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圈語句》說課稿
《迴圈語句》說課稿
各位老師: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迴圈語句》,內容選自於新課程人教A版必修3第一章第二節,課時安排為一個課時。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分析、教學方法與手段分析、教學過程分析等四大方面來闡述我對這節課的分析和設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主要內容是兩種迴圈語句。 學生在前面已經學習了演算法的三種基本結構的框圖,學習了輸入語句、輸出語句、賦值語句和條件語句,這些都是學習本節內容的知識基礎。
本節在教材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一方面把框圖轉化為語言,將迴圈結構在計算機上實現,另一方面為學習較複雜的流程圖打下基礎。本節課對學生演算法語言能力、有條理的思考與清晰地表達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綜合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2.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理解for 語句與while語句的結構與含義,並會應用
難點:應用兩種迴圈語句將具體問題程式化,搞清for迴圈和while迴圈的區別和聯絡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目標:
初步掌握三種不同的迴圈語句的形式、執行過程和比較對迴圈語句的作用。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透過本節課的教學,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和自學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在學習過程及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儘可能的用基本演算法語句描述演算法、體會演算法思想的作用及應用,增進對演算法的瞭解,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情感、積極的.學習態度。
三、教學方法與手段分析
1.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採用啟發式,並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這有利於學生掌握從現象到本質,從已知到未知逐步形成概念的學習方法,有利於發展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2.教學手段:透過各種教學媒體(計算機)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四、教學過程分析
1.複習引入
複習迴圈結構,目的是承上啟下,以舊引新,一方面引起學生對舊知識的回憶,另一方面為引入迴圈語句作鋪墊。
操作方法:師生共同在黑板上畫出框圖,並對重點適當強調。
例1.設計一個計算 的演算法並寫出相應的框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