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文綜合訓練彙總
古詩文綜合訓練彙總
【綜合訓練一】
村 晚
雷 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①,山銜落日浸②寒漪③。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④信口⑤吹。
【註釋】①塘:堤岸。陂(bēi):池塘。②浸:淹沒。③漪:水波。④腔:曲調。⑤信口:隨口。
1.請你用優美的語言描繪“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的畫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詩中“銜”“橫”兩字富有表現力,請任選一詞品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運用多種手法來描寫鄉村的美景,請舉一例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綜合訓練二】
菩薩蠻
高觀國
何須急管吹雲暝①,高寒灩灩②開金餅③。今夕不登樓,一年空過秋。
桂花④香霧冷,梧葉西風影。客醉倚河橋,清光愁玉簫。
【註釋】①暝:昏暗。②灩灩:光搖動的`樣子。③金餅:比喻圓月。④桂花:兼指月中之桂,半虛半實。
1.這首詞上闋寫的是________,下闋寫的是_______________。
2.怎樣理解“今夕不登樓,一年空過秋”這兩句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仔細品讀全詞,想一想詞的上下兩闋中作者所表達的情感有什麼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綜合訓練三】
蝶戀花?出塞
納蘭性德
今古河山無定據①,畫角②聲中,牧馬③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④?西風吹老丹楓樹。
從來幽怨⑤應無數?鐵馬金戈⑥,青冢⑦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⑧?深山夕照深秋雨。
【註釋】①無定據:沒有一定。②畫角:古管樂器,傳自西羌。③牧馬:指古代作戰用的戰馬。④誰可語:有誰來和我一起談談。⑤從前幽怨:過去各民族、各部族間的戰事。⑥鐵馬金戈:形容威武雄壯計程車兵和戰馬。代指戰事、兵事。⑦青冢:長遍荒草的墳墓。⑧幾許:多少。
1.“今古河山無定據”運用了什麼表達方式,有什麼表達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賞析“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綜合訓練四】
李世民畏魏徵
徵狀貌不逾中人,而有膽略,善回①人主意,每犯顏苦諫;或逢上②怒甚徵神色不移上亦為霽③威。嘗謁告④上冢,還,言於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嚴裝已畢,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實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輟耳。”上嘗得佳鷂⑤,自臂⑥之,望見徵來,匿懷中。徵奏事固⑦久不已,鷂竟死懷中。
(選自《資治通鑑》)
【註釋】①回:迴轉,扭轉。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③霽:停止。④謁告:請假。⑤鷂:猛禽。⑥臂:手臂,這裡的意思是用手臂架著。⑦固:通“故”,故意。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徵狀貌不逾中人( )
(2)嘗謁告上冢( )
(3)外皆嚴裝已畢( )
(4)鷂竟死懷中( )
2.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初實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輟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用“/”給下面的句子劃分朗讀節奏。
或 逢 上 怒 甚 徵 神 色 不 移 上 亦 為 霽 威
4.本文的哪兩件事表明李世民畏懼魏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魏徵向皇上奏事時,為什麼故意久久不停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綜合訓練五】
傅永發憤讀書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隨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尋復南奔。有氣幹,拳勇過人,能手執馬鞍,倒立馳騁。年二十餘,有友人與之書而不能答,請洪仲,洪仲深讓①之而不為報。永乃發憤讀書,涉獵經史,兼有才幹。帝每嘆曰:“上馬能擊賊,下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傳》)
【註釋】①讓:責備。②露布:公開的文告。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自青州入魏( )
(2)能手執馬鞍( )
2.下列句中“之”字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A.告之於帝
B.膠鬲舉於魚鹽之中
C.公將馳之
D.洪仲深讓之而不為報
3.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 有友人與之書而不能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涉獵經史,兼有才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傅永發憤讀書的原因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傅永的成功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綜合訓練六】
勉學篇
自古明王聖帝,猶須勤學,況凡庶乎!此事遍於經史,吾亦不能鄭重,聊舉近世切要,以啟寤汝耳。士大夫之弟,數歲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禮記》《左傳》,少者不失《毛詩》《論語》。及至冠婚,體性稍定,因此天機,倍須訓誘。有志曏者,遂能磨礪,以就素業;無履立者,自茲墮慢,便為凡人。人生在世,會當有業,農民則計量耕稼,商賈則討論貨賄,工巧則致精器用,伎藝則沉思法術,武夫則慣習弓馬,文士則講議經書。
(選自《顏氏家訓》)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況凡庶乎( )
(2)以啟寤汝耳( )
(3)因此天機( )
(4)文士則講議經書( )
2.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士大夫之弟,數歲已上,莫不被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生在世,會當有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事遍於經史”與“因此天機”中的“此”各指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畫線部分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論述了哪一中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選文表明瞭作者怎樣的觀點?(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