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姆索亞歷險記的內容梗概

湯姆索亞歷險記的內容梗概

  篇一:湯姆索亞歷險記的內容梗概

  湯姆·索亞是一個聰明但調皮的男孩。他父母雙亡,住在嚴厲但也十分疼他的包莉姨媽家裡。他活潑好動,還有著許多精靈鬼點子,而且不愛學習,總喜歡逃了學去釣魚、和流浪兒哈克貝利·費恩去閒逛、玩“海盜”、蒐集各種奇怪的物品……等等。他甚至喜歡上了名叫蓓琪·撒切爾的女孩,並想盡辦法來“追求”她。

  一日半夜,湯姆和哈克去墳地“試驗”用死貓治疣子的方法時,意外地遇上了一場謀殺案——去盜屍的羅賓遜大夫、印第安人喬和酒鬼波特三個人發生爭執,一怒之下,喬把大夫殺了,並把殺人罪賴到了被打暈的波特身上。當時嚇得夠嗆的湯姆和哈克發誓,要對此事嚴守秘密。但湯姆在很長時間內一直陷於不安之中。

  後來,湯姆由於蓓琪和他慪氣而與好友喬·哈潑一起離家出走,和哈克一起坐筏子到一個小島上去當“海盜”。鎮上的人不知道他們的去向,以為他們在河裡淹死了。在為他們舉行葬禮的那天,他們三人卻“奇蹟般地”出現了。湯姆成了學校裡的英雄。蓓琪也在不久之後與他重歸於好……

  不久後,法院終於要審理那場兇殺案——大家都以為兇手是波特時,湯姆克服恐懼,告發了印第安人喬,但喬卻當場逃走了。湯姆陷入了極度不安之中

  後來,湯姆和哈克去一個鬼屋“尋找海盜埋藏的財寶”的時候,發現喬裝的印第安人喬和一個同夥在鬼屋中找到了一部分財寶,並且偷聽到有一個“二號”——另一個藏寶藏的地方。他們決定找到“二號”。

  幾天後,蓓琪、湯姆和一些其他朋友去“野餐會”,他們來到了麥克杜格爾洞——一個迷宮般的巖洞裡玩。湯姆和蓓琪光顧著玩耍,脫離了大夥兒,迷路了。他們在洞裡歷盡波折,飢餓、乾渴、黑暗和恐懼不斷襲擊著無助的他們。過了好幾天,他們也沒找到出路。更可怕的是,他們在洞中看見了印第安人喬……

  鎮上的人們都以為他們死在洞中了,包莉姨媽和撒切爾一家都悲痛極了。直到一天半夜——鎮上突然喧鬧起來——湯姆和蓓琪被找到了!原來,湯姆牽著綁在石頭上的風箏線探路,最後找到了一個出口。最後被幾個好心人送了回來。

  由於這件事,洞口被封了。湯姆知道後,便把印第安人喬在洞裡的事告訴了蓓琪的爸爸撒切爾法官。法官便帶人去檢視,洞門被打開了,但印第安人喬早就餓死了。

  後來,湯姆經過分析,判定寶藏已經被印第安人喬藏到巖洞中了。於是他和哈克偷偷地潛入到巖洞中,並根據他們偷聽到的關於“二號”的描述,找到了一個寶箱——裡面有一萬兩千餘元!發現寶藏的他們成了大富翁。

  從此以後,湯姆和哈克變成了小鎮上的“風雲人物”,不僅走到哪兒都會受到歡迎,而且他們倆的小傳還登在了鎮報上……

  《湯姆·索亞歷險記》是一部真切地反映了兒童充滿童趣的生活的小說。馬克·吐溫寫作時取材於自己兒時在故鄉——漢尼拔小鎮上的所見所聞、親身經歷的人和事。所以令人感覺十分真實有趣,孩子們或許能在書中的人物身上找到與自己相似的地方,而大人們也能在書中拾到些自己童年時的味道。所以,這是一本老少皆宜的書。

  篇二:湯姆索亞歷險記的內容梗概

  這本書寫出初戀的美好,以及小孩子的天真。你相信一個頑皮的小孩子會冒著生命危險在法庭上為一個無辜的人辯護而得罪一個殺人如麻的強盜嗎?你相信當兩個孩子陷入絕境,他們仍不顧自己安危為對方著想嗎?你也許會大吃一驚,大人都不一定做得到,何況孩子呢?但當你讀過《湯姆索亞歷險記》後你便不會這樣想了。本書向讀者勾勒了一個頑皮、不安分的兒童湯姆的形象,但是他卻有內在的美,我對這一點感受頗深。

  一天夜裡,湯姆去墳場玩耍時無意看到:殺人不眨眼的強盜印江喬殺害了一位醫生並誣陷了一個無辜的人;後來,被誣陷的人要被判處*刑,湯姆無法承受良心的折磨,便冒著生命危險去為此人作證,以致後來差點招來殺身之禍。湯姆就是這樣的堅定果敢,富有良知和正義感,關鍵時他總能挺身而出,把自己的生死之置於度外。但在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像湯姆這麼做呢?許多人表面上斯斯文文、瀟灑大方,可真到關鍵時刻,他們卻跑得無影無蹤,充分體現了這些人自私、保守、貪婪的陋習。這是多麼鮮明的對比呀!

  篇三:湯姆索亞歷險記的內容梗概

  《湯姆索亞歷險記》是美國十九世紀文學大師馬克吐溫的代表作,是世界文學寶庫的一部傑出經典名著。

  作者馬克吐溫以滿腔熱情和真摯的愛為讀者塑造了小主人公湯姆索亞和他的一群小夥伴。湯姆索亞是個成長中的孩子,他調皮,喜歡惡作劇,卻又善良可愛樂於助人。他總在危險時刻,挺身而出,做出那些懦弱的"好孩子",體面的"優秀生"無法做出的正義行為,展示出自己的魅力。 他討厭教堂里老師乾巴巴的說教,他不喜歡整天在學校裡乾燥無味的生活,他嚮往成為綠林好漢,他希望加入海盜,過新鮮刺激的生活。一天,他約好朋友哈克夜間去墳場玩耍,目睹伊江殺人的慘案,經思想鬥爭揭發了伊江的罪惡。伊江企圖殺害湯姆,結果失足墜入深谷而死。湯姆和哈克發現了伊江埋的一箱金子,兩人平分,都成了富翁。

  篇四:湯姆索亞歷險記的內容梗概

  湯姆幼年喪母,由姨媽收養。聰明頑皮的湯姆受不了姨媽和學校老師的管束,常常逃學闖禍。一天深夜,他與好朋友哈克貝里·芬到墓地玩耍,無意中目睹了一起兇殺案的發生。因為害怕兇手發現他們知道這件事,湯姆、哈克貝里帶著另一個小夥伴一起逃到一座荒島上做起了“海盜”,弄得家裡以為他們被淹死了,結果他們卻出現在了自己的“葬禮”上。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湯姆終於勇敢地站出來,指證了兇手。不久之後,在一次野餐活動中,他與他心愛的姑娘貝姬在一個巖洞裡迷了路,整整三天三夜飢寒交迫,面臨著死亡的.威脅。。。。。。

  篇五:湯姆索亞歷險記的內容梗概

  湯姆·索亞是美國聖彼得斯堡小鎮上一個淘氣的機靈鬼。他父母早亡,隨姨媽生活,而姨媽卻管不住他。他不是那種聽話本分的乖寶寶,他是鎮上的孩子頭兒,帶他們玩“打仗”,搞惡作劇,喜歡馬戲,會拿大頂,好幻想,想當兵或當牛仔,他在小夥伴眼中無所不能。最近,他有萌生了當海盜的念頭。

  湯姆有幾個小朋友:喬奇、班恩、吉姆,但最和他“臭味相投”的是鎮上那個髒兮兮的流浪兒哈克。哈克的父親是個酒鬼,從不管他,他就成了無依無靠、遊手好閒的“野孩子”。在鎮民眼中,他是個無賴,而孩子們都覺得他是個有趣的夥伴。湯姆把當海盜的想法告訴了哈克。哈克說海盜都是些膽大的人,他們約定半夜到墓地去試試膽量。

  湯姆假睡騙過姨媽,同哈克一同來到墓地。陰風吹拂下,他們目睹了一場鬥殺:喬埃殺死了一個醫生,有嫁禍給醉鬼彼得。兩個孩子都害怕兇悍的喬埃,相互發誓決不開口。

  膽量得到了檢驗,湯姆和喬奇帶著從家中“偷”來的食物,叫上哈克來到密西西比河邊,找到一個小木筏,劃到下游的傑克遜島。這裡荒無人煙,成了三個“小海盜”的快樂大本營。晴朗的夜,明亮的星,灌木林叢,篝火野餐;沒有了大人的訓斥、牧師的教誨、法官的威嚴、老師的懲罰,有的是沙灘、草地、樹林、鳥兒、松鼠、蝴蝶……他們無憂無慮、無拘無束,這裡簡直是一片樂土、淨土!

  鎮上的人們找了他們好幾天,急壞了,怎麼也不見孩子們的蹤影,漸漸地絕望了。星期日,鎮民們在教堂為他們三人開追悼會。

  當人們悲情難仰之際,牧師發現三個調皮鬼若無其事地都進教堂,來到親人的面前。

  鎮上要開庭審理彼得殺人案了,湯姆和哈克出庭為彼得作證,混在旁邊席中喬埃大驚,落荒而逃。湯姆和哈克成了小鎮的英雄。

  湯姆的冒險心一刻也沒有消失過,他知道傳說中海盜都會把金銀財寶埋藏在乾枯的老歪樹下,他和哈克要去尋寶。有一天,他們來到鬼屋翻尋時,真的遇上了鬼——喬埃和一個陌生人來到這裡,準備把搶來的金幣藏起來。兩個強盜商量著要把這些金幣一同藏到“二號十字架下面”,這些話被藏在樓上的湯姆和哈克聽得一清二楚。

  湯姆的同桌貝琪是鎮上大法官撒切爾先生的女兒。她央求父親約請同學們到山上野營,孩子們乘渡輪來到鎮外的山上。

  大家來到有趣的魔克托爾山洞。魚貫而入的孩子們對這陰森而神秘的山洞心生好奇又有點兒緊張,就連好冒險的湯姆也是第一次來。洞內岔路橫生,如同迷宮一樣。孩子們在洞中玩著,鬧著,陸續從不同方向彙集到了山洞出口。

  但湯姆和貝琪卻在洞中迷路了。一心像當探險家的湯姆帶著貝琪在洞中東竄西走,總也走不出去。貝琪害怕了。男孩子的勇氣和智慧讓湯姆有了信心,他安慰貝琪,耐心地尋找山洞的出口。

  在洞中,湯姆意外遇到喬埃!那喬埃已是驚弓之鳥,聽到湯姆的動靜,撒腿就怕。湯姆帶著貝琪終於找到了出口,與親人們回合了。虛驚一場的兩個孩子在休息了五六天後,湯姆到大法官家看望貝琪。撒切爾先生告訴他:為了防止再有人迷路,魔克托爾山洞的出口被封死了。湯姆說洞中還有逃犯喬埃呢!

  鎮上的人們再次擁向魔克托爾山洞,見到喬埃已在洞內倒斃多日了。

  湯姆哈克再次來到洞中尋寶,終於在一刻有十字記號的大岩石下,挖出了喬埃埋藏的那些金幣。

  湯姆和哈克划著小船回鎮上去了,他的歷險該對鎮上的人們產生怎樣的震動啊!

  篇六:湯姆索亞歷險記的內容梗概

  《湯姆·索亞歷險記》描寫了十九世紀密西西河畔一個小鎮人民的生活,可以說是當時美國社會生活的一個縮影。從小說中我們可以瞭解到窮人和富人,教堂和學校,宗教與犯罪等當時美國生活的各個方面。

  作者馬克·吐溫以滿腔熱情和真摯的愛為讀者塑造了小主人公湯姆·索亞和他的一群小夥伴。湯姆·索亞是個成長中的孩子,他調皮,喜歡惡作劇,卻又善良可愛樂於助人。他討厭教堂里老師乾巴巴的說教,他不喜歡整天在學校裡乾燥無味的生活,他嚮往成為綠林好漢,他希望加入海盜,過新鮮刺激的生活。他總在危險時刻,挺身而出,做出那些懦弱的"好孩子",體面的"優秀生"無法做出的正義行為,展示出自己的魅力。

  哈克貝里·芬,是作者著重刻畫的另一個"調皮鬼"。他不上學,沒有接受過教育,卻擁有一顆正義的心,勇敢的心。正直勇敢,難道不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嗎?

  書中充滿著童真,童趣,可能與作者的經歷有關。作者從小缺少父母的關愛,正因為這樣才會把小時候的所見所聞寫得如此淋漓盡致。馬克·吐溫以一個孩子的經歷,細緻地描寫,處處透著童趣。成年人看著,也能重新體驗一下童年的生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