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陳毅市長主要內容

課文陳毅市長主要內容

  導語:陳毅市長,電影名,著名劇作家沙葉新所著的話劇,1981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搬上銀幕。下面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課文陳毅市長主要內容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帶著戰火硝煙的陳毅(1901年—1972年)在第二天,便以市長的身份接受了以代市長為代表的政府官員的投誠。

  當時的舊上海,滿目瘡痍,積難重重,工廠倒閉,商店關門,糧煤奇缺,失業人口劇增……剛解放的上海確實是個爛攤子。

  陳毅以對黨對革命事業的無比忠誠,依靠工人階級、革命幹部和知識分子,團結民族資產階級,正確地執行黨的方針政策,大刀闊斧地開展工作。

  6月中旬的一天,陳毅帶領工業局長顧充到國華紗廠經理傅一樂的家中,借赴宴的`機會,深刻地闡述了黨對民族資產階級的經濟政策,使這個對共產黨抱著懷疑、觀望態度的民族資本家理解了黨的政策,增強了經營紗廠的信心,為恢復生產盡了自己的力量。

  秋天,上海市第一家國營百貨商場開業了,陳毅市長親臨現場瞭解情況。當得知市民缺乏盤尼西林等藥品時,他夜訪化學工業專家齊仰之,與之共商試製盤尼西林、發展民族醫藥事業的大計。

  陳毅在工作中,事事以革命利益為重。為減輕國家負擔,他說服自己的老丈人從上海返回了家鄉。軍長童大威犯了錯誤,他毫不留情給予嚴厲的批評;而對於新聞釋出處副處長魏裡的一次差錯,他則耐心進行團結教育。

  1950年,他借舊曆年的機會,帶著傅一樂到工人徐根榮家拜年,用工人吃豆渣的事例教育了傅一樂,調整了勞資關係。

  初夏的一天,他又以“比傷疤”的生動事例,教育了居功自傲、向黨伸手的師長彭一虎……就這樣,在短短的一年時間裡,陳毅為上海的復興與發展打開了一個新局面。

  1950年國慶,當全市市民興高采烈歡慶建國一週年時,陳毅接受黨中央指示,調離上海。他以更加高昂的革命姿態,又踏上了新的工作崗位。

  作品註釋

  1、節選自話劇劇本《陳毅市長》,中國戲劇出版社1981年版。沙葉新,當代劇作家。

  2、父母官:封建時代稱地方官為父母官。這裡是風趣的說法。

  3、在下:謙詞,自稱。

  4、無事不登三寶殿:俗語,沒有重要的事不敢來麻煩的意思。三寶,佛教名詞,指佛、法(佛法、教義)、僧。

  5、駑鈍:愚笨,遲鈍。自謙的詞。下面自稱“不才”“老朽”也是謙詞。

  6、大而化之之謂聖:原意是道德思想光大到能夠隨機變化的境界就叫聖人了。這裡借指政治變化。

  7、啥子:什麼。四川方言。

  8、自娛:自找樂趣。

  9、伊始:開始。

  10、親顧茅廬:親自去拜訪。出自劉備請諸葛亮出山的故事。

  11、枉駕:屈駕。稱人來訪的敬詞。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