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古詩詞
江南春古詩詞
江南春總是那麼的多彩迷人,古代也有不少相關的詩詞,最有名的莫過於杜牧的`《江南春》了。
江南春
唐代: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譯文
江南大地鳥啼聲聲綠草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
南朝遺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無數的樓臺全籠罩在風煙雲雨中。
註釋
⑴鶯啼:即鶯啼燕語。
⑵郭:外城。此處指城鎮。酒旗:一種掛在門前以作為酒店標記的小旗。
⑶南朝:指先後與北朝對峙的宋、齊、梁、陳政權。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據《南史·循吏·郭祖深傳》說:“都下佛寺五百餘所”。這裡說四百八十寺,是虛數。
⑷樓臺:樓閣亭臺。此處指寺院建築。煙雨:細雨濛濛,如煙如霧。
擴充套件閱讀:更多江南春的古詩詞
江南春
唐代:張籍
江南楊柳春,日暖地無塵。渡口過新雨,夜來生白蘋.
晴沙鳴乳燕,芳樹醉遊人。向晚青山下,誰家祭水神。
望江南·春睡起
宋代:金德淑
春睡起,積雪滿燕山。萬里長城橫玉帶,六街燈火已闌珊,人立薊樓間。
空懊惱,獨客此時還。轡壓馬頭金錯落,鞍籠駝背錦斕班。腸斷唱門關。
江南春(中呂商賦張藥翁杜衡山莊)
宋代:吳文英
風響牙籤,雲寒古硯,芳銘猶在棠笏。秋床聽雨,妙謝庭、春草吟筆。城市喧鳴轍。清溪上、小山秀潔。便向此、搜松訪石,葺屋營花,紅塵遠避風月。瞿塘路,隨漢節。記羽扇綸巾,氣凌諸葛。青天萬里,料漫憶、蓴絲鱸雪。車馬從休歇。榮華事、醉歌耳熱。天與此翁,芳芷嘉名,紉蘭佩兮瓊玦。
江南曲
南北朝:柳惲
汀洲採白蘋,日落江南春。
洞庭有歸客,瀟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華復應晚。
不道新知樂,只言行路遠。
水調歌頭(五首選三)
清代:張惠言
東風無一事,妝出萬重花。
閒來閱遍花影,惟有月鉤斜。
我有江南鐵笛,要倚一枝香雪,吹徹玉城霞。
清影渺難即,飛絮滿天涯。
飄然去,吾與汝,泛雲槎。
東皇一笑相語:芳意在誰家?
難道春花開落,又是春風來去,便了卻韶華?
花外春來路,芳草不曾遮。
疏簾卷春曉,胡蝶忽飛來。
遊絲飛絮無緒,亂點碧雲釵。
腸斷江南春思,黏著天涯殘夢,剩有首重回。
銀蒜且深押,疏影任徘徊。
羅帷卷,明月入,似人開。
一尊屬月起舞,流影入誰懷?
迎得一鉤月到,送得三更月去,鶯燕不相猜。
但莫憑欄久,重露溼蒼苔。
今日非昨日,明日復何如?
竭(去字旁)來真悔何事,不讀十年書。
為問東風吹老,幾度楓江蘭徑,千里轉平蕪?
寂寞斜陽外,渺渺正愁予!
千古意,君知否?
只斯須。
名山料理身後,也算古人愚。
一夜庭前綠遍,三月雨中紅透,天地入吾廬。
容易眾芳歇,莫聽子規呼。
桃源憶故人
宋代:歐陽修
梅梢弄粉香猶嫩。欲寄江南春信。別後寸腸縈損。說與伊爭穩。
小爐獨守寒灰燼。忍淚低頭畫盡。眉上萬重新恨。竟日無人問。
一落索
宋代:朱敦儒
慣被好花留住。蝶飛鶯語。少年場上醉鄉中,容易放、春歸去。
今日江南春暮。朱顏何處。莫將愁緒比飛花,花有數、愁無數。
江南曲八首
唐代:劉希夷
暮宿南洲草,晨行北岸林。日懸滄海闊,水隔洞庭深。
煙景無留意,風波有異潯。歲遊難極目,春戲易為心。
朝夕無榮遇,芳菲已滿襟。
豔唱潮初落,江花露未晞。春洲驚翡翠,朱服弄芳菲。
畫舫煙中淺,青陽日際微。錦帆衝浪溼,羅袖拂行衣。
含情罷所採,相嘆惜流暉。
君為隴西客,妾遇江南春。朝遊含靈果,夕採弄風蘋.
果氣時不歇,蘋花日自新。以此江南物,持贈隴西人。
空盈萬里懷,欲贈竟無因。
皓如楚江月,靄若吳岫雲。波中自皎鏡,山上亦氤氳。
明月留照妾,輕雲持贈君。山川各離散,光氣乃殊分。
天涯一為別,江北不相聞。
艤舟乘潮去,風帆振早涼。潮平見楚甸,天際望維揚。
洄溯經千里,煙波接兩鄉。雲明江嶼出,日照海流長。
此中逢歲晏,浦樹落花芳。
暮春三月晴,維揚吳楚城。城臨大江汜,回映洞浦清。
晴雲曲金閣,珠樓碧煙裡。月明芳樹群鳥飛,
風過長林雜花起。可憐離別誰家子,於此一至情何已。
北堂紅草盛zv茸,南湖碧水照芙蓉。朝遊暮起金花盡,
漸覺羅裳珠露濃。自惜妍華三五歲,已嘆關山千萬重。
人情一去無還日,欲贈懷芳怨不逢。
憶昔江南年盛時,平生怨在長洲曲。冠蓋星繁江水上,
衝風摽落洞庭淥。落花兩袖紅紛紛,朝霞高閣洗晴雲。
誰言此處嬋娟子,珠玉為心以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