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弟子規》是否可以取得榮華富貴
學《弟子規》是否可以取得榮華富貴
引導語:《弟子規》這本書是人們的生活規範,教導學生為人處世的規範,做到與經典同行為友,當我們讀完《弟子規》是,我們是否能從中得到我們要的“財富”呢?
問:
世間的榮華富貴也挺好的……
答:
我也覺得不錯,(眾笑),享了以後要享得很明白,不然容易墮落。你享得很明白,利用富貴造福更多的人,公門好修行,當大官可以造福更多的人。所以我們人生的目標、人生的價值在哪裡?這個我們要想清楚。
問:
學《弟子規》可以取得人生的榮華富貴嗎?
答:
可以!但我們先要很冷靜地思考,因為我們往往立了一個目標,結果真的追求到的時候,其實不想要,這是很多中年人會有的感觸。追求收入,追求很高的職位,結果搞得人生「忙、盲、茫」,每天朝九晚五,都沒有時間陪家人,應酬一大堆。「上頓陪,下頓陪,終於陪出胃下垂。」我們追求健康的身體,結果健康不見了;我們追求家庭美滿,但是因為忙於名利的追求,家裡沒有照顧好。
當取得高的收入的時候,我們真正快樂嗎?這是我們要思考的。其實很多人追求到很多財富的時候,那只是一個數字而已,對他的意義就沒有那麼大了。所以西方的聖哲人都說:所有的成就都彌補不回家庭的失敗。因為真正的快樂,絕對不是從外在的滿足得來的,一定是由內而外的快樂,那個才能夠持久。比方說,買衣服快不快樂?不是有一句俗話說「女人的衣櫃裡面永遠少一件衣服」嗎?你看年輕的女士剛出來從事工作,很努力賺錢,第一個月薪水賺到了,趕快去買名牌的衣服。信用卡一刷,一半的薪水就沒了。她們也將會計用在生活當中,開始算一天要省吃儉用多少。結果沒算準,後面吃泡麵,吃啊吃啊,最後撐不住了,然後就去找爸爸:「爸,我沒錢了。」求爸爸的時候快不快樂?不快樂,最後爸爸氣得半死:「氣死我了,我都跟你講多少次了,你為什麼都不聽我的話?哎!要多少?說啦!」女兒很會花錢,也有可能是父母沒有引導好、教育好。
這一代奢侈了,下一代會更奢侈,所以假如是從物質上取得快樂,那是非常短暫的,不是人生真正追求的快樂。知足才能常樂,知足的人常常獲得別人的付出,別人的幫助,他一輩子都記在心裡,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孟子講「父母俱存,兄弟無故」,可以有父母奉養啊,兄弟姐妹一條心,面對人生的各個挑戰、挫折的時候,心裡都想我有父母、兄弟的支援,什麼都不怕。一想到自己的家人,心裡篤定踏實,這個是人生一樂;第二樂,「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我們今天假如對不起良心,再有錢、再有權,睡覺都不安穩啊;第三樂,「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其實我們為人父母,當看到孩子有成就的時候我們比他更高興啊,當老師的,學生比我們有成就的時候,笑得合不攏嘴。這都是人生之樂,包括助人為樂。所以富貴的真正意義在哪?富,覺得有錢就富,其實大家冷靜去觀察,是有錢人的煩惱多,還是比較沒錢的人煩惱多?
有一個湖南人,他的資產有三百億,前一陣子自殺了。我們不要說三百億,一千萬就好了,這一輩子就夠花的了。他為什麼死了?我曾經看過一份報紙,已經好幾年前的了。它統計,近二十年來,國內有一千兩百個企業家自殺身亡,而且都不是小公司,都是挺大的公司。所以現在很有錢的人,因為產生了太多的困擾,活不下去了。什麼困擾?他可能是賺了不乾淨的錢。人民那一股怨氣啊,他的良心過不去。包含他可能在有錢的過程當中對不起妻子、對不起家人,良心譴責。以至於自己賺了很多錢,講了太多大話,最後收不了場了。《弟子規》說:「事非宜,勿輕諾;茍輕諾,進退錯」。最後都是因為他很有權,地位很高,所面臨的一些問題,包含種種的誘惑,他抵擋不了、解決不了,就用不妥的方式來結束他的生命。
所以我們今天在求富貴以前,要看看這些企業家這麼有錢,最後是什麼結果。所以,大家要富貴以前,一定要先把《弟子規》的根紮好。根沒有紮好,「富貴,怨之府也」。老祖宗的話不能輕看啊,後悔後悔,後面才來悔,可是人生能不能重來一次?行不行?不行。凡事要謹慎於人生一開始的規劃,先扎德行啊,而不是先求富貴。富貴一來抵擋不了,因為自己的德行根基不夠。老子說「禍福相依」,富貴能長享,一定要有德行的根基,學習《弟子規》能不能取得榮華富貴呢?我們最近聽一位企業家——胡總,他這一年多來落實《弟子規》,他公司的營業額增長百分之四十。而且他真正明白了財富的真因在哪裡,我們要了解到我們人生所追求的這些理想,它是一個果,天地萬物都離不開三個字(因、緣、果)的道理。
比方我們小時候,學把綠豆種在土壤裡面,綠豆是種子,是因,它需要有什麼緣才能長大、結果呢?陽光、空氣、水、土壤。我們常常聽人家說:「我這一輩子都沒有遇到貴人。」這句話有沒有道理?鐵定沒道理,哪有可能說他這一輩子認識這麼多人,都沒有一個有智慧的人,不可能。所以人不瞭解到,所有外在都是一個緣分,好的緣分要結好的果,因在自己的心地上。一個人謙虛受教,他遇到好的長者啊,那個長者歡喜啊,希望多給社會培養一些後繼人才。可是年輕人假如不受教,他也不會趟這個渾水,有智慧的人會看。所以謙卑的態度是因,遇到有智慧的長者是緣,就結好果啊。你肯學習了,就把他幾十年的經驗拿來你的人生去落實,你很早就能夠有智慧了。
我們常常有聽到一些犯錯的人,他馬上說:「都是我朋友害的了」,一下子就把責任全推掉了。朋友是緣,比方說,都是我朋友帶我去花天酒地的了,這個叫不負責任。他假如沒有好色的因,怎麼會結這個果呢。唐玄宗跟楊貴妃的故事,大家聽過沒有?哎呀,你們真是「非聖書,屏勿視」。這種風花雪月都不看,只讀聖賢文章,受我一拜。正確啊!康熙皇帝有智慧,他的子孫二十歲以前不能讀詩歌,都是情感。可是二十歲以後為什麼給他讀呢?他二十歲啦,理智的根基夠了,再看看這些詩歌,通曉人情事理,但不會陷入情執當中,所以根基要好。
有一次在警校跟大家交流,我說你看「安史之亂」誰要負最大的責任?有一個長得很壯的警官說:「楊貴妃。」楊貴妃是緣,因是什麼?唐太宗好色嘛。他是不是真愛楊貴妃?諸位女同胞要開悟啦,「華清池水馬嵬土」,誰蓋華清池給楊貴妃洗澡?唐玄宗;誰又把楊貴妃埋在馬嵬土死了?還是唐玄宗啊。那個時候軍隊說楊貴妃不負責任我們就不走,唐玄宗怎麼樣?軍隊說要處死楊貴妃,唐玄宗裝作沒看到,這時他的氣概去哪裡了?真正遇到情況的時候,「以色交者」,因為女色而交,「花落而愛渝」。女色沒有了,情就變了,或者因為某種利益的時候,這個情也會變。「以道交者,天荒而地老」。唐玄宗愛美女,把江山都放下了,把他祖宗的基業都放下來,從此君王不早朝,這樣的男人連孝都沒有他會愛你啊?可是我們女性同胞就喜歡聽「我就喜歡跟你在一起,其他什麼事我都不想幹了。」
天地萬物的道理離不開這三個字(因、緣、果),這三個字你參透了,你開悟了。所有的煩惱你都沒有了,理得心安。所以要求富貴,人生要求什麼,只要有好的因、好的緣,絕對好的結果都會呈現。一個人財富的真因是你常常樂善好施,這個是財富的真正的原因。接著呢你又肯努力,而這個緣就是不管你幹哪一行,只要你有佈施的因在,你幹哪一行都賺錢。而且大家想一想,一個樂善好施的人,他非常地和藹可親,所謂「財神財神,迎喜神」,和氣生財。
你看那個老闆一臉尖酸刻薄的樣子,然後賣給你的時候還要想,要多賺你兩塊錢,你下次去不去啊?不太想去了哦,所以樂善好施的人,他不管做哪一件事,他賣豆花也可以,他賣青菜也可以,他不管做哪一樣都會賺錢。我有一個同學他們家就是賣菜的,賣到最後還買了兩棟還是三棟房子,像我們家是公務員都沒買到。這個時候要想起哪一句話呢?「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好,所以富貴可以求得到,真正能孝親尊師了,這個是最大的福,福田靠心耕,而且孝悌傳家,不只是你這一代有福報,世世代代都有福。所以我們追的福報不是追一時,也不是追一世。富,什麼是真富?人生要求實質的東西,不要求虛幻的,「從來富貴都是夢」,過眼煙雲。真正的富,富在知足,「知足者富」。我很多啊,我很知足啊,我命很好。「人敬者貴」,不是你地位高你就高貴,今天你不真正愛護人民,走到你面前來:「領導好。」等你走過去他會怎麼樣,他可能就在你背後指指點點罵個不休,那有什麼意義呢。真正利益別人,真誠去幫助別人,人傢俬底下覺得:我能交這個朋友,是這一生最大的幸福。每一個人都這麼樣感恩、尊重你,這個是人間的貴人,所以我們應當去追求人生的真富貴,不要空來一場。人生的價值在哪裡體現?當我們離開的時候能留下來的,那就是人生的價值。我們的德行留給子孫沒有,留給這個社會沒有,我們不是範公的.後代,可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讀過那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範公是人間真富貴之人,而且他的富貴已經超過一千年了,現在祭祀他的祠堂我看是不少了。
弟子規讀後感1000字
最近我每天早上花15分鐘專門用來閱讀《弟子規》,我記得第一次接觸《弟子規》是在公司的總經理推薦給我們,他自己透過學習《弟子規》提升了很多,整個人的境界都提升了不少。所以他也推薦我們去學習,並且經常請國學老師給我們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他一直強調做人品德最重要,不能將技巧超過自己的品德,在他的強烈推薦之下我開始閱讀《弟子規》,透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自己也在《弟子規》裡面感悟很多,因為裡面很直接很通俗易懂的給我們介紹到我們應該從哪方面開始修煉自己,並且跟我們講到有什麼途徑可以修煉自己。在此我分享其中的幾個段落,期待對大家有啟發。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註解: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是為了我們好,應該恭敬的聆聽。做錯事,父母責備教誡的時候,應當虛心接受,不可強詞奪理,使父母生氣傷心。
天下可憐父母心,所有的父母都是為了孩子的成長。但是我們很多人在父母教導我們的時候卻埋怨父母囉嗦嘮叨,不僅沒有體會父母的用心同時更是深深地傷害了父母的心。或許父母真的有那麼的一些囉嗦,但是父母的用心是無可否認的。我們不能因此而不理解父母,更不能因此倒過來強詞奪理,傷害父母。我們應該做的就是虛心的聽從父母的教導,按照父母的教導好好的度過自己的學習生涯。我自己以前也經常埋怨父母嘮叨,但是當(http://www.ruiwen.com/wenxue/)我學習到《弟子規》的時候,我才開始去感受父母的用心。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希望我們成長,一種是老師另外一種就是父母。所以我們必須謙虛的接受父母的教導,好好體會父母的用心。
【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
註解:看到的事情沒有弄清楚,不要隨便亂說,輕易發表意見;聽來的事情沒有根據,不要隨便亂穿,以免造成不良後果。(謠言止於智者,不要被謠言所利用)
當我讀到這句的時候,我不斷的回想我們平時的所作所為。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看到很多人經常在QQ群裡面發一些謠言(我所認為的),比方說有很多關於獻血等等的。每當我看到這些資訊的時候,我都會不禁問一句,難道他們知道上面所說的就是真的嗎?他們曾經證實過這件事情的真相嗎?難道在資訊後面多加一句“誰的Q群多,幫忙轉發一下”就真的不假思索的幫他們轉發嗎?我自己曾經學過網路營銷,對於這型別的資訊我是大概瞭解裡面其中的操作,其實很多這型別的資訊都是都是屬於“病毒營銷”,就像病毒一樣傳播在網路,其實很多都是有商家在幕後操作的一系列手段。特別是最近在網路流傳的一篇關於我公司的文章,裡面所說的事情跟我們幾乎都是不符合的,但是很多的網友卻因為出於一種好奇不斷在網路上轉發,其實很多人根本沒有了解過事情的真相,都被謠言所利用。所以作為一名合格的大學生,必須知道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不要單純的以為網路上所說的都是真實的。在聽到一件事情之前必須弄清楚真相,不要被謠言所利用。謠言止於智者!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註解:有才能的人,處理事情的能力卓越,聲望自然不凡,然而人們之所以欣賞佩服,是他的處事能力,而不是因為他很會說大話。
這句話對我來說是有很深刻的體會,因為我自己除了在學校是一名學生以外我也有時在外面去做演講。作為一名演講者,毫無疑問口才是比較好的。但是透過我自己一年多的實踐發現,所有優秀的演講者並不是你在臺上講得有多麼的天花龍鳳,更多的是在臺下自己曾經做過什麼。有句話說“做我所講,講我所做。”這句話就能最好的解釋何為優秀的演講者,在臺上分享的內容必須是自己做到的,同時在臺上說的也必須能夠做到。就好像上面那句話所說的那樣,欽佩一個人並不是我們又多能說,而是我們做到了什麼。人們只佩服那些言出必行的人。
【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
註解:如果一個人聽到別人說自己的缺點就生氣,聽到別人稱讚自己就歡喜,那麼壞朋友就會來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漸疏遠退卻了。聽到別人讚美自己就感到惶恐不安,聽到別人指出自己的過錯就歡喜接受。經常這樣做,那些正直誠實的人就會逐漸來親近你。
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就是要居安思危。根據歐陽維建老師的“倒過來”思想,在我們最沾沾自喜的時候,倒過來其實就是我們最危險的時候,因為在此時我們聽不進任何的忠言,俗話忠言逆耳就是這樣。同樣的在我們最危難的時候,倒過來就是我們機遇最多的時候,所謂置諸死地而後生。交朋友的時候也需要如此,如果全部朋友都是隻說你的好話,從來不說你的提升的時候。這注定他們肯定不是一群益友,大多都是一班豬朋狗友。因為真正的朋友是在乎你才給你提出建議,不在乎你的人根本對你不屑一顧。所以我們在面對朋友給予指點的時候應該謙虛的接受,不應該驕傲自大。
【恩欲報,怨欲忘;抱怨短,報恩長】
受人恩惠,要感恩在心,常記不忘,並時時想著報答。別人有時對不起自己的事,過去就算了,不要老放在心上,要寬大為懷,儘快忘掉它。
感恩的心是我們每個人必須擁有的,可是很多人卻經常有仇必報。將很小的事情無限的擴大,導致有很多的嚴重後果。但是對於所有人我們都必須感恩。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們磨練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們增進了你的見識;感激遺棄你的人,因為他們教導了你應自力;感激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們強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斥責你的人,因為他們助長了你的定慧;感激所有讓你堅定成就的人。當我學習了《不抱怨的世界》這本書之後,我更加確定我們需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社會,而不是單純的抱怨。抱怨只會產生更多的負面效果,所以我們必須批評人時咬住舌頭,讚美人時高聲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