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文物旅遊景區導遊詞
嘉峪關文物旅遊景區導遊詞
作為一名優秀的旅遊從業人員,通常會被要求編寫導遊詞,導遊詞具有注重口語化、精簡凝練、重點突出的特點。那麼寫導遊詞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嘉峪關文物旅遊景區導遊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嘉峪關文物旅遊景區導遊詞1
嘉峪關旅遊資源豐富,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是全國唯一的長城文化與絲路文化交匯的城市。關城文物景區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懸壁長城號稱“西部八達嶺”,盤旋於黑山之上,氣勢雄偉,蔚為壯觀;石關峽景區是絲路文化的典型代表,張騫出使西域就從這裡經過;魏晉墓群具有地下畫廊之稱,周邊分佈著2000多座墓葬群,出土的“驛使圖”是中國郵政的標誌;“七一”冰川終年積雪,距離市區116公里,是亞洲距離城市最近的冰川;嘉峪關夏季上升氣流優良,是世界三大滑翔基地之一,舉辦過首屆國際滑翔賽。相繼建成的4A級東湖生態旅遊景區、紫軒葡萄酒莊園以及嘉峪關大劇院、多普勒氣象觀光塔、森林公園、長城博物館、城市博物館等一批人文景觀。透過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最佳化旅遊發展環境,挖掘提升文化內涵,培育出
了一批特色精品線路與精品景點,初步形成了以“5A、4A級旅遊景區”為龍頭、3A級景區為主體,文物古蹟遊、現代工業遊、農耕文化遊、休閒生態度假遊為一體的旅遊格局。嘉峪關是長城文化和絲路文化的交匯點,世界歷史文化遺產地和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的嘉峪關關城、世界一流的國際滑翔基地、亞洲距城市最近的“七一”冰川、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魏晉墓群、西部八達嶺之稱的懸壁長城、萬里長城第一墩、討賴河大峽谷、長城博物館、迎賓湖旅遊園區、東湖生態園區和酒鋼水上樂園等旅遊資源。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嘉峪關市是中國鐵人三項運動訓練基地和專業賽場,是國際鐵人三項賽和全國汽車場地越野賽重要舉辦地,有西北一流的體育館場,是舉辦國際、國內重大體育賽事的理想城市。目前,嘉峪關市已有四星級賓館3家、三星級賓館5家、二星級賓館3家、一星級1家,旅遊定點飯店2家;有國際旅行社3家、國內旅行社17家;旅遊涉外定點餐館、商店、汽車公司、農家樂共32家,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綜合接待能力。2006年,嘉峪關市共接待遊客74萬人次,旅遊及相關產業收入3.12億元。去年,全社會旅遊人數165萬人次,年均增長21.8%;旅遊及相關產業收入7.5億元,年均增長23.7%,遊客集散中心的地位和作用逐步形成,帶動了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
嘉峪關市已形成以冶金工業為主體,化工、電力、建材、機械、輕紡、食品為輔的工業體系。酒鋼集團公司已形成了以鋼鐵冶金工業為主體,冶金新材料、能源化工、裝備製造、食品釀造、建材工業為主導的多元工業體系。酒鋼(集團)公司已形成1000萬噸鐵、鋼、材綜合生產能力,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增強,位居全國企業500強第155位。
嘉峪關市經濟質量較高,人民生活水平在全省處於領先地位。“十一五”以來,嘉峪關經濟社會發展明顯提速。截止去年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4億元,是“十五”末的2.2倍;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25萬美元,主要人均經濟指標位居甘肅省前列。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865元,比“十五”末淨增3115元,連續七年位居甘肅省首位。先後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四連冠”等殊榮。2009年,吳邦國委員長視察我市時,欣然題詞:“湖光山色、戈壁明珠”。
嘉峪關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富有西部情調、獨具大漠神韻的旅遊紀念品頗受國內外客商和旅遊者的青睞,生產的旅遊產品風雨雕、駝絨畫、夜光杯、嘉峪石硯產品等曾多次獲獎,在國內外旅遊市場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尤其是取材於大漠戈壁的天然沙漠風化奇石和野生乾草、乾花,經人工精心選擇鑲制而成的大漠風雨雕系列產品,其造型逼真,構思新穎巧妙,賦予大漠風雨奇石人性化和不可複製性,是廣大遊客的饋贈佳品,並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另外,嘉峪關市的風味小吃也是一絕,各地風味小吃盡匯於此,這裡匯聚有四川、東北、江浙、陝西、新疆及省內臨夏、蘭州等各地的維吾爾、回、朝鮮、漢等民族風味小吃30餘種,頗受市民和旅遊者的喜愛。
嘉峪關文物旅遊景區導遊詞2
嘉峪關文物景區本資料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資料為準。嘉峪關位於甘肅省嘉峪市,是萬里長城最西邊的關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關城附近已建成一座中等工業城市,城區街道敞整潔,城區西北是著名的嘉峪關長城,西南是終年積雪的祁連山,城外四周則是廣漠無邊的戈壁灘。嘉峪關風光壯美,從嘉峪關到酒泉,中間只有20多公里。
嘉峪關長城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嘉峪關南為祁連山,雪峰綿亙千里;北為龍首山、馬鬃山,與祁連山對峙,雄居河西。嘉峪關的神氣之處就在於一個“關”字。整個關城分為外城、甕城和內稱三層,結構巧妙,可以說固若金湯了。關城外面還在繼續建造新的長城,這些人造景觀多了,讓後人也無從分辨誰真誰假,不知道是福是禍。而一旁的長城博物館值得一看,裡面很多文物和介紹令人耳目一新。
嘉峪關城保留得非常完好,關城建築非常雄渾。嘉峪關市區有兩條較繁華的美食街,一條是振興市場,一條是鏡鐵市場,各色麵食居多。嘉峪關旅遊資源以嘉峪關關城、魏晉壁畫墓、萬里長城第一墩、懸壁長城、長城博物館、黑山岩畫等最為著名。嘉峪關位於古絲綢之路的中段,是明代萬里長城的西起點。她南依祁連山,北望馬鬃山,長城連線兩山,使嘉峪關雄居東西咽喉要道,成為天下雄關。嘉峪關周圍古蹟眾多,名勝林立,敦煌莫高窟、嘉峪關城樓、懸壁長城、七一冰川、魏晉墓等馳名中外,加之當地的夜光杯、大板瓜子、駝絨等土特工藝產品,使嘉峪關又成為重要的旅遊勝地。
嘉峪關文物旅遊景區導遊詞3
嘉峪關關城在嘉峪關市區西南6公里處,位於嘉峪關最狹窄的山谷中部,地勢最高的嘉峪山上,城關兩翼的城牆橫穿沙漠戈壁,向北8公里連黑山懸壁長城,向南7公里,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萬里長城西端主宰,自古為河西第一隘口。
關城始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從初建到築成一座完整的關隘,經歷了168年1372-1539年的時間,是明代長城沿線九鎮所轄千餘個關隘中最雄險的一座,至今儲存完好。1961年3月,被國務院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地勢險要,建築雄偉而得有“天下雄關”、“連陲鎖陰”之稱。嘉峪關由內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線成重疊並守之勢,壁壘森嚴,與長城連為一體,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軍事防禦體系。現在關城以內城為主,周長640米,面積2.5萬平方米,城高10.7米,以黃土夯築而成,西側以磚包牆,雄偉堅固。內城開東西兩門,東為“光化門”,意為紫氣東昇,光華普照;西為“柔遠門”,意為以懷柔而致遠,安定西陲。門臺上建有三層歇山頂式建築。東西門各有一甕城圍護,西門外有一羅城,與外城南北牆相連,有“嘉峪關”門通往關外,上建嘉峪關樓。嘉峪關內城牆上還建有箭樓、敵樓、角樓、閣樓、閘門樓共十四座,關城內建有遊擊將軍府、井亭、文昌閣,東門外建有關帝廟、牌樓、戲樓等。整個建築佈局精巧,氣勢雄渾,與遠隔萬里的“天下第一關”山海關遙相呼應。
在嘉峪關流傳一個歌頌古代工匠的傳說。說是明朝修嘉峪關時,主管官員給工程主管人出難題,要求他預算用材必須準確無誤。在工匠們的幫助下,工程主管人進行了精確的計算。結果工程竣工時,所備的磚瓦木石恰恰用完,只剩下一塊城磚,稱為“最後一塊磚”。現在這塊磚仍放在會極門西甕城門門樓簷臺上,旅遊者慕名都要來看一看這“最後一塊磚”,引起對古代工匠們的聰明、智慧的敬佩之情。
嘉峪關自建造以來,屢有戰事。明正德年間的1515-1522年,吐魯番滿速爾兵數犯河西。當時嘉峪關只是座孤城,以致滿速爾兵兩破關城,並屢掠附近請部民眾牛羊。直到1539年嘉峪關建成為一座完整的軍事防禦工程後,關城鎖陰邊睡,又有明牆暗壁相合,才真正成為固若金湯的天下第一關。
今天,嘉峪關經過修葺,仍可見當年雄險的邊關氣勢,登關樓遠眺,長城似游龍浮動於浩翰沙海,若斷若續,忽隱忽現。天晴之日,或海市蜃樓,或塞上風光,奇特景色,盡收眼底。
嘉峪關文物旅遊景區導遊詞4
萬里長城――嘉峪關:“萬里長城――嘉峪關”是1961年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嘉峪關始建於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由內城、外城、羅城、甕城、城壕和南北兩翼長城組成。嘉峪關是明代萬里長城的西端起點,也是長城沿線儲存最為完好、規模最為壯觀的古代軍事城堡,有“天下第一雄關”之美譽。
古老長城的丰姿:登上雄偉的嘉峪關,領略古老長城的丰姿,感受“天下第一雄關”的雄、壯、奇、美。關上,光化樓、柔遠樓、嘉峪關樓,三樓聳峙,雄偉壯觀;關內,遊擊府肅穆典雅,陳列栩栩如生,文昌閣、戲臺、關帝廟雕樑畫棟,飛簷凌空,城垣佈局精巧合理;關外,瀚海空寂,長風獵獵,千年古道清晰可辨;關下,九眼神泉,碧波盪漾,景色宜人。極目遠望,西面是廣袤的'大漠戈壁,北面是赤日炎炎的黑山,南面是蜿蜒起伏的祁連雪山,東面是優美靚麗的嘉峪關市區。
雄壯非凡:廣闊的關城,橫臥戈壁灘上,兩側城牆與山相連。巍峨硃色的城樓昂然欲飛,襯托著祁連山如玉的雪峰,美麗如畫。登城樓遠望,萬里長城似龍游於戈壁灘瀚海間,天晴之日,或可見海市蜃樓。城下戈壁灘上駱駝隊的渾厚的悠揚的鈴聲,使人想起古代“絲稠之路”上的商隊和旅行者,令人神馳!清代林則徐因禁菸獲罪,被貶新疆,路經嘉峪關,見這關如此雄偉,有詩讚道:“嚴關百尺界天西,萬里徵人駐馬蹄。飛閣遙連秦樹直,繚垣斜壓隴雲低。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蒼茫入望迷。誰道崤函千古險,回看只見一丸泥。”極言這關的威嚴和雄偉壯麗。又云:“除是盧龍山海險,東南誰比此關雄。”指出這關真乃“雄關”。
古稱討賴河墩,公元1539年由肅州兵備道李涵監築,它是明代萬里長城的西端起點,長城就是從這裡起步,宛若巨龍,穿戈壁過沙漠,翻山越嶺,蜿蜒東行直達遼東。長城第一墩北距關城7.5公里,墩臺矗立於討賴河邊近56米高的懸崖之上,可謂:“天下第一險墩”。
明代,嘉峪關管轄著“腹裡、沿邊、境外墩臺三十九座”。關內墩臺林立,縱橫交織,相互瞭望,互通情報。長城第一墩,是關南最主要的一座墩臺,擔負著傳遞關南及祁連山諸口軍事資訊的任務。設有塢、驛馬、驛駝、食宿、積薪等物,配備有一定數量的守兵。長城第一墩是嘉峪關軍事防務的重要據點,這裡曾經伴隨著雄偉壯觀的嘉峪關演繹過許多神奇的故事,詩曰:長城第一墩“清流討賴臨危壁,大嶺祁連斷戰氛。鎧甲冰河聞拆鬥,旌旗旭日舞鵬鯤”。
長城第一墩景區自然景緻壯觀,極目南眺,山峰終年潔白,襯映著藍色天空,更是清新如畫。景區面積3.22平方公里,包括長城第一墩、觀景平臺、地下谷服務區、討賴河滑索、天險吊橋、“醉臥沙場”雕塑群等遊覽區。
懸壁長城是嘉峪關西長城的一部分,公元1539年由肅州兵備道李涵監築,此段長城從關城東閘門邊的角墩起向北延伸至黑山山腰,全長7.5公里。山上長城750米,氣勢雄偉,垂若懸臂,有“西部八達嶺”之稱。
懸壁長城景區內長城蜿蜒於黑山之巔,陡峭險峻,委曲迴旋。張騫、霍去病、玄奘、馬可?波羅這些或是和平使者,或是開疆拓野的將軍,都曾在這裡駐足。刻鑿於黑山崖壁之上的古代史書“巖畫”是人類文明的印跡,蘊含的是一種永恆的古老與神奇。
嘉峪關文物旅遊景區導遊詞5
懸壁長城位於嘉峪關關城北8公里處石關峽口北側的黑山北坡。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為了加強嘉峪關的防禦,肅州兵備道李涵在暗壁以外,峽南側的山頭上開始,監築了一條長15公里的片石夾土牆。工程完成於嘉靖十九年1540年,使關城防禦更加嚴密,古稱“斷壁長城”。因城牆自山上陡跌而下,在山脊上似長城倒掛,鐵壁懸空,從山上陡跌而下,封鎖了石關峽口,俗稱“懸壁長城”。
懸壁長城原牆現只餘一截,底闊4米,上寬2米,高0.5-6米不等。片石層厚10-15釐米,土層厚10-12釐米。現存750米長城經1987年重修,其中有231米城牆懸掛於高150米,傾斜度為45’的山脊上,高達6米,片石、土層厚度如舊。在牆頭增築垛牆和宇牆,首尾各添築一墩臺,在首墩和山坡上築臺階式饅道。遊人拾級而上,平坦處如履平地,險峻處如攀絕壁。頗似北京八達嶺長城。有詩讚雲:“萬里長城萬里關,迭障黑山暗壁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