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經典的汕頭中山公園導遊詞合集

推薦經典的汕頭中山公園導遊詞合集

  作為一位傑出的導遊,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導遊詞,導遊詞的主要特點是口語化,此外還具有知識性、文學性、禮節性等特點。那麼導遊詞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推薦經典的汕頭中山公園導遊詞合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經典的汕頭中山公園導遊詞合集1

  汕頭中山公園歷史悠久,建成迄今歷經80餘年滄桑。公園的建設始於1921年。首任市長(當時稱市政廳長)王雨若選月眉塢349畝荒蕪爛泥地為籌建公園地址並報當時的省政府,1923年被批准,因公園位置在市區的中央,故定名為“中央公園”。

  汕頭中山公園於1926年奠基興建,1928年8月28日建成開放,總面積20.18公頃,其中玉鑑湖面積6.3公頃,是汕頭市現存建園歷史最早、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公園。汕頭中山公園四面環水,北面瀕臨韓江,可以眺望韓江的自然景緻,三面是人工河道,用三座橋與市區相連。汕頭中山公園地處鬧市區又沒有鬧市的喧囂。園內水面寬闊,綠樹成蔭,被稱為是汕頭的“市肺”。

  汕頭中山公園是我國南方著名的人工公園,位於中山路北側,建於1926年,總面積達20萬平方米。四周綠水環繞,園中亭臺樓閣、假山奇石、綠樹繁花、小橋流水,景色十分綺麗。正門牌墳,高30米,背面有孫中山手書"天下為公"4字。園內中常有老年婦女圍聚在一起,一面做針線活,一面唱潮汕特有的說唱藝術"潮州歌冊"或潮劇,聽者甚眾。園中的九曲橋、館花宮、動物園、湖上餐廳等,也獨具特色。

推薦經典的汕頭中山公園導遊詞合集2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接下來我們將要遊覽的是中山公園。

  中山公園原名叫龍山公園,總體佔地2791.5畝,20xx年改名為中山公園。那麼為什麼要改名為中山公園呢?因為在公園裡有一座孫中山銅像。這座銅像是非常有意義的,20xx年為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繼承祖父遺志,發揚偉大的中山精神,為實現祖國統一凝聚力量,孫中山的孫女孫穗芳向海峽兩岸及世界各地捐贈100座孫中山銅像。其中灤縣龍山公園的`孫中山銅像是在6月8日揭幕,這座銅像為全球第51座。當日孫中山和平教育基金會主席、孫中山孫女孫穗芳親自來到灤縣龍山公園,為捐贈的孫中山銅像揭幕。導遊帶團軟體

  這座孫中山銅像全高近4.45米,其中銅像淨高1.83米、銅製底座高10釐米。孫中山銅像身穿風衣、左手拿“三民主義”書籍,右手拄柺杖,目光直視東方,盡顯偉人風範。

  這麼珍貴的銅像,全球只有100座,為什麼要捐給灤縣龍山公園一座呢?因為龍山公園是辛亥灤州起義最著名的“龍山結盟”紀念地。“龍山結盟”發生在辛亥灤州起義前夕。 “龍山結盟”是辛亥灤州起義的開端,而辛亥灤州起義又是孫中山和同盟會謀劃的“北方革命”的焦點。孫中山先生在策動南方起義的同時,已經在謀劃“北方革命”。早在1894年他就指出:“北京是中國首都,如能攻佔,那麼登高一呼,應者雲集,是為上策。”他還說:“北方革命運動,固重於目前一切也。”由於清廷和列強對北京防衛甚嚴,一時難以攻佔,故同盟會就先從北京外圍的張家口、宣化、保定、石家莊、任丘、通州、天津等地發動“北方革命”。當時,來自天津的革命者和當地的革命志士曾在灤州城西龍山秘密結盟,共謀起義大計。1911年12月31日爆發的辛亥灤州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辛亥革命期間北方的重大事件。灤州起義雖以失敗而告終,“但因灤州迫近京津,大大動搖了清朝軍心,大長了南方士氣”,對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國起到了重大推動作用。為此,中山公園設有辛亥灤州起義紀念牆,祭奠辛亥灤州起義的革命先烈。導遊帶團軟體

  辛亥灤州兵諫和灤州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辛亥革命過程中北方革命達到高潮的標誌,它沉重地打擊了正在土崩瓦解的清王朝,有力地支援了湖北和南方革命的發展,促進了北方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對清王朝的滅亡和中華民國的建立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中國近代史上書寫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我們要永遠記住革命志士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歷史,我們也要記住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偉大的革命業績和光輝思想。

  中山公園巧借龍山自然地形,挖湖制水,填土塑山,構建園林小品,依託中國古典園林建造方式,採用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造園手法,處處精雕細刻,是一個充滿情趣、富有高雅品味的綜合性生態公園。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