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孩子營養不良的三大訊號

注意孩子營養不良的三大訊號

  導讀:很多家長在餵養孩子的方式存在不少誤解之處,那麼如何恰當的飲食能幫助孩子健康成長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學習一下。

  孩子正是長身體和智力開發的時候,對各項營養素的攝取量會比較大,但是,很多家長在餵養孩子的方式存在不少誤解之處,比如光喝湯不吃肉,長期下來肯定會造成營養不良,阻礙孩子的健康成長。

  孩子營養不良的訊號:

  一、情緒變化

  大量研究資料顯示,情緒不佳、尤其發生異常變化時,應疑其體內某些營養素已告缺乏。

  鬱鬱寡歡、反應遲鈍、表情麻木,說明體內缺乏蛋白質與鐵質,應多食用水產品、肉類、奶製品、畜禽血、蛋黃等高蛋白、高鐵食品。

  憂心忡忡、驚恐不安、失眠健忘,表示體內b族維生素不足,此時補充一些豆類、動物肝、核桃仁等b族維生素豐富的食品大有裨益。

  固執任性、膽小怕事,多因維生素a、b、c與鈣質攝取不足而造成,故動物肝、魚、蝦、奶類、果蔬等食物應予以補足。

  二、行為反常

  不愛交往、行為孤僻、動作笨拙,多為體內缺乏維生素c的結果,在食譜中增加富含此種維生素的食物如番茄、橘子、蘋果、白菜與萵苣等是最佳的治療方法。奧妙在於這些食物中所含的甲基水楊酸鹽和維生素c可增強神經的資訊傳遞功能,從而緩解或消除上述症狀。

  行為與年齡不相稱,較同齡孩子幼稚可笑,表明氨基酸攝入不足,增加高蛋白食品如瘦肉、豆類、奶類、蛋類等勢在必行。

  夜間磨牙、手腳抽動、易驚醒,常是缺乏鈣質的訊號,應及時新增綠色蔬菜、奶製品、魚鬆、蝦皮等食品。

  喜吃紙屑、煤渣、泥土,此種行為稱為“異食癖”,多與體內缺乏鐵、鋅、錳等礦物元素有關。海帶、木耳、蘑菇等含鋅

  三、面部“蟲斑”

  面部“蟲斑”是指出現在孩子臉上的一片或幾片色素減退性、圓形或橢圓形斑片,初為淡紅,後轉淡白,邊緣清楚,上面覆蓋少量細小鱗屑,並有輕度瘙癢感。除臉部外,上臂、頸部或肩部等處也可見到。

  民間認為,此斑乃是孩子肚子裡有蛔蟲寄生的標誌,故有“蟲斑”之稱。可事實並非如此。這種以表淺性、乾燥鱗屑性、淺色斑為特徵的變化,實際上是一種皮膚病,謂之單純糠疹,源於維生素缺乏,同樣是營養不良的一個早期訊號。所以當你的孩子長有“蟲斑”後,再也不要單憑這一點就給孩子服用打蟲藥,正確之舉是調整食譜,增加食物的花色品種,補足維生素,必要時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維生素藥片。

  怎樣對付孩子挑食

  孩子愛挑食這個很多媽媽應該都有所體會,為什麼孩子總挑食,對於這個問題媽媽們應該如何做才好呢?孩子挑食,父母無需過分焦慮,以免造成寶寶逆反,甚至影響親子關係。

  孩子愛挑食這個很多媽媽應該都有所體會,為什麼孩子總挑食,對於這個問題媽媽們應該如何做才好呢?孩子挑食,父母無需過分焦慮,以免造成寶寶逆反,甚至影響親子關係。學齡前兒童個性有明顯的發展,更具獨立性和主動性,好奇心強,在飲食行為上喜歡自我做主,對父母要求進食的食物產生反感,甚至厭惡;

  另外,5歲兒童已經能短暫地控制注意力,時間約為15分鐘。但注意力分散是學齡前兒童的行為表現之一,在飲食行為上的表現是進餐不專心。臨床研究證實,家長的壓力會加重兒童的偏食,因此父母切莫過分著急,可以多與孩子在一起,瞭解孩子的心態,採用多種措施幫孩子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以保證均衡營養。要徹底糾正孩子偏食,的確需要較長的時間,還要父母從營養補充和行為糾正兩個方面雙管齊下才能奏效,不過別灰心,看看我們下面的建議,掌握一些行為糾正的基本原則,寶寶偏食的問題也就可以輕鬆應對。

  注意正確引導:如向孩子報菜名,並講講飯菜對健康有哪些益處,比如讓孩子聰明、漂亮等,不要反覆講,也不要強迫孩子,否則會引起寶寶對食物的厭惡,產生牴觸情緒;

  為孩子樹立良好榜樣:父母的行為常是孩子模仿的主要物件。父母應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不要在孩子面前對食物挑肥揀瘦;

  烹調食物要精心:經常變換食物的製作方式和品種,注意食物的色彩搭配和造型,以增加孩子對食物的興趣;

  提供新食物從少量開始:用小型容器提供小份的食物。在飢餓時給孩子新食品,往往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讓孩子不挑食的8個法寶

  挑食不僅會使孩子營養失衡,留下健康隱患,還會影響他們的智力發育。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卻出現了很多孩子營養不良的富足症表現,這些都是挑食惹的禍。如何讓孩子改變挑食的習慣,這是家長養育孩子時面臨的重要問題。

  我的'兒子今年8歲,體重36公斤,身高143釐米,是個健康可愛的小傢伙。可是,幾年前,他卻是個瘦弱的孩子,吃飯挑食,飯桌上經常大人吼、小孩哭,硝煙四起。那麼該如何糾正孩子挑食的毛病呢?我的經驗是先從挑食原因上分析。

  孩子挑食有原因

  1、孩子飯前零食吃得太多,影響了食慾。現在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對孩子過分關愛,家裡零食過多,會導致孩子以零食為主食,對正餐不感興趣。

  2、家長在餵養孩子時,某種食物喂得過多,吃傷了孩子的胃。兒子小時候喜歡喝鱔魚湯,我幾乎天天做,最後導致孩子聞到鱔魚湯的味道就反胃。

  3、消極的心理暗示。有時剛坐到餐桌前,我遞給孩子一個饅頭,老公就揮著手說:“別給他,他不喜歡吃。”或者我給孩子盛了一碗米飯,他來一句:“他肯定吃不了。”這樣一來,孩子馬上拒絕吃,而且態度堅決,似乎找到了支援的力量。有時我們品評菜的觀點也會影響孩子,他會有意識地少吃那個我們認為不好吃的菜。

  4、缺鋅、鐵、鈣、貧血、胃病、消化不良等疾病引起消化功能降低而影響食慾。我曾帶孩子去中醫院檢查,醫生給開了一些健脾養胃的中成藥,孩子服用後效果較好。市場上銷售的健胃消食片也不錯。

  5、飲食無規律。每逢暑假、寒假,孩子的生活無規律,飯量會減少。開學的頭一個星期,孩子的三餐很難正常。

  6、家長的烹飪技術不高,飯選單調。天天吃一樣或兩樣菜,誰的胃口都受不了,更不必說孩子。

  解決挑食其實不難

  1、一日三餐要有規律,定時定量。合理安排和指導孩子吃零食的時間、數量,儘量減少或逐漸取消孩子的零食。

  2、變換花樣給孩子做可口的飯菜。每天的食物儘量多樣化,穀類、肉類、豆類和蔬菜應合理搭配,營養全面、豐富。注意烹調方法,儘量把食物做得色、香、味、形俱佳。比如孩子不喜歡吃胡蘿蔔,我就把胡蘿蔔炒花生,做得味美香甜,孩子一下子愛上了這道菜,每星期都要吃一次。孩子不愛吃肉,我就包肉餡餃子,讓他食慾大開。平時熬八寶粥,粗細糧搭配。

  3、避免一面進餐,一面看電視、看書或玩玩具。這樣會影響孩子的胃液分泌,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要確保孩子有固定的吃飯時間和地點。我們就餐時,所有人都坐在餐桌前,電視和音響關閉,安靜吃飯。

  4、積極的心理暗示。讚美食物,大人吃得津津有味,孩子自然願意品嚐。以肯定的口氣相信孩子能吃完他那份食物。我有時故意說:“這點飯估計填不飽小凡的肚子,他可是個小餓狼啊。”孩子得意地笑著,果然吃個碗底朝天。

  5、創造愉快的就餐氛圍。心情好,胃口也好,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不要在餐桌上談孩子的學習成績,指責、恐嚇、責罵或以其他方式懲罰孩子,因為恐懼、擔憂、憤怒等負面情緒會直接影響孩子的食慾。民以食為天,吃飯是最好的享受,這一點一定讓孩子感受到。

  6、消除恐懼。有的孩子對於吃某種食物有恐懼心理,如有的孩子怕吃魚,是因為怕被魚骨刺傷。因此,家長應想方設法去除魚骨之後,再讓孩子吃,或讓孩子吃少刺的魚。

  7、孩子多做戶外活動,多喝開水(尤其是冷開水),以促進新陳代謝,但避免進食前劇烈運動。孩子剛剛做完劇烈運動後是沒有食慾的,如果此時就餐,孩子必然會挑挑揀揀,長此以往,易養成挑食的壞習慣。

  8、給予孩子獨立進食的機會。二三歲的幼兒會產生獨立進食的要求,家長不可因擔心孩子吃得不夠,或弄髒衣服、地板而忽視了孩子這一心理需求,進而使孩子失去對食物的興趣。

  總結:孩子的飲食健康,極其重要,要時刻注意孩子們的心理、生理習慣的變化,幫助孩子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