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該如何面對名校誘惑

家長們該如何面對名校誘惑

  中午,在電視上看了一檔節目,內容是孩子要不要上名校。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就如一位嘉賓說的,我們家長好比樹上的葉子,掉了這個漩渦裡,自然要隨大流。

  現在的孩子比我們小的時候幸福的多,也不幸的多。我們那會兒放下書包就可以瘋玩,而他們可能只有週六或週日,有得在這法定的節假日裡都沒有機會去玩。他們每個人最少上一個輔導班,最多要上四五個輔導班,每個學生揹負有比這些學科更重要東西,那就是家長們的期待。中國的教育機制迎也合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一系列軟性教育應運而生。

  不管是大都市,還是小城鎮都有名校,都有那麼幾所名校高高在上,無論他有多麼高的門檻,做家長還會想方設法把孩子往裡送。

  不可否認名校的好處,它就象上等流水線上的零件,每一個環節的產品都是優秀的,無可挑剔的。(當然,我沒有上過名校,這個的感覺一半是感悟一半是借用的。)上了名校,孩子的一生都會有保障了。

  上輔導班,學奧數,學英語都是為了有一天能上個名校,這也是名校的門檻之一。

  任何一種事物或現象都不是沒有一點缺憾的。上名校不過是出人頭地的機會多了一點,上普通學校也不能否定一個人的價值,所以,如果讓我來選擇的話,我會因兒而宜。

  首先,我會和中國的家長一樣,把孩子往輔導班裡送,只是,我太注重兒子的個人修養和他的健康,所以,在他二年級的時候送他學了跆拳道,如今拿到藍帶;同一年裡,又讓他學了古箏,為陶冶情情操豐富他的生活,這些學習的意義不夠直觀,不象作文班,學了兩年,多少有了些提高,所以,孩子他爸一度想停了古箏課,讓他改學奧數。我也想讓他學奧數,我甚至很貪婪地讓他什麼都學,學個天才少年回來最好。但那些想象夠殘暴,我不忍心在孩子身上如些“施暴”。

  中國的教育背離了人的綜合素質,很多學校都是以分數為標準來區別學生的好與壞。這種標準對孩子的身心是一種摧殘和打擊,其實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天份,我們做家長的應該善於發現和挖掘孩子的潛能,而不是把他丟到名校裡,就萬事大吉了。更不要為他有一天能把他丟到名校,而對孩子以愛的名義“施暴”。

  很多年前曾看過一長篇報告文學,內容說的也是教育,那時候好象剛剛提倡素質教育,並介紹了全國僅有幾個成功的學校都是以素質教育為主,其中以北京地區的學校最多。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學校裡的老師,什麼型別的教育在我看來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看你遇到什麼樣的老師,那些學校裡的老師教育的`方法非常令人感動,儘管都是平常的小事,但在孩子那裡,卻成了一種點化。(具體的細節不記得了,我這個爛記性啊。)

  節目中,一個母親毅然決然地將上名校的孩子轉到普通小學,她說,孩子上名校感覺特別的吃力,漸漸起了厭學心理,她為了給孩子一個輕鬆的學習環境,為了讓孩子的成長多一些快樂,做出了普通母親不敢做的事。然而接下來,她發現自己的教育方法嚴重脫離了中國當前的教育模式,無論哪所學校都附加了一些硬性條件,而她的孩子卻沒有上過任何的輔導班。

  這個了不起的母親,最後將孩子送到國外,自己也成了陪讀媽媽。孩子如今上高一,在主持人的提問下,她說:外國的學習很輕鬆。

  有很多人支援這位母親,我也支援,但是,這份支援不能等於將來可以效防。因為她有那個能力,而大部分中國家庭是沒有那個能力的。

  因為只有一個孩子,卻承載了那麼多有愛和期待。因為只有一個孩子,所以,我們更要讓他們健康和快樂;只為只有一個孩子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