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性盲目攀比易導致心理壓力

習慣性盲目攀比易導致心理壓力

  考研本來是正當競爭,不是習慣性攀比。正當競爭往往由於其明確的目標讓人信心十足,精力充沛;而習慣性攀比則伴隨著一種疲憊的無能感。

  案例1:周同學,河北大學大三學生

  “最近一有人在我面前提起考研我就很煩,聽到別人的複習進度我更加緊張。這種心理狀態已經持續了好幾個星期,嚴重影響了我的睡眠質量。睡覺的時候,我的腦子裡老是習慣性地重複著一些畫面,全是班裡學習好的人的面孔和以前做過的試卷,甚至還經常做得零分的噩夢。我老是想,其他同學一定比我複習得好,考試一定比我強。甚至在複習的時候,我也很緊張,一旦做錯題目就會沮喪很久。”

  心靈解讀:改變認知,糾正心理偏差

  考研本來是正當競爭,不是習慣性攀比。正當競爭往往由於其明確的目標讓人信心十足,精力充沛;而習慣性攀比則伴隨著一種疲憊的無能感,讓人的內心隱隱作痛。長此以往,對身心的危害相當嚴重。心理方面主要會誘發抑鬱症,身體方面則容易出現失眠、食慾下降、抵抗力減弱等症狀。在巨大的心理壓力之下,某些承受能力較差的個體甚至會產生一些對自己不利的極端行為。對考研人來說,習慣性攀比無疑是一劑毒藥,不僅會影響考生的複習進度和考試狀態,甚至還會讓考生產生對自我人格以及能力的否定。

  心理學家凱利的人格認知理論指出,不管事實怎樣,認知才是關鍵,心理障礙的根源是認知偏差。在外部世界不變的情況下,改變認知就能糾正心理障礙。所以與周同學有相似經歷的考研人只要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改變現狀,並在行動上採取一定的心理調節,那麼糟糕的情形都會逐漸好轉。

  案例2:張同學,華南某大學大四學生

  “老實說,我的學習成績只能算中等,報考普通大學的研究生還算有希望,但是報考名校就有點吃力了。可是大家都報考了名校,我如果不報,很丟人。另外,我的家人對這件事也很看重,總是會和別人說我多麼聰明,多麼能幹,他們多為我驕傲,我不想父母因為這個問題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來。雖然我心裡很清楚,對於我來說,報考名校是自討苦吃,失敗的可能性極大,可又擔心一旦被別人比下去,周圍的冷嘲熱諷會讓我無法忍受。這樣的比較讓我覺得很累,簡直就是自我煎熬。”

  心靈解讀:客觀地看待自己人際關係學說指出,當人們積極參加社會活動時,如果過分注意別人的看法,往往會強化從眾心理,導致虛榮心理的產生。所謂虛榮心理,實際上是一種超越自我客觀價值的自我虛構,表現在考研複習階段,就是對不切實際的複習目標或者報考院校以及專業的高追求。

  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要求被尊重是較高層次的需要,處於生理、安全、友誼和愛的需要之上。很多考研人由於長期的辛苦付出,有著強烈的被尊重的需要,可以說很多努力都是在試圖建立自尊和他尊體系,以實現自我價值。但這是要建立在對自我正確客觀分析的基礎之上的,否則只會因為過分追求虛榮心的滿足,導致盲目攀比,忽略了可比性本身。陸同學應該客觀地評估自己,敢於面對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報考力所能及的`院校,千萬不要因為面子而耽誤了自己的前途。

  注意對攀比心理的自我調節

  自我調節是指個體透過將自己對行為的計劃和預期與行為的現實成果加以對比和評價,從而調節自身行為的過程。攀比心理的主動引導與規避,主要透過合理的自我調節實現負性攀比到正性攀比的轉化,從而幫助考研人建立正確的比較觀念,擺脫壓力的束縛,找到前進的動力,具體的方法包括:

  1、別給自己貼上失敗的“標籤”。

  不要總是對自己說“我的能力實在不行”、“我缺乏解題的技巧”、“我不適合考研”這樣的話。要知道真正能夠擊倒你的人有時恰恰正是你自己。因此,不要給自己貼上“這不行、那不行”的失敗“標籤”,而應該多給自己一些激勵與信心,所謂考研成功其實就是考生在考試中發揮出自己實際的水平。平時多做一些縱向比較,盲目與他人攀比只能挫傷自己的信心,打擊自己考研的積極性。不斷告訴自己“我有實力,我有能力,我會成功,我一定會成功。”等等。

  2、儘可能地縱向比較,減少盲目地橫向比較

  比較分為縱向比較和橫向比較。縱向比較是指個體和自己的昨天比較,找到長期的發展變化,以進步的心態鼓勵自己,從而建立希望體系,幫助個體樹立堅定的信心。橫向比較是指個體與周圍其他人的比較,有助於找到自己的不足,以便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但是由於競爭的日益激烈,人們往往會陷入橫向比較的誤區,忽略了縱向比較。縱向比較會讓考生有更清醒的自我認識,有利於考生在考試中發揮出真實水平。

  3、增強自身實力,克服負性攀比

  考研人的自信心是建立在強大的學習實力基礎之上的,負性攀比的產生往往是因為個體自身的實力與期望值達不到均衡水平,導致自信心的缺失,從而產生抱怨、憎恨等情緒。因此,在考研複習過程中,積極建立起相關的知識網路,儘快地查缺補漏,用行動彌補失落,鞏固並增強自己的學習實力,才能戰勝負性攀比造成的心理障礙,繼而考研成功。

  4、用語言表達出內心的感受。

  心理學研究中有一種“內省法”,就是讓人冷靜地觀察自己的內心深處,然後將觀察的結果如實講出來。當考生考研信心不足的時候,與同學、朋友、老師和家長[微博]多交流,把心裡話、苦衷都傾訴出來,這樣會使心理上的壓力得到釋放。他人的安慰、鼓勵和支援,有助於考生改變信心不足的狀態。除此之外,考生可以經常看一些考研成功者的經驗文章,看看他們是怎樣在自信心不足的狀態下走出低谷的。同時也對自己進行這樣的鼓勵:我們都會遇到“攔路虎”,既然別人可以打敗它,我同樣也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