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4月月考語文試卷
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4月月考語文試卷
一、選擇題
下列加點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 怠慢(dài) 家眷(juàn) 驀然(mù) 戛然而止(gá)
B. 冗雜(rǒng) 晦暗(huì) 挑釁(xìn) 絮(xù)絮叨叨
C. 閉塞(sāi) 攛掇(cuān) 歸省(shěng) 裝模作樣(mú)
D. 糜子(mí) 臉頰(xiá) 屹立(yì) 大徹大悟(chè)
下列字形準確無誤的一項是( )
A. 元霄 大抵 辨論 大失所望
B. 鬆懈 過隱 懶惰 興高彩烈
C. 亢奮 誘惑 慨嘆 驚心動魄
D. 褪色 朦朧 羈拌 人情事故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
A. 這幅蘇繡作品真是巧奪天工,令人歎為觀止。
B. 老師的聲音戛然而止,而同學們還沉醉在老師美妙的故事中。
C. 紫薇花朵朵嬌嫩動人,惹人喜愛,我忍不住地情不自禁摘下一朵,小心呵護著。
D. 船宴,顧名思義,就是以船為設宴場所而命名的宴席。
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 雪碧、可樂、礦泉水等飲料,是家家戶戶深受歡迎的夏令飲品。
B. 古箏被稱為“民族樂器之王”,是我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
C. 我們要不斷提高和培養自己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D. 清華大學即將校慶,眾多莘莘學子紛紛回母校參加校慶活動。
請選出下列選項中排序正確的一項( )
①她不僅擔綱節目的主持工作。
②節目要展現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情感,並感動於他們讓觀眾遇見了大千世界。
③還首次以製作人的身份轉型大型電視節目的幕後製作。
④《朗讀者》是著名節目主持人董卿20多年電視經驗的一次全情綻放。
⑤董卿表示《朗讀者》中的“朗讀”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
⑥呈現出不同於以往的另一面。
A. ④①③⑥⑤② B. ④①③⑤②⑥ C. ⑤②④①⑥③ D. ⑤②⑥④①③
下列關於文學常識的表述正確的是( )
A. 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社戲》選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B. 莊子,姓莊,名周,與老子並稱“老莊”。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C. 《禮記》又名《小戴禮記》,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彙編。據傳為西漢禮學家劉向所編,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選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D.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二、情景默寫
詩文默寫。
(1)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徵。__________,__________。
(3)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5)《賣炭翁》中描寫出賣炭翁強忍飢寒、精疲力竭的勞動者形象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綜合性學習
綜合性學習。
世間萬物,因和睦而美麗,因和睦而溫馨。中國文化崇尚“和”,有關“和”的思想源遠流長,豐富多彩。“和”既被視為誕育萬物的本原,也被看作修德養性的關鍵,還被認為是社會交往的準繩,更被尊奉為國家共處的原則。下面,我們就圍繞“和”來展開活動,去探究“和”的內涵與作用。
(1)“和”的重要性體現在我們的語言當中。中國成語源遠流長,很多含義豐富的成語中都包含了一個“和”字,請你寫出至少兩個與“和”有關的成語。
(2)“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英的這首打油詩,可以看作一則詮釋“和為貴”的精彩標語,請同學們也創作一條以“和”為主題的宣傳標語。
四、語言應用
多年未見的小學同學來你的學校參觀,請向他介紹你的學校。
五、詩歌鑑賞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列小題。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田燥呼不得,歸來倚仗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1.《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不僅濃墨渲染出陰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詩人悽惻愁慘的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包含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六、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1)選賢與能(______)
(2)盜竊亂賊而不作(______)
(3)不獨子其子(______)
(4)女有歸(______)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3.請概括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
4.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本文與之異曲同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現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題。
社戲(節選)
①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裡。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莊,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還有幾點火,料想便是戲臺,但或者也許是漁火。
②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著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裡。
③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漁火;我才記得先前望見的也不是趙莊。那是正對船頭的一叢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經去遊玩過,還看見破的石馬倒在地下,一個石羊蹲在草裡呢。過了那林,船便彎進了叉港,於是趙莊便真在眼前了。
④最惹眼的是屹立在莊外臨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戲臺,模胡在遠處的月夜中,和空間幾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畫上見過的仙境,就在這裡出現了。這時船走得更快,不多時,在臺上顯出人物來,紅紅綠綠的動,近臺的河裡一望烏黑的是看戲的人家的船篷。
⑤“近臺沒有什麼空了,我們遠遠的看罷。”阿發說。
⑥這時船慢了,不久就到,果然近不得臺旁,大家只能下了篙,比那正對戲臺的神棚還要遠。其實我們這白篷的航船,本也不願意和烏篷的船在一處,而況沒有空地呢……
⑦在停船的匆忙中,看見臺上有一個黑的長鬍子的背上插著四張旗,捏著長槍,和一群赤膊的人正打仗。雙喜說,那就是有名的鐵頭老生,能連翻八十四個筋斗,他日裡親自數過的。
⑧我們便都擠在船頭上看打仗,但那鐵頭老生卻又並不翻筋斗,只有幾個赤膊的人翻,翻了一陣,都進去了,接著走出一個小旦來,咿咿呀呀的唱。雙喜說,“晚上看客少,鐵頭老生也懈了,誰肯顯本領給白地看呢?”我相信這話對,因為其時臺下已經不很有人,鄉下人為了明天的工作,熬不得夜,早都睡覺去了,疏疏朗朗的站著的不過是幾十個本村和鄰村的閒漢。烏篷船裡的那些土財主的家眷固然在,然而他們也不在乎看戲,多半是專到戲臺下來吃糕餅水果和瓜子的。所以簡直可以算白地。
⑨然而我的意思卻也並不在乎看翻筋斗。我最願意看的是一個人蒙了白布,兩手在頭上捧著一支棒似的蛇頭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黃布衣跳老虎。但是等了許多時都不見,小旦雖然進去了,立刻又出來了一個很老的小生。我有些疲倦了,託桂生買豆漿去。他去了一刻,回來說,“沒有。賣豆漿的聾子也回去了。日裡倒有,我還喝了兩碗呢。現在去舀一瓢水來給你喝罷。”
⑩我不喝水,支撐著仍然看,也說不出見了些什麼,只覺得戲子的臉都漸漸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漸不明顯,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沒有什麼高低。年紀小的幾個多打呵欠了,大的也各管自己談話。忽而一個紅衫的小丑被綁在臺柱子上,給一個花白鬍子的用馬鞭打起來了,大家才又振作精神的笑著看。在這一夜裡,我以為這實在要算是最好的一折。
然而老旦終於出臺了。老旦本來是我所最怕的東西,尤其是怕他坐下了唱。這時候,看見大家也都很掃興,才知道他們的意見是和我一致的。那老旦當初還只是踱來踱去的唱,後來竟在中間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我很擔心;雙喜他們卻就破口喃喃的罵。我忍耐的等著,許多工夫,只見那老旦將手一抬,我以為就要站起來了,不料他卻又慢慢的放下在原地方,仍舊唱。全船裡幾個人不住的吁氣,其餘的也打起哈欠來。雙喜終於熬不住了,說道,怕他會唱到天明還不完,還是我們走的好罷。大家立刻都贊成,和開船時候一樣踴躍,三四人徑奔船尾,拔了篙,點退幾丈,迴轉船頭,駕起櫓,罵著老旦,又向那松柏林前進了。
月還沒有落,彷彿看戲也並不很久似的,而一離趙莊,月光又顯得格外的皎潔。回望戲臺在燈火光中,卻又如初來未到時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樓閣,滿被紅霞罩著了。吹到耳邊來的又是橫笛,很悠揚;我疑心老旦已經進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說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後了,船行也並不慢,但周圍的黑暗只是濃,可知已經到了深夜。他們一面議論著戲子,或罵,或笑,一面加緊的搖船。這一次船頭的激水聲更其響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條大白魚揹著一群孩子在浪花裡躥,連夜漁的幾個老漁父,也停了艇子看著喝采起來。
1.閱讀選文,說說文中主要描述了哪三個場景。(概括回答)
2.請說說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的妙處。
(1)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
(2)回望戲臺在燈火光中,卻又如初來未到時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樓閣,滿被紅霞罩著了。
3.指出下列句子在描寫方面有什麼特點?並分析其作用。
(1)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裡。
(2)這一次船頭的激水聲更其響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條大白魚揹著一群孩子在浪花裡躥,連夜漁的幾個老漁父,也停了艇子看著喝彩起來。
4.在去看社戲的過程中,作者透過哪些所見所聞來烘托“我”的急迫心情?
5.有人認為選文直接寫社戲的內容太少,而寫社戲以外的內容太多,因此建議把標題改為“平橋村一夜”之類的題目,你同意嗎?為什麼?
八、命題作文
按要求作文。
我們可能都有過旅遊的經歷,旅途中,我們不僅觀賞自然風光,瞭解民俗,同時也會有許多新奇的感受,產生很多思考和遐想。選擇一處自己遊覽過的景點,以《走進》為題,寫一篇遊記。不少於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