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賞故宮單體建築說課稿範例
鑑賞故宮單體建築說課稿範例
尊敬的各位評委,上午好!
歡迎大家和我一起分享我的教學設計《鑑賞故宮單體建築》,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等八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 一、教材分析
本次課選自中國旅遊出版社出版的導遊系列教材《導遊基礎知識》,她是2013年省中職院校主幹專業核心課程推薦教材,也是歷年導遊資格考試的必考科目。她內容豐富,結構清晰,但理論性較強。對照課程標準,為了突出技能實訓,我在載入景區實體的基礎上採用了專案教學,將整本教材整合為八個專案。本次課選自專案五的模組一中的任務2,這打破了教材原有體系,任務的分配符合學生宏觀到微觀的認知規律,任務2的學習對後續模組中的單體建築欣賞起到了借鑑作用,地位重要。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因此課前我透過問卷星設定問卷並對結果進行了分析,這種網路調查方式學生樂於參與,能夠保證調查結果的準確性和客觀性。
透過調查,我發現作為中職二年級旅遊服務與管理專業的他們,瞭解故宮零散知識但缺乏建築系統認知,能簡單查詢資訊但處理分析能力不夠,知道導遊講解的幾種方法但綜合實踐能力不夠,她們對故宮的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渴望成功。 根據以上分析,我制定瞭如下的三維目標: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能說出中國古代單體建築的基本組成部分;
2.會描述屋頂、斗拱、彩畫、臺基等建築構件; 能力目標
1.能創編富有現場感的故宮單體建築導遊詞 ;
1
故宮建築講解說課稿!內容詳細,脈絡清晰!
2014江蘇省專業技能課兩課評比
2.能根據導遊講解標準進行導遊講解 ; 情感目標
1.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
2.感受獨特的故宮建築文化。 (二)重點難點
根據導遊專業的課程標準,圍繞行業人才培養規格,我設計瞭如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故宮單體建築的基本構件
解決措施:“做中學”突出重點。透過多樣活動、師生藉助多媒體等資源共同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解決重點。
難點:
學生導遊講解能力的培養
解決措施:“做中教”突破難點。透過小組彙報,教師示範、啟發,學生訓練,小組交流等方法突破難點。 這些措施的運用必須藉助於專業圖書、數字資源和圖片、影片等多媒體資料在內的多樣資源庫。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以任務驅動為主,兼用多媒體教學、情景教學、講練結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小組討論、模擬體驗中完成任務,真正的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這些教法學法都體現在我的教學過程中,我的課堂突破了時空的限制,真正做到走出教室、走進景點,回到教室、再到景點。教學過程主要包括創設情境、任務引入,任務探究、明確任務,任務驅動、實施任務,成果展示、多維評價和總結拓展、提升能力這五大板塊,總課時4課時,這樣的設計也符合學生從感知到應用的情感體驗。 (一)課前準備、鋪墊新課
準備是課堂學習的基礎,我根據教學需要,將學生分組並佈置學生完成任務 2
故宮建築講解說課稿!內容詳細,脈絡清晰!
2014江蘇省專業技能課兩課評比
書、去全景客虛擬旅遊、瀏覽故宮數字博物院,這讓學生課前自主學習,帶著問題走進課堂。 (二)創設情境、任務引入
新課開始,我播放影片《故宮的回憶》,讓學生再次感受故宮宏偉氣勢的同時,複習提問故宮佈局的特點,重點複習院的`運用與空間變化,在學生感受到單體建築時,我線上點選進入全景客虛擬旅遊平臺,瀏覽不同的單體建築的同時創設情境:假設我們帶領遊客參觀這些單體建築,我們該如何引導我們的遊客進行建築審美並體現皇家的建築禮制和威嚴呢?這樣透過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引導學生進入課題。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激發興趣,進入課題。 (三)任務探究、明確任務
根據課前任務書和一般的總分認知規律,師生共同討論,歸納出三個子任務:初識故宮單體建築、賞析故宮單體建築和講解故宮單體建築。這種思維碰撞後的任務更具有執行力。
設計意圖:思維碰撞,增強任務的執行力。 (四)任務驅動、實施任務
任務1:初識故宮單體建築
我先借助單體建築圖片,讓學生討論什麼是“一屋三分”?教師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給予專業術語的指導:屋頂、屋身和臺基。這既直觀形象,又能加深學生對“一屋三分”的理解。由於屋頂、屋身和臺基的不同構成了多姿多彩的單體建築,那麼該如何從這些方面去鑑賞呢?於是,我設定了
任務2:賞析故宮單體建築
根據參觀順序,結合中國古代建築審美,我將賞析故宮單體單體建築分為四個步驟,即遠眺屋頂、登上臺基、靜觀彩畫和仰望斗拱,這種旅程設計,讓學生身臨其境,激發探究慾望,逼進本次課的教學重點。
由於屋頂、臺基我們隨處可見,彩畫、斗拱學生知之甚少,因而根據知識點本身的特殊性,我針對這四個部分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1.遠眺屋頂:對於屋頂,我透過展示圖片分析結構、藉助影片學習折法、巧用折出的屋頂來數屋脊、屋身,最後透過全景客中故宮實體建築連線判斷並檢測學習效果,這些多樣的活動讓學生真正的做到做中學,學中做,實現了從感性到 3
故宮建築講解說課稿!內容詳細,脈絡清晰!
2014江蘇省專業技能課兩課評比
理性的跨越。
2.登上臺基:對於臺基,我透過常見的普通臺基引入,在全景客中發現乾清宮臺基的特殊,在學生有疑問的基礎上借佛教須彌座的講解來描述須彌座臺基,再透過太和殿三層須彌座的高大莊嚴來得出三層須彌座臺基到普通臺基的遞減順序。
3.靜觀彩畫:對於彩畫,我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透過完成教師給出的表格來檢測學習的效果,最後再結合實圖來判斷故宮建築彩畫的型別和判斷等級,這種圖示歸納和圖片判斷能力直指導遊考試的真題。
4.仰望斗拱:對於斗拱,由於比較陌生,我則透過課前學生拍攝的延政西路路燈的造型中的中國館原型來引入斗拱的概念,並藉助影片明確構成,觀察圖片找到位置,最後在師生討論的基礎上掌握斗拱的作用。這種建構和直觀教學模式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講解服務是導遊服務的核心,也是我們向遊客傳播文化的途徑,為了更好的提升學生帶團實踐能力,我設定了
任務3:講解故宮建築群佈局與陳設
新課程中特別強調師生關係的和諧,作為良師益友的我們若能在課堂上現身說法的給學生做好示範既能調動課堂氣氛,又能提高教師的威信。於是我藉助自己曾參加過導遊技能大賽並獲得過市一等獎的優勢,現場進行了示範講解,讓學生在聆聽的基礎上明確導遊講解的標準,並總結明確教師在講解時運用的幾種講解方法,然後運用這些方法修改自己課前完成的介紹詞。教師則在巡視中發現問題並給予幫助,這樣既能學有所用,更為後面的講解打下基礎。
設計意圖:學有所用,檢測知識,服務講解。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為了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膽量,我透過旋轉木談話法讓學生用自己創作的導遊詞在組內進行講解,這樣在指向難點的同時,還讓學生在比較中明白差距、選出代表,實現了自評和互評。 (五)成果展示、多維評價
透過練習,幾分鐘後,學生就能用自己創作的富有現場感的導遊詞進行導遊講解了。為了更好進行模擬體驗,各小組代表透過全景客虛擬旅遊平臺交流分享 4
故宮建築講解說課稿!內容詳細,脈絡清晰!
2014江蘇省專業技能課兩課評比
了學習成果,鍛鍊了導遊講解能力,突破了難點;然後根據多元智力理論,顧客評委、學生和教師從團隊成績評分表、學習過程評價表和任務完成情況等方面進行多維評價,發展了學生個性。自此,本課的三個任務順利完成。 (六)總結拓展、提升能力
(總結)為了更好的回顧課堂、理清脈絡,我根據單體建築審美要點,從創造性的斗拱結構、裝飾性的屋頂樣式和巧妙性的色彩裝飾等方面進行了知識的總結,這也讓學生再次感受了故宮建築文化的獨特。
(拓展)一堂課的結束不是知識的結束,恰是一個新知識的起點。因而我讓學生從書面和技能兩個層面帶著問題離開課堂。
書面作業:1.不同屋頂的特徵及其與建築等級的關係。
2.檢視孔廟大成殿的相關資料,判斷其採用的建築構件型別
技能作業:1.完善講解並將講解的微影片上傳至QQ學習空間。
2.登陸全景客檢視定陵的相關資料,畫出佈局圖並寫出介紹詞。
設計意圖:筆試與現場講解並重,鞏固課堂所學並鋪墊新課。 為突出本課的重點,我設計了這樣的板書。
八、教學反思
縱觀本次課的教學,我覺得有以下的優點: 優點:採用全景客虛擬旅遊平臺、故宮數字博物院等網路資源開放課堂;透過折屋頂、數屋脊、小組彙報、導遊詞創作和導遊講解等多樣活動體現學生主體;評委點評、自評互評和教師點評等多元評價發展學生個性。
當然,本次課也存在一些不足:
缺點:多樣活動讓氣氛過於活躍,增加了課堂管理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