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趣事有哪些

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趣事有哪些

  一直以來,世人都知道李白是一位“斗酒詩百篇”的大詩人,然而,少有人知道,李白還是個不折不扣的“古惑仔”。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李白的《俠客行》不僅僅在寫他所景仰的古時的俠客,同時在暗寫他自己的經歷。《新唐書文苑傳》特別指出,李白“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李白在向別人推介自己的特長時曾說:“十五好劍術,……三十成文章。”明明白白地強調:自少年時,他就開始學劍。他生怕別人會因為他的五短身材而瞧不起他的功夫,解釋性地說:“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王公大人許與義氣!”(《上韓朝宗》)李白身材不夠高大,但身輕體健,有萬夫不擋之勇。唐代流行鬥雞活動,年輕時的李白脾氣火爆,在一次鬥雞活動中,大發神威一連手刃了好幾個潑皮。“託身白刃裡,殺人紅塵中,”在鬧市拿刀砍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不折不扣的古惑仔。首都師範大學的教師檀作文就寫了一本《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實錄》。

  為了學劍術,提高武藝,李白又專門到山東。他在《五月東魯行答汶上翁》一詩中寫道:“顧餘不及仕,學劍來山東。”唐代文人裴敬寫過一篇文章《翰林學士李公墓碑》,裡面講李白“常心許劍舞。裴將軍,予曾叔祖也。嘗投書曰:‘如白願出將軍門下’。”大唐有三絕,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術、張旭的草書。張旭和李白都是飲中八仙;裴將軍是李白的師父,是大唐第一劍客。李白作為裴旻的徒弟,其劍客身份確定無疑。

  李白除了有一個著名的劍客師父外,還有一個殺手徒弟,有詩為證——《贈武十七諤》,他的`徒弟叫武諤,排行十七。從這首詩的序裡面,我們就可以看出兩人的關係:

  門人武諤,深於義者也。質本沉悍,慕要離之風,潛釣川海,不數數於世間事。聞中原作難,西來訪餘。餘愛子伯禽在魯,許將冒胡兵以致之。酒酣感激,援筆而贈。

  李白說:我徒弟武諤不善於說話,卻是個講義氣的人,而且沉穩、兇悍。他聽說安史之亂爆發了,就來拜我為師,準備為國效力。我的兒子伯禽在山東,我沒有辦法去看他。可是武諤說他有本事把少主人救出來。我在感激之餘,就寫下了這首詩送給武諤。武諤是個殺手,不是詩人。他拜李白為師,是要學武藝,而不是學詩文。

  千古文人俠客夢,在唐代,作俠客、為大將是當時年輕人的普遍追求,是一種時髦的人生觀,是太平盛世的時代精神。楊炯說:“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從軍行》);李頎說:“男兒事長征,少小幽燕客”(《古意》);高適說:“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燕歌行》)等等,概莫如是,實風尚所致。所以,李白追求高明的劍術,一點也不奇怪。

  拓展:李白的後世紀念

  墓地

  李白墓位於安徽省當塗縣太白鎮青山西麓的太白行政村谷家自然村西,位置東經118。30‘52”,北緯31。29’35.4”,墓葬海拔12.8米。墓葬附近地貌為江南丘陵,東高西低,東面為當塗縣海拔372米的第二高峰青山主峰,李白墓處於青山西麓隴地上,坐北朝南。2006年05月25日,李白墓作為唐代古墓葬,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紀念館

  ●江油李白紀念館

  江油市李白紀念館是為了紀念唐代偉大詩人李白而修建的名人博物館,位於江油市區風景秀麗的昌明河畔,佔地四萬餘平方米。籌備於1962年,1982年正式開館。館內收藏有歷代李白詩集版本、歷代名家書畫精品等文物資料4000餘件,

  ●馬鞍山李白紀念館

  馬鞍山李白紀念館,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採石磯風景名勝區內,成立於1959年。,紀念館包括太白樓、李白祠、清風亭、太白堂、同風閣、騎鯨軒、仙侶齋、松雲居、疊翠樓、吟香館等展廳和碑廊、沉香園等景點,佔地面積1萬多平方米。

  ●安陸李白紀念館

  安陸李白紀念館位於國家4A景區的湖北省安陸市白兆山,為三重簷廡殿式仿唐建築。樓高32.5米,建築面積6370平方米。館名“安陸李白紀念館”七個大字,是啟功先生所題寫。李白紀念館展區共四層8000多平米,分為盛世李白、安陸李白、魅力李白三大板塊,收錄唐代生活用品、李白詩詞以及歷朝歷代抄錄李白詩詞作品400多件。

  ●濟寧李白紀念館

  濟寧李白紀念館,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分上下兩層;一層大廳正中有一高約四米、寬一米的李白畫像,採用三色仿古錦裝裱。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