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腳臭的處理方法

小孩子腳臭的處理方法

  一、小孩子腳臭怎麼辦啊

  1.鞋子內放入生石灰小包(吃的雪米餅等食品裡面常有的乾燥劑)。

  2.柚子皮撕成小碎片放入鞋子內。

  3.將腳放在攝氏五十至六十度的熱水中多燙幾次,每次15分鐘,每日1至2次。

  4.洗腳時,在水中加入米醋10至15毫升,調勻後,將雙腳放入浸泡15分鐘左右,每日一次,連續泡三至四天,腳臭即可消失。

  5.葛根15克,研成細末,加白酒15克,再加適量水,煎後洗腳,每日一次,連續一週後,可除去腳汗引起的腳臭。

  6.每晚臨睡前,用棉球或布頭蘸小許酒精,均勻地抹在剛脫下的膠、球鞋內,待第二天早晨乾燥後再穿。如此堅持兩週後,鞋就不會發出臭味了。

  7.取適量脫水明礬或幹石灰粉,用小布袋裝好,每晚臨睡前放置鞋內。

  8.把幾粒樟腦丸壓成粉末,撒在洗乾淨的鞋內,在墊上一塊鞋墊,這樣穿時就不易臭腳了。樟腦丸不能直接和腳接觸,裡面的樟腦丸只要隔週換一次就可以了。樟腦丸能起到很好的抑菌作用,能夠殺死因為潮溼而繁殖的大量細菌,這樣就不會有臭味了。

  9.新買回的膠、球鞋,在其海綿底上均勻地噴足白酒(直至海綿底不能吸收為止),待其晾乾後,穿起來就不會產生臭味了(如是舊膠、球鞋,將其洗淨後亦可同法處理)。

  10.冬瓜皮:冬瓜皮有消暑、健脾、利溼之功效,可用於治療腎病、肺病、心臟病引起的水腫、腹脹、小便不利等症狀。用冬瓜皮煎湯洗腳既治腳氣,又治腳臭,一舉兩得。

  11.襪子也很容易有臭味,在洗襪子的水裡倒入少許白醋,泡一會兒,再用清水洗淨,這樣不但可以除去臭味,還能起到殺菌的作用。

  二、小孩子腳臭的預防措施是什麼

  1.飲食預防。有的人足汗很多,即使很講究清潔衛生,足臭仍較明顯,必須採取一些特殊的措施,青年人足部出汗過多可能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關,可服用一些調節植物神經功能的藥物,如谷維素、維生素B1等,一般隨年齡的增長,足部出汗過多的現象多數能逐漸好轉;如果足多汗與情緒緊張有關,可以用些溴化物等鎮靜劑。

  2.藥物預防。如全身多汗者可服少量的阿托品或顛茄合劑。足多汗的人,每晚臨睡前用溫熱水把腳洗乾淨後,可使用20%三氯化鋁溶液、20%烏洛托品溶液外塗,也可使用5%蟻醛溶液外塗。減少足部汗液分泌,保持足部的乾燥。

  3.足部衛生。保持良好足部衛生以減低細菌滋生是個好開始: 每天最少一次以暖和的水及溫和的'肥皂浸泡和沖洗雙足。例如,一個很好的做法就是於回家脫下鞋襪後,隨即清洗雙足,清洗後要徹底抹乾雙足,尤其趾與趾之間的位置,減少汗水和過多的溼氣。在足部灑上爽身粉有助保持雙足乾爽。在足部塗上止汗劑,以減少足部流汗。儘量多脫掉鞋襪或穿著涼鞋,讓足部的皮膚得以呼吸。要確保鞋子大小適中和多讓雙足得到休息,因為足部過分受壓可加劇流汗。保持身體涼快,尤其在天氣炎熱的日子,因為體溫過高會使你全身(包括雙腳)流汗更多。

  三、小孩子腳臭產生的原因有什麼

  1.足部出汗過多。多見青少年,可能是由於植物神經功能不穩定,如情緒緊張引起交感神經過度興奮,或運動等都可使足部出汗過多。

  2.足部的某些疾病,例如足部趾間的足癬等皮膚病。

  3.常穿膠鞋、尼龍襪等透氣性差的鞋、襪等。

  4.或是有些人不注意足部的清潔衛生,足部皮膚的溫度和汗液形成溼度以及皮屑,構成足部皮膚表面微生物(特別是厭氧菌)滋生、繁殖和腐敗的適宜條件,再加上汗液中的尿酸、乳酸等有機物分解,結果導致惡臭。如不注意腳的清潔衛生,更會助長其臭味。

  5.多汗。足部多汗,同時汗液蒸發不暢,致使表皮呈白色浸漬狀,尤其以趾間最明顯,嚴重多汗可引起水皰、糜爛或角化過度,很容易繼發真菌感染而引起腳臭。

  6.損傷。皮膚受到損傷後,就會影響皮膚的防禦功能使致病真菌更易於侵入和定居,引起腳臭。

  7.肥胖。肥胖者更易出汗,趾間潮溼、浸漬而誘發腳臭。

  四、小孩子腳臭的病理病因是什麼

  1.發生腳臭的原因是潮溼的環境:腳掌是個多汗的環境。腳掌每平方釐米有600多個汗腺,比身體其他部位多出2~4倍。總共約有二十五萬多個汗腺一天可以分泌將近500毫升的汗水。汗液裡除含水分、鹽分外,還含有乳酸及尿素。當水分含量高的時候非常有利於細菌及黴菌的大量滋生繁殖。

  2.悶熱密閉的空間:當鞋穿的很緊密,通風透氣性不佳時,除了會造成水份的增高外,皮膚表面的PH值會產生變化,由原本的PH4.4升高到PH7左右,而且會放出二氧化碳氣體,這樣的環境最適合腳底某些細菌的生長。

  3.細菌的繁殖:因為一、二項因素的加成作用,造成足部皮膚細菌的成長,這些細菌可以分解皮膚的角質蛋白,及腳汗中的尿素、乳酸成分,形成含有臭味的各種代謝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