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馬王堆導遊詞

長沙馬王堆導遊詞

  作為一名導遊,總歸要編寫導遊詞,導遊詞是講解當地的基本情況,介紹風土人情的文章。那麼導遊詞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長沙馬王堆導遊詞,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長沙馬王堆導遊詞1

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參觀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陳列館,下面從三個部分給大家進行講解。

  馬王堆漢墓位於長沙市東部地區原馬王堆鄉,距市中心約4千米。這裡地勢平坦,地面有土冢兩個,它們大小相仿,平地兀起,中間相連,形狀頗似馬鞍。相傳這裡是五代時楚王馬殷的墓地,故名“馬王堆”。但根據北宋《太平寰宇記——長沙縣》的記載,這裡是西漢初年長沙王劉發葬其母程、唐二姬的墓地,號曰“雙女冢”。究竟馬王堆這座神奇古墓的墓圭人是誰呢?在未發掘之前,實為千古之謎。

  1971年底,湖南省軍區366醫院決定在此修建地下病房和倉庫。為了配合基建,我們對此進行了考古發堀,這才揭開了這座千年地官的神秘面紗。

  馬王堆共有三座墓,按發現秩序的先後,分別編為一號、二號、三號。其中一號、二號墓東西方向平行並列,三號墓在一號墓南側。一號墓墓曰呈方形,下面為鬥形墓坑,是典型的西漢墓葬形式。墓口南北長19 ̄5米,東西寬178米,從封土算有20 ̄5米深。自墓口向下有4級臺階,墓室北面有一條由地面幾乎直達墓底的斜坡墓道。墓中共出土漆本器、紡織品、帛畫等各類文物1800餘件及一具倮存十分完整的女屍。二號墓墓口和中部為圓形,下面3米處為方形,由於曾經多次被盜,且白膏泥密封較差,故整個墓葬已嚴重坍塌,僅殘餘200餘件文物。三號墓與一號墓形制相同,因該墓儲存得較好,出土了帛書、帛畫、簡牘、漆木器、紡織品等1000多件文物。遺憾的是,該墓屍體已經腐爛,僅殘存一具骨架。經鑑定,墓主人是一個身高約185米,年齡30歲左右的男性。

  一號墓之所以儲存得如此完整,主要原因在於:首先在墓室底部鋪墊15釐米厚的白膏泥,棺槨上部及四周填塞厚度約為鬥0釐米、重5000多千克的木炭,再在木炭外面填放1.3米厚的白膏泥,白膏泥之上的填土又每隔半米厚時用夯錘夯實一次。墓中放置木炭主要起防潮、乾燥作用,墓中少量水分可以被它吸附。白膏泥的學名叫微晶高嶺土,是製造瓷器的原料,它有較強的防滲漏和密閉特性。正由於當時採取了這樣的築墓方式,即深埋密封,該墓的屍體、葬具及大量隨葬器物才能夠完整地儲存下來。

  三號墓出土的這支紀年木牘上有這樣一段文字“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家丞奮移主藏郎中,移藏物一編,書到先質,具奏主藏君。”把這段文字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卜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管家奮將隨葬品及其一份清單遞呈主藏郎中。主藏郎中收到清單後,先後對照實物——唱讀和驗收,最後將結果啟奏主葬君。”在這支給墓主人去陰曹地府開具的“通行證”上,有“十二年二月乙巳朔”的記錄。經考證指的是漢文帝十二年二月二十四日,即公元前168年2月24日,這就是三號墓墓主人下葬的準確日期。

  經過考古發掘,我們發現馬王堆是西漢初期馱侯家族的墓地。從二號墓出土的“利蒼”玉印、“軟侯之印”(銅印〉和“長沙丞相”(銅印)來看,二號墓墓主人應該是第一代皸侯、長沙國丞相利蒼。他生於戰圄末年,死於西漢高後二年(公元前186年)。早年利蒼曾跟隨漢高祖劉邦參加過秦末農民起義、楚漢之爭,為西漢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漢初他升任長沙圄丞相,極力鞏固中央政權,維護祖圄統一大業,據《史記》和《漢書》記載,於惠帝二年四月(公元前193年)以功再封馱侯。f社,是地名,在現在的河南省羅山縣和光山縣之間。食邑為七百戶,與陳平、張良等萬戶侯相比,是個不太大的侯。但是由於利蒼處在長沙國的位置獨特,所以家族成員生前甘食美服,享盡人間的榮華富貴,死後也得到厚葬。

  利蒼的夫人葬於一號墓,根據墓中出土的一枚“妾辛追”的印章可以得知她的姓名叫辛追。雖然貴為侯爵夫人,她卻經歷了早年喪夫、晚年喪子的錐心之痛,於汊文帝后元一年(公元前163年)左右撒手人寰,死時大約50多歲。根據女屍和T形帛畫上辛追的形象,我們請西安超人雕塑研究院復原了一箇中年馱侯夫人的蠟像,再現了辛追當年的風采。

長沙馬王堆導遊詞2

  今年年初,我與媽媽來到了湖南省博物館參觀。我一進門,琳琅滿目的瓷器、淘器、青銅器、古人用過的物品和我叫不出名字的文物都呈現在我們面前。我們跟著講解員遊了整個博物館。出了博物館,我和媽媽都不說話,因為我們心裡都為博物館裡每一樣物品暗暗讚歎、驚訝不已。我以前去過西安漢陽陵,那裡氣魄也非常雄偉,但感覺裡面的東西都和馬王堆出土的'文物大不相同。

  讓我講講這兩個同樣是漢朝陵墓的不同特點吧。西安漢陽陵是漢景帝劉啟及其皇后王氏同?異穴的合葬陵園,佔地面積20平方公里,有190多個葬坑。陵園平面呈不規則的葫蘆形,東西長約6公里。南北寬3公里。在這個陵園裡出土了大量陶俑,有武士樣的、有女僕、文官及大臣等,還有陶塑家畜,如豬、牛、羊、馬、雞鴨、鹿等。大的有約一米長大小,小的只有手掌大小。這些物品都是皇帝死後的陪葬品,並不是生前用過的東西。講解員告訴我們,這說明漢朝當時是蠻富裕的,皇帝死後也希望在地下物資豐富、生活富裕。漢陽陵跟兵馬傭坑非常相似,都是死後帶無數的陶泥做的人物、動物來陪葬。可湖南馬王堆就不一樣了。馬王堆挖掘出土了三個漢墓。其中一號墓是利倉妻子的墓,三號墓是利倉兒子的,二號墓是漢初長沙丞相?侯利倉。

  三座墓坑中一號坑最大。南北19.5米。東西寬178米,深16米。對於一個墓坑來講,所佔的面積是巨大的。更精彩的還是此坑出土的“千年女屍”。大家應該都認為,在地底下埋藏已久的屍體一定會完全腐爛。可是,這個“千年女屍”在地下埋了兩千多年,面目還像剛死的屍體一樣。當考古學家在一號坑中發現這個“女屍”的時候,“女屍”的身上盡然包著20件衣服。經過一星期的努力,考古學家把這“女屍”的衣服一件件小心地脫了下來。當真面容呈現出來時,所有的考古學家都目瞪口呆:那不像一具千年女屍,而像一具新鮮屍體。她的皮膚是淡黃色的,按下去還有彈性,部分關節還能活動。這是中國歷史上出土的第一具完整的千年“溼屍”。

  在國際上都很有名的。另外還出土許多墓主身前使用過的日常物品,如碗筷、梳妝用品、錢幣、食物等等。西安漢陽陵和湖南馬王堆,兩個陵墓,前者佔地面積巨大,墓坑多,後者佔地面積相對較小,只有三個墓坑;前者多出土陪葬陶俑,後者是真實的屍體和當時使用的東西。這就是兩個陵墓的最大不同點。當然,我相信大家一定對“千年女屍”感興趣吧,那麼什麼時候你們也去看看吧?!

長沙馬王堆導遊詞3

  馬王堆漢墓在湖南省博物館院內。1972年至1974年先後在長沙市區東郊瀏陽河旁的馬王堆鄉挖掘出土。一號漢墓出土的女屍,時逾2100多年,形體完整,全身潤澤,部分關節可以活動,軟結蒂組織尚有彈性,幾乎與新鮮屍體相似。它既不同於木乃伊,又不同於屍臘和泥炭鞣屍。是一具特殊型別的屍體,是防腐學上的奇蹟,震驚世界,吸引不少學者、遊人觀光。女屍經解剖後,軀體和內臟器官均陳列在一間特殊設計的地下室內。

  馬王堆漢墓的發掘,對我國的歷史和科學研究均有巨大價值,其出土文物異常珍貴。從三號墓中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經考證,比《黃帝內經》(成書於春秋戰國時代)可能還要早,書中記載了52種疾病,還提到了100多種疾病的名稱,共載方280多個,所用藥物計240多個。這是我國現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方劑。《五十二病方》的發現,補充了《內經》以前的醫學內容,是一份非常珍貴的醫學遺產。

  馬王堆三座漢墓共出土珍貴文物3000多件,絕大多數儲存完好。其中五百多件各種漆器,製作精緻,紋飾華麗,光澤如新。珍貴的是一號墓的大量絲織品,保護完好。品種眾多,有絹、綺、羅、紗、錦等。有一件素紗禪衣,輕若煙霧,薄如蟬翼,該衣長1.28米,且有長袖,重量僅49克,織造技巧之高超,真是天工巧奪。出土的帛畫,為我國現存最早的描寫當時現實生活的大型作品。還有彩俑、樂器、兵器、印章、帛書等珍品。

  一號漢墓的彩繪漆棺,色澤如新,棺面漆繪的流雲漫卷,形態詭譎的動物和神怪,體態生動,活靈活現,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三號墓出土的10多萬字的大批帛書,是不可多得的歷史文獻資料。帛書的內容涉及古代哲學、歷史、和科學技術許多方面。經整理,共有28種書籍,12萬多字。另外還有幾冊圖籍,大部分都是失傳的佚書。二號漢墓出土的地形圖,其繪製技術及其所標示的位置與現代地圖大體近似,先後在美國、日本、波蘭等國展出,評價極高,譽為“驚人的發現”。

  馬王堆漢墓遺址位於長沙市東郊,距市中心四公里。因傳為楚王馬殷的墓地,故名馬王堆。三座漢墓中,二號墓的是漢初長沙丞相軑侯利蒼,一號墓是利蒼妻,三號墓是利蒼之子。三座墓中以一號墓規模最大,墓坑南北長19.5米,東西寬大17.8米,深16米。現在一、二號墓坑已經填塞,三號墓坑經過整理加固,儲存下來,並新建了大跨度的頂棚,供人們參觀。

  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軑侯利倉及其家屬的墓葬。位於湖南省長沙市東郊。長沙為漢長沙國首府臨湘縣所在地。該墓地曾被訛傳為五代十國時楚王馬殷的墓地,故稱馬王堆;又曾被附會為長沙王劉發埋葬其母程、唐二姬的“雙女”。湖南省博物館與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72年發掘了1號墓。1973至1974年初,發掘了2號、3號墓。1973年出版了《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據《史記》和《漢書》記載,長沙相利倉於漢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卒。2號墓發現“長沙丞相”、“軑侯之印”和“利倉” 3顆印章,表明該墓的墓主即第一代軑侯利倉本人。 1號墓發現年約50歲左右的女性屍體,墓內又出“妾辛追”骨質印章,墓主應是利倉的妻子。3號墓墓主遺骸屬30多歲的男性,可能是利倉兒子的墓葬。3號墓出土的一件木牘,有“十二年十二月乙巳朔戊辰”等字樣,標誌著該墓的下葬年代為漢文帝十二年(前168)。1號墓在構建時分別打破2號墓和3號墓的封土,則其年代應再晚些。馬王堆漢墓的發掘,為研究西漢初期手工業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當時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生活等方面,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實物資料。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