電話,告訴他要轉場到冬季牧場去。上百隻牲畜,是他們家的全部財產,需要一起完成遷徙,是一項非常浩大的“工程”。父親已經年邁,需要人去幫他。烏爾達拉克是長子,下面只有一個還在讀高中的妹妹,他必須回去。哈薩克族是一個永遠在路上的馬背民族。他們為了牲畜的生長,要在春夏秋冬輾轉於四個牧場。這些年牧場退化,他們已經越來越少轉場了,只能夏季一個牧場,冬天遷到一個暖和一點的過冬處。

  烏爾達拉克今年七月從烏魯木齊的大學畢業,好不容易在一家醫療器材的公司找到了銷售助理的工作。這已經讓很多不得已又回到家鄉的同學豔羨了。大學時每到轉場,烏爾達拉克都請假回家,幫家裡打理異常辛苦的轉場。可現在剛剛找到工作,馬上請那麼長時間的假,領導很難理解,更難同意。

  烏爾達拉克和父親在電話中發生了爭吵,他覺得現在轉場可以租用汽車,不用像以前那樣騎馬趕著羊群和駱駝。他說很多同學的家裡已經用汽車運輸物資和牲畜轉場了。可是當父親聽到這些時變得異常生氣。老人覺得,一個哈薩克人必須尊重傳統,烏爾達拉克作為長子必須繼承這些。

  回到家已經是三天以後的夜晚,烏爾達拉克只跟母親和妹妹打了招呼,並沒有跟父親說話。為了轉場,工作丟了。父親那晚指揮著第二天的.工作,要求烏爾達拉克獨自完成拆卸氈房、檢視病獸的事。烏爾達拉克回答:“以前都是跟著你做,我自己不會幹。”

  父親大怒:“哪個哈薩克男人不會做這些就是廢物!”

  烏爾達拉克也不示弱:“我不需要靠做這些來生活。”

  話音剛落,父親的馬鞭就掃過來。

  烏爾達拉克流著淚,拿起強光手電,走出了氈房。

  第二天清晨,父親宰了生病的羊煮了肉。烏爾達拉克在母親的協助下拆卸了氈房。

  遷徙開始了,女人負責孩子和家當,男人要驅趕並追回跑丟的牲畜。當有大卡車拉著其他轉場的人家從他們的身邊開過時,父親則用很嘲諷的口氣問候車上的族人。烏爾達拉克不多言語,只是在父親的指揮下揚鞭策馬。

  五天的遷徙終於完成了。父親搭建氈房,母親煮奶茶準備吃食。烏爾達拉克準備宰殺體弱不能過冬的牲畜,用於狂歡聚會。轉場完成,人們都會聚在一起喝酒慶祝。

  狂歡那晚,烏爾達拉克獨自走出了氈房。剛才他聽到父親跟族人講,他不想讓女兒高中畢業就回家出嫁,他希望女兒也考上大學到城市裡去。烏爾達拉克嘴角嘲諷地抽了一下,心想:考上大學又有什麼用,找到工作不是還得回來轉場嗎?

  秋夜,烏爾達拉克感覺到孤獨、無助。工作已經辭了,父親難道是真要讓他回家放羊嗎?

  “你知道我為什麼給你取名烏爾達拉克嗎?”父親突然出現在他的身後,扔給他一件羊皮背心。

  “烏爾達拉克在哈薩克語中的意思就是孤獨的人,哈薩克在草原上已經越來越孤獨,牧場快養不活我們了。”

  父親坐在一塊石頭上,示意烏爾達拉克也坐下。

  “這是我們家最後一次轉場,明年春天,我和你母親就要去定居點了。政府在縣城旁邊修了很多房子,免費給我們住,只是不能再放羊了。你明天就回城做個城裡人吧,你妹妹要是考上大學,讓她也去。”父親說著話,點上了根菸。

  寒冷的空氣中,白煙繚繞著特別顯眼。

  他並沒有看到烏爾達拉克臉上的意外,繼續說道:“我只是想你回來跟我學會如何轉場,以後就再也沒有機會了。我老了,草場一年不如一年,在馬背上的日子要結束了。我只想我唯一的兒子,雖然進了城,但還是哈薩克,他應該知道怎麼在馬背上過日子。”

  那晚,烏爾達拉克喝了很多酒,第二天獨自回城了。回城的路上,他看到了很多定居點的房子星羅棋佈在城市的邊緣。他想,那裡真的是哈薩克的歸宿嗎?

  (選自《小小說選刊》2013年第24期,有刪改)

  16.“烏爾達拉克和父親在電話中發生了爭吵”,為什麼?(4分)

  17.分析父親的形象。(5分)

  18.這篇小說的主旨是什麼?分析小說的現實意義。(6分)

  試題答案:

  16.這是兩代人、兩種思維之間的爭吵。(1分)烏爾達拉克代表的年輕一代認為“轉場可以租用汽車,不用像以前那樣騎馬趕著羊群和駱駝”,而父親覺得“一個哈薩克人必須尊重傳統,烏爾達拉克作為長子必須繼承這些”。(2分)烏爾達拉克不理解父親的用意,對父親要求自己辭職都要幫他轉場的行為很不贊同。(1分)

  17.父親是一個愛子女、愛家、愛自己民族,堅守傳統的老一輩形象。(2分)他希望女兒和兒子一樣考上大學到城市裡去說明他很愛自己的子女。他深知馬背上工作的辛苦、孤獨,卻又給兒子取名“烏爾達拉克”,希望兒子繼承自己民族的生活方式;他熱愛馬背上的日子,痛心牧場一年年的縮小,他堅持要兒子哪怕辭職也要回家幫他轉場,是想讓兒子在最後一次學會轉場的技術,記住自己是哈薩克人,尊重自己民族的傳統。(結合內容適當分析,3分)

  18.(1)這篇小說透過對哈薩克民族轉場的描寫,刻畫了父親和兒子兩個不同年齡代表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兩代人之間尊重傳統和融入現代社會兩種思維的不同。(2)現實意義:?小說引起我們深思,面對日益縮小的草原牧場,我們是堅守自己民族的傳統,還是改變生活方式,保護草原,融入現代城市生活??這兩者之間只能選擇一種的時候,我們是不是還要更多地理解一下老一代人對已經習慣了一輩子的馬背上生活的那種熱愛?(每點3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