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斯蒂涅與駱駝祥子人生軌跡的對比的文學論文

拉斯蒂涅與駱駝祥子人生軌跡的對比的文學論文

  拉斯蒂涅是外省貴族子弟,祥子是普通的鄉下人,雖然出身不同,但是人生經歷卻十分相似,他們在由鄉村轉入城市之初都展現了美好純潔的心靈,但最終都沒有抵制住現實的誘惑和打擊。拉斯蒂涅經歷了“人生三課”,而祥子買車經歷了三起三落,從此他們就墮落腐化了。本文主要從拉斯蒂涅和祥子初涉世事,蛻變墮落及結局來分析拉斯蒂涅和祥子的形象。

  一、初涉世事

  拉斯蒂涅和祥子都是由鄉入城的樂觀青年,他們希望透過個人奮鬥實現理想,對未來充滿憧憬。剛入城時,他們心地善良,樂於助人,一心一意靠自己的奮鬥出人頭地,卻不曾想到殘酷的社會容不下他們。巴爾扎克和老舍剛開始對拉斯蒂涅和祥子美好心靈的描寫為後來他們的腐化墮落增添了悲劇色彩,更真實地反映了巴黎赤裸裸的金錢關係和中國萬惡的舊社會。

  拉斯蒂涅帶著家人的期望來到巴黎尋找出路,入世之初的他還保有未經世俗汙染的高尚品質,並對未來信心滿滿。在伏蓋公寓裡,大家都挖苦嘲笑高老頭,而拉斯蒂涅則對他充滿同情。參加完舞會後,他的決心還未動搖,還決心回去把浪費的時間補回來。後來他雖為躋身上流社會而寫信向母親要錢,不過事後又後悔不已,痛苦萬分。由此可見,拉斯蒂涅尚未完全泯滅人性。

  祥子初到北平時,也帶有勞動人民的優秀品質,他自信、勤勞、樸實、要強,希望透過老老實實的拉車而擁買一輛車。他不像其他車伕一樣與乘客斤斤計較,也不會和他人搶生意,只是踏實地做著自己的工作。這體現出他善良、憨厚的高尚品質和初涉世事時的懵懂無知。與拉斯蒂涅不同的是,他沒有能幫助他的貴族親戚,這使他的奮鬥之路更坎坷,讓人覺得更心酸,增加了其悲劇性。

  二、蛻變墮落

  拉斯蒂涅和祥子都由純樸青年蛻變成了卑鄙無恥的人,拉斯蒂涅經過“人生三課”逐漸墮落,而祥子在買車的三起三落的過程中逐漸蛻變,筆者認為他們的人生是在這三次沉重的打擊下發生扭曲的。拉斯蒂涅的“人生三課”分別是鮑賽昂夫人、伏脫冷、高里奧給上的,而祥子是在大兵搶車,虎妞、小福子相繼去世的打擊下墮落的。同時都是親密之人的離去給予他們致命打擊,不同的是,高老頭只是拉斯蒂涅的普通朋友,而小福子卻是祥子心愛之人,所以祥子所受的打擊更加沉重,這也是後來祥子的墮落比拉斯蒂涅表現的更為徹底的原因。

  拉斯蒂涅第一堂課是由鮑賽昂夫人上的,拉斯蒂涅拜訪她時,恰逢她心情不佳,所以對拉斯蒂涅的'教導過於偏激。她的理論是“您越沒有心肝,就越能步步高昇。您心狠手辣,人家就怕你。”她還讓拉斯蒂涅利用紐沁根夫人達到進入上流社會的目的,這種錯誤思想的指導使拉斯蒂涅開始走上一條不歸路。伏脫冷主要向拉斯蒂涅證明了金錢的重要性,證明了個人奮鬥在社會中毫無意義。伏脫冷一眼就看穿了拉斯蒂涅,還說看見他從舞會上回來後腦門上寫著“向上爬”,他引發拉斯蒂涅對金錢和美女的渴望,使他在貪慾的引誘下不知不覺地蛻變。高老頭的去世使他懂得了世態炎涼,告訴了他社會的生存法則。高老頭臨死時說“錢能給人一切,甚至是女兒。”讓他明白了金錢的力量。埋葬高老頭時,他也埋掉他的人性,徹底墮落了。

  祥子踏入北平後雖便體會到了現實的殘酷,他正幻想著自己未來的美好生活,就被捉進軍隊,後從軍隊逃出順手牽了幾隻駱駝,從這開始他的人格就受到了損害,這是他墮落的開始。虎妞去世,他賣掉車來安葬她,車子的再一次失去使祥子的悲劇性又近了一步。他學會了吸菸、賭錢,還為劉四爺找不到女兒的墳而高興,這表明祥子的人生觀發生了扭曲,他沉浸在阿Q式的勝利中。小福子的死是他致命的打擊,使他殘存的一絲希望也破滅了,同時引發了他的惡性。小福子死時,祥子的良心也死了,經過沉重打擊,他徹底絕望了,墮落成一個地痞、流氓。祥子頹廢一段時間後又妄圖重新振作起來,拉斯蒂涅拒絕墮落卻又在慾望的引誘下逐漸走向墮落,他們都難以逃脫悲劇。

  三、悲慘結局

  拉斯蒂涅與祥子最後都墜入了罪惡的深淵,雖然在《高老頭》這本小說裡並沒有具體交待拉斯蒂涅淪為一個怎樣的人,但是從小說最後的描寫,我們可以推測其結局。與拉斯蒂涅不同的是,《駱駝祥子》中清楚地指出祥子最終變成了“個人主義的末路鬼”。

  拉斯蒂涅透過高老頭的死看到了世態炎涼和人們的自私,忘恩負義,所以埋葬高老頭後,丟棄了良心,走上了資產階級野心家的道路。他喊出一句“現在咱們就來較量較量吧”,然後就雄心勃勃地到紐沁根夫人家吃飯去了。他向這萬惡的社會發出挑戰,決定用邪惡來對付邪惡,不擇手段謀取私利。拉斯蒂涅這一形象在巴爾扎克的其他小說裡繼續發展,在那些作品中,他透過卑鄙手段進入上流社會,當初那個努力奮鬥、拼搏的青年被徹底毀滅了。

  祥子的墮落比拉斯蒂涅更為直接,老舍透過祥子的悲慘結局將病態社會剖析的淋漓盡致,小福子去世後,他吃喝嫖賭樣樣都沾了,祥子義無反顧的走向了自甘墮落的深淵。當初那個“體面的,要強的,好夢想的,利己的,健壯的,偉大的”祥子已經不復存在了,社會上有多出了一個無恥之徒。不論拉斯蒂涅還是祥子,在那個特定的時代就註定了他們的努力換來的只能是悲劇。

  拉斯蒂涅與祥子身上有諸多相似之處,不論是他們的性格,所處的時代環境,還是經歷和最後的悲慘結局。拉斯蒂涅積極奮鬥,試圖憑藉個人奮鬥的力量來改變貧困的面貌,祥子企圖透過自己的努力買一輛車,但是現實總是澆滅他們的希望,最終使他們淪落了。從拉斯蒂涅身上,我們可以看到萬千資產階級野心家的影子,從祥子身上又可以看到二三十年代中國城市下層勞動者的影子。他們的悲劇是社會的悲劇,是個人奮鬥的悲劇。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