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濟市導遊詞範文介紹

永濟市導遊詞範文介紹

  作為一名導遊,就有可能用到導遊詞,導遊詞具有注重口語化、精簡凝練、重點突出的特點。寫導遊詞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永濟市導遊詞範文介紹,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永濟市導遊詞範文介紹1

  永濟地處山西省西南端,運城盆地西南角,位於晉、秦、豫“黃河金三角”區域中心,是山西省的南大門,地理座標在東經110°15′00″~110°45′33″和北緯34°44′50″~35°04′50″之間。永濟西濱黃河與陝西省大荔縣、合陽縣隔河相望;南依中條山與芮城縣接壤;東鄰運城市;北接臨猗縣。轄區東西寬49公里,南北長43.5公里,總面積1221.06平方公里,其中,平原區面積799平方公里,灘地水面面積81平方公里,山丘區面積263平方公里。距運城市56公里,距省城太原市468公里,距北京市982公里。

  轄區地處山、塬、河的交匯處,山與河之間為長條平川,黃河川道區有階地、灘地和水面,東北側為河水沖積平面,地形複雜,南高北低,東西狹長。北部為平川,地勢平坦,是運城盆地的一部分,海拔在350米左右;由於地勢低凹,部分地區為鹽鹼下溼地;南部為中條山,橫亙東西60公里,是永濟與芮城的天然界山,山勢高峻,北陝南緩。平原區海拔高度一般在335米~400米之間。地層分佈特點:除中條山區外,其他均屬新生界地層分佈。

  根據地貌分割槽原則:大區按成因型別,亞區按形態型別劃分,永濟市可劃分為:侵蝕構造型、剝蝕堆積型、堆積型三個大區,其中,亞區為帶狀中條山區、黃土臺垣區、山前傾斜平原區、衝湖積平原區、黃河階地區。主要山峰有首陽山、寶玉臺、雪花山、方山、五老峰、鄭家山、衛家山等,海拔最高處在中條山—雪花山最高峰,海拔1993.9米,海拔最低處在黃河,海拔334米。

  永濟屬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4.1℃,最冷月平均氣溫-0.4℃,最熱月平均氣溫27.1℃,極端最高氣溫41.3℃,極端最低氣溫-14.3℃。

  冬季多呈現乾冷少雪,一月平均氣溫-7.3度;夏季呈現高溫高溼,七月平均氣溫27度;秋季往往出現陰雨連綿的天氣,平均氣溫為13.5℃;春季氣溫不穩定,空氣較乾燥,平均氣溫12.9℃。霜凍期在十月下旬至次年三月下旬,無霜期219天左右。日照年平均為2191.4小時,全年有光照的日數近200天。年平均降水量530毫米,最多年均降水記錄851.8毫米,最少年僅279毫米。受地形影響,南有東西走向的中條山,北有峨嵋塬,風向多為東風,東北風,西風和西南風,冬春兩季的東風和西風相差不多,夏季東風多於西風,秋季西風多於東風,年平均風速2.5米/秒。主要氣象災害有:乾旱、乾熱風、大風、霜凍、雷擊、冰雹、暴雨及連陰雨。

永濟市導遊詞範文介紹2

  鸛雀樓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黃河東岸,共六層,前對中條山,下臨黃河,是唐代河中府著名的風景勝地。它與武昌黃鶴樓、洞庭湖畔岳陽樓、南昌滕王閣齊名,被譽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樓。

  相傳當年時常有鸛鵲(顴,鶴一類水鳥)棲於其上,所以得名。該樓始建於北周(公元557--580),廢毀於元初。可惜鸛雀樓到宋以後被水淹沒,後水退卻。

  由於樓體壯觀,結構奇巧,加之區位優勢,風景秀麗,唐宋之際文人學士登樓賞景留下許多不朽詩篇,其中王之渙《登鸛雀樓》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堪稱千古絕唱,流傳於海內外。沈括《夢溪筆談》給了鸛鵲樓八個字:“前瞻中條,下瞰大河。”千餘年間,它對於激勵振興中華民族之志產生了深遠影響。

  21世紀初,中國人重建鸛鵲樓。有關方面報道,為弘揚中華民族文化,1997年12月,鸛鵲樓復建工程破土動工,重新修建的鸛鵲樓為鋼筋混凝土減力牆框架結構,設計高度為73.9米,總投資為5500萬元,截至20xx年,主體工程已完成封頂。現在,這座九層高樓在永濟市黃河岸邊落成。

  鸛雀樓與同在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的人文風景勝地的普救寺相隔不遠,這兩大著名人文景觀成為當地的旅遊支柱。

永濟市導遊詞範文介紹3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歡迎來普救寺觀光旅遊,很榮幸能為各位做一次嚮導。

  〈山門〉普救寺是一座佛教十方禪院,據史料記載,隋初已有,是一座千年古剎,千餘年來,幾經滄桑,反覆興廢,19_以來新修復的普救寺總佔地103畝,建築佈局為上中下三層臺,東中西三軸線,(西軸為唐代,中軸為宋金兩代,東軸為明清形制),殿宇樓閣,廊榭佛塔,依塬託勢,逐級升高。

  普救寺之所以名揚天下,主要是元代戲劇大師王實甫所寫出的雜劇《西廂記》故事的發祥地,它描寫的是:唐貞元年間,前朝崔相國病逝,老夫人帶著女兒鶯鶯一行30餘人回河北博陵安葬,中途道路有阻,在普救寺暫住。

  此時,河南洛陽書生張君瑞赴長安趕考,路過此地看望同窗好友白馬將軍,不巧天降春雨,道路泥濘,住宿於蒲州城中。聽店小二說此地有一座普救寺,是則天娘娘的香火院,蓋造非俗,前來遊寺中與鶯鶯小姐邂逅相遇,一見鍾情,奏出了一曲反抗封建禮教、爭取婚姻自主的凱歌。

  〈臺階前〉這兒的臺階總設定108個,佛經上說人的一生要經歷108個磨難,所以這兒便設108個臺階,只要你能誠心登完這些臺階,便會消災免難,接福接壽。

  〈鐘樓前〉這座鐘樓全高17米,分兩層,是一座重簷歇山式的仿唐建築。這口鐘重約四噸,94年浙江瑞安鑄造,鐘樓的鐘在古時主要起報時、寺警等作用。

  由於《西廂記》故事發生於普救寺,所以這裡每一座建築都與《西廂記》有著不解之緣,這座鐘樓的二樓在“白馬解圍”一折中便起到“觀陣臺”的作用。當時河中府渾緘元帥病故,亂軍失統,守衛蒲津橋的將領孫飛虎聽說相國之女崔鶯鶯長的如花似玉,貌似天仙。便帶領5000人馬將普救寺團團圍住。揚言:“三天之內如不交出小姐,便將普救寺一把火燒掉,僧俗寸斬不留。”老夫人迫於無奈,許下諾言:“誰能退得賊兵,便把鶯鶯嫁給誰。並倒賠嫁妝。”好啊!張生挺身而出,書信一封,由寺內武僧慧明突圍而出遞與白馬將軍,這白馬將軍姓杜名確,原與張生是同窗好友,八拜之交,後棄文從武。官拜徵西大元帥,統領十萬兵馬鎮守蒲關。接信後火速趕來,

  張生聰明阿!為顯示朋友威力,就請法本長老、崔老夫人登鐘樓之上觀看如何生擒孫飛虎。因此便起到“觀陣臺”的作用。

  〈迴廊前〉至此108個臺階已登完。大家請看,普救寺位於永濟市境內的峨嵋塬頭,南邊是巍峨的中條山,西邊可以看到白如襟帶的黃河水,依山傍水,風水寶地。寺前坡底即是長安通往北京的古驛道。當年慈禧西逃時就路過此地。

  〈迴廊內〉大家請看:這座古塔便是鶯鶯塔,原名舍利塔,是寺內的瞻禮建築,塔高39.50米,共十三層,可以登九層。距今已有430多年曆史,寺內原塔創自隋唐,工制壯麗,毀於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冬天的一次地震之中,後8年(1564年)四川銅梁進士張佳胤任蒲州知州。黃河水連年氾濫,為根治水患,他深入民間,尋求良策,有個精通風水之道的人告訴他說:“蒲州城兩頭尖,形狀好似一條船,城東官道如條纜繩,舍利塔如維繫之柱,如今塔已不存,船無柱可攬,郡城就象浪裡孤舟一般搖擺不定。”於是張太守捐俸倡之,這座塔雖形制古樸。卻與北京天壇迴音壁、河南三門峽寶輪寺塔、四川省大佛閣石琴齊名,並稱中國古典園林僅存的四大回音建築。如果在塔西20米處擊石,塔上回聲就如蛙鳴一般,是普救一絕,請大家稍後欣賞。

  這四周的迴廊即是當年張生與鶯鶯小姐第一次相遇之處。鶯鶯一家在普救寺後院住下後。“可憐天下父母心”,老夫人怕“門掩重關蕭寺中”的鶯鶯小姐悶壞了身子,便對紅娘說:“紅娘,看寺內無閒雜人燒香時,帶小姐出去轉一轉,別把身子給悶壞了。”於是紅娘陪伴鶯鶯進佛殿上香後行至塔院東廊,張生正由法聰陪伴遊寺:“參了菩薩,拜了聖賢,登了寶塔,將回廊繞遍。”行至西廊時正巧與鶯鶯相遇。“剛剛的打了個照面,就風魔了張解元。”張生隨口脫出一句:“呀!正撞著五百年前的風流業冤。”隨即眼花撩亂口難言。這時的小姐正手拈鮮花,在陽光底下,渾身上下,流光溢彩。看見張生後不動聲色,繼續賞花,您想想,小姐是大家閨秀,相府千金啊!張生的痴態被一旁的小紅娘瞧見了,便對小姐說:“姐姐,那邊有人,咱們回去。”聽說有人,小姐回去時很自然的回頭一看,“秋波一轉”。壞了,小姐已經回去半天了,日近黃昏時,風魔才子張君瑞才說了一句話:“怎當她臨去秋波那一轉,我這靈魂兒飛在半天,從今往後,先生我那兒也不去了,知道要追求什麼了。”你想想,張生當時已經二十又三了,都屬大齡青年了,以前是寒窗苦讀,將棘圍守暖,把鐵硯磨穿,志在凌雲啊!唯獨見著小姐一面之後卻什麼都變了。珍重愛情,輕視功名,這是《西廂記》的高貴之處。

  當地民俗有一段是這麼說的:“日當午,塔影中,塔下張生戲鶯鶯,鶯鶯回頭望張生,一跤栽倒地流平。”小姐手上的香脂粉在地上留下一個清晰的手印,當時寺院的一個工匠就照小姐的手印刻影畫形,燒製了“鶯鶯手印磚”。千百年來,凡來上香遊玩的妙齡女子均要與手印磚對一對,據說如此便可以找到象張生那樣的如意郎君,接下來,請各位去西邊聽一下“普救蟾聲”。

  〈擊蛙臺〉當地傳說是建塔時在底下埋有兩隻金青蛙,但這畢竟是傳說。據專家考察它的聲學機理是:一是特殊的地形地貌,鶯鶯塔所處的地勢高敞,而四周又無障礙物,可以接受大範圍內傳來的聲波;二是特殊的建築結構,它的每一層塔簷挑出成內凹弧形,能把聲音反射匯聚,蛙聲就是十三層塔簷反射聚匯的結果;三是特殊的建築材料,鶯鶯塔全部用青磚疊砌而成,幾百年來黃土高坡上風沙吹拂,表面特別光滑,對聲波的反射係數高達0.98。

  聽完蛙聲後請走一下“鶯鶯小道”這是當年修復普救寺清基時出土的,據專家鑑定很可能是千年的古道,我們的鶯鶯小姐也許就走過。據說走時心裡默默許個願便可以心想事成。

  〈西軒〉張生自遇見小姐後,便以“佛寺清靜,溫習經史”為名向法本大師借居在此。那麼張生為什麼偏偏選了這個房屋呢?張生當時借廂的條件是:“也不要香積廚、枯木堂,遠著南軒,離著東牆,靠著西廂。”大家請年曆,大雄寶殿的東面便是小姐的西廂小院,他是想離小姐近一點。以便能見著小姐,但老夫人家規森嚴,不準小姐隨便外出。張生也無計可施。痴情書生剛住下來的日子很是淒涼〈。〈西廂記〉中描述:“院深,枕箱涼,一燈孤影搖書幌。”

  〈大雄寶殿〉是寺內最大的仿唐建築。裡邊供奉的是佛祖釋迦牟尼。中間供奉折三尊佛像是85年清基修復時從殿基礎1.5米以下出土的。據專家考證是南北朝晚期的遺物,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分別昌法身、報身、應身佛。《西廂記》中“張君瑞鬧道場”,一折戲就發生於此。

  鶯鶯小姐定於二月十五日晚上為老相國做法事,張生當時為見小姐也備齋一份擠了進來。當晚,殿內燈火輝煌,眾僧執法器,香客擠滿堂,鶯鶯小姐姐剛剛跨進門坎,滿殿的僧眾都城被她的美貌驚呆了。年老的大師偷眼瞧,敲鐘的和尚心裡癢,擊罄的頭陀走了神,上香的行者把手燙,只有一個

  敲木魚的小和尚從頭到尾都認真地敲著木魚,可敲了半天才發現,咦,不對啊!敲的什麼呢?前邊一個老和尚的光頭。那我們不禁要問一問,老和尚的光頭被當作木魚敲,難道一點感覺都沒有嗎?那老和尚啊——麻木了!!這一段描述從側面烘托出鶯鶯的超凡絕俗語,另一方面也是作者王實甫對封建宗法勢力的諷刺。

  〈梨花深院〉這是一座具有北方民俗特色的三合小院。北房就是封建勢力代表——老夫人的居室,西廂房即是當年小姐和紅娘的居室。《西廂記》即是以此命名的。紅娘是從小給賣到相國府裡的丫環,乳名喚做紅娘。熱情、正直、聰明機智且又深謀遠慮,中國文學史上最成功的、無與倫比的丫形象便是紅娘,東廂房裡住的是鶯鶯之弟小歡郎。《西廂記》裡“賴婚”一折便發生於此。“白馬解圍”之後,老夫人便擺下筵席,單請張生,張生好一番打扮,將臉洗了一遍又遍,打上油,“光溜溜耀花人眼睛,酸溜溜螫得人牙疼”。連蒼蠅站在上邊也要滑一跤。席間老夫人說:“鶯鶯,上前拜見你家哥哥。”猶如晴天霹靂一般,把張生給震呆了。你想想,張君瑞大學也不考了,功名也不要了,圖的什麼啊!而今什麼都沒了。離席後張生涕淚橫流,萬念俱灰,這時紅娘出來了,出於一片同情之心。小紅娘說:“張先生,不要急,我給你出個主意,我家小姐深慕於琴,我見先生隨帶琴囊,想必精通此道。晚上小姐燒香時,我以咳嗽為號,你就彈琴,看小姐聽了有何話說。”晚上聽見紅娘一聲咳嗽,張生便把一腔情思全瀉琴上,一曲《鳳求凰》情深意濃,如痴如狂。“知音者芳心自懂”。小姐聽了以後,感動了。於是給張生開了一個藥方。病床上的張生一看,“騰”就從床上蹦起來了。這便是流傳千古的西廂詩。

  大家請看,題目是《明月三五夜》,“明月”即指滿月,“三五夜”指十五的晚上,這是大時間。“待月西廂下”即等月亮移到西廂房上時,已經是半夜三更時分了。“迎風戶半開”意指小姐的房門半掩著,門沒關。如果門關著,張生你就別來函,有情況。“隔牆花影動”西廂對面牆外杏樹的影子一晃動,暗指路線,讓張生從此而過相會。“疑是玉人來”小姐就知道張生你來了。那張生可是猜詩謎的行家。《西廂記》裡“張生夜半跳粉牆巧會鶯鶯”便由此而來,這表明鶯鶯小姐在追求美好愛情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請大家轉過身來參觀北房,《西廂記》中最有名所的一折戲“拷紅”便在此發生。全國的各種地方戲,不管那一種都上演過拷紅。它是紅娘冰清玉潔,聰明機智美好形象的生動展現。一天小歡郎對母親說:“母親,姐姐和紅娘每天晚上都出去燒香,半夜都不回來。”老夫人心生疑慮,便叫來紅娘拷問。紅娘見事已至此,就全給召了。老夫人當時就氣暈了,最後氣急說:“這件事都是因為你這個小x人。”紅娘伶牙利齒,反說:“這不是張生、小姐、紅娘之錯,全怪你老夫人,當時兵圍普救,夫人你許下諾言,退賊兵者即以鶯鶯為妻。張生見義勇為,夫人你卻出爾反爾,讓兩人以兄妹相稱。既然不願意嫁給人家,就酬之以金帛,遠遠打發走算了,你卻請張生住於書院,使兩人各相早晚窺視。如果夫人不平息此事,一來辱沒相國家的名聲,二來張生日後高中名揚天下,施恩於人,必使夫受辱。如果經官的話,夫人也有治家不嚴之罪。二來夫人背信忘義,這不影響夫人賢德之名嗎?他們一個是文單魁首,一個是仕女班頭,事已至此,夫人不如就成全他們算了。”

  老夫人迫於無奈叫來張生說:“張生啊!你有本事,這時候了我就女兒許配給你吧!但相國家三代不招白衣女婿,你明日便上京應考去。高中了,你回來,如果不中,就算了。”

  “碧去天,黃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十里長亭送別,張生被迫上就趕考,高中之後才回來與小姐終成眷屬。《西廂記》不落俗套,處處都是在描寫崔張二人細膩的感情,長亭送別時,兩人一個是:“昨宵今日,清減了小腰圍,眼淚汪汪不敢垂。”一個是“未飲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內成灰。”情之深,意之切,字字讀來都是血。張生上就後,痴情小姐是:“倚遍西樓,人不見,水空流。”接到張生高中的書信後,卻“無語低頭,書在手,淚疑眸。”開封后未看文便說道:“我這裡開時和淚開,他那裡修理工時和淚修。我將這新痕把舊痕溼透,一重愁翻做兩重愁。”好小姐啊!!在古時考中狀元后,為鞏固自己的勢力,封建士大夫階層都要爭相與這些新得志者聯姻。而張生卻不貪戀榮華富貴,也無心遊玩長安美景。只:“夢迴時,多少傷心事,”發出了“恰新婚,才燕爾,為功名來到此”的憤慨,昭示了崔張愛情的美好與高尚。《紅樓夢》裡賈寶玉給林黛玉看《西廂記》時說:“真真是好書呢,你要是看了,連飯也不想吃呢?”

  〈出院門至杏樹〉這便是當年張生瑜垣處,張生接到紅娘送來的藥方後,病體大愈,只怨日落太遲。好不容易等到小姐暗指的約會時間。“拽上書房門,到得這裡,手挽著樹枝滴流撲跳過牆去。”小姐說:“張生,我在這兒燒香呢!半夜三更你過來幹什麼。”隨即又喊:“紅娘,有賊。”紅娘問:“誰是賊。”可憐的張生有氣無力地說:“小生就是賊。”最後被紅娘臭罵一頓,又原路返了回來,小姐為什麼會變卦呢?這是必然的。小姐雖讚賞:“外像兒風流,青春年少,內性兒聰明,冠世才學”的張生,又對張生的救命之恩非常感激,但她畢竟是封建禮教陶冶下的相府千金啊,再之小姐喜歡的是“書簡傳情,琴音互感”的高雅愛情,所以必然變卦。後世的文學評論家說:“《西廂記》裡這一折戲,情節之曲折生動,能令千古才人心死。”

  〈書院〉小姐賴簡後,張生可慘了,回到書房後往那兒一躺,都快沒氣了。紅娘探望張生時,看到如此模樣也感嘆不已。張生說:“紅娘啊!小生不行了,小生好苦啊!老夫人賴了我倒不說了,這小姐都變卦了,沒指望了。小生救了人,以倒被人給害了,人常說:‘痴情女子負心漢’,今個怎麼全反了。”誰料紅娘又捎來小姐的第二個藥方,大意寫的是:“張生啊!不要作踐自己的身子了,沒想到你當日保全我性命的壯舉,竟變成了你今天的災禍,為報答你的大恩大德我就難以遵從禮節了,今晚我就前來探望你的病情。”西廂記裡邊驚世駭俗的一折子戲“月下佳期”便發生於此。

  〈後花園〉這座花園是19年按西廂記裡邊的'描述重修的,西廂記中鶯鶯小姐“燒香月”,崔張二人“隔牆酬詩”、“一個潛身曲欄邊,一個背立湖山下”等情節便發生於此,右上邊的建築便是西廂賓館——情侶園,是專門為新婚度蜜月,金婚、銀婚重溫愛情舊夢的有情人而設定的,每年的9、10月我們都要在這愛情對地舉行盛大的活動——“世界情侶月”。屆時各位如果光臨,可以參加“坐花轎”、“鎖吶伴奏婚禮”、“情侶暢遊西廂”等許多種具有民俗物色的活動,一曲西佳話使普救寺成為著名的旅遊勝地。近幾年,我們成功接待了江澤民、喬石、李鐵映、古慕、楊汝貸等多們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許多的體育、文藝界名人,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和周邊旅遊景點的開發,普救寺的明天會更美好。

永濟市導遊詞範文介紹4

  永濟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文化遺址、寶寺名剎、名人故里、山川名勝達140餘處,是晉南黃河根祖文化旅遊區的龍頭,形成了以鸛雀樓為龍頭的西線人文景觀旅遊區和以五老峰為龍頭的東線自然景觀旅遊區。西廂記故事發生地普救寺為國家4A級景區;五老峰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森林公園;唐開元大鐵牛、中條第一禪林萬固寺、避暑勝地王官峪、絕代佳人楊貴妃故里、扁鵲廟等一批旅遊景點都得到開發。舉辦了“世界情侶月”和“五老峰登山節”等旅遊活動。受旅遊產業的拉動,旅遊城市功能日益健全。

  普救寺:是一座佛教十方禪院,坐落在永濟市境內的峨嵋塬頭,南依巍巍中條山為屏障,西臨滔滔黃河水為襟帶。地勢高敞,視野寬闊;紅磚碧瓦,殿堂宏雄,古塔高聳,曲經通幽;柏林掩映,風景獨秀。1986年以來新修復的普救寺,寺院建築佈局為上中下三層臺,東中西三軸線,規模恢宏,別具一格。從塬上到塬下,殿宇樓閣,廊榭佛塔,依塬託勢,逐級升高,給人以雄渾莊嚴,挺拔俊逸之感。寺後是一地勢高低起伏,形式活潑的園林花園。園內疊石假山懸險如削,鶯語雙亭飛簷翹角。荷花池塘上橫架曲徑鵲橋,亭橋相接、湖山相銜。鶯鶯的“拜月臺”掩映在青松翠柏、千竿修竹之中。

  五老峰:山奇水秀,無處不綠,還有松濤、雲海、奇峰、怪石、松翠、流泉、飛瀑等景觀,五老峰原名五老山,因古代五老在此為帝王授《河圖》、《洛書》而名。《周易》成書之前,永濟是河洛文化早期傳播的聖地,也是中國北方道教全真派的發祥地之一。《七鑑道書》稱之為“道家天下第五十二福地”。明清時期,五老峰興起朝峰廟會,興盛達500年之久,成為中國現代旅遊業的源頭。

  鸛雀樓:又名鸛鵲樓,古時因時有鸛雀棲其上而得名,位於永濟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黃河東岸,是我國古代四大名樓之一。該樓始建於北周(公元557—580),廢毀於元初。由於樓體壯觀,結構奇巧,加之周圍風景秀麗,唐宋之際文人學士登樓賞景留下許多不朽詩篇,以王之渙《登鸛雀樓》最富盛名。1997年12月,該樓的復建工程開始,2002年9月26日,新鸛雀樓落成,外觀四層,內分六層,樓內文化陳設表現了五千年黃河文化的底蘊。新建鸛雀樓是國內最大的仿唐建築,總高73.9米,總建築面積33206平方米,總重量58000噸,在建築形制上充分體現了唐代風格。鸛雀樓是國內唯一採用唐代彩畫藝術恢復的唐代建築。

  永濟市導遊詞範文介紹

永濟市導遊詞範文介紹5

  鸛雀樓位於永濟市蒲州古城西向的黃河東岸、蒲州古城城南,本是北周時兵家修建的軍事建築。因其氣勢宏偉,高大眼闊,登上層樓則有騰空欲飛之感,故名“雲棲樓”。

  以鸛雀樓主體為中心的鸛雀樓景區分四個遊覽區:一是名樓遊覽區,包括門殿、鸛影湖、唐韻廣場;二是黃河風情遊覽區,包括蒲州風情園、黃河風情園、柳園;三是山水遊覽區,包括蒼山自然景觀園、吉祥如意湖、鸛雀園;四是康樂遊覽區,包括蒲津康樂園、唐風馬球場、日潭戲水園等人文自然景觀。整個景區以鸛雀樓獨特的人文底蘊和厚重的黃河文化為根基,以盛唐時代開放的社會精神和盛唐文化為包裝,以地域歷史文化為特色。整個景區以鸛雀樓獨特的人文底蘊和厚重的黃河文化為根基,以盛唐時代開放的社會精神和盛唐文化為包裝,以地域歷史文化為特色。

  鸛雀樓已經形成“上下五千年,放眼看世界”的高遠意境,成為國內外遊人觀光、瀏覽、休閒、度假的國家級旅遊景區。“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奔騰洶湧的氣概;又可望那阡陌交織、坦蕩無限的大地,遙望“堯王訪賢,舜耕歷山,大禹治水”華夏根祖的歷史風貌;也可以南望起伏連綿的條山,還可以隱約西覽雄偉壯觀的西嶽華山,領悟臺灣歷史學家姚榮齡先生“中華”緣於永濟,“中”指太行山脈的中條山,“華”指秦嶺山脈的華山的論斷。正由於鸛雀樓立晉望秦,西為華,東為夏,正好座落在華夏曆史座標的中點上。因此,必將吸引國內外更多的華人在這裡領略王之渙千古絕唱的豐富內涵,感受中華民族登高望遠的精神。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