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國建築求索》閱讀訓練及參考答案
《為中國建築求索》閱讀訓練及參考答案
早年投身抗戰,目睹國破家亡,吳良鏞立志家園重建。他秉持“謀萬家居”的人生宗旨和“匠人營國”的事業精神,把畢生心血投入中國大地的城鄉規劃建設中。北京、上海、蘇州、三亞……大江南北古城保護、新城規劃,處處都留下吳良鏞的足跡。著名美籍華裔建築學家貝聿銘曾說:“你要到哪一個國家,說起中國的建築,大家都說我認識吳良鏞。”
“我畢生追求的,就是要讓全社會有良好的與自然相和諧的人居環境,讓人們詩意般、畫意般地棲居在大地上。”他以這樣的情懷安身立命,辛勤工作,行事為人。
出生於1922年的吳良鏞,少年時飽嘗流離失所和戰爭硝煙,這讓他決意學習建築,讓人人都有個房子,有個舒適的家。而從重慶中央大學畢業不久遇到的一個人讓他在建築這條路上走得更遠。
1945年,剛從緬甸中國遠征軍復員的吳良鏞,接到一個訊息,是梁思成、林徽因夫婦託人給他留話,讓他馬上去見他們。建築大師的召見讓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倍感意外,在此之前他與梁思成夫婦沒有任何交往。懷著忐忑的心情,他找到了梁思成.
“當時覺得很驚訝。”原來,是吳良鏞大學讀書時在校刊發表的一篇有關古建築的文章給他帶來了“好運”。梁思成看中了吳良鏞的才華,邀請吳良鏞參與到他的工作中,他們靠手繪編成了中國第一本文物保護目錄《全國重要文物建築簡目》,它使許多中國古典建築在戰火中得以儲存。
不久後吳良鏞又收到梁思成的信,邀他赴清華大學共同創辦建築系,昊良鏞欣然前往。1949年吳良鏞獲得美國匡溪藝術學院碩士學位,在沙裡寧事務所任設計師。他完成了通用汽車公司研究中心“設計大樓”方案設計,他主持的夏威夷“太平洋戰爭殉難者紀念碑設計”在美獲獎.
一天,事業漸入佳境的吳良鏞突然接到了梁思成、林徽因託人帶來的書信。信中“百廢待興”四個字,讓吳良鏞決定立即結束在美工作動身回國。回到祖國的吳良鏞以極大的熱情投身到工作中,他參與了天安門廣場擴建規劃設計工程,並跟隨梁思成參加了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和新北京的規劃工作。
上世紀50年代,保護北京古城的“梁陳規劃”被否後,梁思成在被拆的北京城牆斷壁殘垣上夜夜哭泣的身影重重地敲擊著很多人的心靈。一直在他身邊工作的吳良鏞更是感慨良多。梁思成的執著精神和對中國文化的堅守成為吳良鏞學術觀點形成的重要基礎,更奠定了吳良鏞事業一生的基調。
80多歲的吳良鏞在各種場合大聲疾呼:中國不能成為西方畸形建築的試驗場,動輒造價十幾億、幾十億的“這些建築將成為時代的‘傷疤’,永遠記錄下我們的傷痛”。看著許多城市,一幢幢不講究工程協調、不講究結構合理、不講究文化的“標誌性”建築拔地而起,吳良鏞既痛心又無奈。他揪心現在的城市文化建設面臨著重重誤區:重經濟發展,輕人文精神;重精英文化,輕大眾關懷;重建設規模,輕整體協調;重攀高比新,輕地方特色;重表面文章,輕制度完善。他認為出現城市建設的危機,實際上是地方意志、部門意志、長官意志在作祟,是文化靈魂失落的表現。
2008年,由於暑熱勞累,86歲的吳良鏞在工地上得了腦梗。醫生提出的康復目標是手能動,但吳良鏞的想法卻不是這麼簡單——他要能寫字。
寒來暑往,在北京一所康復醫院的病房裡,總能看見一位老先生坐在病床上拿著筆吃力地練習。“恢復好了,才能繼續工作呀。”吳良鏞的想法很簡單,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怎麼能一直躺在病床上。
2010年,吳良鏞又重返工作崗位。儘管不能像生病前那樣健步如飛,但他每天仍舊“挺忙活”:如今他帶著7個博士生,還親自教授一門《人居環境科學概論》的碩士課程;他領銜的研究小組搞京津冀區域規劃第三期研究報告,正在最緊張的階段;他還擔任著清華大學建築與城市研究所所長,很多事情需要他去運籌帷幄……
(摘編自《吳良鏞:為中國建築求索》)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美籍華裔建築家貝聿銘的話表明,吳良鏞在中國建築行業的成就與地位少有人能企及,而且社會活動頻繁,認識結交的人非常多。
B.少年時代的生活,對吳良鏞以後的職業選擇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戰亂和流離的生活使得他決心從事建築行業,讓人們能夠詩意般、畫意般地棲居在大地上。
C.儘管在國外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吳良鏞在生活中並不如意,加之有恩師的邀請和祖國對建築人才的需求,於是他就立刻決定回國。
D.吳良鏞對現代緘市建設中的標誌性建築痛心疾首,明確地指出現在城市文化建設的誤區,並揭示了這種現象的根源在於長官意志。
E.本文擷取了吳良鏞人生中的若干片段,詳細地描寫了他對祖國、對人民、對自己的事業深深的愛,表現了一位建築大師高尚的品格。
(2)吳良鏞有哪些性格特點?請結合文字具體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吳良鏞在建築方面都取得了哪些成就?請結合文字簡要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結合吳良鏞的生活經歷,談談你對影響人才成長的因素的看法。(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四、實用類文字閱讀(25分)
12.(5分)答B給3分,答E給2分,答A給1分,答C、D不給分。(A項,說他“社會活動頻繁,認識結交的人非常多”,不準確,原文只是強調他的社會影響大;C項,說他在國外“生活並不如意”不恰當;D項,理解錯誤。文中是在談對“不講究工程、不講究結構合理、不講究文化的地標性建築”的看法。)
(2)(6分)①他是一個心憂天下的人,為了人民而走上了建築這條路,為了國家而放棄國外優裕的生活。②他是一個尊師重教的人,遵從老師的教導,接受老師的邀請回國,在老師因堅持理想而遭遇困難的時候,他堅決地站在老師的一邊。③他是一個有堅定個性的'人,有自己的職業道德和操守,不屈從,對於生活中違背建築規律,勞民傷財的事情,敢於提出自己正確的觀點。④他是一個執著堅韌的人,為了能儘快戰勝病魔,他刻苦鍛鍊,早日回到自己的崗位。(每點2分,答對3點即可。)
(3)(6分)①與梁思成合著《全國重要文物建築簡目》,使許多中國古典建築在戰火中儲存;②在美國完成重要設計專案而且獲獎;③參與天安門廣場擴建規劃設計工程、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新北京的規劃工作;④對於城市建設中文化靈魂失落的現象,敢於指出其錯誤的根源。⑤致力於教育事業,努力培養建築界的後備人才。⑥保護大江南北的古城。(要點不分先後,每點1分,共6分)
(4)(8分)影響人才成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①要有理想,並且為之奮鬥。吳良鏞自幼經歷戰亂,深知家庭房子對於人的重要意義,樹立了“讓人人都有個房子,有個舒適的家”的理想,這是保證他最終走向成功的不竭動力。②要不斷地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吳良鏞師從梁思成,以及到國外深造,這都是他成為偉大建築大師的必要因素。③要有頑強的意志和為事業獻身的精神,吳良鏞在病中的堅韌源於他頑強的意志和對事業的熱愛,這也是他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④要有好的機遇,有良好的成長環境。梁思成對吳良鏞的賞識和教誨是他成長的重要因素。 (觀點明確2分,理由分析每點2分,答出三點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