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沙漠“牛校”故事
美國的沙漠“牛校”故事
在美國加州的死亡谷,茫茫沙漠之中有一片綠洲,這裡坐落著一所兩年制的大專男校,深泉學院。雖然地處沙漠,但它卻是美國最難進的學校之一,錄取率僅7%。因此,每年都會有很多學生向該校提出申請。
從洛杉磯出發,向北驅車5小時,再坐3小時的長途汽車,最後乘校園巴士翻過一座20xx米的高山,就到了位於沙漠深處的深泉學院。遠遠就望見由三根木樁搭成的簡陋校門,走近看,校門上的字跡已經模糊不清。除了簡單的主屋、食堂和宿舍,學校裡面積最大的就是菜地和牧場。
深泉學院不僅地處沙漠,在物質和資訊方面無疑也是“沙漠”。在這裡,學生的錢包幾個月都不用開啟,因為不用付學費和生活費,生活必需品可以自給自足。學生未經允許不得離開校園,嚴禁接觸酒精,不被提倡看電視,玩手機。電話和網際網路經常因為惡劣天氣而中斷,報紙是透過郵局寄過來的,通常都要晚兩天。
1917年,電力大亨盧西恩·盧修斯·納恩創辦了深泉學院,他當初的創校理念是:“在荒野深處存在著振聾發聵的聲音,那是在熙熙攘攘、物慾橫流的社會中所缺乏的,只有最卓爾不群的真正的領袖人物才會試著去親近孤獨,尋找並傾聽到這個聲音。”正是因為要“傾聽荒漠的聲音”,深泉學院秉承了另類的辦學理念,那就是勞動、學術和自治。
走在學校中,遇到的學生從外表看更像是西部牛仔,他們熟練掌握了各種勞動的技能。學校有約200頭牛,以及大群的馬、羊、豬、雞等動物,還在綠洲上種有蔬菜。學生們必須和校工一起在牧場放牛、耕種,每個星期要做30個小時的苦力勞動。他們每天要做的工作很多,包括清早四點鐘起床去牛棚擠奶、為牲畜餵食新增飼料、駕駛拖拉機播種、搬運木材、挖掘水渠、放牧牛羊、宰殺牲畜、食堂做飯等。因為你要吃飯,所以你要煮飯;因為籬笆需要加固,所以你要加固籬笆。
在繁重的體力勞動之外,學生的課業一點都不輕鬆,一學期仍要學完三四門課程。必修課包括英文寫作和公共演講,其餘課程為選修。一學年共有6個學期,每學期約7~8周,中間各有1~2周假期間隔,全年無休,課程強度與上課時間遠超過正常的'大學。
學校奉行“學生自治”的傳統,由在校學生組成委員會,篩選、面試、錄取下一屆新生,表決學校的運營事宜,並由在校學生表決聘請哪些教授來校開設課程。
緊張的課程學習,繁重的體力勞動,嚴格的自我管理能力,這些學生的優秀品質被哈佛這類以培養領導者為己任的一流大學所看重,所以,從這裡畢業的學生會很輕鬆地轉學到其他一流大學。
行走在沙漠中的深泉學院,心中裝滿幸運。在這裡,我第一次產生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價值觀,也真切學到一個最實用的道理:每個人都應有自己的職責。我相信,我看到的只是這所獨特學校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