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李清照的愛國主義思想
論李清照的愛國主義思想
李清照是北宋末南宋初的著名詞人,也是我國古代最傑出的一位女作家。她以其特出的才華和精心的創作取得了獨特的文學成就,豐富了我國的文學寶庫,奠定了自己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她是一位情感豐富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她熱愛生活熱愛祖國,不但有超出當時一般名門淑女的政治見解,而且敢於直率而大膽地把她的生活感受和政治見解寫進作品中。
歷來對李清照的評價褒貶不一。褒者主要讚賞她的那些“綠肥紅瘦”的抒情小詞。貶者則誣衊她“閭巷荒淫之語,肆意落筆”。這些都沒有對李清照進行正確而全面的評價。從中國文學發展史考察,凡是在反對外來侵略的戰爭中表現出愛國主義精神的詩人,做事具有進步的政治思想,總是一貫熱愛自己的祖國和人民,反對黑暗,要求革新。
李清照生活在北宋末葉。當時宋宗對外妥協投降,對內則殘酷壓榨;統治集團內部的黨爭之禍,空前激烈,政治腐敗到了極點。處在這樣黑暗統治下的李清照,作為一個具有愛國思想的女詩人,她不會漠然視之,無動於衷。李清照十七歲時寫過詩二首《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因神宗的動搖,高後的專權,哲宗的無能,慫恿和支援了朝廷內外大官僚之間的爭奪,因而朝廷竟成了利慾薰心的大官僚們操刀相向的戰場。當時北方的遼金對宋的威脅越來越大,但這些權貴們置外患於不顧,反而將互相傾軋的醜劇越演越烈。大宋復蹈唐代天寶之亂的徵象已經形成。因而有些文人便借詠歎開元天寶遺事來隱喻時政之弊。李清照,這位識事明世的少女,也振筆作響,作了《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
在這兩首詩中,李清照從大處落墨,深刻分了唐之所以會發生安史之亂和唐王朝軍隊一敗塗地的原因。她認為以李隆基為首的最高統治者耽於淫逸,任用奸,是要負主要責任的。這位曾是開元盛世的“聖君”,當他驕奢淫逸,竭民力以快己欲,諸般功業一卷而空(“五十年功如電掃”),歷史的教訓實在應該記取(“夏為殷鑑當深戎,簡策汗青今俱在”)。李清照這兩首詩是張文潛原作所莫能比的,其政治批判鋒芒十分尖銳。它不僅將腐化誤國的唐玄宗和那些諂奸昏聵的臣子一同作了鞭撻,更可貴的是她透過這兩首詩借古諷今,深刻影射了北宋末年朝政的腐敗。
一個閱世不深的少女,能具有這樣的思想水平,在當時社會中一般女子是做不到的。這也正是李清照南渡之後能夠寫出許多閃爍著愛國主義光彩的優秀作品的思想基礎。可是,她的.社會地位制約著她的行動。她雖有卓越的才華,也不可能透過仕宦之途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因而精神感到苦悶。這種苦悶精神反映到有的作品中,表現了對黑暗現實的深為不滿,對光明前景的執著追求。《漁家傲》就是這樣的作品,詩中表現了渴望光明的思想和被壓抑的政治抱負。這也只有在夢境中方能得到自由舒展。
李清照由於具有上述愛國思想和品德,一旦國難當頭,面對入侵的民族敵人,她的愛國思想進一步得到高度的昇華,表現出同仇敵愾的激情,則是合情合理的。
靖康年間金人的大舉南侵給中原造成了極大的災難,中原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李清照在避亂南下之後面對殘破山河,想到淪陷區處於水深火熱中的人民和被囚於北國的,欽二宗,對南宋朝廷的屈膝苟安十分氣憤。愈正己《詩說雋永》和莊綽《雞肋編》都記有李清照的兩個逸句:“南渡衣冠少王導,北來訊息欠劉”。“南來尚怯吳江冷,北狩應悲易水寒”。從這些詩句中我們可以看出,李清照對歷史上抗擊外來侵略,為祖國作出貢獻的傑出人物是十分欽佩的。在對這些愛國賢臣良將稱頌的同時,也有力地鞭笞了南宋朝廷中投降派的懦弱無能。“少”“欠”二字,不僅勾畫出了一幅樹倒猢散,悲涼蕭索的衰敗圖,而且是深含沉痛之感的李清照的愛國思想和她的崇高氣節是緊密相連的,李清照有一首著名的五絕詩《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在這首詩中,固然有對高宗趙構偷安南避進行諷刺,譴責的意思,但更核心的內容則是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哲學——活,要活的昂揚,出類拔萃,有聲有色;死,也要死的英勇,慷慨壯烈。也就是說,做人一定要有氣節。項羽在逃至烏江儲存自己性命和儲存英雄氣節相矛盾的關鍵時刻,他毅然選擇了後者,謝絕渡江逃命,拔劍慷慨自刎,李清照一反庸俗史觀,不以成敗論英雄,對歷史上這位失敗了的英雄表示了自己的欽佩。在南宋這一奴性瀰漫充斥的汙濁社會里,李清照為這位活著不屈不撓,死亦留名千古的英雄謳歌是十分有意義的。在嚴重的民族災難面前,最需要的是民族氣節,最需要的是英雄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