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選擇心理醫生
怎麼選擇心理醫生
到底是什麼壓垮了你?
是工作還是是家庭生活還是人際關係?如果認識不到問題的根源,你就不可能解決問題。如果你自己在確定向題的根源方面有困難,那就求助於專業人士或者機構,比如心理醫生。
學會分散壓力
可能的話把工作進行分攤或是委派以減小工作強度。千萬不要陷到一個可伯的泥潭當中,認為你是唯一能夠做好這項工作的入。如果這樣的話,你的同事和老闆同樣也會有那樣的感覺,於是就會把工作儘可能都加到你酌身上。這樣你的工作強度就要大大增加了。
不要把工作當成一切
當你的大腦一天到晚都在想工作的時候,平衡一下生活,分出一些時間給家庭、朋友娛樂是對付壓力的良方。
暫時將壓力拋開
工作壓力就形成了。一定要嗜好等。最重要的是娛樂,休息一下,呼吸一下新鮮空氣。一天中多進行幾次短暫的休息,做做深呼吸,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可以使你放鬆大腦,防止壓力情緒的形成。
千萬不要放任壓力情緒的發展,不能使這種情緒在一天工作結束時升級成為壓倒你的工作壓力,時不時地做做深呼吸緩釋一下壓力。
如何選擇心理醫生
當你覺得要看某個心理醫生時,可以先用google搜尋引擎搜尋醫生的名字,一般成熟一些的心理醫生都有很多痕跡可以從網上得到。比如,醫生的職業背景,有哪些執業資格,受過何種訓練,寫過什麼東西,諮詢經歷有多長等等。其次,注意心理醫生的口碑,尤其要關注那些與醫生保持很長的關係沒有脫離的諮客,他們對醫生的感覺要到位一些。再次,對醫生的感覺,感覺可靠嗎?對你來說,感覺到的就是真實的。好的心理醫生使你感覺到安全、舒適、被愛、被尊重、被接納與認同。不輕易下結論,卻非常在意你的感覺,總是努力去理解你,懂你,貼近你,而不是控制你、評價你、指導你。他聽得很多,說話很少,但每句話可能都是一種新視覺,給你一種新體驗,讓你感覺到一片新的`天和地。
你可以參考一下:
1、機構對醫生的介紹,往往機構只是鑑定醫生的行醫資格,無法鑑定他的人品和職業素質與職業道德。
2、醫生的受教育背景和專業受訓背景,一般要求有醫學或心理學背景,中級職稱,但這說明不了什麼。
3、專業許可或心理醫生執照,國外機構給予的專業資格或執照並不可靠,因為中國沒有資格認證機構,你不知道這些東西的真偽。
4、心理醫生自我體驗的時間,接受督導的分析是心理醫生執業前的必經之路。在我國,由於還沒有建立督導制度,心理醫生普遍缺乏自我分析。這對當事人是非常危險的,醫生對自己的問題缺乏覺察,幫助諮客覺察自己就有點“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的味道。當然,中國的心理醫生有個變通的做法,由十幾個醫生結成自我分析小組,彼此督導,以此來促使自己成長。
5、專業年限,一般來說,從業越久的人,專業水平會越高,但不盡然,做心理醫生是需要悟性的。
以下方面是最不可靠的:
1、職稱,比如教授或主任醫師,甚至博士的頭銜也不能代表什麼。
2、心理學會的領頭人,如協會主席、理事、全國委員等,忙於事務工作的人,不可能靜得下心來做個案。
3、收費昂貴的人,收費貴的人不代表他水平高。當然,收費很低的醫生也不要去看,他會無意識的透過別的方式來補償自己。
4、海外鍍金的人,有海外求學的背景固然很好,但要搞清楚求的什麼學,鍍的什麼金。
5、出書的人,千萬不要以為能寫書的人諮詢水平就高。
6、年老的人,心理諮詢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工作,要求諮詢師必須精神飽滿,精力充沛,一定是思想開放,靈活,超前,並有多元文化的價值取向。
心理健康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