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思維用辯證的方法看待問題
打破思維用辯證的方法看待問題
作文審題方式
現在我們首先提出第一個關鍵性的名詞——“思維方式”。全國卷新課標一卷中的作文題目整體難度特別大,也涉及到同學們的眼界問題,不適合用文藝腔調來寫這個題目,所有套作題目在高考中很難取得高分。這道題考察文化難度,“學校開運動會,最後一個專案是山羊過獨木橋。規則是學生從兩邊同時過獨木橋,有一個橋在橋兩身雙雙透過,裁判認為這樣做有爭議”根據這則材料同學們寫一篇文章。這道題至少需要五到十分鐘去理解,因為這道題在整體審題邏輯上非常有難度,很難入手去寫。
那麼,究竟怎樣處理這個問題呢?首先我給大家一個基本的觀念,我們平時寫作時老師會告訴你不同的寫作角度。但是高考作文是選拔性考試,有時候只有一個角度是這篇文章最好的寫法,只有你站在這個高度寫,你才能達到高分要求,否則其他角度的切入都是平庸的。任何一個材料都是一個整體,不能從一個整體材料中的一小部分,直接得出小論點和結論,這種處理問題的方法是片斷性思維跑題。寫出高分作文的同學一定是心智成熟的,看待問題是從整體的角度,而不是從片面的角度入手。
寫作材料分析
首先,開運動會,最後一個專案是山羊過獨木橋,這個專案的規則是學生從獨木橋兩邊同時上橋,這個人PK,在橋中時間的時候,兩個人相遇,我們在中間相遇,我們看誰的力量強?力量強的一方把另一方拽倒,他透過,這就是贏家,一定會有一個人下橋,這個人通過不了,還有一個人透過,然後PK出勝負來。但是在這個專案的預賽時,這個材料中間有“但是”,思維能力極強的同學會馬上發現,會當作數學題當中的資訊對待,一種是有效資訊,一種是無效資訊。這篇文章是長材料作文,資訊材料是大於等於二,你得把這兩個資訊全都放到一塊,並且梳理出兩者資訊之間的邏輯關聯,你才能寫成一篇非常好的文章。簡單來說,以“但是”這個轉折連詞為中介分,“但是”之前的內容提供給我們的是整個材料中的資訊一。
資訊一的核心詞彙是“規則”,以“但是”為中介,“但是”後面提供給我們的是資訊二,但是在這個專案的預賽時,有一對同學在橋中間雙雙透過,抱在一起,裁判認為是有爭議的,這兩個同學的行為給我們提供第二個資訊,不遵守規則,對於規則的顛覆,可表述為“打破規則”。當你把整個文章邏輯進行梳理和羅列,並抽象成為一個簡單的數學模型,歸納為兩個關鍵詞,一個是規則,一個是打破規則。
寫作思路整理
在訓練寫作思路的過程中,多維度思考永遠比單維度思考問題重要的多,不能僅立意在規矩的重要性上,強調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但也不能僅立意在一定要打破規則,韓寒從來沒有上過什麼大學,一樣成為一個很優秀的歌手和作者,全世界的人都要做韓寒嗎?當然不是,打破規則重要嗎?不重要,但還是要可以打破規則,完全遵守規則也是不行的。一個合理成熟的人會這樣思考問題,事物剛興起還沒有成熟的時候,我們一定要非常嚴格的恪守規則,讓事物漸漸成熟起來,事物成熟之後,從內部打破規則,讓他更好地發展,打破規則也是需要得到保護的,這個觀點是多項觀點。舉例也需要觀點新穎獨到,不能永遠千篇一律。比如說可以寫美國的國家是怎麼建立規則的,他們是如何打破規則發展起來的,易中天的《艱難的一躍》就闡述了美國如何運用規則和打破規則促進國家的發展。舉出獨到的例子,文章馬上不一樣,作為成熟的個人,更應該關注的是國家大事。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更改規則很重要,中國特色的文化是詩歌和詞的傳承,唐朝之前的詩人所作文章是沒有韻律感的,中國的詩歌從唐朝起,弄起了一層又一層的.凡例障礙,剛興起的唐詩嚴格遵守了這個規則。但李白和杜甫的詩歌就常常犯規,李白的詩歌充滿了一種靈動的氣息,已經從詩歌沒有規則到規則完整,最後到李白那個時代,規則已經限制事務的發展了,所以李白就要去變。同樣的道理,詞的的規矩也多多,所以不好做,一要平緩,二要短促,早年那些詞人的詞都是這些特點,但為何劉墉為之一變,因為劉墉太熟悉寫詞的方法了,劉墉覺得要創新,劉墉成為了破壞規則的人,這裡就凸顯了之前規則的重要性,如果不是劉墉熟悉之前的規則,他怎麼創造新的規則,規則很重要,但破壞規則同樣需要保護。
文章要好,人要成熟。好作文的前提是一個人必須要心智成熟,參加大學生入學考試,檢測人的目的是衡量你的心智成熟程度,議論文的本質就是考察同學們的思維能力。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這篇文章只有一個最佳切入視角,你動態的辯證的看這個材料,這個材料本身給我們的是兩個資訊,一個資訊是規則的問題,一個是合理的破壞規則,並且要把這兩個資訊融合到一塊。你的結論是規則固然很重要,但是,當事物成熟到一定程度,破壞規則,這種狀態和行為,同樣需要得到保護,因為事物總是在變和不變當中不斷向前推動自身。
這樣的論點論述出的文章才能夠拿到高分。這是最有亮點的一道題,是新課標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