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坑土樓群導遊詞

田螺坑土樓群導遊詞

  作為一位出色的導遊人員,時常需要用到導遊詞,導遊詞是講解當地的基本情況,介紹風土人情的文章。我們應該怎麼寫導遊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田螺坑土樓群導遊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各位朋友,歡迎大家參觀田螺坑土樓群。

  土樓被譽為”東方文明的一顆瑤復明珠”、”中國古建築的奇蔭”,正申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南靖土樓作為福建土樓的傑出代表,在申報”世遺”中發揮著應有的作用,而田螺坑土樓群則是南靖土樓中最具特色的典型,20xx年5月評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xx年11月,田螺坑被公佈為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村,田螺坑土樓群成為海內外人們考察、遊覽土樓的首選之地。

  “四菜一湯”田螺坑土樓群

  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第一回來到田螺坑土樓群觀景臺,無不為之驚律。1985年11月間,在北京召開的國際生土建築學術研討會剛結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史蒂墳斯。安德烈就率國際土建調査運用中心的四名外國專家,慕名前往永定縣、南靖縣考查土樓。外國專家對這富有民族傳統特色的生土建築無不連聲OKOK,認為對今後的建築藝術創造將帶來深遠影響。安德烈則稱田螺坑土樓群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神話般的山區建築模式。

  田螺坑東、西、北二面環山,南面為大片的梯田。在基地穴位的選擇上,遵循中國的”風水”建築規劃理論,講究因地適宜。五座土樓依”金木水火土“進行佈局,一個方形土樓屬土居中,四座圓形土樓環繞其上下左右。

  站在這兒往下看,由螺坑土樓群的4座圓樓從4個角落拔地而起,一座方樓資立其中,5座土樓恰似一朵梅花綜放在大地上。”如天上掉下的飛碟,地上長出的磨薛……不可想象的怪物,超然地橫躺在眼前的山谷中,我們都看呆了一陣。”這是日本建築學家茂木計一郎等人首次看到土樓時的描寫。上海同濟大學路秉傑教授帶領師生完成《福建南靖圓寨實測圖集》後說:”沒有看到田螺坑的土樓群,不算真正看到土樓。”他撰寫的論文《奇中之奇—田螺坑土樓建築群》在國際掩土大會上宣讀。

  田螺坑土樓群中間的方形樓,建於清嘉慶年間,叫”步雲樓”,四角4座圓形樓,分別叫”和昌樓”、”振昌樓”、”文昌樓”、”瑞雲樓”,各自建於1952年、1930年、1966年、1930年。其中文昌樓因建造時受地形限制,因地制宜,建成了橢圓形樓,這是南靖唯一一座橢圓形樓。據考查,5座樓的中心距離呈”黃金分割”比例,不能不叫人稱奇。

  如此美妙絕倫的土樓組合,怪不得某西方國家會把田螺坑土樓群誤認為是中國南方核基地!

  像田螺坑土樓群這樣奇特的民居是建築藝術的瑰寶,它以獨特的風格和博大內涵,引起國內外傳媒和學術文化界的廣泛興趣。認識、研究田螺坑土樓群必須用不同學科的視點,作動靜態、縱與橫的綜合考察,才能全面認識它在文化體系中的價值和位置。它的奇特構圖,它的深逮的文化藝術氣質,或者說作為一種巧奪天工的人文景觀,已使人們超越單純建築物的一面,而以巨大的熱情關注土樓的歷史文化。臺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廈門大學、同濟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日本東京藝術大學、美國哈佛大學等人類學、歷史學、建築學的學者紛紛前來作專題調查研究,發表大量論文,出版系列著作,田螺坑土樓群是他們感興趣的大熱點。我們暫且進入田螺坑土樓群裡面,就結構特徵等方面作一些瞭解,算是揭開神秘土樓文化的一點點面紗吧。

  現在我們走的這條石徑,建於清代,和步雲樓是同一時期建造的,也是土樓當時通住外面世界的必經之道。在石徑左側梯田觀察,我們可以看到整片土樓群起了變化:剛才在上面俯敏,5座土樓呈平面排列’而這裡看過去’ 5座土樓呈一條斜線排列。從幾個不同的角度觀察,土樓會有不同的變化,給人以不同的感覺,這也是田螺坑土樓群與眾不同的地方。沿石徑而下,兩側是層層梯田。秋天,稻穀成熟,背景一片金黃。春夏,未苗苗壯,梯田一片蔥翠。如此美麗的景色映襯土樓,那麼淳樸、和諧,難怪美國蓋蒂保護所和澳大利亞遺產委員會等組成的考察組考察時,蓋蒂保護所副所長內維爾。阿格紐評價:”這是我所見到的最漂亮的與自然環境相協調的民間建築。”不知各位是否有同感?

  首先讓我們來到文昌樓。穿過門板用厚杉木鐵皮製作的森嚴大門,我們看到這是由許多獨立的小家庭聚集起來的一個大家庭。幾乎所有圓土樓都只有一個大門作出入口,土牆通常1米多厚,門框、門植用石條徹成,兩片大門板厚10釐米,還加上根門巧推進牆體預留的數米長的門巧洞內,將門板緊緊卡住,非常牢固。除非撞塌牆體,否則就是從外面伸進據子銀斷門巧中部,它仍然卡在門上,無法從外面開門。大門廳是出入的通道和家庭聚會休息場所,靠牆兩邊放的石頭和長発是供休閒的老小和客人聊天。土樓的中心是露天大天井,房門和窗門都朝天井。土樓內外牆是同心圓炮成的圓弧,外長內短。房間的陽牆都顯放射狀,形成的房間象相桔那樣一辯維圍聚成一週,當地人稱”斧頭間”。天井內通常都有水井,這樓內的水井偏於左側,是風水先生的設計。

  二層用作倉庫,對外也不開窗,對內少開窗。三層以上是臥室,對外開長條小窗,對內開直橫窗或其它窗。房間大小一致,擺設幾乎一床、一桌、一衣橋。頂層一般不釘天花板,這樣何處出現漏雨都隨時發現,以便及時維修。所有圓土樓的屋頂都非常平緩,屋瓦是青瓦。中脊和出水口都用青磚壓牢,旣防風又點綴屋面。站在文昌樓第三層朝上往外看,上面的土樓成層次排列,與樓後的大山相融洽,顯得特別雄壯。

  接下來,我們去看看振昌樓。

  此樓的結構基本上與文昌樓相同,你們是否發現它和前者的差別?很明顯,這座樓的'中廳,與大門廳並不對稱,而是偏於左側,也是出於風水需要。天井也沒有水井,這是因為地勢較高,找不到泉眼,所以水井設在樓外。

  看過了圓樓,我們去看看方樓吧!

  這叫步雲樓,進入樓內,我們發現此樓前低後高,從門廳到後廳堂是層層而上,步步高昇,使我們一下子就想起它的名字一步雲樓。樓內同樣無水井,原因跟振昌樓是一樣的,但是井周圍砌了條水溝,供排水用。樓內設有四部樓梯,分別設在四個角落,底層除了四角的房間開一個窗,其餘的都不開窗。廚房也比較特殊,裡面設有壁糖,這是土樓裡常見的。

  田螺坑土樓群採用普通窮土牆窮牆,它是用無腐植質的淨紅壤土,再配以細河沙或田底層泥或老牆泥複合發酵後的熟土。一些土牆還放進竹片,起到牽引作用,就像現在的鋼筋一樣。

  田螺坑土樓群的黃氏家族,自明初開基以後,就以土樓為家。黃氏家族有300多人住在這些土樓裡面,一座土樓包含了他們的全部歷史的生活,有”小宇宙”之說。這些土樓是臺灣台中、臺北等地黃氏伯三郎派下版察家族移民的祖盾或親族住宅,所映了這些黃氏家族的包括住宅文化在內的以往物質、精神文化成果的總和與特性。

  出田螺坑土樓群,請在邊側駐足觀察,發現田螺坑土樓群依山勢高低排列,層次分明,錯落有致。樓與樓之間,小道相連,旣相互獨立,又渾成一體。

  從下觀景臺仰望土樓群,所有的窗戶特別明顯,一座座土樓像宮殿,像城堡,也有人說像西藏的布達拉宮,你們認為呢?中國文物局古建築保護專家組組長組長羅哲文曾寫詩讚美:田螺坑畔土樓家,霧散雲開映彩霞。俯視宛如花一朵,旁看神似布達拉。或雲天外飛來碟,亦說魯班墨斗花。似此樓形世罕有,環球建苑一奇範。

  仰望田螺坑土樓群似布達拉宮

  遊客朋友們,當您為土樓龐大的造型吃驚時,是否想到這是維繫山區居民心理的產物;當您見到土樓,產生絕古的印象時,是否知道土樓造型藝術的發源在於西安半坡村和臨撞姜家寨等中華民族原始氏族社會。當您實地參觀了土樓後,是否會像一些遊客一樣,對“山區民俗”“自然風水”“窮土”等基本要素感興趣?

  土樓是一本翻讀不盡的書,田螺坑土樓群是其中極其重要的篇章。它的圖片、鏡頭,曾出現在海內外無數傳播媒體上,聞名世界。我們從認識田螺坑土樓群開始,初步認識了土樓人家,瞭解一些土樓文化,希望大家今後能夠來南靖參觀、考察,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與鑽研,為世界歷史文化的交流、保護髮揮作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