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我國高等院校產業化模式

淺析我國高等院校產業化模式

  論文摘要:本文在分析我國高等院校專利技術產業化模式的基礎上,指出了其中存在的意識問題、體制問題、政策問題和技術問題,結合發達國家一流高校技術產業化的經驗為我國高校技術產業化提出了有現實意義的建議,希望能為我國技術產業化政策提供參考。

  論文關鍵詞:專利技術,產業化,高等院校

  由於專利觀念淡漠、專利實施渠道不暢、技術市場不健全以及對科研人員考核評價重論文、重獎勵的情況仍然存在,目前我國專利技術轉化率低、產業化難。有資料表明,我國每年約完成3萬多項重大科技成果,其中只有不足1/3申請了專利。在這些國家審批的專利專案中,只有1/5得到轉化,形成產業化的專利技術只有5%,遠低於發達國家60%~80%的專利產業化水平。近年來,我國專利技術產業化率過低已成為一種嚴重的資源浪費。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步伐的加快,我國如何加大專利產業化的力度,已經是刻不容緩的問題。國家智慧財產權戰略即將公佈實施,作為智慧財產權尤其是專利技術產出大戶——高等院校,理應為國家智慧財產權戰略的實施,為推進專利技術產業化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我國高等院校有1000餘所,從事科學技術研究的約有67萬餘人,佔全國科研力量的22%。本文將透過對國內高等院校專利技術產業化現狀的分析,提出我國高校專利技術產業化的相關建議,對促進我國專利技術轉化和科研健康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我國高等院校專利技術產業化的模式

  專利技術是指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並獲得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授予專利權的技術,這種技術具有明顯的應用前景。專利技術產業化,就是指對專利技術進行再開發,透過實驗、組合、生產、應用、推廣等諸多環節,形成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直至發展成新的產業。我國高等院校實現專利技術產業化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自主產業化模式

  利用專利技術自主產業化模式成功的事例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天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北大學等。以北京大學為例,王選教授負責的“漢字鐳射牌照系統”是個涉及眾多高新技術的複雜系統,社會上很難找到一家企業能擔當此任,由於學校具有知識、技術和人才的優勢,學校決定自己創辦高新技術企業,自主完成由專利技術向商品化、產業化的轉化。北大方正集團公司是北京大學創辦的高新技術企業,也是我國大學實施專利技術自行產業化最成功的典範,組建了科研、開發、生產、測試、銷售、培訓、服務“一條龍”的轉化團隊,北大專利技術的產業化正是透過“一條龍”的轉化團隊來實現的。

  (2)產學研結合產業化模式

  產學研結合產業化,就是把大學擁有的專利技術以專利作價或專利權許可轉讓等方式,與企業界、科技界密切結合,根據“優勢互補、利益共享”的原則,建立雙邊、多邊技術協作機制,建立產學研相結合的專利技術產業化模式,這是我國大學把專利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實現產業化的重要方式。

  以清華大學為例,清華大學“集裝箱檢查系統”就是產學研結合、合作實現專利技術產業化的典型例證。清華大學集裝箱檢查系統系列產品的研製和產業化的成功,證明了大學與企業相結合,走產、學、研相結合的新路子,是實現專利技術產業化的成功之路。為了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樣機的工程化和產業化,清華大學改變以往“科研—設計—樣機—批次”的管理模式,創造性地將學校與企業、科技與經濟、開發與產業化有機地結合起來,走“產學研”道路。清華大學集裝箱檢查系統系列產品的研製及產業化的成功,證明了大學與企業相結合,走產學研相結合的新路子,是實現專利技術產業化的成功之路。

  (3)其他模式

  透過有償許可他人(企業)實施專利技術,實現產業化是大學專利技術產業化的一種重要方式。例如北京大學將獲得專利權的“沙石鋪路技術”透過有償許可他人實施,獲得了可觀的專利技術轉讓費和良好的社會效益。

  按照我國《專利法》的規定,對於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歸個人所有,專利授權後,專利權也歸個人所有。為此,產生了我國大學專利技術產業化的第四種模式,即透過以專利權人為載體的專利技術轉化實現產業化。我國大學專利技術所有人,可以採取兼職或辭職的方式帶著自己的專利技術,或者自己創辦科技企業,或者以專利技術入股與他人合辦科技企業,實施專利技術轉化的工作。“中關村電子一條街”就是我國民營科技企業較為集中的地方,也是實施專利技術產業化較為成功的地方,被譽為“中國的矽谷”。

  2.我國大學專利技術產業化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國高校專利技術產業化已經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績,但與美國斯坦福大學、英國劍橋、牛津大學、日本東京大學等世界一流大學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意識問題

  意識上的不到位導致管理上的缺位,多數高校雖有智慧財產權管理機構但無專人作為。由於我國較長時期實行計劃經濟“缺乏市場競爭意識”,大學的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包括學校的領導,在科研管理中比較重視科研經費的投入,科研成果的鑑定以及科技論文的發表,而對於科技成果的轉化與實施,專利的申請與管理不夠重視。

  (2)政策激勵不足

  政策問題的核心是如何調動科技人員積極性的問題,現有的激勵機制力度不夠,有些政策只寫在紙上,沒有落實到實處,沒有使那些從事專利技術轉化的人,從自己的創造性勞動中得到應有的回報。大學智慧財產權工作體制方面的問題主要有兩個:一是級別低,長期充當配角。二是相互脫節,大學的智慧財產權管理與保護智慧財產權經營相互脫節。就目前而言,高校專利工作體制還不夠規範,學校涉及專利工作的部門較多,規章制度不健全,缺乏明確的操作與支援細則。

  (3)技術不成熟

  我國有相當一部分高效在科研選題上沒有充分考慮市場的需求,以至於專利成果與市場脫節,找不到合適的實施單位。我國大學科技選題必須以市場為導向,同時解決技術配套和技術成熟問題。

  3.發達國家高校專利技術產業化給我們的啟示

  (1)國家法律的'支援

  美國、英國、日本大學專利技術產業化之所以取得成功,最根本的原因是有國家法律的支援,比如美國的《拜杜法案》,英國的《專利法》,日本的《技術轉移促進法》。

  (2)專門機構的管理

  大學經營智慧財產權,實現專利技術產業化,需要權威的專門機構進行管理。例如,美國斯坦福大學的“技術許可辦公室”,英國劍橋大學的“技術服務公司”,日本東京大學的“先端科學技術育成中心”等。

  (3)政策的激勵

  大學智慧財產權經營,實現專利技術產業化,除了需要國家的法律支援做支撐外,還需要大學制定一套能夠調動發明人積極性的激勵政策。

  (4)規範的運作

  外國大學對智慧財產權經營,大學向企業轉移技術,實現專利技術產業化,有比較統一的明確的認識。他們認為,把知識變成商品大致要經過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根據市場的需求把大學的知識轉化成科研成果。第二階段,透過大學的專門機構和社會中介,把科研成果轉化為智慧財產權。第三階段,由大學的專門機構組織策劃把大學的智慧財產權轉移至合適的企業。第四階段,由企業把大學的智慧財產權轉化為生產力。

  參考文獻

  1 何林.專利技術產業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J]. 安徽科技,2009(2).

  2 柯濤,賈冰.廣西高校專利技術產業化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國青年科技,2007(9).

  3 陳美章.大學專利技術產業化推動自主創新[J]. 科技成果縱橫,2005(4).

  4 陳美章. 關於大學專利技術產業化的思考[J]. 智慧財產權,2005(3).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