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文化說課稿

北京胡同文化說課稿

  【教學目標】

  1、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內涵,體會作者對衚衕文化流露的情感。

  2、學習作者用樸實雅緻、富有表現力的語言來敘事抒情的手法。

  【教學重點】

  1、對文章深層思想的理解,概括整體內容要點。

  2、理清作者思路,體味作者的情感。

  【教學難點】

  1、透過具體詞句的品味,體會作者對北京胡同文化的情感。

  2、在初步瞭解文化這一概念內涵的基礎上,把握衚衕文化的主要特點。 【教學設想】 運用形象直觀的多媒體教學,讓學生更加真切感受文章的內容,也有助於學生感性理解基礎上的理性思考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

  有人說過:“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今天我們所學課文涉及到的是一種相對古老的建築--衚衕。《衚衕文化》——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在文壇寂寞了四十年之久的作家——汪曾祺給攝影藝術集《衚衕之沒》寫的一篇序文。今天讓我們慢慢品讀課文,就象欣賞美妙的音樂一樣去感受它內在的文化氣息吧!

  二、解題

  讀題,要求學生調動已有經驗,充分發揮想象,說說題目告訴了你些什麼內容?

  明確:

  (1)衚衕:巷;小街道 (點出了寫作物件) 北京胡同多——“有名衚衕三千六,無名衚衕賽牛毛”

  (2)文化:①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②考古學用語,指同一個歷史時期的不依分佈地點為轉移的遺蹟、遺物的綜合體。③指運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識。 比較下面兩個句子中“文化”的含義 *現在這社會,沒文化是不行的。 *北京大學有很濃的文化氛圍。

  三、作者簡介:

  首先,讓我們瞭解一下課文的作者汪曾祺先生。汪曾祺(1920~1998),江蘇高郵人,著名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此後,當過教師、編輯等。1940年開始發表小說,代表作品有《受戒》、《大淖記事》等鄉村風俗小說。他那種清秀雋永、生趣盎然的風俗畫描寫風格得到了文壇的普遍讚譽。 《衚衕文化》是一篇序文,原文有小標題“攝影藝術集《衚衕之沒》序”。這是一篇古樸清雅、意味深長的文化隨筆,充分顯示了作家的創作個性。

  四、研讀課文

  1、探索思路與結構

  明確:作者在這篇文章中,先談北京的衚衕,再談北京胡同文化的特徵,最後談衚衕文化的衰落。因此可以把這篇文章分成三大塊,第1~5自然段為一層,第6~12自然段為一層,第13~15段為一層。

  2、講析課文第1、2、3、4、5自然段

  (1)提問:第1自然段在全文結構上起什麼作用? 明確:第1自然段在全文結構上起總起的作用。概述大街、衚衕所形成的方正影響了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

  (2)提問:2、3、4三個自然段分別從哪些方面來介紹衚衕的特點? 明確:介紹衚衕——取名 ——寬窄、數量 ——環境(位置、聲響)

  (3)第2自然段交代衚衕取名的來源,主要有哪幾種類型? 明確:取名--計數、物件、行業、人物、形狀,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還有的衚衕取名未知取義。

  (4)衚衕的環境又有什麼特點? 明確:離鬧市近,生活方便,環境安靜

  (5)提問:第5自然段的段意,可不可以用“衚衕和四合院是一體”來概括呢?為什麼?那麼,用哪一句話來概括更為準確呢? 明確:第5自然段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由“衚衕”過渡到“衚衕文化”。因此,用“衚衕、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態”這一個並列複句來概括段意,兼顧兩個方面,顯得全面、準確。

  (6)提問:作者為什麼說“北京市民文化就是衚衕文化”? 明確:因為衚衕這一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極大地影響著北京市民的心態,成為市民文化的存在空間和載體,它給生於斯長於斯的人們打上了時代的文化的烙印,因些,“北京市民文化就是衚衕文化”。

  3、分析第6~12自然段

  衚衕,蘊育了獨特的衚衕文化。現在,讓我們來聽課文錄音,隨著著名播音員那字正腔圓的京味朗讀,進一步探尋衚衕文化的精義

  (1)在這個部分中,哪四個詞語可以概括衚衕文化的主要特點?又有哪些詞句具體說明這四個特點? 封閉——安土重遷、理想的住家是“獨門獨院”、“各人自掃門前雪” 滿足——易於滿足,物質要求不高 旁觀——愛瞧熱鬧,但是不愛管閒事 忍———安分守己,逆來順受 請同學來讀這裡最具京味的語段,要品出“衚衕文化”特有的滋味來。 A.“北京人易於滿足……蝦米皮熬白菜,嘿!” B.“這二位同聲說……真有你的!”

  (2)提問:“蝦米皮熬白菜,嘿!”這句話,表現了北京市民怎樣的.心態? 明確:一個“嘿”字,使讀者如見其色、如聞其香、如嘗其味。極其形象地刻畫出北京市民享受蝦米熬白菜這種美食時那種無限嚮往、無限滿足神態,表現了北京人“易於滿足,他們對生活的物質要求不高”的心態。

  (3)提問:“睡不著,別煩躁,別起急,眯著北京人,真有你的!”一句,概括了北京人怎樣的生活狀態? 明確:對別人無可奈何,只有自我安慰,充分體現了北京人善於忍耐的性格。最後“真有你的!”是作者對北京人的這一性格進行評論的話,內涵豐富,令人拍案叫絕。作者對這種態度是讚賞還是否定,或者兩者兼而有之?請你見仁見智吧!

  4、分析第13~15自然段

  (1)提問:衚衕在經濟大潮的衝擊之下,呈現出怎樣的景象?衚衕文化又將何去何從呢? 明確:北京胡同在衰敗、沒落,因而毫無生氣。衚衕文化也必將隨著衚衕的消失而逐漸消亡。

  (2)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文句“西風殘照,衰草離披,滿目荒涼,毫無生氣”,這些描寫,渲染怎樣的一種氣氛? 明確:盡情渲染衚衕衰敗、沒落後的悽慘景象,引起人們的傷感懷舊之情。

  (3)提問:最後一句“再見吧,衚衕”,抒發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 明確:存在於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的北京胡同,將要離我們而去了。告別之際,作者的情感相當複雜:有對衚衕往日輝煌的懷念,有對衚衕衰敗的無可奈何,有對衚衕文化總有一天會消失的傷感,有對沖擊衚衕文化的商品經濟大潮不可抗拒之勢的讚歎,有對衚衕及衚衕文化將歸入蝦蟆陵、烏衣巷之列的悵惘低徊……

  5、小結:作者把普普通通的衚衕,從來源到起名分類和這數不清的衚衕中凝聚浸透著的獨有的衚衕文化自然融化起來,使我們對北京胡同文化和那世世代代居住在這裡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態有了瞭如些生動、深刻的理解。

  第二課時

  一、亮點探究

  1.文章首段末句: “這種方正不但影響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響了北京人的思想。”請問:這種方正對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到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探究學習:(1)對生活方式的影響。 ①居住方式:衚衕、四合院,“獨門獨院”,“安土重遷”。 ②飲食條件:窩頭,大醃蘿蔔,小醬蘿蔔,臭豆腐,大白菜。 ③處世方式:講究“處街坊”,“隨”一點“份子”。更多時候,則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觀。“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人霜。”

  (2)對思想意識的影響。 ①易於滿足,對生活的物質要求不高。有窩頭,有棒子麵,就知足了,就行了。 ②安分守己,逆來順受。“當了一輩子的順民”。 ③方位意識極強,等級觀念極強。

  2.大白菜文化的內涵是什麼?

  探究學習:(1)惟我獨尊。“哪兒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別處好吃。”“方正”的都城佈局,突出了皇權的獨尊地位。這種“獨尊”的思想意識也深刻地烙在久居都城的百姓心中。以為國都就與別處不同,國都就比別處尊貴,就連京城的狗也與眾不同,無比尊貴。過去,上海人就瞧不起外地人,一律稱之為“鄉下人”,便是明證。遺撼的是,至今,我們還把全國的大小城市分為各種各樣的等級。

  (2)保守。這是與“惟我獨尊”相關聯的。以為什麼都比別處優越,自我感覺良好,也就將人家真正好的、有價值的東西拒之門外,思想上趨於保守。汪曾祺先生在《五味》一文中說:“北京人很保守,過去不知道苦瓜為何物,近年有人學會吃了。……北京人在口味上開放了;北京人過去就知道吃大白菜。由此可見,大白菜主義是可以被打倒的。” 大白菜主義也即大白菜文化,之所以要被打倒,就在於他的保守和惟我獨尊。看來,隨著國際化潮流的到來,北京人自己也會從這種保守、獨尊的封閉形態中走出來。北京人在口味上的開放,便能說明。

  3.為什麼要從“吃”的角度來說明北京人的易於滿足?

  探究學習:在“衣食住行”中,“吃”佔有極為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過去溫飽問題尚不能解決的情況下。“民以食為天”,我們這個民族對於吃食的追求恐怕是無與倫比的。菜系之多,名目之繁,口味之雜,都是任何一個民族無法比擬的。就日常生活而言,一個人對於吃食、口味的態度,便可看出他對於生活的態度。所以,作者選取極平常的吃食,便反映了人們的內心的思想意識、生活態度。信手拈來,意味無窮。

  4.對“窮忍著,富耐著,睡不著眯著”這句話該如何理解?

  探究學習:此句寫盡了北京市民的心態。之所以窮能忍著,是因為靠忍,才可以雖窮而仍能面對皇權的威嚴,才可以雖窮而仍可以鄙視皇權的盛衰。之所以富要耐著,是因為看慣了鉅富豪商的朝盛夕衰,所以身處富中,才能夠不顯山不露水地不驚不乍。之所以睡不著眯著,是因為睡不著乃是心為外界所動,而眯著,才能養成看慣風雲變幻的大氣,靠著這種大氣,天子腳下的小民、草民才維持了自尊。

  5.對“北京人,真有你的”該如何理解?

  探究學習:“北京人,真有你的”真有你的什麼呢?是真有你的應付各種情況、各種局面的辦法。對此,汪曾棋先生在《跑警報》中說:“我們這個民族,長期以來,生於憂患,已經很‘皮實’了,對於任何猝然而來的災難,都用一種‘儒道互補’的精神對待之。這種‘儒道互補’的真髓,即‘不在乎’。這種‘不在乎’精神,是永遠征不服的。” 這種“不在乎”,便是凡事不必太認真,不必太放在心上。別急,別煩,別躁,悠著點。“車到山前必有路”,沒什麼事過不去。也就是說,心胸放寬些,用鄭板橋的話來說,就是“難得糊塗”。為什麼要“不在乎”?根本的原因在於世事難料,風雲難測。所謂“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人們不可太在意於眼前的利益得失,須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有了這種“不在乎”的精神,什麼事都能從容應對,從中透露出一種“忍”勁兒。 “北京人,真有你的!”言有盡,意無窮。讚許、褒獎之情溢於言表。

  二、品味語言

  讀完這篇文化式散文,我們彷彿喝下了一碗風味獨特的北京大碗茶,讓人神清氣爽,齒頰留香,回味無窮。下面,我們來看看,課文的語言有什麼特色?

  提問:課文在語言方面有什麼特色?請舉例分析。 明確:“蝦米熬白菜,嘿!” “睡不著,別煩躁,別起急,眯著北京人,真有你的!” “西風殘照,衰草離披,滿目荒涼,毫無生氣” 語言特點:樸實、雅緻,自成風格,富有表現力。

  三、仿照“西風殘照,衰草離披,滿目荒涼,毫無生氣”的語言形式,寫一組自己熟悉的景物,表達一種鮮明的情感。

  例:院落毗連,炊煙裊裊,引車賣漿,熙來攘往。 小街橫貫,深巷悠悠,窗明几淨,老樹參天。 四、課外延伸: 請任選一種文化形式(如服飾文化、飲食文化等),在週記上寫一篇文章。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