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家歐陽修與古琴養生
文學家歐陽修與古琴養生
導語:在著名的文學家歐陽修看來,古琴可以作為一種養生的工具和手段,對人的身體健康非常的有幫助。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歐陽修與古琴養生,歡迎閱讀!
歐陽修與古琴養生
古琴位居琴棋書畫四藝之首,相傳為伏羲所造。撫琴除了能陶冶情操、修身養性之外,還具有祛除病痛,使人健康長壽的功效。身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文采風流,在琴、棋、書、文、酒“五友”中尤其對古琴情有獨鍾,並獲得了獨特的古琴養生心得。
一、中正平和,琴能養性歐陽修踏上仕途之後,因做官清廉,剛直不阿,得罪了不少同僚,明裡暗裡對他打壓排擠。他長期鬱憤難抒,後來竟患上了“幽憂之疾”,也就是如今常說的輕度抑鬱症。雖然多方求醫,卻不見病情好轉。
為了排遣苦悶,歐陽修閒暇之餘跟著好友孫道滋學琴。而只要撫弄琴絃,傾聽那清越流暢的音樂,他便萬事離心,煩惱盡除,不知不覺間,抑鬱症竟然痊癒了。他因此在自己的《琴說》中寫道:“餘嘗有幽憂之話,退而閒居,不能治也。既而學琴於友人孫道滋,受宮聲數引,久而樂之,不知疾之在其體也。”
從琴聲中受惠的歐陽修後來將這種音樂療疾的方法推薦給了好友楊置,後者由於屢試不中,抑鬱成疾,歐陽修特地送給他一張琴,稱用藥物治療不如以琴曲來排遣憂思的效果好,並將其親身經歷及體會撰寫了那篇膾炙人口的《送楊置序》。
那麼彈琴祛疾的道理何在呢?歐陽修認為琴聲能“喜怒哀樂,動人必深”,也就是說,琴聲所傳達出的喜怒哀樂最能打動人心,而“心神”會影響與之相對應的臟腑功能,產生以情勝情的作用,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歐
二、暢情舒鬱,琴能養疾自從學會撫琴之後,歐陽修出門有三件事必“隨身”,一是寫詩,二是飲酒,三是撫琴。每當夜深人靜之際,他就會抱琴細細撫摸,並著迷地彈奏起來。
人在撫琴的時候心靜而手指動,指甲和指尖在撥弄琴絃。按照中醫理論,指尖是十二經絡中一些主要經絡的終點末梢,彈琴時會不斷按摩和運動這些末梢,可以促進血液迴圈,調和血脈。因此,古琴不但治好了歐陽修的幽憂之疾,還使他的手指拘攣得到了治療。
在《琴說》中,歐陽修提到自己由於整日書寫不輟,手指勞累過度,兩手的中指都出現了“拘攣”的症狀,每每肌肉抽搐,難以自控。醫生因此建議他日裡要多活動手指以疏導氣血,並大力推薦其彈琴,果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寓樂於藏,琴能養德因為愛琴和彈琴的緣故,歐陽修還養成了收藏古琴的雅趣。雖然他在《六一居士傳》中說“有琴一張”,但實際上歐陽修收藏的古琴很多。在《三琴記》中他曾提到“吾家三琴,其一傳為越琴,其一傳為樓則琴,其一傳為雷氏琴,其製作皆精而有法,然皆不知是否。”歐陽修的這三張琴據說都是名家制作的古琴,非常珍貴,因此他特別喜愛,也非常知足。
一般人收藏琴,關注的是琴身與琴絃,而歐陽修到晚年因為目疾而視力衰退,所以多次提到琴暉的質地。琴暉是琴的泛音位標誌,歐陽修欣賞的是比較普通的石暉。因為金玉寶石質地的琴暉雖寶貴,但在燭光下太過耀目,反倒是普通的石暉黑白分明,更適合老年人觀賞。
歐陽修認為,琴具有天地之母音,內蘊中和之德性,足以感人善心,頤養正心而滅淫氣。因此,無論彈琴、聽琴還是觀琴、藏琴,都能培養人的高尚情操,陶冶性情並提升修養。透過琴樂來感通精神,影響行為,端正人心,從而達到養德養生之目的,的確有一定的道理。
歐陽修談古琴治病
歐陽修(1007——1072),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世稱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有一篇談彈琴能治病的文章《送楊寘序》,其大意是這樣的:
我曾經患過憂鬱症,心情不好,請假回家休養,也不見好轉。後來跟我的朋友孫道滋學彈琴,最初只是學會幾首在宮調上彈的曲子,彈著彈著時間長了,不知不覺病就好了。
本來我想彈琴這玩意兒不過是一種小技藝,誰知學深了,達到一定的造詣,是會產生很大的效益的。低音是宮,高音是羽,宮、商、角、徵如果彈好了,就會產生許多不同的音調。快速的曲調能夠激發人心,使你感到迫促,徐緩的音調使人聽了心情平靜和舒暢。有時好像天崩地裂,像從高山上瀉下的瀑布,又像暴風雨在夜間頓起。
有時像怨夫寡婦悽然嘆泣,有時又好像兩隻相愛的鳥兒在枝頭快樂地唱歌兒。那些憂思深遠、心地寬宏的琴音,好像是古代虞舜、周文王和孔子遺留下來的經典音樂。那些悲時、憫世、感懷、憂憤的音樂,就像伊伯奇那樣孤苦哀嘆(尹伯奇事繼母親,因其父受繼母的讒言,伯奇被逐投河死),像屈原那樣忠心為國卻遭讒言而痛苦萬分。
總之,喜、怒、哀、樂的音樂是感人至深的。而那些純正、質樸、恬淡、清明的音樂和古代堯、舜、夏、商、周以及孔子的文章,《易經》上所擔憂的心思,《詩經》上所諷刺、怨恨的歌聲一樣,對世人是有提醒,對治世是有警惕意義的。如果我們聽琴時細心欣賞,用心學習琴藝,從許多優秀的琴曲中,選出一些平和、恬靜的音樂,來撫慰憂鬱的心緒,抒發自己胸中高遠的.理想和情操,如此潛移默化,是可以使一個人的思想、情感、生活意趣、氣質、志操,逐漸升華,達到極高的境界的。
我的朋友楊寘君,很好學,文章也好,但是多次考進士沒考中,後來,總算祖上有德,取得了一官半職,調他到福建劍浦去作縣尉。那是個小地方,又遠又偏僻的東南方,距此數千裡之外,政治文化都很落後,他的思想情緒一定是不好的。再說,他從幼年時就多病,到那南方缺醫少藥的蠻荒之地,風俗習慣與北方又不同。以心緒不好、衰弱的身體,放在人生地不熟的環境裡,怎麼能愉快地、長久地生活下去呢?
我想,如果他能掌握自己的命運,首先要使自己的心情平靜下來,好好療養。怎麼樣才能心情平靜養好病呢?學會彈琴是有好處的。
因為我自己有養病的體會,我是學彈琴治好我的憂鬱症的,所以,我寫這篇談彈琴的文章,並且把我學彈琴的老師孫道滋也請來一起喝酒,為楊寘餞行,同時我送他一張琴作為鑑別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