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藝術一年級下冊 神奇的海底說課稿

北師大版藝術一年級下冊 神奇的海底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北師大版藝術一年級下冊 神奇的海底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教材分析:

  這一課是北師大版《藝術》一年級下冊第九單元“藍色的大海”的第三個課題,主要介紹海洋生物的形狀、花紋、色彩等,是學生在學習《小貝殼》、《美麗的風帆》後,讓學生對大海的認識從海灘、海面走向更為神奇的海底,從而使學生對大海的認識從“零散”走向“整合”,從“單一”走向“豐富”,為學生認識大自然打開了另一扇窗戶。

  二、學情分析:

  《藝術課程標準》中指出:藝術學習只有與學生個人的成長環境聯絡起來,才能獲得持久的動力。因此,本課教學前,我著重調查了學生的生活經驗,掌握了基本的學情資訊:

  1、閩南是一個洋溢著“海文化”的地區,學生生活在海邊,對於大海本身並不陌生,他們聽過、見過、吃過甚至抓過不少的海洋生物。

  2、一年級下學期的學生處於具體形象思維時期,思維運作以形象為主體,對於“動作”和“形象”具有較強的依賴性。

  3、經過一個多學期的學習,學生合作、交流、獨立操作等學習習慣已初步養成,並且學生也初步學習了用肢體、線條和色塊來表現事物。

  三、教學目標:

  1、認知領域:

  A、讓學生初步認識海底的奇異景觀

  B、讓學生初步認識海底生物的形狀、花紋和色彩

  2、能力領域:

  A、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像力和藝術審美能力

  B、培養學生用不同的材料來表現海底生物的動手操作能力

  3、情感領域:

  A、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發學生珍愛海洋生物。

  B、增強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及保護自然的責任感,激發學生對人類生態保護的意識。

  教學設計前的考量:

  思量一:如何真正激發學生的興趣?

  正確引導、激發學生興趣,促使學生真正投入到課堂中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思量二:如何確實地發展學生的藝術能力?

  藝術能力是藝術課程主要的教學目標,學生藝術能力的發展不能寄希望於課外的輔導,只能落實於課堂教學之中。

  思量三:如何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海洋是人類共同財富,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聯絡學生的生活情感,喚起學生熱愛科學和關注環保的意識。

  四、教學過程:

  (一)變小魔術,揭示課題

  好奇之心是學生的天性。因此,在課一開始,我就拿出一張白色的紙,告訴學生:老師可以五秒鐘之內把一張白紙變成一片大海!信不信?以這樣的引入,來極度地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好奇心,然後讓學生根據原有的生活經驗說說對海底世界的印象,引出課題。

  (二)探索海底的奧秘

  1、讓學生模仿潛水員的潛水動作,在感覺中走入海底,產生親切感。動作表達能力不僅是藝術課程的內容,同時也是學生感受藝術、掌握藝術的重要方法,學生透過動作來把握世界。

  2、播放“海底世界”的精彩動畫片,讓學生身臨其境地看到海底生物,感受海底的神奇魅力,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

  3、讓學生說說還見到過哪些更神奇的'海洋生物?充分地調動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來豐富課堂資源的交流與互動。

  4、讓學生隨機模仿海生物在水中游行的動作,把握各種生物的不同特性。在培養孩子的模仿能力的同時,也為學生下面的創作打好形象的基礎,更為主要的是調動學生的參與激情。

  (三)深入認識海底生物的特徵

  課件展示不同海生物組成的畫面,讓學生在形狀各異、色彩各異的海底生物中感受美的存在。

  1、小組內交流,自主選擇喜歡的海生物進行比較:

  a、讓學生觀察它們的形狀特徵,想想它們和哪些幾何圖形相類似。

  b、讓學生欣賞海洋動物身上花紋特點。

  c、認知色彩。透過課件將圖片欣賞設定由黑白色到彩色漸變,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了透過現象認知色彩,激發了他們的創作慾望。在觀察各種不同生物的形狀、花紋、色彩中,感受海底生物個性的美;在比較各個生物時,滲透美的鑑賞。

  2、作品欣賞。我特蒐集一些優秀作品讓學生欣賞,感受用點、線、面等表現的海生物,增強學生創作的自信心。

  (四)在創作中內化學生的藝術素養

  1、方法滲透。讓學生討論用什麼方法來表現海底世界?在討論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足夠充分的創作材料。

  2、合作創作。讓學生在小組中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透過觀察和學生個性的獨特把握,用各種不同的材料進行合作創作,以豐富的色塊、線條等來表現海底生物。加強學生的交流、互動和合作,以求使作品的創作呈現更為豐富的表現力。在合作訓練中,主要做以下幾個步驟:

  a、確定繪製物件、手法及物件大小。

  b、根據生物的形象考慮裝飾的圖案。

  c、進行具體的撕、貼、畫等。

  3、作品展評。每組選一兩名小朋友展示作品,並將該組的構思、設計意圖,說說給大家聽。在品評學生作業時,對學生施行“大拇指”教育,同時重視生生之間的互評,鍛鍊學生的表達能力,培養美的鑑賞能力。

  (五)擴充套件延伸培養學生的情感價值觀。

  結合生活實際,提出問題:“小朋友們,海底世界是這麼的美麗多彩,你會去破壞它嗎?那麼咱們該怎麼做?”引發學生反思與交流,進一步認識海洋是人類的朋友, 是人類共同的財富、賴以生存的家園,不能破壞的,有責任去保護它,使其情感受到深化與昇華。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