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損傷的直接原因

運動損傷的直接原因

  一、運動損傷的直接原因

  運動損傷的直接原因 身體某部的解剖弱點及運動技術上的特殊要求,有構成發生運動損傷的可能,此外尚需有一些直接的條件才能引起損傷。這些條件主要有下列 4個方面:

  ①訓練水平不足。訓練不夠,不僅影響成績,而且常常是致傷的重要原因。

  ②比賽、教學或訓練課組織不當。如缺乏醫務監督(致有傷病或過度訓練的運動員參加運動),不遵守訓練原則,缺乏保護,競賽組織安排不當(如比賽路線、時間的選擇、專案次序的安排不當等),場地器材不合衛生要求,保護服裝的損壞和不合要求等等,都可能導致各種運動損傷。

  ③運動員生理狀態不良。如疲勞,病後,精神緊張,掌汗或胼胝等。

  ④不良的氣候因素或突變的環境因素。如雨後路滑,光線不足,氣溫過高或過低,時差因素,海拔高度變化等。

  二、如何預防運動損傷

  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自我保護的措施

  1、加強學生思想教育和安全教育。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對體育課及體育的認識要懂得科學鍛鍊的基本原則,

  ①瞭解自已、實事求是

  ②樹立目標積極進取

  ③全面鍛鍊注重實效

  ④運動有恆,堅持經常

  ⑤運動有度,循序漸進

  ⑥遵循規律,自我保健

  以上幾點原則,學生必須遵守。

  2、教師要合理安排教學法活動。

  根據中學生的年齡層次特徵和生理、心理特點合理的安排教學內容以及教學過程中的運動量,特別要重視學生的課前熱身運動。

  在每次體育課中,叮囑同學注意安全。教師對學生進行系統地講授科學的鍛鍊身體的方法,以及在體育運動中常見的損傷、預防知識及急救方法籌內容。儘可能的排除場地,器械等不利影響。

  總而言之,治標更要治本,應從學生,自身抓起,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的意識與自療的能力。

  預防原則

  一、加強思想教育

  平時要注意加強防損傷觀念的教育,在教學、訓練和比賽中,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對學生、運動員進行組織性、紀律 性教育,培養他們良好的體育道德風尚

  二、合理安排運動負荷

  運動系統的勞損,大多由於長期區域性負荷過大所致。為了減少這些損傷,教師、 教練員應嚴格遵守運動訓練原則,根據年齡、性別、健康狀況、訓練水平和各項運動專案的特點,個別對待,循序漸進,合理安排運動負荷。

  三、認真做好準備活動

  四、合理安排教學、訓練和比賽

  五、加強易傷部位的練習

  六、加強醫務監督工作

  三、運動損傷的治療方法

  物理療法

  冷療法

  冷療法是指運用比人體溫度低的物理分子(如冷水、冰、蒸發冷凍劑等)刺激來進行治療的一種物理療法。

  1.作用

  冷療法主要是透過降低組織溫度,使周圍血管收縮,減少區域性血流量及傷部充血現象,減輕周圍神經傳導速度。因此,有止血、退熱、鎮痛和防腫的作用。在進行冷敷過程中,區域性會感到冷、刺痛、疼痛減輕和麻木的過程。

  2.方法

  將毛巾用冷水浸透發在傷部,約兩分鐘換一次,或將冰塊裝入袋內進行外敷,每次20分鐘左右。也可直接用自來水衝淋或將傷部泡入冷水,或用冰塊擦摩傷部,但時間應縮短。有條件可用冷鎮痛氣霧劑噴塗傷部。常用的為烷類冷凍噴射劑。使用時應距離皮膚30釐米~40釐米垂直噴射,時間約為5秒~10秒。有時為了加強麻醉作用,可在停止噴射20秒後再噴射一次,但噴射次數不能過多,一般不超過3次,以免發生凍傷。噴射冷鎮痛氣霧劑後,傷部疼痛減輕或消失,溫度下降並有麻感。但面部損傷不宜用此法。

  3.適應症

  主要用於急性閉合性組織損傷的早期,即在損傷後的24到72個小時內使用。

  4.注意事項

  冷療法應在傷後儘快使用,越早越好。但要嚴格控制時間,並注意區域性組織情況,冷敷持續時間超過20分鐘可能導致神經損傷;如發現皮膚麻木時應停止使用,防止組織凍傷。不可在沒有感覺的部位冷敷;在對冷敏感的部位進行冷敷時,有些人會出現皮膚髮紅、瘙癢、起水泡的現象,應注意觀察和避免,不要在開放性損傷部位進行冷敷。

  熱療法

  熱療法是指運用比人體溫度高的物理分子(如傳導熱、輻射熱等)刺激來進行治療的一種物理療法。

  1.作用   熱療可使區域性血管擴張,改變血液和淋巴迴圈,提高組織新陳代謝,緩解肌肉痙攣,促進痕血和滲出液的吸收,加速壞死組織的消除,因而有消腫、鎮痛、散瘀、解痙、減少粘連和促進損傷癒合的作用。

  2.方法   最簡便易行的溫熱療法是熱敷法。其方法將毛巾用熱水或熱醋浸透置於傷部,無熱感時更換,每次約半小時,每天一至二次。也可用布袋裝沙、熱鹽,或用熱水袋進行熱敷。其次也用燻洗法。用配好的藥物加水煮沸,將患部先在蒸氣上燻,然後等溫度適合後,再放入水中浸泡,洗浴每次20分鐘~40分鐘,每天一次。

  3.適應症   適用於急性閉合軟組織損傷的`中後期(損傷發生24到72小時以後)及慢性損傷。

  4.注意事項   應用溫熱療法時要注意避免發生燙傷,如有皮膚過敏者應停止治療。高熱、惡性腫瘤、活動性肺結核、有出血傾向者及急性軟組織損傷的早期禁止使用溫熱療法。

  拔罐療法

  拔罐療法是以罐為工具,借熱力排除罐內空氣,造成負壓,使罐吸附在皮膚上,產生溫熱刺激並引發區域性毛細血管擴張和皮下痕血以治療傷病的一種方法。此方法簡便易行,是中國傳統療法之一。

  1.操作方法

  (1)選穴

  應用拔罐療法時,一般是傷部取阿是穴及附近的穴位。然後根據拔罐部位,選擇大小合適的罐。

  (2)點火

  閃火法:用鑷子夾著點燃的酒精棉球或紙片,伸入罐內繞壁一週迅速抽出,立即將罐罩在應拔部位即可。

  投火法:

  將酒精棉球或紙片點燃後投入罐內,迅速將罐罩在應拔部位。此法只適應於側面橫拔,否則,會因燃燒物落下而燒傷皮膚。

  (3)留罐時間

  一般留罐10分鐘。罐大,吸力強,時間可縮短;反之,時間可加長。氣候炎熱,留罐時間應短,寒冷時可延長。一般待區域性皮膚充血、淤血呈紫紅色即可取罐。隔日一次,5天~7天為一療程。

  (4)取罐方法

  取罐時,以一手壓住罐周邊皮膚,使氣進入,罐子就可取下。不可硬拉旋轉,以免損傷皮膚。

  2.適應症

  一般適應於陳舊性損傷、慢性勞損、風寒溼痺症、急性閉合軟組織損傷晚期等。若為區域性軟組織腫大,可在區域性針刺後拔罐,腫痛消退較快。

  3.注意事項

  (1)傷員體位應舒適、適當,拔罐部位一般以肌肉多、毛髮較少的部位為宜。皮膚過敏、浮腫、出血性疼痛者,以及孕婦下腹、下腰部、心臟搏動處均不宜拔罐。

  (2)應注意不要講火罐罐口燒燙,以免燙傷皮膚。若拔罐時傷員感到區域性緊而痛,或有燒灼感,應取下罐子檢查是否有燙傷或罐吸附太緊緻皮膚損傷。如是則應另換部位或停止操作。

  (3)若傷員出現頭暈、噁心、面色蒼白等不適應症狀,應立即起罐,讓傷員平臥休息片刻。喝點熱開水,即可恢復。

  紅外線療法   紅外線可分為遠紅外線與近紅外線兩種,前者多作用於表皮組織,後者可穿入人體深層組織。兩者均是藉助於溫熱效應改善區域性神經和肌肉的血液迴圈,有利於營養物質的吸收和代謝產物的排洩。主要適用於急性軟組織損傷中晚期和慢性軟組織損傷,如肌肉勞損、慢性關節炎等。

  熱電磁療法

  熱電磁治療儀具有溫熱療、電療、磁療的優點。溫熱由特殊加熱器產生遠紅外線輻射形成,可控溫;脈衝電流為連續式或可調控式;磁場採用較強的脈衝磁場、交變磁場。溫熱可增加血液迴圈,低頻脈衝能促進靜脈和淋巴迴流,使肌肉張弛有度。低頻的連續波還可深及肌肉,使肌肉放鬆。磁場可抑制神經系統,有鎮靜作用,還可對體內水分子產生影響,有利於滲出液的吸收,對區域性肌肉疲勞有較明顯的療效。

  、運動損傷後的飲食原則

  1)飲食原則

  1、一般軟組織損傷都存在氣滯血瘀現象,可選食具有行氣活血、消瘀止痛作用的食物,如三七、蔥白、橘皮、玫瑰花、螃蟹、油菜、慈姑、茄子、山楂等。但一定要注意,如果還有出血現象,則不宜選用。

  2、損傷日久,多兼有虛證,宜選補益肝腎食物,如葡萄、黑豆、雞肉、牛肉、豬肉、羊肉、兔肉等。

  (2)辨證施膳

  1、急性期:區域性肌肉突然劇痛,如針刺刀割,部位不移,按之痛甚,或關節活動受限,傷處可見腫脹青紫,或皮損流血,舌質紅,苔黃,脈數。治宜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1)

  三七藕蛋橘絡羹:三七粉3g,雞蛋2只,鮮藕汁50ml,橘絡1g,食鹽、豬油少許。鮮藕汁加水適量,煮沸後將三七末、生雞蛋打破後沖人汁內攪勻,放人橘絡、食鹽及油煮沸2分鐘即成。分2次服完,連服15日。

  2)

  白芨藕節槐花飲:白芨5g,鮮藕節500g,紅糖50g,槐花3g。鮮藕節水煎取汁,再加入白芨粉、槐花、紅糖,稍煮即可飲服。多次分服,連服15日。

  另外,桃仁粥、三七酒、韭菜飲等均可選服。

  2、慢性期:急性損傷後日久不愈,區域性臆隱作痛,活動不利,遇天氣變化或勞累則疼痛復發加重,甚則肌肉萎縮,關節強直,舌質紫黯或有瘀斑,苔薄自,脈澀。治宜補益肝腎,溫通經脈。

  1)

  紅花蘇木飲:紅花10g,蘇木10g,當歸10g,生山楂5g,紅糖、白酒適量。先煎紅花、蘇木,然後再加當歸、山楂、白酒再煎10分鐘,去渣留汁,兌入紅糖,分3次服食。每日2次,連服15日。

  2)

  山楂玫瑰花茶:山楂50g,玫瑰花10g,枸杞子15g,茉莉花茶10g。先將山楂、杞子煎汁,然後衝入裝有茉莉花茶、玫瑰花的容器中,再稍煮,即可飲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