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語文《馬》公開課說課稿

七年級下冊語文《馬》公開課說課稿

  【教學目標、重點難點的設計(教材的處理)】

  布封的《馬》是一篇介紹馬的科學小品,語言文字優美,又是一篇優美的散文,作者用文學的筆調,描繪了馬在兩種生存狀態下的不同形象,表達了作者對在無限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著的馬匹的由衷贊對被人養育,經過訓練,供人驅使的馬的深刻同情。

  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

  1、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珍視生命、關愛動物的情感,引導學生初步思考和認識人與動物的關係,感悟動物身上所折射出來的可貴精神。

  2、知識和能力。積累生動的詞語和優美、深刻的語句,提高對不同體裁文章的整體感知能力。

  3、過程和方法。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做到觀點明確,言之有理。

  根據單元教學重點結合本文特點:制訂以下三方面教學目標:

  1、激發閱讀興趣,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閱讀和欣賞能力。

  2、品味積累文章中的精彩詞句。

  3、深入領會文章的深刻含義,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和自由表達能力。

  4、領悟和初步掌握對比手法(對比是本文寫作的一大特色,其一家馬與野馬的對比貫穿文章始終。透過品讀分析,得出野馬比家馬更美,探究概括出兩種馬的特徵。透過形象鮮明的對比可以感受到家馬的苦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抓住後半部分疑難重點句深入品讀探究,進一步感受家馬被人類摧殘、勞役,淪為人類惡性的奴隸的悲哀。從而達到激發學生珍視生命、關愛動物,思考人與動物的關係這一情感態度,價值觀層面上的教學目標。另外一處對比是野馬美貌部分,作者用它和另外七種動物作了對比,盛讚馬的高貴姿態。突出野馬的外形的美,從而反襯人類扼殺了馬的自然的天性的美。引人深思。我把第4點作為本課教學的重點,第3點:疑難句的理解以及培養學生的感悟和表達能力做為本課的難點。採用一課時完成。

  【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運用】

  這是一篇優美的散文,詞彙豐富,對動物的描寫精當、傳神。語言文辭優美,含義深刻,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我準備採用:創境激趣法、問題引導法、指導歸納法等方法進行教學。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訓練,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我根據本課教學目標和內容,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發展水平出發,應用多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以創境激趣法,問題引導法,指導歸納法進行教學。使他們在教師的主導下圍繞中心問題發表各自的意見,相互交流,相互爭議,激發他們主動獲取知識,培養健康情感。

  【學法的點撥與指導】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我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質疑為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的指導,採用了圈點批註法(預習筆記),主體思維法,小組討論法,語言賞析法。在指導過程中,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然後根據一系列緊扣教學目標的問題,使學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並在課文賞析後完成遷移性練習進行鞏固。使學生從感知到理解,從感性到理性,從學會到會學,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

  【教學程式設計】

  首先,創設情境,匯入激趣,聽背景音樂二胡曲《賽馬》問學生,腦海中浮現出了什麼畫面?然後幻燈打出遼闊草原上萬馬奔騰的壯觀場面,出示課題及作者,讓學生從聽覺、視覺各方面獲得直觀感受,激發學習本文的興趣,為文章的感知理解打下基礎。

  其次,感知文章,把握主題。

  第一步,先在二胡曲《賽馬》的背景音樂下教師聲情並茂地朗讀。透過配樂朗讀,把無聲的文字變為有聲的語言,生動地再現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情激情。

  第二步,然後檢查學生預習(預習時要求學生讀通文章,並畫出自己喜歡語句,作批註寫出喜歡的原因,即採用圈點批註法做預習筆記),疏通字詞,本文生字詞較多,須落實。這是讀通文章的前提。

  第三步,接著課堂提問:

  1、布封為我們介紹了幾種馬?誰更美?

  2、他們分別有什麼特徵,文中具體表現在哪裡?

  第四步,讓學生帶著疑問自由讀,主體思維,組織語言回答。第一個問題較簡單,可點名讓學生直接回答,第二個問題較難,可提示學生從文章中找重點詞句回答。因答題資訊較廣,採用小組合作交流後共同彙總歸納的形式,既提高了學習效率,又培養了合作精神。(學生充分交流反饋後歸納用幻燈顯示出來)。

  第五步,緊接著提問:如果你是一匹馬,你會選擇哪種生存方式,為什麼?

  在學生回答後,教師小結:作者布封也與我們一樣,在文中,無不顯現出他對無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著的馬匹的由衷讚美,對被人養育,經過訓練,供人驅使的`馬的深刻同情。

  再次,質疑探究,深入品讀。

  在學生基本把握文章主題及作者情感的基礎上,進一步領會重點詞句含義,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和自由表達能力。

  出示四個問題:

  1、如何理解文中它的教育以喪失自由而開始,以接受束縛而告終這句話?

  2、第二段中為什麼說它們額上覆著妍麗的一撮毛,項鬣編成了細辮,滿身蓋著絲稠和錦氈,這一切之侮辱馬性,較之它們腳下的蹄鐵還有過之無不及?

  3、家馬的苦難表現在哪些地方?找出文中有關語句說說。

  4、本文多處運用對比手法,請找出來,並說說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寫家馬部分的幾個句子是難點,只有讀了這幾個難點,才能深入領會家馬的苦難,把握作者的感情傾向及本文主題。讓學生細讀,從讀中品,從品中讀,教師可巡視並尋機參與其中點拔引導。回答前兩句的基礎上,從部分到整體,整理出第3題答案,最後用幻燈歸納打出。對比是本文最為突出的寫作方法。最後一題培養對這種手法的把握能力。

  接著:賞析語言,積累遷移。

  1、賞析精美語言。用我喜歡 一句,因為 的句式,回答交流(有預習的圈點批註充分準備)。第二步,由文字遷移,透過問題的思考,再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全文。2、有人說,馬是人類的朋友,而人類卻不是馬的朋友,結合本文談談的你的看法?(培養學生自由表達能力)

  2、延伸練習,課後作業。

  介紹你熟悉的一種動物,請抓住其特徵(可仿照文中用對比手法),並在描述中滲透自己的情感。透過此練習,將知識轉化為能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