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越高為什麼海水密度越小
海水密度主要取決於海水的'溫度和鹽度分佈情況。赤道區溫度最高,鹽度較低,因而表層海水密度最小,約為1.0230 g/cm。由赤道向兩極,密度逐漸增大。在副熱帶海域,雖然鹽度最大,但因溫度下降不大,仍然很高,所以密度雖有增大,但沒有相應地出現極大值。海水最大密度出現在寒冷的極地海區,如在南極海區,密度可達1.0270g/cm以上。
對於固定深度來講,海水密度只是溫度和鹽度的函式。因此,隨著深度的增加,密度的水平差異與溫度和鹽度的水平分佈相似,在不斷減小,至大洋底層則已相當均勻。
海水的溫度決定於輻射過程、大氣與海水之間的熱量交換和蒸發等因素。大洋中水溫為 -2℃至30℃;深層水溫低,大體為-1℃至4℃。大洋表層年平均水溫:太平洋最高,為19.1℃;印度洋次之,為17.0℃;大西洋最低,為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