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故鄉的秋抒情散文

我故鄉的秋抒情散文

  在我的印象中,秋在任何地方都是美麗的。在四季中,我獨愛秋,尤其愛故鄉的秋;她不似春那樣潮溼,也不似夏那樣炎熱,更不似冬那樣陰冷。我愛故鄉的秋;愛她的秋高氣爽,愛她的色彩斑斕,更愛她那獨特的秋的氣息。有時,自己雖遠在外地,卻總要不遠而來,趕回故鄉,也不過只想嘗一嘗這“秋”,這故鄉的秋味。

  雖說故鄉的秋不及北國的秋那樣富有秋味,秋的意境也不及北國的秋那樣讓人一見便有一葉知秋的十足味道;但我總覺得北國的秋總是讓自己看不足,嘗不透,讓人玩賞的時間太短。故鄉的秋,雖說秋意並不是那樣的濃烈,可是呀,故鄉的秋,卻來得特別得遲,來得慢,來得靜。故鄉的秋,天空湛藍,秋高氣爽;一個人在故鄉,渾渾噩噩地過,只能感到清閒、舒適,在領略秋的過程是最合適不過了。

  在異鄉已工作十年了。每到秋天,總是想起故鄉西山望海亭的芙蓉花,碼頭的夕陽,海邊的夜月;總是想起故鄉秋夜的呢喃,望潮寺的晨鐘暮鼓。在故鄉,無論什麼地方,都可以讓人感受到秋的氣息。夜晚,往院落裡一坐,你就可以看到流螢飛舞,看到銀漢迢迢;可以聽見秋蟲的獨唱。葡萄架下,細數一絲絲瀉下的月光,遙聽奶奶口中講述的七夕牛郎織女度鵲橋的故事。隨著微微的涼風,陣陣的秋意,讓人頓感故鄉的秋深邃、幽遠。

  故鄉的秋,最令人想起的是西山望海亭的芙蓉花,她是故鄉秋的信使,故鄉秋的點綴與象徵。每至深秋,那白中帶粉的芙蓉鋪滿了枝頭,隨著微風輕送,只聽得“舒、舒”的聲響,聞得微弱的清鮮,這時我便感覺到故鄉的秋來了。庭院裡的桂花隨著秋風的吹落,陣陣的幽香,滿庭濃郁;桂子的幽香伴隨著秋蟲的獨唱,真是靜謐而舒適。秋後的閒暇,大家閒坐在院落裡喝茶閒聊,王維詩:人閒桂花落,古人一葉知秋的遙想,這大約就是故鄉的秋深邃、幽遠的地方。

  當秋的腳步走近故鄉時,那滿庭金黃的樹葉綴滿了枝頭,遮住了歲月的庭院,夕陽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點點的陽光,照射出秋的資訊;隨著嫋嫋的炊煙,那夕陽下的景緻分外迷人。在這秋的`情愫間,也讓我回味著望潮寺的晨鐘暮鼓。清晨,當鳥兒在枝頭歡叫時;傍晚,當夕陽西斜時,寺院裡也敲響了晨鐘和暮鼓。聞著晨鐘暮鼓,我們面朝大海,看著潮起潮落,還有周邊的秋景,不覺令人頓時找到了歸屬感。此時,我們只感到靜謐和閒適,彷彿遠離世間的喧囂與煩躁,一切都是那樣的恬靜。這就是故鄉的秋!

  秋雨淅瀝,寒意漸濃。故鄉的秋雨似乎更有秋的韻味,一陣秋雨過後,太陽又露出了笑靨;街上的行人已換上了秋裝,他們的嘴裡閒叼著香菸,每當遇見熟人,便會互相寒暄著:

  “天涼了——,吃了沒。”

  “是呀,一場秋雨一場涼,好著呢!”

  而遠在異鄉的我,卻總忘不了臨走時,母親的唸叨:天涼了,要多加件外套。

  “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故鄉的秋總是令人想起望海亭的芙蓉,想起秋蟲的獨唱,想起碼頭的夕陽,想起望潮的晨鐘暮鼓……

  故鄉的秋,當然也讓我憶起了母親的唸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