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道德行為的形成過程

兒童道德行為的形成過程

  一般地說,兒童的道德認識都比較貧乏,要靠教師、家長不斷地對他們進行道德認識的教育。一個人知道了那些行為是好的、符合社會主義道德標準的、應該怎樣去做,懂得了那些行為是不好的、不道德的、不應該做的意義以後,就會自覺地產生相應的行動。

  在對兒童進行道德認識的教育過程中,不僅要講清楚道德概念而且要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實際事例進行榜樣教育。例如,在給兒童們講解雷鋒同志為丟失車票的婦女買車票,給老年人找座位,幫老太婆找兒子的高尚道德品質時,可以聯絡到班上的同學在公共汽車上為老年人讓坐,在上坡道上幫工人叔叔推車等事例,使他從這些活生生的典型事件中增加道德認識,體驗道德準則。

  學生道德認識的形成往往要經過曲折的道路。例如,有極少數的學生受了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他們把學生尊敬老師同“逢迎”、“拍馬屁”,混同起來3把向老師反映某個同學的不良行為認為是“打小報告”、“出賣同學”;把不遵守紀律當成所謂“英雄行為”等等。為了消除這些錯誤的道德認識,可以採用小組討論會的方式,分析不同道德認識的性質,幫助學生分清是非界限,提高對正確道德行為的認識,抵制錯誤思想與糊塗觀念的影響。

  有時學生雖然領會了某些道德要求,但是他並不立即去實行,有的甚至還會產生拒絕實行的行為。這是什麼原因呢?這是由於學生心理上產生了某種“意義障礙”的緣故。

  “意義障礙”就是思想不通,是指學生頭腦中存在某些思想或心理因素,阻礙了他對道德要求和意義的真正理解,從而不能把這些要求轉化為自己的需要與行動。

  為什麼會出現“意義障礙”呢?

  一是教師或家長對學生的某些活動要求過於頻繁,又不嚴格執行;

  二是提出的要求不符合學生的實際需要;

  三是由於學生生活經驗的侷限,對教師或家長要求的實質產生了誤解;

  四是教師或家長對學生提出要求時採取了強制的手段,損害了學生的個性;

  五是使學生感到教師在處理某些問題上不夠公正。

  出現“意義障礙”以後,教師或家長必須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找他們談心,做深入細緻的思想工作,消除隔閡,消除誤會,轉變學生的道德認識,使他們樂意按照道德要求行事。

  道德信念是道德發展的最高階段。當學生把道德知識變成了個人的行動指南與原則的時候,並且堅信它的正確性,無論是自己或看見別人在執行這些準則的時候都會引起情緒上的種種體驗,這就出現了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道德動機的高階表現,它可以使學生的道德行為表現出堅定性和一貫性,從而成為道德品質形成中的`關鍵因素。

  把道德認識變成道德信念,既與個人實踐有關,也與周圍環境有關。例如,當某個學生由於按照一定的道德要求,為集體、為別人做了一些好事,受到了輿論的好評,得到了老師、家長與同學的支援的時候,他就會具體地認識到道德要求的正確性,並且產生繼續做好事的熱烈願望。相反,如果某個學生不按道德要求辦事,仍然得到了讚賞,或者按照道德要求辦事反而受到了批評,這不僅會削弱道德要求的說服力,而且會阻礙道德認識向道德信念轉化。

  培養學生的道德評價能力也有助於道德信念的形成。道德評價是應用已有的道德認識對發生了的行為進行好壞善惡的判斷。道德評價是一種智力活動,它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確定合理行為的能力。

  學生的道德評價能力是逐步發展起來的。低年級兒童的道德評價能力一般都比較低。開始的時候,他們常常是重複老師或別人的評價,而且多注意行為結果的好壞,到了中、高年級以後,才能逐步地依據成年人的經驗和個人的體驗漸漸轉向於行為動機和行為外部原因的分析。

  少年兒童道德評價能力的差異不僅表現在不同年齡方面,也表現在同年齡的學生身上。例如,有一班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在評價一個同學在課堂上畫小人畫的不守紀律的行為時,全體學生一致認為這種行為是不對的。當分析為什麼不對時,一些兒童認為這種行為隻影響個人學習,與別人無關;另一些兒童認為這種行為和集體有關,因為這種行為會分散周圍同學的注意力,影響老師講課;只有少數兒童認識到這種行為關係到集體榮譽,關係到不能很好地完成祖國人民交給自己的學習任務,從而影響到將來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

  少年兒童對道德行為的評價,往往帶有很大的片面性。他們常常根據某個人行為表現中的某一點事實,就對這個人的道德品質作出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的結論。

  教師要根據這些特點,經常做道德評價的示範。利用教材和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及時進行正確的評論。透過對學生作文、牆報稿件,班會討論和優秀生的評選等活動,有意識、有步驟地進行道德標準的評講,使學生們的道德評價能力,漸漸由外部到內部,由別人到自己、由片面到全面,由淺到深地逐步發展提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