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勸學名句及翻譯
荀子勸學名句及翻譯
荀子勸學名句及翻譯【1】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譯文】孔子說:“學習並且不斷溫習與實習,不也很愉快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很快樂嗎?人家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譯文】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為師學習的人;我選擇其中好的並且向他學習,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過來。
”3、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論語》【譯文】孔子說:“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結交正直的朋友,誠信的朋友,知識廣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結交諂媚逢迎的人,結交表面奉承而背後誹謗人的人,結交善於花言巧語的人,是有害的。”
4、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戰國策》【譯文】走失了羊,趕快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失誤要後及時補救。5、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戰國策》【譯文】指在一個陷阱的環境裡,不要過於與對手爭強好勝,以免忘了更大的、共同的敵人。
6、滿招損,謙受益。《尚書》【譯文】驕傲自滿會招來損失,謙遜虛心會得到好處。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譯文】尊敬自己的父母和老人,同時也尊敬別人的父母和老人;愛護自己的幼小兒女,同時也愛護別人的幼小兒女。
8、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孟子》【譯文】沒有圓規和直尺,就做不出真正“圓”或“方”的形狀來。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則。
9、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荀子》【譯文】不停地刻,金塊和石頭都可以被雕刻。比喻做事只要持之以恆,再多的困難也能克服。
10、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荀子》【譯文】青,從藍草中取得,顏色卻比藍更深,比喻後生晚輩透過學習和積累,學習超過前輩。
1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譯文】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12、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譯文】短:不足,長:有餘。比喻各有長處,也各有短處,彼此都有可取之處。
13、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後漢書》【譯文】真誠之心所到的地方,就算是堅如金石的東西,也要被開啟。
14、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譯文】少壯年華時不努力學習,待到年老時就只能悲傷了。勸勉世人要珍惜光陰,有所作為。
1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太子少傅箴》【譯文】靠著硃砂的變紅,靠著墨的變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變好,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指客觀環境對人有很大影響。
16、管中窺豹,時見一斑。《晉書》【譯文】從竹管的小孔裡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紋。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見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17、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出處:《禮記》 意思:心不在那裡,看什麼也看不見,聽什麼也聽不到,吃什麼也吃不出滋味。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專注。
18、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 清《增廣賢文》意思:路途遙遠,才可以知道馬的力氣的大小;經歷的事情多了,時間長了,才可識別人心的善惡好歹。
19、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寅,一家之計在於和,一生之計在於勤。 意思:一年中最關鍵的時間是春天,一天中最關鍵的時間是在黎明;一個家庭最寶貴的東西是和睦,一個人要成功最重要的東西是勤奮。 要善於把握關鍵時間,抓住關鍵的東西,好好把握,好好珍惜,才能成功。
20、日日行不怕千萬裡,常常做不怕千萬事。明·呂坤《呻吟語·應務》【譯】 天天行路,不怕路途有千萬理之遙;常常做事情,不怕有千萬件事之多。
【記】 不幹,永遠也不會成功。要實現自己的目標,離不開艱辛地勞動,成功和失敗都是長期一步一步積累的結果。
荀子勸學名句及翻譯【2】
1、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 【譯文】有子說:“禮的應用,以和諧最為重要。”
2、子曰:“德不孤,必有鄰。”【譯文】孔子說:“有道德的人不會孤單,一定會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夥伴。”
3、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論語》【譯文】子夏說:“做官有了餘力就可以學習了,學習有了餘力就可以做官了。”
4、子夏曰:“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譯文】子夏說:“普天下的人都應是兄弟。”
5、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譯文】孔子說:“花言巧語,裝模作樣,這樣的人很少有仁義之心。”
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譯文】孔子說:“在上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在下者也能照著做,自己身行不正,雖然發號施令,在下者也不會聽從。”
7、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譯文】孔子說:“一個人如果沒有長遠打算,一定會有眼前的憂患。”
8、聞過怒 聞譽樂 損友來 益友卻《弟子規》【譯文】如果一個人聽到別人說自己的缺失就生氣,聽到別人稱讚自己就歡喜,那麼壞朋友就會來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漸疏遠退卻了。
9、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譯文】說話沒有文采,就傳播不遠。
10、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禮記》【譯文】不論做什麼事,事先有準備就會成功,否則就會失敗。1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譯文】玉石若不經過雕琢,就不會成為玉器;人若不學習,就不會懂得道理。
12、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禮記》【譯文】只要做人光明磊落,那麼到哪裡都有公平。
13、駑馬十駕,功在不捨。《荀子》【譯文】馬不停地走十天(也能走很遠的距離),他的成功在於不斷行走。比喻先天條件差的,只要透過不懈的努力,也能取得很大的成就。
荀子勸學名句及翻譯【3】
1、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弟子規》【譯文】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是為了我們好,應該恭敬的聆聽。做錯了事,父母責備教誡時,應當虛心接受。
2、稱尊長 勿呼名 對尊長 勿現能《弟子規》【譯文】稱呼長輩,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長輩面前,要謙虛有禮,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
3、衣貴潔 不貴華 上循份 下稱家《弟子規》【譯文】穿衣服需注重整潔,不必講究昂貴、名牌、華麗。穿著應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場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經濟狀況,才是持家之道。
4、事勿忙 忙多錯 勿畏難 勿輕略《弟子規》【譯文】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張張,因為忙中容易出錯,不要畏苦怕難而猶豫退縮,也不可以草率,隨便應付了事。
5、用人物 須明求 倘不問 即為偷 《弟子規》【譯文】借用別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講明,請求允許。如果沒有事先徵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竊的行為。
6、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輕眥《弟子規》【譯文】當你有能力可以服務眾人的時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慮到自己,捨不得付出。如果別人有能力,不能輕視,更不能妒忌。
7、凡是人 皆須愛 天同覆 地同載《弟子規》【譯文】只要是人,不分族群、人種、宗教信仰,皆須相親相愛。同是天地所生萬物滋長的,應該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維持這個共生共榮的生命共同體。
8、讀書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弟子規》
9、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習相遠 苟不教 性乃遷 教之道 貴以專昔孟母 擇鄰初 子不學 斷機杼 竇燕山 有義方 教五子 名俱揚 選自《三字經》
10、養不教 父之過 教不嚴 師之惰 子不學 非所宜 幼不學 老何為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學 不知義 為人子 方少時 親師友 習禮儀 選自《三字經》二年級:
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譯文】孔子說:“學習並且不斷溫習與實習,不也很愉快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很快樂嗎?人家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譯文】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為師學習的人;我選擇其中好的並且向他學習,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過來。”
3、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論語》【譯文】孔子說:“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結交正直的朋友,誠信的朋友,知識廣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結交諂媚逢迎的人,結交表面奉承而背後誹謗人的人,結交善於花言巧語的人,是有害的。”
4、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戰國策》【譯文】走失了羊,趕快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失誤要後及時補救。
5、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戰國策》【譯文】指在一個陷阱的環境裡,不要過於與對手爭強好勝,以免忘了更大的、共同的敵人。
6、滿招損,謙受益。《尚書》【譯文】驕傲自滿會招來損失,謙遜虛心會得到好處。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譯文】尊敬自己的父母和老人,同時也尊敬別人的父母和老人;愛護自己的幼小兒女,同時也愛護別人的幼小兒女。
8、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孟子》【譯文】沒有圓規和直尺,就做不出真正“圓”或“方”的形狀來。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則。9、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荀子》【譯文】不停地刻,金塊和石頭都可以被雕刻。比喻做事只要持之以恆,再多的困難也能克服。10、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荀子》【譯文】青,從藍草中取得,顏色卻比藍更深,比喻後生晚輩透過學習和積累,學習超過前輩。
1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譯文】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
12、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譯文】短:不足,長:有餘。比喻各有長處,也各有短處,彼此都有可取之處。
13、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後漢書》【譯文】真誠之心所到的地方,就算是堅如金石的東西,也要被開啟。
14、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譯文】少壯年華時不努力學習,待到年老時就只能悲傷了。勸勉世人要珍惜光陰,有所作為。
1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太子少傅箴》【譯文】靠著硃砂的變紅,靠著墨的變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變好,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指客觀環境對人有很大影響。
16、管中窺豹,時見一斑。《晉書》【譯文】從竹管的小孔裡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紋。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見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17、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出處:《禮記》意思:心不在那裡,看什麼也看不見,聽什麼也聽不到,吃什麼也吃不出滋味。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專注。
18、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 清《增廣賢文》 意思:路途遙遠,才可以知道馬的力氣的大小;經歷的事情多了,時間長了,才可識別人心的善惡好歹。
19、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寅,一家之計在於和,一生之計在於勤。意思:一年中最關鍵的時間是春天,一天中最關鍵的時間是在黎明;一個家庭最寶貴的東西是和睦,一個人要成功最重要的東西是勤奮。 要善於把握關鍵時間,抓住關鍵的東西,好好把握,好好珍惜,才能成功。明·呂坤《呻吟語·應務》
【譯】 天天行路,不怕路途有千萬理之遙;常常做事情,不怕有千萬件事之多。
【記】 不幹,永遠也不會成功。要實現自己的目標,離不開艱辛地勞動,成功和失敗都是長期一步一步積累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