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摻假的名牌生活隨筆散文
不摻假的名牌生活隨筆散文
剛參加工作那陣兒,女友陪我去商場買襯衫。偶然發現斷碼的關關襯衫正打折出售,50元錢一件,跟普通襯衫價格差不多。女友說:“這麼便宜,就買件名牌吧。”名牌果然是名牌,洗完之後永遠跟新的一樣,不但貼身而且提神,一直穿了大概四五年,最後還不是穿壞的,而是洗壞的。
也是那個時候,單位一個老大哥經常對我炫耀說:“看見我這件恆源祥毛衣了嗎?隨便扔在哪裡,拎起來穿上身,連個褶兒都沒有。”一問價錢,是普通毛衣的五倍。我偷偷伸伸舌頭,沒再回腔。所謂一分價錢一分貸,看來是有道理的。雖然買不起,但我對名牌的敬仰之情猶如滔滔江水,奔湧不息。
也就是幾年間,女友變成了老婆,名牌卻越來越不像名牌,開始頻繁出事。有的誇大其詞,有的假冒偽劣,無論牛奶還是奶粉,無論快餐還是洗衣機及其他各種家電,幾乎個個都讓人抱懷疑態度。品牌不再是品質的代名詞,而只是一個名稱。更牛的是,出事的企業剛開始一個個還心驚肉跳,像無頭蒼蠅一樣四處逃竄,現在他們可鎮靜多了,第一要反擊,第二還要利用、發動大量的資源展開輿論戰,混淆是非,直至不了了之。消費者呢?繼續喝變質的`酸奶,使用有危險的電器。那些所謂的名牌們,假裝什麼都沒發生,假裝消費者什麼都不知道,繼續擺著名牌範兒四處招搖。
所以現在沒什麼名牌不名牌,買了東西沒被商家和廠家坑死,就算是好運氣。
上個週末去商場買休閒衣服,看見運動服正在甩賣,馬上買了一件T恤;又看了看短褲,價格也很便宜,隨手買了一件;後來想,乾脆買全身的吧,爬山的時候用得著,於是又買了雙運動鞋。回到家換上衣服對著鏡子照了照,感覺挺精神。這時樓下有人摁門鈴,原來是送快遞的。我應聲下樓,跟快遞員一打照面,互相吃了一驚,因為我們撞衫了,都是全身的運動衫。第二天出門辦事,伸手在路邊攔了輛電單車,讓師傅送我到公交站臺。路邊的人紛紛向我們行注目禮,以為我和司機是雙胞胎兄弟,因為我倆又撞衫了。我開始有點不是滋味,心想,合著我穿的這個牌子淪為民工品牌了?後來又覺得自己很可恥——憑什麼你能穿別人就不能穿?這隻能說明該品牌價廉,適宜大眾消費。至於是不是物美,那得看運氣。好在衣物不容易出事,你不能說人家出了褶子就不算好衣服,穿幾個月穿壞了,我也可以說那是你自己保管不當,反正它不像食物那樣容易被看穿。
無論如何吧,我和大多數人一樣,過的是不摻假的名牌生活。對那些動輒拿LV牌、愛馬仕包包說事的人,有人吐槽說:“特反感那些炫富的人,我的牙膏是高露潔,洗髮水是飄柔,手機是諾基亞,經常吃肯德基,哪樣不是名牌?我每天坐著幾十億的地鐵上班,並和世界五百強企業——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移動、中石油、國家電網、沃爾瑪保持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你見我炫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