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淺談道德修養

有關淺談道德修養

  道德是社會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個行為規範,是獲得別人信任的標準,它不曾有時間的侷限,更不會有地域的隔閡。有的是人與人坦誠的交流,品性的修養。

  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古代著作中就已經出現“道德”這個詞,“道”表示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則,“德”表示在對“道”認識後,按照規則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曾子就提出“吾日三省吾身”,孔子亦有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同時古人又倡導“責己嚴,待人寬”的原則,這都說明古代思想家已經具備了勇於自我批評,加強自身道德修養的自覺性。又如“不貪為寶”,“暮夜卻金”等典故表明了古人非常重視道德品質的修養,把不貪作為人生的珍寶。司馬遷亦提出“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由此可知,古人早已經把道德作為衡量君子的重要標準。

  道德發展至今日,呈現著參差不齊。有識之士成為道德的宣傳者。羅曼羅蘭說“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也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北大教授季羨林老人為一個年輕學子看行李,冰心老人在生命的盡頭還關心著老年病人的狀況,他們用人格當筆,用歲月當稿,寫下了人格才是最高學位。有些人認為有道德的人是聖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很難,其實只要你去做了,就會發現也很簡單。《論語》離我們並不遙遠,當於丹老師用她最質樸的語言向我們說著一個個的道德小故事的時候,我們不禁發現,《論語》告訴我們的都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我們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說白了《論語》就是教給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找到心靈的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座標。

  可總有道德缺失的人在腐蝕著今天的`文明。《三字經》裡說“人之初,性本善”,其實善良的標準可以降低一點,並不一定要捨己為人,打著傾家蕩產的名義,只要儘量多做利人不損己的事情就不錯了,人家向你問路,你就儘量的說的清楚些,不要像北京東直門的那位仁兄一樣,掛個“收費指路”的牌子遭人笑話。

  道德也並不總是那麼溫順,有時還需要強烈的抗議。龍應臺的《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恰是告訴我們面對素質低的人我們無需忍耐,我們有權利生氣,我們有權說我受夠了,我很生氣。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學會了中庸,卻失去了孔子中庸的精髓是要有原則。我們的中庸變成了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的心態,對集體活動和公益事業缺乏必要地熱情,有利的事搶著辦,難辦的事推給別人,不能勇於承擔責任。我們大學生很多的課程需要小組合作,發揮團隊合作精神,可總有那麼一部分的人成了掛牌。我們總是自豪地稱我們是禮儀之邦,我們是文明人。可是當看到擁擠的樓道,當我們分不清哪些人是要上樓,哪些人又是要下樓的時候,當我們看到擁擠的食堂還時不時的有插隊行為的時候,我不僅為我們這個禮儀之邦有點害羞。我看到過這樣一個小故事,是講美國911事件發生的時候,由於電梯已經癱瘓,在世貿大樓中的所有人都必須走防火樓梯逃生,在這樣的危急關頭沒有人擁擠,而是靠右邊按照順序排隊下樓,把左邊空間留給消防和援助人員。這樣潛移默化的規則意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911的損失。想想如果當時防火樓道上一片混亂,那後果會怎樣,我們無法想象。

  人總是要有一個光明的底子。我們是否應該學會借鑑,下課鈴聲響起的時候,自覺地按照秩序走出原本就不寬敞的門,自覺地走在樓道的右邊,左邊留給上樓的人,予人方便,於己方便。學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增強自己的道德意識,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無論中西,無論是發達還是落後,人總是有共同追求的東西,任何民族都不會拒絕有道德修養的人,任何民族都會熱情地歡迎有道德修養的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