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閣作文

文昌閣作文

文昌閣作文1

  遠看文昌閣,它巍巍地聳立在五角廣場上,十分引人注目。

  從廣場的東面沿著陡峭的石級,向上攀登,石級的兩旁栽滿了鬱鬱蔥蔥的樹木,欣然怒放的野花,還有些星星點點的野菜……如果你仔細觀察,還能發現有的樹上結滿了紅色的小果子,讓人口水直流。

  不知不覺就 來到了文昌閣。

  眼前的文昌閣是個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物,它是用許許多多的木材和無數的淡灰色的磚瓦築成的。文昌閣外沿有十二根大柱來支撐樓閣,柱上刻著很多千古名聯,有趣極了!柱子旁邊有漢白玉做成的欄杆和樓梯。欄杆下面雕著龍飛鳳舞的畫面,栩栩如生,真不愧是精美之作!

  在文昌閣遠眺,整個諸暨城休想逃出你的眼睛。向東望去,整個城市的建築鱗次櫛比,姿態不一。街道上人來人往,川流不息。廣場上老年人在輕歌曼舞,疲勞了一天的人們在悠閒的散步,看著大電影。向西就是奔流不惜的浦陽江,江水碧波盪漾,漁民在這兒幸福地打漁,幸福的生活!家庭主婦們在這兒愉快的洗衣,人們忙碌著,快活著!

  晚上,文昌閣又煥然一新,山嶺上閃著白色燈,好似天上的星星落了下來,文昌閣被這白色的燈光點綴著,彷彿是王母娘娘的的大殿,金碧輝煌,美麗極了!

文昌閣作文2

  當我看到試卷上印著的作文題目“我愛xx”時,我的眼前便浮現出一幢雄偉的樓閣、幾排參天的古松……一下子,我的思路打開了。一件往事又出現在腦海裡。

  在今年風和日麗的春天,老師帶領我們參觀了省級重點保護文物——文昌閣。

  來到文昌閣大門外,只見一堵石牆包圍著它。我們進了大門,轉過一扇精美的屏風。一幢古色古香的樓閣便映人了眼簾。文昌閣是由兩層九邊九角的樓閣和一層四邊四角的樓閣組成的。樓邊的九個角造型獨特,似龍非龍,角尖向上翹起,給人一種向上騰飛的感覺。

  在樓閣的第二層和第三層有許多房間,房間都存放著一些頗有價值的書畫。在第二層南邊的一個房間有一隻青銅鑄造的大鐘,據說這隻鐘有800多斤重,要七八個身強力壯的青年才能把它抬起來。

  我們參觀了一樓的一間正廳。這間正廳較大,牆的正中掛著一幅古代教育家孔子收徒弟的畫。兩邊的牆上則掛著兩幅三米多長的國畫——湖山環翠圖,畫得很好。畫上河水湍急,綠樹成陰,山石突兀。我看著這畫,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正廳正中放著一張植木製的太師椅,這張太師椅做得十分精美。在椅子的靠背上鑲嵌著天然的大理石。大理石非常光滑,呈現出暗綠花紋,很漂亮。抬頭一看,天花板上畫了九條形態各異的龍,它們正圍著一顆龍珠爭搶著,嬉戲著,真是栩栩如生,氣宇不凡。

  出了正廳,仰望文昌閣,四周的.參天古松與它交相輝映,顯得更加雄偉。

  最後,我們來到城垛旁。向下一看,東山一帶的景象盡收眼底。在城垛旁,有幾塊石碑,上面記載了文昌閣建於明代萬曆年間,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我看著這介紹,再望望那美麗的閣樓,不禁脫口而出:“我愛你,文昌閣!”

文昌閣作文3

  也許是鍾愛的緣故,在我遊覽的多個閣樓中,最美印象既不是亭亭玉立的北京陶然亭,也不是高聳入雲的福建滕王閣,亦不是巍峨壯觀的湖北黃鶴樓,而是全國最高、西北最大的文昌閣——甘肅環縣文昌閣。

  環縣文昌閣之美,不僅是其建築雄偉高大、氣勢恢宏,更有勉勵人們厚德端行、勵志修身和期望文教昌盛的內涵。環縣文昌閣碑記寫道:“閣名文昌,取文運亨通、教化昌盛意,以篤愨士風、勵志修身、振興文教、弘揚德化也。”如果您有興致,便可悠閒漫步品味她,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觀瞻“環江翼龍”雕塑後,過寓意“平步青雲”的環江“步雲橋”到橋西廣場,在通往山頂的南北兩條臺階小路中,選一條拾級而上,穿行於鬱鬱蔥蔥的密林中,回眸川流不息的環江,確有《環縣八景》裡“環江春浦”的意境。路遇“潤物亭”、“任養亭”,小憩片刻,抿一口隨身所帶的繆兒溝泉水,頓覺神清氣爽、耳聰目明。

  登千餘臺階至山頂到景區,映入眼簾的是“文光射鬥”入口牌坊,觀賞浮雕“琴棋書畫”、“梅蘭竹菊”、“鯉魚跳龍門”吉祥圖案,默讀楹聯“萬壑吹噓揚西山爽氣,千峰造勢長北地精神”、“環水長流通四瀆,文昌高聳接三臺”,便會受到傳統文化薰陶。進入大院,但見文昌閣坐北向南,高聳矗立;仿明清建築,明三暗五層,四方十六柱,球形蓋頂,斗拱上翹,青瓦紅牆,簷牙高啄;高三十六米九,取“三星高照”、“六六大順”、“九九歸一”三個吉祥數字。左右為鐘鼓二樓,敲鐘擊鼓,鐘鼓聲聲意幽幽,頓有警覺醒悟之感。中有半月形硯池,上架弓形狀元橋,站立弓背俯瞰,硯池噴泉水珠時而像一簇煙花,時而又像一把利劍,彷彿唐杜荀鶴的詩句“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在耳邊迴盪,好不愜意。

  進入文昌閣,在莊嚴肅穆的氣息裡,懷著一顆虔誠之心,叩拜道教神靈玉皇上帝、文昌帝君、魁星、天師、紅黑天蓬、四大天王及聖人孔子,用心汲取儒道精華,淨化思想心靈,接受文化洗禮。但願美好祝福變成現實。

  開啟五樓木門,扶欄遠眺:山巒重疊一望無際,高樓大廈拔地而起,環江翼龍、戰國長城、蕭關古道、唐臺古堡、宋代磚塔、明代老城及環江三十里風情線盡收眼底。使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中華詩詞學會副秘書長沈華維赴環縣文昌閣採風時題詩一首:“峻閣摩天勢,雕樑妙入神。行雲見靈性,雨露養文心。曠世尊先哲,千秋仰聖人。樓臺堪遠眺,菊色染衣襟。”這便是對文昌閣的最美寫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