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文名句集合

古詩文名句集合

  浩瀚的古詩文海洋,蘊含著無數膾炙人口的`名言名句,這些名句有的語言精美,有的意義深刻,被現代人大量引用,更是中學生豐富語文底蘊、提高文學素養的好內容。

  1. 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大禹謨》

  2.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老子》

  3.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長歌行》

  4.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東晉?陶淵明《雜詩》

  5. 有志者事竟成。       南朝?范曄《後漢書?耿龠傳》

  6.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7.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唐?劉希夷《代悲白頭吟》

  8.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唐?賀知章《詠柳》

  9.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唐?王之渙《登鸛雀樓》

  10.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維《山居秋暝》

  11.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2.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13.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14.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5.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唐?李白《贈汪倫》

  16.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望廬山瀑布》

  17.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早發白帝城》

  18.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李白《望天門山》

  19.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靜夜思》

  20.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唐?高適《別董大》

  21.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唐?杜甫《望嶽》

  22.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23.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杜甫《春夜喜雨》

  24.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25.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

  26.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27.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唐?李商隱《樂遊原》

  28.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唐?羅隱《蜂》

  29.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唐?孟郊《遊子吟》

  30.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  唐?劉禹錫《竹枝詞》

  31.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李紳《憫農》

  32.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同上

  33.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宋?王安石《元日》

  34.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泊船瓜洲》

  35.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王安石《登飛來峰》

  36.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絕句》

  37.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宋?楊萬里《小池》

  38.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宋?釋志南《絕句》

  39.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題西林壁》

  40.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41.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陸游《遊山西村》

  42.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示兒》

  43.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44.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宋?葉紹翁《遊園不值》

  45.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宋?朱熹《春日》

  46.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47.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唐?劉禹錫《竹枝詞》

  48.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49.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蘇軾《水調歌頭》

  50.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宋?宋祁《玉樓春》

  51.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宋?俞文豹《清夜錄》

  52.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宋?岳飛《滿江紅》

  53. 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宋?林升《題臨安邸》

  54.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元?無名氏《爭報恩》

  55.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元?王冕《墨梅》

  56.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明?于謙《石灰吟》

  57.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明?文嘉《明日歌》

  58.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清?鄭燮《竹石》

  59.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60.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經?周南?關雎》

  61.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詩經?小雅?采薇》

  62. 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詩經?王風?碩人》

  63.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小雅?鶴鳴》

  64.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大雅?抑》

  65. 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   《周易?繫辭上》

  66.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周易?繫辭下》

  67. 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大禹謨》

  68.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69.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楚辭?卜居》

  70. 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隱公元年》

  71. 欲加之罪,其無辭乎。      《左傳?僖公十年》

  72. 皮之不存,毛將安附?      《左傳? 僖公十四年》

  73.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左傳?莊公十年》

  74.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國語?周語上》

  75.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已者容。    《戰國策?趙策》

  76.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戰國策?趙策》

  77.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戰國策?燕策》

  78.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孫子兵法?謀攻》

  79.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80.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81. 工欲善其事,必先得其器。     《論語?衛靈公》

  82. 小不忍,則亂大謀。      《論語?衛靈公》

  83.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論語?學而》

  84.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論語?學而》

  85.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論語?學而》

  86.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論語?衛靈公》

  87.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論語?為政》

  88.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

  89.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90.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91.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