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中的靈性網際網路時代的精神整合

創造中的靈性網際網路時代的精神整合

  “誰能思不歌,誰能飢不食?”自古以來,詩歌都是人類生命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情動於言而言之不足才歌詠的那部分。詩歌,是與時間競爭的藝術,是一代代詩人長期文化修煉、終生精神探索的成果。漢詩有史以來,歷經詩經、楚辭、唐詩、宋詞、至今數千年,不斷創新、持續演化,沒有哪種詩歌體裁能一統天下,經久不衰。縱觀中國詩歌發展史,詩行天下數千年,行至散文詩發展的今天,讓我們看到散文詩作為一種獨立文體,有它牢固的精神根基與令人信賴的文化氣質,兼具詩性的魅力與散文的輕盈,既如散文般分段展開,又凸顯了詩的基因——“節奏、韻律、意象、意境”等詩性元素,更加貼近現代漢語之美與當下多元爭鳴的精神世界和細緻幽微的個人情懷,成為文學海洋裡獨具一格的風景線。

  振葉以尋根,觀瀾而索源。時代需要精神,思想需要解放,散文詩的 發展與中國近代化持續同頻共振,一百七十五年前中國開啟屈辱的.近代化之門,一百五十四年前波德萊爾開啟了該文體的先河,一百年前劉半農將屠格涅夫散文詩引入中國,九十年前魯迅先生撰寫中國第一本散文詩作品《野草》。從誕生之初,散文詩就貫通古今中西,整合各類文體之長,“形散而神不散”“自由自在而不逾矩”。時光倏然而逝,散文詩卻在歷史長河中持續更新,從物質到身體到心智到靈魂再到靈性,自下而上,貫通天地人,打通身心靈,整合真善美,鞭撻假惡醜,弘揚精氣神。尤其是近年來“我們”散文詩群的異軍突起,為其生命力注入源頭活水,寫作者的隊伍持續壯大,發展態勢之良好前所未有。

  整合是時代的最強音。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肯·威爾伯在《整合心理學》中提出“創造中的靈性”,認為從前現代、現代到後現代,從物質→身體→心智→靈魂→靈性的上升,以“我、我們和它”為主體的藝術、道德和科學的分類,構成了人類文明的主軸,其核心就是“整合並超越,超越幷包容”,必將成為網際網路時代的主流思想,此哲學觀為散文詩提供了安身立命的新正規化(Paradigm)。作為文學森林中的奇葩,散文詩自降生以來,穿著散文的衣衫,跳著詩歌的舞蹈,在散文與詩歌的夾縫中尋找成長空間。跨界就是創造,整合就是創新,散文詩是詩歌與散文創造性整合的“神的兒子”,是精神“琥珀”、靈性“鑽石”,是宇宙萬物“結構性衝突”中閃耀的“創造性張力”,是“超越幷包容”哲學的傑出踐行者,散文詩已成為文學領域跨界發展、多元整合的先行者,必將成為極簡時代人類精神需求的新寵兒。

  詩人是通靈者。法國著名詩人蘭波(Jean Nicolas Arthur Rimbaud)說,詩人是盜火者,詩人靈魂的底層就是人類共通的靈魂,它是神聖的、超越的,它能把人類從束縛引領到解脫,從夢境引領到覺醒,從時間引領到永恆,從死亡引領到不朽。散文詩是後現代思想的先鋒,從誕生之初就體現出對現代異化社會的強烈質疑和審視,透過強大的衝突場景描述表達現代人對生命本真狀態的呼喚和尋覓,力圖走上赫爾曼·黑塞《悉達多》展示的朝聖者之路。如但丁在《神曲》中所揭示,紅塵是地獄,修行是煉獄,覺悟是天堂,詩人越是深入到靈魂深處,上升的就越高,往下探尋的層次愈深,內部就越廣闊,牽引人們從自我中心延展到社會中心,再到世界中心。在詩人靈性的回聲中,可以讓我們超越理性的界限,跨過邏輯的藩籬,感受到無限之愛,瞥見忘卻時光的生活,湧現出妙不可言的歡喜,體驗到無界的融合。從邊界到跨界,再延伸至無界,這是“網際網路 ”時代的詩性精神。“你靈魂的底層就是人類共通的靈魂,它是神聖的、超越的,它能把你從束縛引領到解脫,從夢境引領到覺醒,從時間引領到永恆,從死亡引領到不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