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食品安全為主題的手抄報圖片大全

關於食品安全為主題的手抄報圖片大全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注重食品的營養健康與安全衛生,整理了關於食品安全為主題的手抄報圖片給你們,歡迎欣賞!

  如何吃海鮮

  1、為了減少吃海鮮引發的食物中毒,應在可靠的店鋪購買海鮮。儘量選購活的,尤其是死蟹最好不要買來吃,因為死蟹含有一定的毒素。買新鮮鮑魚、蟶子或象拔蚌等,可用手碰一碰它就會收縮一下就可以選取出活的、會動的新鮮的海鮮。有甲殼的海鮮,在烹調之前要用清水將其外殼刷洗乾淨。貝殼類海鮮烹煮前,在淡鹽水中浸泡約一小時,讓它自動吐出泥沙。浸泡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原來新鮮的海鮮反會被其中部分腐爛了的所汙染。

  2、海鮮生吃,先冷凍再澆點兒淡鹽水。對腸道免疫功能差的人來說,生吃海鮮具有潛在的致命危害。您可以將牡蠣等先放在冰上,在澆上一些淡鹽水,能有效殺死這種細菌,這樣生吃起來就更安全。

  3、海鮮不宜與啤酒一起食用。食用海鮮時最好不要飲用大量啤酒,否則會產生過多的尿酸,從而引發痛風。吃海鮮應配以乾白葡萄酒,因為其中的果酸具有殺菌和去腥的作用。

  4、關節炎患者少吃海鮮。因海參、海龜、海帶、海菜等含有教多的尿酸,被人體吸收後可在關節中形成尿酸結晶,使關節炎症狀加重。

  5、海鮮忌與某些水果同吃。生活中,許多人吃了魚、蝦等海鮮後,都有繼續吃水果的習慣。海鮮中的魚、蝦、藻類等都含有比較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等營養物質。如果把它們與含有糅酸的水果,如葡萄、石榴、山楂、柿子等同食,不僅會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而且容易使海味中的鈣質與鞣酸結合成一種新的不宜消化的物質。這種物質刺激腸胃,會引起人體不適,出現嘔吐、頭暈、噁心和腹痛腹瀉等症狀。所以,海鮮大餐之後最好不要馬上吃水果。海鮮與這些水果同吃,至少應間隔2小時。

  6、吃海鮮後,一小時內不要食用冷飲、西瓜等食品,且不要馬上去游泳。

  生防病飲食安全: 主要是腸道、呼吸道

  1.常見傳染病的傳播途徑與預防知識。

  傳染病傳染的三個基本環節: ① 傳染源:病人、病畜、老鼠等 ② 傳播途徑:空氣、食物、土壤、昆蟲 ③ 易感人群:少年兒童是易感人群

  2.預防腸道傳染病 ① 注意傳染源,發現病人及時治療,與病人密切接觸的要檢查。 ② 切斷傳染途徑:加強環境衛生、保護水源、廁所清潔。 消滅蒼蠅、老鼠。 飯前便後要洗手。 ③ 預防接種疾苗

  3.預防呼吸道傳染病 發病因素:氣溫低、室內活動人群聚集。 人受涼,抵抗力低,易感染。 預防方法: 病人隔離 不隨地吐痰 教室開窗通風換氣 4.預防蟲媒傳染病 狂犬病 乙型腦炎 由動物傳播 蟲子傳播

  5.預防非典 早報告 早隔離 早治療 勤通風 勤打掃 勤洗手 勤鍛鍊 勤消毒

  食物中毒時急救方法

  夏季時因天氣炎熱,肉類及海產品等易發生腐敗變質,故食物中毒現象經常發生,在發生食物中毒時可採取以下急救措施

  1、催吐:病人神志清楚且能合作時,催吐法簡便易行。可讓病人飲溫開水300-500毫升,然後自己用物指或壓舌板、筷子刺激咽後壁或舍根誘發嘔吐。如此反覆進行,直到胃內容物完全嘔出為止。

  2、導瀉:服用瀉藥可清除進入腸道內的有毒食物。一般取蕃瀉葉15克,用開水沖服。若病人的年齡較大且體質較弱,則選用緩瀉劑元明粉用開水沖服。

  3、利尿:服用利尿劑可促進已吸收的毒素從尿液中儘快排出。一般選雙氫克尿塞25mg加安體舒通40mg用開水送服。

  4、解毒:如果是吃了變質的魚、蝦、蟹等海產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則可取食醋約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釋後一次服下。若誤食了變質的飲料或防腐劑,為了保護胃腸粘膜,可服用鮮牛奶或蛋清、米湯等。

  5、補液:催吐、導瀉及利尿後,機體喪失了較多的水分,應飲用0.9%的鹽開水補充(其配法為每100毫升的溫開水中加入食鹽0.9克)。

  如果經上述急救,症狀未見好轉,或中毒較重時,應儘快送往附近醫院或呼叫120急救中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