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與職業性格說課稿
職業與職業性格說課稿
“說課”是教學改革中湧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也是集體備課的進一步發展,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職業與職業性格說課稿,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說教材
本課地位
本課是《職業道德與職業指導》一書中的第四章"職業個性"三節中的一節,該三節(職業興趣、職業性格、職業能力)各自獨立,自成體系,都是對前三章內容的拓展,更是為第五、第六章(職業選擇、職業理想)的教學做準備、打基礎,是本書不可或缺的內容。職業學校的學生由於專業已經定向,讓他們瞭解自己的性格與職業要求之間的差異,調適不適應未來職業的性格,以適應即將從事的職業,使自己有一個成功的職業生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根據上述教材的特點及新課程理念,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職業性格的型別;理解不同職業需要不同的職業性格及所學專業相關職業群對職業性格的要求。
2、能力目標:透過學習能對自己的性格特徵與職業相適應程度進行分析判斷,並根據所學知識培養自己良好的職業性格。
3、思想覺悟:透過講述職業對從業者職業性格要求,培育學生主動適應社會、適應職業的意識,進一步培養學生正確的職業觀。
根據上述教學目標,我確立了以下重、難點:
1、重點:所學專業相關職業群對職業性格的要求;職業性格培養的途徑和方法(依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掌握此知識後可使學生及時調適的性格以適應未來的職業)
2、難點:職業性格的型別及職業性格的形成(依據:受心理學一般將性格劃分為內、外向型及"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思維定勢的影響)
二、說教法
1、教學方法
(1)案例啟發式方法
思想政治課應以生活為基礎,著眼於學生的發展需求,把理論觀點的闡述寓於社會生活的主題之中,構建學科知識與生活現象、理論邏輯與生活邏輯有機結合的課程模組。在本課我即採用了大量的生活案例,學生討論交流的是自己或他人親身經歷的事,不經意之間,就受到了思想的薰陶和感染。
(2)歸納法
思想政治課是集理論性、現實性、邏輯性於一體的思想教育課,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基本理論、基本知識不加以梳理、歸納,那麼學生學到的知識將是片面、零碎和不完整的,這樣很難培養學生歸納、整理的能力。透過歸納會使原本不明確的問題變成"顯現"而且重要的問題。在學生課堂討論和提問學生等教學情境中,我會注意適宜地加以歸納,而且在教學中,有老師自行歸納,也有讓學生歸納。
(3)情景式教學法
新課程理念的指導思想要求我們要始終把學生的主體性放在首位,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只有在課堂中創設情境,才能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當中,在參與中討論問題,解決問題。
2、教學手段
多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直觀性強,實用性大,可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和學習興趣,給學生留下的印象深,效果好。根據學生心理需求及教學內容的具體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我使用了多媒體播放幻燈及flash,以提高學習效果。
三、說學法
應試教育把學生完全看作是教育教學的客體,學生的學習就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因此,學習方法也主要是死記硬背;而素質教育認為學生是教育教學的主體,學生的學習應該是主動的,方法應該是富有創造性的。本課我主要採用瞭如下方法:
1、閱讀指導法。
是指學生自己閱讀材料,並在閱讀中自己提出問題,自己發現結論的學法。同時,這個學習方法又迎合思想政治課中有些內容的分析和講解完全可以簡化,可由學生自己閱讀理解的教學要求。
2、課堂討論法
讓學生進行課堂討論,可以活躍課堂的教學氣氛,充分發揮和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更為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創新精神,同時在課堂討論和歸納中會發現很多對問題的不同看法,不同觀點,再加之正確引導即是學生思維的閃觀點。四、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6分鐘)
由學生根據前一節課的內容帶領大家複習,要求儘可能地調動同學的積極性,這一環節的設定給了學生很大的發展空間,也提高了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各個方面的能力。
(二)、匯入(1分鐘)
成功地匯入教學,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和諧愉快的教學氣氛,使學生進入學習的最佳心理狀態,提高教學效率。本節課我採用了愛因斯坦的事例匯入:"愛因斯坦從小學習很差,校長曾經跟他的父親說:"你的孩子將來不管做什麼,都不會有什麼成就。"有趣的是這位成績平平甚至在學業上被判"死刑"的人,日後在科學上卻作出了劃時代的貢獻。這其中的奧妙在哪裡呢?就隱藏在他的性格之中。愛因斯坦在很小的時候就顯示了一些良好的性格特徵: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喜歡刨根問底,自己鑽研問題,具有創新精神。由此可見,性格對一個人的職業生命有很大影響,那麼什麼是性格?性格是否可以除錯?我們將來的職業需要什麼樣的職業性格?如何培養職業性格?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這樣,帶著探究的心理學生進入了本課的學習。
(三)、新授課程
一.職業與職業性格(13分鐘)
1。概念(1)性格:是一個人在對待客觀事物和社會行為方式中所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個性心理特徵。
我採用了案例啟發式教學,出示事例:一個認真、勤勉的學生,遇到難題時,總愛獨立鑽研,求得解決;而一個馬虎、懶惰的學生,則會抄襲或者不完成作業。
這裡的認真、勤勉、馬虎、懶惰是對待客觀事物的態度。獨立鑽研、抄襲或者不完成作業則是行為方式。指出態度是透過行為方式表現出來的。這樣透過生活中的事例可以清晰地解釋抽象的概念。
(2)職業性格:是指人們在長期特定的職業生活中所形成的與職業相聯絡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
強調當性格與職業相聯絡時即構成職業性格。指出認真、勤勉、馬虎、懶惰用在職業活動中則構成職業性格。
2、型別
(1)變化型(2)重複型(3)服從型(4)獨立型(5)協作型
(6)勸服型(7)機智型(8)自我表現型(9)嚴謹型
這是本節課的難點,首先我從語言上進行了強調以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勢,指出:從心理學的角度,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以內外向型來認識人的性格基本可行。但,就職業性格而言,僅以內向或外向來劃分,則遠遠不夠,為此,科學家根據職業與性格的關係,將性格劃分為九類。為了進一步解決難點,我採用情景式教學法,找九位學生,分別代表九類職業性格,每位學生用自己的話把他所代表的'職業性格型別的特點敘述出來,然後讓其他學生判斷他們的職業性格型別並進行歸類。歸類後,再指出同一職業性格可以勝任幾類相關職業群,同樣,同一職業群可需幾類職業性格。這為學習"所學專業相關職業群對職業性格的要求"也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透過這樣的教學,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了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二、職業對從業者性格的要求(22分鐘)
1、不同職業需要不同的職業性格
本部分我採用了閱讀指導法,學生閱讀書中"張飛與繡花女"的事例,讀畢,我提出設問"假設我們將張飛與繡花女的職業調換一下,讓張飛去捏針繡花,讓繡花女去打仗,會如何呢?"學生會在笑聲理解了本部分內容。
2、所學專業相關職業群對職業性格的要求
這是本節課的重點,由於學生對所學專業相關職業群及職業性格已經有了認識,所以我採用討論法和歸納法,請學生結合自己平時的瞭解和經驗,分組討論交流所學專業對應的職業群對從業者職業性格的要求並尋找差距,教師適當地引導學生一起歸納即可。透過歸納使原本不明確的問題"變成"顯現"而且重要的問題。
3、職業性格的形成(影響職業性格形成的因素)
這是本節課的難點,我主要採取案例啟發式的方法,把理論觀點的闡述寓於社會生活的主題之中,學生不經意之間,就受到了思想的薰陶和感染,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1)、職業環境與職業性格的形成
首先,我使用多媒體播放flash"孟母三遷",這雖是一個古老的故事,但能很典型地說明環境對性格的影響,由此故事匯入到職業環境對職業性格的影響便順理成章,同時再以一組漫畫進行說明,這樣職業性格受職業環境的影響便不言而欲。
(2)、職業實踐活動與職業性格的形成
我用多媒體顯示林肯頭像由學生指認,並介紹林肯由一個內向、口吃的孩子到一個演說家的故事。講罷,提問:林肯為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變化哪?師生共同分析歸納,得出結論:林肯自身存在不足,可他在從政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演說技巧,可以說正是不斷的職業實踐,不斷的磨練了總統非凡的能力。
(3)自我培養與職業性格的形成
介紹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與他的13項性格修養計劃事例,說明嚴格要求自己,可以提高自己的職業性格素養。
4、職業性格培養的途徑和方法
(1)、樹立正確的職業觀
(2)、學習榜樣,陶冶情操
(3)、嚴格要求,提高素養
(4)、積極實踐,加強磨練
這也是本節課的重點,書上介紹比較詳細且不難理解,可採取閱讀指導法及討論法完成。閱讀前我指出:書中介紹了四種培養職業性格的方法,你能否結合影響職業性格的因素再想想其它的方法呢?透過閱讀和討論培養了學生的自學、會學的能力,充分發揮和開拓了學生的思維空間,更為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四)、作業(1分鐘,課後完成)
1、進行職業性格測試(教師提供測試題)
目的:讓學生了解自己的職業性格
2、分析自己的性格與職業要求之間是否存在差距,根據分析結果制定自我調適性格的主要措施。
目的:學以致用
(五)小結(2分鐘)
結合板書強調重點、難點,強調性格無好壞之分,不同職業需要不同的職業性格,職業性格是可以除錯的。最後,以如下這段話結束本節課: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人總是"有所為,也有所不為"。長於此而薄於彼,很難樣樣會、行行通。戰國時期的齊國高士魯仲連曾經對孟嘗君說過"善於攀援樹木的猿猴,倘處於水中,就不如魚鱉;日行千里的騏驥,要論歷險乘危,就趕不上狐狸。"所以,人之才性不同,關鍵要了解自己,認識自己的個性,揚長避短,才能在將來的擇業、就業中處於有利的位置。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