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的須彌山石窟導遊詞4篇

寧夏的須彌山石窟導遊詞4篇

  作為一位出色的導遊人員,時常要開展導遊詞準備工作,導遊詞具有注重口語化、精簡凝練、重點突出的特點。那要怎麼寫好導遊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寧夏的須彌山石窟導遊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寧夏的須彌山石窟導遊詞1

  各位遊客朋友,歡迎大家來黃河大峽谷景區遊覽觀光。黃河大峽谷位於寧夏吳忠青銅峽市青銅峽鎮,所以又叫青銅峽黃河大峽谷,距吳忠市區20千米。青銅峽黃河大峽谷自然資源和人文景觀資源豐富,水利工程聞名於世,集中了寧夏旅遊資源的三大優勢,將塞上江南風光、西夏文化和回族穆斯林等民族風情有機地結合起來,依託黃河的人文景觀重點塑造聞名遐邇的黃河大壩、壯觀的十里長峽、獨特的108塔、神奇的臥佛山等一批精品景觀,以黃河水上洲覽的方式將這些景點聯絡起來,並結合民族村鎮建設和農業生產活動,充分展現具有寧夏特色的回族穆斯林民族風情和塞上江南風光。大峽谷旅遊區主要由遊艇所、108塔、十里長峽和金沙灣等景區構成,著名景觀有:攔河大壩、108塔、秦王古渡、群蝦石壁、天書雄閣、觀音臺、睡佛山、青銅峽石刻、金沙夕照、牛首慈雲、黃河落日等。遊艇所有遊艇和漂流工具,特別是西北黃河古老的水上運輸工具“羊皮按子”特色漂流專案,被譽為“西北第一漂”,受到廣大旅遊者的普遍讚譽。黃河大峽谷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目前正在爭創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黃河大峽谷景區人口處的九曲廣場,大家請看這是景區的標誌性建築物:九龍戲珠和九龍圖騰柱。它們都與9這個數字有關,在道教裡,9為最大的數字,一般是皇親貴族才能使用,而眼前的九龍戲珠和九龍圖騰柱又被賦予了全新的內涵,因為在青銅峽有九大幹渠,可將其比喻為黃龍,代表了回漢人民團結進取,引黃河水發展農業振興經濟,成就了寧夏塞上江南的美景。九龍柱以石刻九柱的形式分別展現了青銅峽從無到有、從古至今,從發展到壯大的歷程,對於青銅峽來說,它已不僅僅是一個雕塑作品,更是青銅峽風貌的縮影。

  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位於青銅峽黃河水利工程的攔河大壩上。大家請看這黃河大峽谷,它總長10多千米,寬50~1100米;兩岸山勢對峙,崖壁高30米以上;峽谷中河水時緩時急,具有典型的粗礦雄渾的北方特色,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就建在這大峽谷的黃河上。20世紀60年代,國家在青銅峽黃河上修築了一座高42.7米、長697米的攔河大壩,並同時建成了裝機30.5萬千瓦的中國唯一一座閘墩式水電站,形成了一座容量為600萬立方米、回水5千米的峽谷型水庫,庫內可供遊客泛舟遊覽和領略西北黃河自然風光。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在黃河上游最早建造的工程之一,它的建成結束了寧夏兩千多年來無壩引水的歷史,極大地推動了寧夏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成就了“天下黃河富寧夏、塞上江南寧夏川”的美譽。

  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青銅峽黃河鐵橋,它位於青銅峽黃河大峽谷景區人口處,是寧夏第一座黃河橋樑,1959年7月建成通車,主要是為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及黃河兩岸運輸物資而建。該橋為半永久性橋樑,橋長292。3米,橋身有七孔折穿式花梁和折裝式橋樑等組成,橋墩採用木樁及鐵絲籠片石結構,為單車道。整個鐵橋安裝使用了35000個鉚釘。鐵橋多處生誘,鋼樑上鍍有英國、法國等八國文字及生產年份標記,素稱“八國橋”。

  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看到的是青銅峽108塔。108塔是中國現存最大且排列最整齊的實心式喇嘛塔群,已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8塔坐落於青銅峽黃河西岸,分級而建,按“一、三、三、五、五、七、九奇數排列,構成一個等邊三角形的大型塔群。108塔是以消除人生煩惱和災難、祈求平安與幸福為寓意的藏傳佛教紀念塔。108塔景區內建有三個專題區:南邊為塔林寺,中間為保護核心區108塔,北邊為塔林博物館,總面積6980平方米。透過古塔群遺址、雕塑和室內的彩繪、題詞文字說明等方式濃縮西域佛教文化的起源和發展,構成佛教文化的整體景觀體系和文化體系。108塔始建於西夏時期,以党項族為主體的西夏王朝建立後,佛教成為其主要的宗教信仰。西夏佛教深受中原影響,在與吐蕃交往中,藏傳佛教在西夏又得以迅速傳播和弘揚。因此,特色鮮明的西夏佛教,不僅是中國佛教文化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也為世界民族文化寶庫留下了極為珍貴的遺產。佛教認為,人的一生中有108種煩惱。善男信女們拜108塔,戴108顆貫珠,誦經108遍,敲鐘108響,均可解除人生的108種煩惱。據說,只要上了塔,圍繞塔轉三圈,便可消除煩惱,帶來吉祥和好運。各位朋友,現在就去繞塔三圈吧!

寧夏的須彌山石窟導遊詞2

  須彌山石窟,坐落在寧夏固原西北的須彌山南麓,距縣城55公里,固原須彌山石窟。“須彌”是梵文音譯,意為寶山。這裡峰巒迭嶂,岩石嶙峋。夏秋之際蒼松挺拔,桃李鬱然,景色異常秀麗,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少有的風景區。具有重要藝術價值的北朝、隋唐時期的須彌山大型石窟藝術造像,就開鑿在“寶山”諸峰的峭壁上。它和名震中外的敦煌、雲崗、龍門石窟一樣,都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瑰寶。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須彌山石窟最早開鑿的年代已無從查考。從石窟形制和造像風格判斷,大約開鑿於北朝中晚期,是我國開鑿最早的石窟之一,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據有關專家介紹,北朝至唐、宋,歷代都在這裡進行過大規模的鑿窟造像活動。先後開鑿石窟130多處,其中70多窟雕塑了造像。這些大大小小的石窟,依山附勢,錯落有致的分佈在7座崖面上,迂迴曲折,綿延近兩公里,場面甚是壯觀。

  據考證,到了唐代,這裡已經是頗具規模的佛教寺院了,人稱“景雲寺”。明朝正統年間,高僧綽吉汪速又建一座新寺,並上書皇帝請求賜名,於是明英宗又賜名“園光寺”,這就是須彌山石窟又叫“園光寺石窟”的原因。後來由於自然與人為的破壞,特別是海原大地震(1920),使石窟藝術遭到極大摧殘。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時,其中儲存較為完整的只有20餘窟。它們主要是北魏、北周和唐代開鑿的,並集中在石窟南部和中部的大佛樓、子孫官、園光寺、相國寺和桃花洞五區。

  北周石窟,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造像之精美,在須彌山石窟中佔有突出的地位。與北魏石窟相比,其最大的變化是中央塔柱小龕已不見,代之以大龕及髮鬢低平、面相方圓、兩肩寬厚、腹部鼓出的大型造像,給人以厚重敦實之感,資料《固原須彌山石窟》。現存造像最多的第四十五、四十九兩窟,有比真人還大的造像40餘尊,每龕內,有的是立佛,一般皆為一佛一菩薩。裝飾性的雕刻,如幔帳式的佛龕;龕邊龍嘴銜口的流蘇;龕頷上的各種小佛;龕座下手執各種樂器的伎樂人,或吹橫笛,或彈琵琶,或擊羯鼓。窟頂圍繞塔柱,還雕有一對相向手舞足蹈的伎樂飛天,披巾飄動,顯示了北朝音樂藝術的盛況。以上琳琅滿目的藝術精品,都是未加修飾的原作,十分珍貴。

  在這些石窟當中,標碼為五十一窟的北周時期所鑿的高達6米的一個一佛二菩薩造像,裝飾華麗,高大雄偉,實屬全國北周造像中罕見的雕塑精品。

寧夏的須彌山石窟導遊詞3

  各位遊客朋友,歡迎大家來須彌山欣賞石窟藝術。須彌山石窟位於寧夏固原市城北55千米處六盤山支脈的寺口子河北麓的山峰上。須彌山中的“須彌”是梵文音譯,意為寶山,具有重要藝術價值的北朝、隋唐時期的須彌山大型石窟藝術造像,就開鑿在“寶山”諸峰的峭壁上。須彌山山基由紫色砂岩、砂礫岩及頁岩組成,海拔2千米。這裡峰巒疊嶂,怪石嶙峋。夏秋之際蒼松挺拔,桃李鬱然,景色異常秀麗,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少有的風景區。須彌山石窟初創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公元477—499年),興盛於北周和唐代,是中國開鑿最早的十大石窟之一,也是古代絲綢之路沿線著名的佛教石窟之一,其開鑿規模、造像風格、藝術成就可與大同雲岡、洛陽龍門等大型石窟媲美。歷經西魏、北周、隋唐續鑿及宋元明清各代修葺經營,成為中國古代長安至關外之間規模最大的一處佛寺禪院,歷時已有1500多年。須彌山現存石窟150多座,分佈在連綿2千米的8座山峰上,自南而北有:大佛樓、子孫宮、圓光寺、相國寺、桃花洞、松樹窪、三個窯、黑石溝8區。它和名震中外的敦煌、雲岡、龍門石窟一樣,都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瑰寶。1982年被國務院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評定為全國AAAA級旅遊景區。

  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須彌山人口處的大佛樓(第五窟),請大家看窟內,高達20。6米的彌勒大坐佛高坐於唐代大中三年(公元849年)開鑿的一個馬蹄形石窟內。我們如果要拍照請到下面的觀景臺上去拍,那裡拍到的大佛像的效果很好,只見在朝陽照耀下的大佛身披袈裟、頭梳螺髻、臉如滿月、雙耳垂肩、神情莊重,更加神奇的是大佛散發著金光,看起來更加雄偉、壯觀。這座大佛比雲岡石窟中最大的十九窟坐佛和龍門石窟的奉先寺盧舍那佛還高,是全國較大的造像之一。將長焦鏡頭拉近觀察,只見彌勒佛祖高大魁梧,僅耳朵就有兩個人高,眼窩直徑1米多。佛雖大,但雕刻卻十分的精緻。專家說,這是一塊完整的罕見巨石雕琢出來的,雕像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工匠的髙超技藝和雄偉氣魄。據說,在明朝前曾建有三層樓閣對大佛進行保護,樓閣建築的氣勢宏偉、壯觀,故稱大佛樓,後來毀於1920年海原8.5級地震中,現在僅能看到原來閣樓的木構洞眼兒。除大佛樓外,北魏石窟集中於子孫宮,以第14、24、32、33窟為代表,多是14.5米見方的中心塔柱式窟,也都值得大家細細欣賞。

  各位遊客朋友,須彌山石窟具有兩大特點。一是須彌山佛教石窟藝術興盛與古絲綢之路關係密切。須彌山所處的位置自古以來就是中原通往河西走廊、大漠南北的交通樞紐和戰略要地。“絲綢之路”開通後這裡又成為“絲綢之路”東段北道的必經之地,是由長安到西域的最短的必經之地。到了唐代,唐王朝為了加強邊疆防衛,又在這裡設立了“石門關”,直接制約著中原與西域的軍事與交通,使這裡有著“關中咽喉”之稱。石門關,是隋唐前後著名的七關之一,為西北通往都城長安的要衝,是遮蔽中原及長安的門戶。二是須彌山石窟的分佈格局與眾不同,國內大多數石窟都開鑿在一座石崖上,而須彌山石窟開鑿在鴻溝相隔的八座石山上,格局奇特,而且各溝之間有梯橋相連。各溝之間都已架梯搭橋,以方便遊覽。

  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須彌山博物館參觀。該館位於寧夏固原市,建築面積5558平方米,陳展面積4500平方米。博物館由序廳和尾廳加上五個單元組成。第一單元“絲路開通”。從公元前138年張騫出使西域開始,透過場景復原、文物陳列手段展示了絲綢之路開通以後給固原帶來的文化經濟繁榮。第二單元“佛教東傳”運用場景復原、文物陳列和多媒體技術,展示了佛教從印度誕生並東傳進入中原大地的歷史程序。第三單元“須彌之光”再現了絲綢之路上古原州商賈如流、物阜民豐的繁榮景象r展示了須彌山從石窟初鑿、興盛、高峰期到衰落幾個部分,反映了須彌山石窟發展的全過程。第四單元“佛國眾生”運用圖版、石窟雕像復原、文物陳列和多媒體演示等手段系統介紹了佛國世界各類形象,是專題的佛教知識單元。第五單元“佛窟集萃”用圖片展示和多媒體技術系統地介紹了印度阿旅陀、阿富汗巴米揚和中國各具特色的18處著名石窟。陳展中運用科技媒介、藝術創作、文化象徵等多種手段全面展示絲綢之路文化和佛教石窟藝術,將遊客帶進了全景式的探秘絲綢之路、欣賞佛教石窟藝術的殿堂。

寧夏的須彌山石窟導遊詞4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xxx,我會帶領你們一起去遊玩這個景點的。

  在寧夏固原市須彌山南麓,有一百多處石窟,總稱"須彌山石窟", "須彌"是梵文音譯,意為寶山。須彌山石窟為中國十大石窟之一,坐落在寧夏固原西北的須彌山南麓,是我國開鑿最早的石窟之一。它始建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明等朝代繼續營造修繕,長期以來是自長安西行之路上第一個規模最大的佛寺遺址,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有著“寧夏敦煌”之稱。

  據史料記載,須彌山石窟初創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477至499年,興盛於北周和唐代,先後開鑿石窟130多處,其中70多窟雕塑了造像,其藝術成就可與山西雲岡、河南龍門石窟造像媲美。這些大大小小的石窟,依山附勢,錯落有致的分佈在7座崖面上,迂迴曲折,綿延近兩公里,場面甚是壯觀。

  千百年來,須彌山石窟造像長期遭受了風雨侵蝕,岩石風化,自然坍塌,地震破壞和人為的損壞,致使許多精美雕像已面目全非,甚至蕩然無存。雖然如此,須彌山仍有一大批規模較大的石窟造像比較完好地儲存至今,在國內石窟造像中佔有獨特的地位,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和精湛的藝術價值,是研究中國石窟藝術、民族宗教歷史不可多得的寶貴實物資料。

  北周石窟,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造像之精美,在須彌山石窟中佔有突出的地位。與北魏石窟相比,其最須彌山石窟大的變化是中央塔柱小龕已不見,代之以大龕及髮鬢低平、面相方圓、兩肩寬厚、腹部鼓出的大型造像,給人以厚重敦實之感。

  現存造像最多的第四十五、四十九兩窟,有比真人還大的造像40餘尊,每龕內,有的是立佛,一般皆為一佛一菩薩。裝飾性的雕刻,如幔帳式的佛龕;龕邊龍嘴銜口的流蘇;龕頷上的各種小佛;龕座下手執各種樂器的伎樂人,或吹橫笛,或彈琵琶,或擊羯鼓。窟頂圍繞塔柱,還雕有一對相向手舞足蹈的伎樂飛天,披巾飄動,顯示了北朝音樂藝術的盛況。以上琳琅滿目的藝術精品,都是未加修飾的原作,十分珍貴。

  在這些石窟當中,標碼為五十一窟的北周時期所鑿的高達6米的一個一佛二菩薩造像,裝飾華麗,高大雄偉,實屬全國北周造像中罕見的雕塑精品。

  唐代是須彌山石窟藝術的繁榮時期,無論鑿窟數量,還是雕塑藝術,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唐人窟室主要分佈在大佛樓、相國寺和桃花洞三區。

  須彌山石窟最著名的造像,就是景區入口處的彌勒大座佛造像。這是一尊高20。6米的露天彌勒佛坐像,大佛儀態端莊而安詳,為唐代武則天時期開鑿。佛像佔整座山頭的上半部分,光一隻耳朵就兩人高,一隻眼睛足有一人長。這尊高聳的大佛造像雖是砂崖雕鑿,但造型和雕鑿的刀法卻給人以泥塑一樣的溫柔。大佛造型比山西雲岡第19窟大坐佛還高7米多,也比河南龍門奉先寺盧舍那大佛高,是全國最大的石窟造像之一。

  唐代須彌山造像風格,已明顯地表現出世俗化的特點,即以豐滿為美,以雍榮華貴為美。無論佛還是菩薩,弟子、天王還是力士,都雕鑿得豐滿圓潤,栩栩如生,內著僧衣,衣薄透體,自然流暢。

  菩薩上身袒露,斜披絡涎,下著貼腿裙,腰間繫帶並折出大裙一角,顯得體透輕紗,多姿多彩。力土袒露上身,下著短裙,採取束紮帶,光腳,攢拳怒目,表現了男子的健康之美。天王身著鎧甲,下著戰袍,手執兵器,腳踩夜叉,顯得十分威武。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