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分化形成組織”(第一課時)的教學設範文

“細胞分化形成組織”(第一課時)的教學設範文

  摘 要:採用“導、激、研、促”的教學方式,利用圖片進行教學,化抽象為具體,使學生較為容易地認識、理解組織的概念與各種組織所具有的主要特點和功能。

  關鍵詞:細胞分化;組織;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選自北師大版《生物學》七年級上冊第4章的第1節“細胞分化形成組織”,是在學生學習了細胞的分裂和生長的基礎上,介紹細胞經細胞分化形成組織以及人體的幾種基本組織,是學習“綠色植物、人和動物等多細胞生物體”的基礎。學生透過前面的學習對細胞有一定的認識,已具有一定的顯微鏡操作技能,但本節有些內容比較抽象,學生由於缺乏感性認識,對細胞分化形成組織、人體四大基本組織的特點難以理解。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舉例說明什么是細胞分化和組織;說出人體四種基本組織的特點。

  2.能力目標:識別自己身體某一部位屬於何種組織;學會使用顯微鏡觀察人體的四種基本組織。

  3.情感目標:通過了解自己和周圍的事物,增強探索科學的意識和興趣;透過細胞、組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特點,認識到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特徵。

  【教學過程】

  一、導學

  學生透過自主學習完成導學精要的相關內容,教師在課前及時對完成情況進行檢查反饋,進行二次備課和相應的學法指導。

  二、激趣

  欣賞圖片,讓學生思考:(1)小雞在孵出過程中,細胞發生哪些變化?學生回答:細胞由於分裂使細胞數目增多。學生觀察受精卵的分裂過程圖示,回憶細胞分裂的相關知識,明確細胞分裂的主要特點:①細胞不斷分裂使細胞數目增多:②細胞的形態、結構、功能及遺傳物質不變。(2)小雞在孵出過程中,是不是隻有細

  胞分裂呢?為什么?引出課題——細胞分化形成組織,同時展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設計意圖:有針對性地複習細胞分化和細胞分裂相關問題,幫助學生深化相關概念的理解,設立動畫情境提供感性素材,讓學生體驗細胞分化形成組織的教學目標。

  三、研學

  1.細胞分化和組織

  讓學生自主學習相關內容,要求找出細胞分化和組織的概念,然後播放細胞分化過程圖片,講解細胞分化的含義,並舉例說明造血幹細胞分化產生新的血細胞的過程。接著展示細胞分化形成組織的`過程圖示,說明組織的含義並歸納概括組織是由許多形態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聯合在一起形成的細胞群。讓學生思考:①細胞分化過程中遺傳物質是否改變?②細胞分化的結果是什么?

  設計意圖:直觀展示細胞分化形成組織的過程,明確細胞分化和組織的概念,透過舉例說明使抽象問題簡單化。

  2.識別自己身體的某一部位屬於何種組織

  設問:人和動物的受精卵經細胞分裂、分化形成了哪些基本組織?接著展示人和動物的基本組織圖片,讓學生觀察並交流、討論,請學生識別自己身體的某一部位屬於何種組織。然後教給學生識別四種組織的方法——先易後難(即先記住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而留下結締組織),凡是帶有“肌”字的屬於肌肉組織,神經組織主要分佈在腦和脊髓,上皮組織主要分佈在皮膚表皮、呼吸道和消化道內表面(即一肌肉二神經三上皮)。

  設計意圖:讓學生透過仔細觀察、相互探討,充分認識自己的身體結構,培養學生的觀察、交流、表達能力,同時進行學法指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掌握學習知識的方法。

  3.觀察人體幾種常見的組織

  活動:(1)展示活動要求、方法步驟。(2)請學生依據顯微鏡操作步驟,圖示講解顯微鏡的關鍵操作步驟,並要求學生分組操作,教師巡視指導。(3)要求學生觀察、識別各種組織的細胞特徵(參照課本描述),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搶答。(4)展示各種組織永久切片的圖片。(5)教師點評、總結各種組織的細胞特點。

  討論:人體四種基本組織的主要分佈位置和功能舉例。(1)展示課本中的表格,讓學生自主學習並完成相關內容。(2)投影展示學生的自主學習成果。(3)學生互評,教師點評並精講各種組織的功能。

  設計意圖:進一步規範使用顯微鏡的操作技能,透過小組觀察、討論,交流,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展示學生的成果並讓學生互評,幫助學生更好地領會知識,並培養學生養成自我檢測的學習習慣。

  四、促能

  (1)課堂小結,讓學生歸納本節知識點,構建思維導圖。(2)自我檢測,透過學生的回答情況進行總結、提升。從而檢測三維目標的達成情況,提高概括能力。

  【教學反思】

  人和動物的四大基本組織在日常生活中接觸較多,在教學中注意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能夠認識到所學生物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絡。透過在觀察中比較各種組織所具有的不同的細胞特點,思考細胞形態結構和功能的關係,使學生能夠總結、歸納出組織的概念。利用圖片進行教學與學習,化抽象為具體,使學生較為容易地認識、理解組織的概念與各種組織所具有的功能。透過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