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工學結合的通訊電源教學模式思考路呢

淺談工學結合的通訊電源教學模式思考路呢

  [論文關鍵詞]工學結合 立體化教學 促進就業 實現共贏

  [論文摘要]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是通訊電源高職教學改革的需要,本文從多個角度闡述了工學結合的實踐內容,提出了工學結合的教學方法及思路。工學結合把以課堂為主傳授知識的教學環境與直接獲得實際經驗和能力為主的生產現場環境有機結合起來,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有利於培養適合行業、企業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一、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是高職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

  教高[2006]14號檔案《關於實施國家示範性高等院校建設計劃、加快高等職業院校改革與發展意見》明確指出,高職教育要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的辦學方針。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可以充分利用學校、企業和研究機構的教育資源和教育環境,以培養適合行業、企業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為目的的教育模式,把以課堂傳授知識為主的教學環境與直接獲得實際經驗和能力為主的生產現場環境有機結合起來。實踐和推廣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教學的新模式,集中體現出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專業特色求發展、以教學質量為基礎的高職教育特色。

  通訊電源是行動通訊設施的“心臟”,對通訊事業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通訊事業發展,行動通訊已進入千家萬戶。聯通、移動等通訊行業企業新增建設了大量基站,目前通訊基站大量使用了小容量的開關電源、小容量的蓄電池以及小容量的UPS等裝置,而電源系統的維護在安全保障、可靠性等方面的有著相當嚴格的要求與規範,一旦通訊電源發生故障而停止供電,必將導致通訊中斷。因此各大通訊運營商對通訊電源越來越重視,對高技能、高質量、高素質的電源專業人才有迫切需求。通訊電源專業培養的學生有很多畢業後從事基站代維的工作,但基站電源的維護是一個將所學專業知識進行綜合運用的過程,既需要有較紮實的理論知識,又要有很強的動手操作能力。然而,現實情況是,有些學生就業後一開始工作顯得無所適從,上不了手,而很多通訊執行企業難以招到合適的人才。

  產生這一矛盾的原因,主要是我們的教育與企業實際仍然脫節,學院專業教學的就業針對性不強,學生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較弱。由於學校不甚瞭解社會對職業崗位的要求,專業知識教學與日新月異的通訊新技術的發展不相適應,難於解決實訓實施裝置,缺乏職業技能培訓手段,行業企業在職業教育尤其是職前教育中參與力度欠缺,校企結合緊密程度不足。因此,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是高職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

  二、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主要實踐內容

  發展學校和行業、企業之間的多種形式的合作,逐步做到專業培養過程中每一個環節和通訊企業電源專業技術需求緊密銜接。這樣既有利於實訓教學和學生就業,更重要的是能及時得到企業的反饋,促進辦學、提高教育質量。工學結合教學新模式,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內容實踐:

  (一)因時制宜開展課堂教學,與時俱進設定專業課程

  教材的編制和選用既要注重理論性,更要注重實踐性的分析,每年都要堅持修訂和充實教材內容,增添新的課程,提升專業教學內涵,使學生的專業知識更廣。學院實訓基地目前已配有空調實訓室、電力實訓室(包括高低配、開關電源、UPS、交流配電瓶、通訊用蓄電池等)、監控實訓室和油機實訓室。教學內容方面新增加了基站電源維護、概預算、工程設計、專業英語、CAD等課程以及交流電等電工專業課程,拓寬了學生的專業知識。有的放矢開展專案式的課程設計,在課程設計中,結合實際的工程案例,讓學生了解實際的開發工程,瞭解市場資訊及掌握專業發展動態,從而使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二)加強學校實訓基地建設,不斷完善和更新實訓基地裝置設施

  實訓基地的裝置設施與通訊行業企業相配套,隨著通訊電源技術發展而不斷更新,保持設施和裝置的先進性,不斷改善學校實訓實習的環境。學生進入實訓基地就像置身與企業工作現場,使整個教學過程完全貼近企業生產第一線,貼近社會實際。加強學生通訊電源基本技能訓練,傳輸裝置相關技能訓練,交換、軟交換裝置相關技能訓練,基站、天饋裝置相關技能訓練,寬頻、資料裝置相關技能訓練,相關儀表儀器測量專業技能訓練。透過各種基本技能的實訓,使學生具有紮實的專業功底,以適應今後社會通訊事業發展的需要。

  (三)著力提高教師素質

  專業教師不但要在專業知識更新和理論上不斷進修充電,而且學院還要利用寒、暑假安排專業課教師到通訊企業以普通員工身份頂崗實習,每年不少於一個半月,透過教師實習,與企業加深接觸,體驗市場和企業的實際需求,從而對我們學生的培養及適崗培訓課程設定有深刻的體會。同時,安排教師參加各種新技術培訓,瞭解和掌握通訊領域前沿科技發展脈搏,瞭解企業所需,收集各種案例,用於教學。

  (四)加強產學研結合的實踐教學

  遵循以學生就業、服務資訊產業的宗旨,學院與有關企業緊密合作,建設通訊職業技能鑑定站、通訊行業企業通訊電源培訓基地,同時積極推動各大運營商在院校電源培訓基地的組建。建立和健全師資庫,聘請通訊行業專家和企業生產技術骨幹來院授課,使通訊電源教學更貼近實際。學院每年利用暑假組織和安排通訊電源專業教師到對口企業實習,從而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資料,增強了教學的針對性和前瞻性。還邀請浙江臥龍燈塔電源有限公司工程師講授蓄電池活化方面的內容,學生學到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五)推進“任務驅動”教學法,推廣案例教學

  鼓勵學生自發組建專案小組,根據各專案小組的特長,承接相應的專案設計、施工、在指導老師的輔助下,完成從設計到施工的整個過程。讓學生帶著來源於企業的“任務”展開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完成一系列“任務”,從而得到清晰的思路和熟練的方法,解決問題,得出結論。同時積極鼓勵和引導學生參加電力機務員高階工考試和電工證考試,獲得各種技能。加強對校外實習學生的走訪,深入企業調研,合理分析培養目標崗位群體和要求。教學方法主要有:

  1.工學交替教學法及時開發與企業同步的實訓實踐專案,創造真實的`企業環境和工作情境,透過移動等通訊運營商,建立通訊電源實訓基地和校外實習合作伙伴等措施,使得通訊電源課程更加完善,裝置更新速度與企業同步,企業鍛鍊機會增多。

  2.案例教學法在社會越來越重視創新性、應用型人才的背景下,利用行業背景收集大量真實企業案例,經過課程組教師精心設計,開設案例討論課,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對課程的理解,有利於理論知識與實際經驗結合和轉化。   3.體驗式教學法利用行業背景和校企之間的良好合作,在大量的企業培訓課程中使其與學校教學有機融合,使學生接受企業文化薰陶、獲得一線一手培訓內容,同時讓企業員工更多瞭解學生,增強社會影響力。

  4.互動式教學法倡導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平等的對話和討論。教師和學生透過實訓實習獲得的感受和體會相互交流,取長補短,達成共識,共同提高。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師所採取的互動式教學方法的具體形式可以有所不同。

  三、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理論意義及應用價值

  工學結合的教學設計不同於以往一般的課堂授課——實驗室實驗——企業實習模式,是高職教育一種新的教學改革思路。新教學模式強調四性:即增強專業設定的針對性、增強課程內容的實用性、增強教學過程的實踐性、增強學校和企業的夥伴合作性。以學生獲得知識技能為切入點,聯合企業專家遴選出本課程所對應的崗位典型工作任務,結合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的條件,以學生認知和技能的獲取為依據進行。在綜合機務員技能鑑定大綱的指導下,透過設計典型工作任務,創造虛擬的企業環境和工作情境,靈活施行“校內——校外——校內——校外”的教學方式,結合企業實時動態,形成立體化教學內容。建立校外通訊能源實訓基地,提高實驗實訓課比例,裝置更新與企業同步,學生到企業鍛鍊機會增多,增加實踐經驗、加強實踐和理論的反覆驗證。開發實驗實踐專案,培養特色鮮明的學生。透過完善電源實訓中心功能,包含系統維護功能,系統分析、系統設計、工程施工等實踐功能,增加學生的動手實踐感知能力,提升了其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較好解決了通訊電源專業培養生員緊貼社會和企業需求,對社會、企業、學院、學生是多贏的教學改革成果。

  通訊電源專業是浙江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在1958年建校之初創辦的專業,是學院乃至全國的重點基礎專業。學院2004年升格為高職院校以後,通訊電源專業成為學院首批重點專業之一。學院除了每年向社會輸送通訊電源高職學生90人左右,還承擔大量的浙江省移動、電信等各大通訊運營商及代維公司電力機務人員的培訓、鑑定、競賽等任務。近年來,學院緊貼社會和企業需求,圍繞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探索教學改革,取得了顯著效果。

  (一)創造了真實的企業情境,設計全面的實踐專案,把以課堂為主傳授知識的教學環境與直接獲得實際經驗和能力為主的生產現場環境有機結合起來,極大的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有利於培養適合行業、企業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二)積極開展校企合作,在雙贏、互利基礎上為通訊企業搭建培訓平臺。基地為學校提供了科研專案、籤“訂單”培養學生,提供教學實習等,學校為基地提供培訓業務,開展科研,輸送優秀畢業生等,以此促使教學、科研全面提升,帶動招生、就業良性迴圈。由於企業培訓與日常教學有機融合,推行體驗式的企業案例教學,開設案例討論課,感受企業文化,加深課程理解,有利於理論經驗向實際經驗的轉化。

  (三)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採用工學交替教學模式,增強學生學習目的性、能動性,進一步培養其實踐技能和職業能力,及早自我規劃職業生涯,有利於學生實踐能力的錘鍊、實踐經驗的積累,以及創新精神的培養,最終培養出真正符合社會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近三年來,有效的教學手段和完善的教學實踐環境大大促進了課程的建設。其中,通訊電源課程榮獲浙江省“精品課程”,用人單位對本專業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的認可度大幅提升,通訊電源專業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達到95%以上,真正實現了學生、社會、學校多方共贏的良好局面。

  參考文獻:

  [1]國家教育部,財政部教高.關於實施國家示範性高等院校建設計劃、加快高等職業院校改革與發展意見[Z],2006.

  [2]顧建民.高等教育學[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

  [3]邱友成.就業導向是高職院校發展的生存之本[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1):64~66.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