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造成了孩子的不良行為

誰造成了孩子的不良行為

  小寶出了什麼問題?

  心理診室進來的是一大家人:滿臉緊張的媽媽、無所謂的爸爸、抱著小孩的奶奶和一臉慈祥的爺爺。還沒坐下,媽媽就迫不及待地說:“醫生,您說我家小寶是否有毛病?他在家裡很乖,但一上幼兒園,問題就出來了。老師說他不愛說話、不合群,不愛與別的孩子玩,上課也坐不住。但他在家裡和我們很多話說,與表姐、阿姨也玩得很好。醫生。你說這是為什麼?”

  爺爺這時插了嘴:“孩子能有什麼毛病?就是太小了,不該這麼早上幼兒園!”在聽媽媽講話的同時,我觀察著這家人的中心:小寶。小寶2歲半,從一進診室,就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在奶奶的百般哄勸下,也沒有大吵大鬧。他小眼睛東看看、西瞧瞧,一下子就被掛在窗簾上的小燈籠吸引了。他的小手指向小燈籠,頭轉向奶奶,嘟起小嘴。“好,奶奶給。”奶奶馬上明白了小寶的意圖,向爺爺打了個眼神。爺爺小心地爬到椅子上,摘下了燈籠。小寶低頭玩弄著燈籠,終於安靜了。我看了看這家的男主人,只見他若無其事地坐在一邊。對剛才發生的事好像已習以為常。

  看到這一幕。我明白了小寶為什麼在幼兒園和在家裡有兩個截然不同的表現。百依百順的爺爺、奶奶能滿足小寶的各種要求,哪怕這些要求有些不合理。而在要求得到滿足的情況下,孩子一般會表現出良好的行為。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小寶與家人、表姐、阿姨在一起時,表現都不錯,因為這些人都會讓著他、滿足他的要求。

  但在幼兒園,小朋友是不會隨意去遷就一個同齡人的。在各種遊戲交往中,要求大家協調,每個人根據規則作出一定的調節。而不懂得或不願意作出調節的孩子會受到大家的排斥和孤立。另一方面,在幼兒園的活動中,都要遵守一些紀律,要學會等待、輪候、相互關心和有禮貌,老師也不可能無限量地滿足孩子的要求,這些與孩子在家的生活環境相差較大。也讓孩子難以接受幼兒園的生活。

  我把我的想法講了出來,媽媽聽後不停地點頭。

  以身作則的教育

  奶奶忍不住問:“是不是孩子大一點就會好了?”我笑了,把我剛才觀察到的一幕告訴了他們。爸爸在一旁終於開腔了:“他就是這樣,什麼東西一說要就馬上要拿到。”我搖了搖頭,對他們說:“這不是孩子的錯,是家長把孩子養成這樣的。孩子有求知、探索的要求。他看到新奇的、好玩的東西就想要,是再正常不過的表現了。但家長的行為錯了。首先,孩子表示要燈籠時,家人沒有先判斷孩子要求的合理性,也沒有人告訴孩子: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拿,或要先徵求別人的同意才能拿。反而透過奶奶的言語、爺爺的動作,讓孩子感到他的要求是合理的.,只要他要的。就一定是可以拿到的。在爺爺爬椅子拿燈籠的時候,爸爸在一旁無動於衷,孩子也會觀察,在整個過程中,他學到的是:不關心、不尊重、無所謂的待人態度,家長這樣的態度,是養成孩子不會遷就別人、過度自我為主的根源。因此孩子在與家人以外的人交往的過程中,他表現的也是這樣的對人態度。孩子的各種問題,與家長的教育、表現的態度有關,如果這種教育不改變,孩子學到不良的東西只會越來越深刻,並不是年齡大了就自然會改過來。”

  孩子是一面鏡子

  同樣,一位父親曾向我抱怨他的孩子打同學,經常被老師投訴。這位父親最後無奈地說:“每次知道他打人,我都會狠狠地揍他一頓,可他還是改不了。”

  “你揍他是因為他打人?”

  “對!我對他要求比較嚴格,他打人、他不乖。我都會批評他,有時太生氣了,就忍不住打他,可都是為他好啊。”

  “他為什麼要打人?”

  “不知道。有時是同學無意中碰了他一下,或說了他,反正都是些小事。我講了他多少遍讓他忍讓一下,有事可以告訴老師。不要打人,可他就是不聽。”

  “你認為他不乖、不聽話時,你會打他。他認為同學不乖、不聽話時,他為什麼不能打同學?你讓他學會忍讓,你覺得在他面前你忍讓的能力有多少?”

  這位父親一愣,好一會反應過來了,不好意思地問:“您是說我不應該打他?”

  我點頭,說:“孩子在幼年階段,他的社會活動、能力學習主要是透過模仿。不僅模仿言語、動作。還模仿家長的發洩方式和處事方式。想孩子有個良好的處事方式和情緒表達,先看看自己的處事方式和表達情緒的方式。再看看孩子,你會發現,孩子其實只是一面鏡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