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二年級數學說課稿範文彙編9篇
關於二年級數學說課稿範文彙編9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二年級數學說課稿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1
目標預設:
知識目標:使學生能正確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和在100以內)。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整理、分析資料及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與同學積極合作的意識以及估算能力。
情感目標:
(1)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感受成功的喜悅。
(2)將美育融入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教學重點:
正確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和在100以內)。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教具準備:
答題卡、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放君山公園錄影,學生觀看錄影。
師:“剛才我看到小朋友的眼睛睜的大大的、亮亮的,看的可認真了,那你知道這美麗的風景是哪裡嗎?
生:君山公園。
師:是啊!“遙看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君山是我們岳陽著名的旅遊勝地,這麼美麗的風景區想不想去玩?(想)
師:那好,今天就去玩一玩,我們學校二年級的孩子也準備去呢。瞧!他們已經排好了整齊的隊伍準備乘船出發。(課件出示主題圖)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1.學習兩位數加兩位數。
課件出示:例1的情境圖。
師:你從圖中發現了什麼數學資訊?
生:二(1)23人,二(2)31人,二(3)32人,二(4)39人
師:二年級有四個班,你打算為他們安排幾條船?
生1:每個班一條船;生2:兩個班一條船;
生3:三個班一條船;生4:四個班一條船。
師:能把你的安排用算式表示出來嗎?
生彙報:方案一:23+31= 32+39=
方案二:23+32= 31+39=
方案三:32+31= 23+39=
。。。。。。
師:你們可真聰明,想出了這麼多種乘船的方案,趕快看看為你們準備的大輪船,你們發現了什麼重要的數學資訊?(限乘68人)
師:誰知道這句話什麼意思?
生:就是一艘船不能超過68個人。
師:你的理解能力真強。出去遊玩要注意安全,那你們想出的這麼多辦法,那種方案最合理呢?同學們分三個小組算一算,一小組算第一種方案,二小組算第二種方案,三小組算第三種方案,可以獨立算,也可以同桌合作算,看誰算的又對又快。
學生計算,教師巡視。注意找到算的最快的學生。
A、一小組算的最快的學生彙報:剛才我看你算的最快,你是怎麼算的呢?聰明的孩子一定會認真聽別人的好辦法。
生:23+31=54,23+30=53 53+1=54
師:你聽懂他的意思嗎?(指生重複說一次)
誰有不同的方法?。。。。。。
你還有不同的方法嗎?。。。。。。
師:32+39=怎麼算呢?
生:32+30=6262+9=71
誰還有不同的方法?。。。。。。
B、彙報第二種方案。23+32= 31+39=
C、彙報第三種方案,32+31= 23+39=
師:現在我們來看看那種方案最合理?(第三種方案)
透過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我們知道了第三種方案最合適,我們在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時要注意些什麼?
(相同數位相加,個位滿十要想十位進一。)
二、鞏固深化、拓展思維
1.口算練習。
師:安排好了乘船方案,現在我們出發去君山公園拉。公園到了,管理員阿姨告訴我一個好訊息:如果誰在規定的時間內正確的完成這些練習題,就將獲得擁有這張優惠券的機會,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專案玩,想不想試試?
課件出示口算題:同桌兩人合作完成練習一的題,每人獨立做4道,如果有困難可以請教同桌,但是不能幫忙做。
集體訂正。
師:做對的學生請舉手。恭喜你們獲得了擁有優惠券的機會。
做錯的孩子請舉手。你們真誠實!你們錯的是那道題,現在能改正嗎?管理員阿姨覺得你們既誠實又可愛,也把這張優惠券送給你們。
2.選擇遊玩的專案。
課件出示:瞧!這就是管理員阿姨為大家準備的遊玩專案,同桌商量選好專案後,算算一共要花多少錢,將算式寫在練習卡右邊的橫線上。
項 目
價格(元)
猴 山
15
碰碰船
24
蹦蹦床
10
海盜船
16
蹦 極
28
學生合作安排自己的專案。
(剛才在選專案時老師發現有幾個小組的同學能互相謙讓,合作得非常愉快,值得大家學習!我們來看看他們的選擇。)
投影訂正。
3.小小採購員。
大家玩的很開心,不知不覺就要吃中飯了,這是一張調查表。
班級
麵包(個)
盒飯
二(1)
23
二(2)
18
13
二(3)
17
15
二(4)
39
你發現了什麼數學資訊?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請在練習卡上用算式表示出來。
A、指定學生彙報
23+18+17=58
13+15+39=67
B、仔細觀察這三個數,誰有更好的辦法,能最快算出來?
23+17+18=58
13+15+40=68,68-1=67
4.全課總結:今天我們一起遊玩了君山島,在遊玩的過程中還學會了怎樣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就是數學書第90至91頁的內容。
(請開啟書仔細閱讀。還有什麼問題嗎?你覺得自己今天的表現怎樣?)
你們表現得都很棒!現在我們回家吧,回去的時候注意把自己的垃圾帶走,做一個環保小衛士哦。
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數學廣角DD簡單推理”是新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109頁的教學內容。這是一節有趣的活動課,也是一節邏輯思維訓練的起始課。本節課主要要求孩子們能根據提供的資訊,進行判斷、推理,得出結論,使學生初步接觸和運用排除法。教材試圖透過一些生動有趣的簡單事例,運用操作、實驗、猜測等直觀手段解決這些問題,滲透數學的思想方法,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二、說學情:
二年級的孩子由於他們的年齡特點,他們具有較高的學習熱情,喜歡做遊戲,喜歡與他人合作,同時也具備了一些簡單的推理能力。基於以上分析,我將整堂課設計成一節猜一猜、做一做的遊戲課,讓學生透過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猜測、推理遊戲,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推理的過程,初步獲得一些推理的經驗。培養學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合作能力。
三、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知識技能目標:讓學生了解簡單的推理知識,初步獲得一些簡單推理的經驗;培養學生初步觀察、分析、推理能力和有條理思考問題的意識。
過程方法目標:讓學生經歷簡單的推理過程,體驗邏輯推理的思想與方法,體會邏輯推理條件與結論之間的聯絡。
情感態度目標:感受邏輯推理的趣味性、嚴謹性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培養學生積極思維的學習品質。
重點:經歷簡單的推理過程,培養學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觀察能力。
難點:培養學生初步的有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及數學表達的能力。
四、說教法、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的提出:“要讓學生在參與特定的教學活動,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物件的特徵,獲得一些體驗。”所以在這節課的設計中,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我採取遊戲引入、情境教學與談話引導等方法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去充分體驗數學學習,感受成功的喜悅。
五、說教學過程
對於本節課的設計,我試圖體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在“想猜”中領悟
現平時,只要老師丟擲“請小朋友猜一猜”這樣一句話,學生們就會爭先恐後地舉起小手急著要猜。可見“猜想”是學生們最樂意解決的問題。這節課引入環節。我就設計了讓學生猜想,共分三個層次,先讓學生“瞎”猜(即漫無邊際地猜),學生從中意識到這樣是猜不到確定的答案的;然後在我的提示下“猶豫”猜,結果有兩種答案,還不能確定,學生從中感悟到有了前提條件,答案的範圍縮小了;最後在我的再次提示下,學生很快猜出了正確的答案,學生從中領悟到了“猜想”要根據前提條件去推理的。這個猜想環節為本課對順利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讓學生領悟到邏輯推理其中條件與結果的密切聯絡,同時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慾望。
(二)在“交流”中提升
這節課中,教學例1時,先讓學生認真觀察情境圖,理清資訊,再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主動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學會從眾多的資訊中選擇關鍵的資訊推理出某種結論。透過讓學生小組內交流想法,培養學生進一步有序的思考問題的意識,提高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在學生講清思路之後,我又提出能不能用一種簡潔的方式表達我們的思維過程和結論呢?由此引出連線法,使學生明白原來自己的想法可以用連線的方法表示出來,給學有餘力的學生一個思考的好方法。
(三)在“闖關”中內化
闖關活動能激發學生的對課堂的興趣。 在活動過程中,學生猜想並敘理從中內化了邏輯推理的來攏去脈、前因後果,體驗推理的過程,同時進一步培養學生有序、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及數學表達的能力。
(四)德育滲透與運用新知相結合
師: “下課離開教室的時候,我最後一個走,聽課老師也不能第一個走。那應該誰先離開呢?真棒!跟後面聽課的老師也揮揮手說再見吧!這一環節既鞏固應用了所學新知,又滲透了文明禮貌的德育教育。
六、說板書設計
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將本節課的板書,設計的很簡潔。這樣既突出了重點,又給學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3
一、單元教材要點分析:
教學內容:
本單元是在學生學習了加、減、乘法和除法的基礎上進行的,包括乘加、乘減、除加和除減及小括號的混合運算,是四則運算方法在實際問題哄的中和應用。本單元教學內容安排是結合具體的生活情境來探索“先乘除後加減“,以及帶有小括號的回合運算想運算順序,不是以單純學習計算法則的形式出現的。
單元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的情境,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
(2)透過購物的活動,初步感受混合運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絡,並能運用有關知識解決生活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演算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2)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體會到混合運算要有一定飛順序;在解決問日的過程中發現先乘後加的於一年算順序,以及小括號在運算中的作用,
(3)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並能對結果飛合理性進行判斷。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生動有趣的活動情境,讓學生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關鍵
1、重點:學生理解和掌握混合運算的順序。
2、難點: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含有兩級運算而沒有括號、需要先算乘、除的混合運算式題;利用混合運算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3、關鍵
(1)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2)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引導學生探究運算的順序。
(3)重視學生在計算兩步式題時,逐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課時劃分6課時(機動課時)
二、單元學習內容前後聯絡:
1、已學過的相關內容:
(1)一年級下冊百以內加減及實際應用。
(2)表內乘除及實際應用。
2、本單元的主要內容:
(1)混合運算的順序。
(2)混合運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3、後續學習的相關內容三年級上冊:乘除法中的四則混合運算及實際應用。
三、單元教材總體分析:
本單元的學習活動是在學生學習了加、減、乘、除的基礎上進行的,主要包括乘加,乘減,除加,除減和帶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以及四則混合運算的實際運用。本單元內容的安排不是以單純的學習計算法則的形式出現的,而是結合具體的生活情境,讓學生體會“先算乘除後算加減”以及帶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順序等相關規定的合理性,從而初步感受混合運算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發展學生的數感。
本單元的編排有以下特點:
1、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教材中提供了“小熊購物”“買鮮花”“過河”等多種情境,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引導學生探索運算順序
當算式中有兩步計算時,就需要要安排一定的順序進行運算。可以結合解決為難他的過程,引導學生體會“先算乘除,後算加減“的運算順序,以及小括號的作用。
四、每課時詳細分析:
第一課《小熊購物》
1、教學目標,重難點
知識目標:透過“小熊購物”的情景,發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能力目標: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乘後加減的運算順序,體會到書寫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絡。引導學生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要求,能正確進行乘加、乘減兩步式題的計算。培養學生書寫規範,計算認真的良好習慣。
情感目標: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掌握“先算乘除,後算加減”
教學難點:理解“先算乘除,後算加減”的道理,能正確計算有關的兩步式題。
2、本課知識點:本節課有兩個知識(乘加的運算順序和乘減的運算順序)本教材創設了“小熊購物”這樣一個問題情境,教學時,首先請學生先觀察主題圖,找出所需要的數學資訊。在討論“胖胖要買4個麵包和1瓶飲料,該付出多少元?”這個問題時,教材列舉了用分步算式和綜合算式得出的結果。(對學生可必提出“分步算式“與”“綜合算式”的說法)在綜合列式方法中,出現了兩種情況:一種更是將乘法放在前面,另一種則是將乘法放在後面。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了解在有假髮和乘法的綜合算式中,無論乘法在前還是在後,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教學時,可以讓學生當“小小的售貨員“或者當“小顧客”,買賣東西算價錢,本節課只是藉助情境,使學生體會“先乘法,後加減”的運算順序,在日常教學時,不要求學生必須列綜合算式解決應用問題。
藉助解決了第一個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討論,“試一試”讓學生透過小組合作解決這個問題,使學生體會到既可以用分步解答,也可以用綜合算式解答。然後,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引導學生根據解決問題過程,體會在即有減法又有乘法的情況下,先算乘法,再算減法。
3、學生在學習除法豎式時可能存在的問題:運算順序出現錯誤,學生會習慣性的按慣性從左往右計算,不認真觀察題型,還存在講不計算的內容忘記寫或者將不計算的寫在後面。
第二課《買鮮花》
1、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知識目標:透過“花店買花”的問題情景,發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乘除後加減的運算順序,體會數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絡。
能力目標:引導學生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要求,能正確地進行除加、除減兩步式題的計算。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點:掌握“先算除法,後算加減”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理解“先算除法,後算加減”的道理。
2、本課知識點:本節課同樣也有兩個知識點(除減的運算順序和除加的運算順序)教材中創設了“買鮮花”的情境,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觀察從圖中獲得有用的數學資訊問題,讓學生是解決問題,並與同伴討論試列出含有除法和減法的混合運算的算式,並透過具體的情境,使學生體會到在既有除法又有減法的算式中,應先算除法再算減法。在此基礎上海可以引導學生提出:買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共花朵手啊錢?這個問題可以讓學生分別用兩種不同的方式解答。讓學生透過交流分析既有加法又有除法時,要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3、學生在學習有餘數除法豎式時可能存在的問題:運算順序及第一課時存在的問題,以及書寫格式上存在問題。
第三課《過河》
1、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及關鍵:
知識目標:透過“過河”的情景,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再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到小括號的作用,能正確計算帶有小括號的算式。
能力目標:使學生養成先看運算順序,後進行計算的習慣。
情感目標:在情境中感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掌握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小括號的作用
2、本課知識點:本課的知識點是帶有小括號的算式的運算順序。教材中噢乖創設了“過河”的情景,透過“河岸上有29人,女生25人,每條船限乘9人,至少需要幾條船”這個問題的解決。學生體會到哦啊小括號的作用,掌握帶有小括號的運算順序。
教學時,教師要充分利用這個情景圖,讓學生說一說圖的意思和要解答什麼問題,然後獨立試做。當把兩個算式合在一起時,可能會出現29+25÷9。急哦啊是可以引導學生討論該算式是否符合解決問題的順序,結合具體情境發現問題,然後教師將小括號介紹給同學們,使學生領會到有了小括號使,要先算小括號裡面的。
3、本節課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沒有正確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有可能學生會先算乘除發而忽略括號裡面的加減法;解決問題時,學生列出的算式少了小括號。
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4
一、 說教材:
1.教材分析 :
這部分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第三冊(北師大版)第六單元第一課時。在學生一年級初步認識鐘錶上的整時、半時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鐘面上的時、分。分是非常重要的時間單位,也是進一步學習年、月、日的基礎。時間單位不像長度、質量單位那樣容易用具體的物體表現出來,比較抽象,學生不容易接受。並且,《新課程標準》不僅要求學生能認識鐘錶,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體驗時間的長短。而且還要求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所以本節課的教學我特別注重創設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情境和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進行教學。
2.教學重點和難點:
讀寫幾時幾分的時刻。
二、說教學目標 :
依照《新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結合教材和學生的特點,從知識、能力、德育四個方面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進一步學習有關鐘面上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認識時、分,初步體會時、分的實際意義,掌握時、分的進率,能夠準確認、讀、寫出鐘面上的時間。
2、能力目標:透過撥一撥、說一說、做一做等活動,培養觀察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時間觀念,學會合理地按排時間。
3、德育 目標: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心時事.
三、說教法學法:
本課知識比較抽象,結合低年級 學生的年齡特點,我以愉快式教學方法為主,激情匯入,設計動畫課件,在課件所創設的情境中學習;動手操作、親身體驗;分層遞進、逐步深入;突出重點、分散難度;利用舊知、探索新知;自主探究、合作學習;運用遊戲,貫穿練習;質疑反思、總結方法。
四、說教學準備:課件、每人一個鐘錶
五、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匯入
以申奧背景匯入, 在開課時讓學生欣賞《我們贏了》影片的片斷。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然後教師說:沒有時間就不會記住這光輝的時刻,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和時間有關的知識。板書數學及文字課題。
(二) 操作體驗,自主學習
1.認識鐘面
(1)知覺感知:
因為有一年級的基礎所以我先放手讓學生觀察鐘面,直觀感知 。過渡語:“同學們還記得嗎?我們以前 學過了一些有關鐘錶的知識,現在請大家觀察自己手中的鐘表的鐘面,看一看都有些什麼?”教師把學生說的話重點板書:大格,小格,時針、分針、秒針。
(2)重點引導:
引導學生說出整個鐘面上一共有12個數字,也就有12個大格。
每個大格里有幾個小格呢?一共有幾個小格呢?想,撥自己的鐘面,個別說。
(3)說數法:
你是怎樣數的?還有別的數法嗎?同桌互說、個別說。並補充板書為12個大格,60個小格。
如果數小格在這裡理解的好,下面的試一試就容易的多了。
2、認識時、分
(1)動手操作,提出問題
要把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孩子,學生們透過直覺感知有了這麼多的發現,這是鼓舞他們繼續學習的良機,“同學們很聰明,除了你們發現的鐘面上寫的數字、大格、小格、時針、分針外,你們還知道哪些關於鐘面的知識呢?”
讓學生拿出鐘錶,撥一撥(時針、分針順時轉動),然後,看能提出那些問題,從中選擇一部分,如果不全面我再補充,打在大螢幕上,暨課本上的“填一填”。這樣問題是他們自己提出的,他們感到親切。自然在解決問題時他們也會覺的是自己的事兒。首先從情感上孩子們已經接受了知識,再次能提出問題說明他已經注意到這部分知識,從理解的層次上要比直接接受教師給的問題要強的多。
(2) 小組彙報,交流、解決問題:
1、鐘面上有 個大格, 個小格
2、時針走1大格是 時
3、分針走1小格是 分,走1大格是 分
4、時針走1大格,分針正好走 圈
1時= 分
前3個問題,我引導學生從舊知過渡,重視學生的獨立探索、合作交流、小組展示的有機結合,調動起學生動手熱情,最後看動畫課件演示1分、5分比較容易解決。
3.認識時、分的關係
從一開始上課到現在學生大量的進行了操作活動,應該說有些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 ,並且如果再一直撥表認識,學生的注意力會降低,所以我改變了方法。
(1)講童話故事:老師發現同學們真會學習,為此老師給大家講個故事作為獎勵。你們都聽說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吧,上一次小白兔輸得非常不服氣,於是它又約了小烏龜到周圍種著12棵樹的圓形運動上來比賽,大家猜一猜,這一次誰贏了?好,讓我們一起到比賽現場看一看。(課件演示在相同時間裡,小白兔跑了一圈,小烏龜只跑到第二棵樹下。)其實,在我們今天認識的鐘面上,時針和分針也一直在進行著這樣的龜兔賽跑。(龜兔賽跑場景變成一個鐘面)
(2)小組合作:撥動鬧鐘的分針走一圈,認真觀察時針的變化,探究1時和60分的關係。
(3)課件動態演示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大格的過程,驗證學生的結論。
這樣一來用龜兔賽跑的故事再次燃起學生探究的熱情,學生迫切希望能揭開鐘面上“龜兔賽跑”的秘密,透過動手撥一撥終於發現了1時=60分,而課件的生動演示,既驗證了學生的發現,又使學生興趣盎然。
4.讀寫鐘面上的時刻
“同學們讓我們再來感受一遍1時=60分”從旋轉的過程中定格出“試一試”中5個時刻。
(1)分類
可以分為兩類:整時,整時半和幾時幾分。學生自主分類,並說理由。
透過分類 知道有9時、9時半、10時是一年級學過的;9時45分是分針指到大格刻度的情況,剛才練習數小格時已有了印象;主要是9時08分。
(2)讀寫幾時幾分時刻
重點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區別時針、分針,得出如果分針指到大格刻度時可用口決計算最快捷,也可5個5個的數出是幾分。如果分針還沒指到10分,應該一小格一小格地數,是幾小格就是幾分,讀時別忘了寫“零”字,寫時別忘了寫“0”。
(3)方法總結
“我們學習了什麼?你學會了什麼?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麼?”
這是我最喜歡用的方法,及時反思有利於學生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三、遊戲練習,拓展應用
“讓我們走進遊戲王國,體會有關時間的樂趣!”在這一環節中寓教於樂,溶練習於遊戲中,讓學生玩樂中鞏固知識,在這裡我主要設計了三大板塊:
1.表演遊戲。65頁“讀一讀”出示四個時刻先讀出,再用動作表演,然後說方法,最後進行按時作息的教育。
2.找朋友。65頁“連一連”找到朋友後要讀出來,並說一下方法。
3.擊鼓傳花。鼓響花傳時間跑,鼓停花停時間停,執花學生讀出課件上鐘面表示的時間。
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5
今天上午有幸聽了劉爽老師的講課,講了一節二年級數學上冊關於“乘法的初步認識”。不論是課的設計,還是教師引導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還練習的方式,都給我了較多的啟示。
從聽課中可以總結出以下幾點:
1、生動的情境不但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為學生學習乘法提供了豐富的現實情境模型,並讓學生認識到,同數連加的情境在生活中是廣泛存在的。劉老師充分挖掘的課本的.情景導圖,從圖中引出本節的數學知識內容,一方面鍛鍊學生觀察的能力,另一方面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堂設計上為後面引出乘法做了充分的鋪墊。
2、本節課的重點是理解乘法的意義,並會根據加法算式寫乘法算式和讀乘法算式。難點是由加法算式寫乘法算式的方法。
那麼,在新知識的學習中劉老師不斷重複連加的特點,反覆讓學生數加數的個數,採取逐步開放的形式,讓學生將“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情境與算式用“幾個幾”的形式表徵出來”。突出強調了乘法意義的本質。一是加法算式與乘法算式到底有什麼聯絡?即如何去確定乘法算式中的兩個因數(初步領會乘法的意義)二是什麼樣的加法算式才能寫成乘法算式(深入領會乘法的意義——只有相同的數連加才能寫成加法的簡便計算形式,即乘法算式)。
劉老師一次次在數中提示學生的一個作用是防止學生在書寫乘法算式中避免寫錯乘數,另一個作用就是讓學生反覆鞏固乘法算式中的兩個乘數是如何得來的,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細微之處講的非常到位。
3、整堂課的設計安排比較合理,層次清晰,設計體現學生逐層深入的認知規律和知識發展的規律。每一個教學環節都能體現出重點知識,教學策略應用相對熟練,很自然的從加法過渡到乘法,乘法的書寫、意義和演練、提升訓練,每個銜接都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課堂中處理學生的問題及時到位,遇到學生不會的又返回頭從加法中尋找,一直圍繞著主題解決問題。這也是提高數學學習有效性的重要舉措。
4、注重了思維過程的展示。數學的本質是發展學生的思維。怎樣發展其思維?在哪裡發展思維?在哪裡培養思維能力?課中給了我們很多答案。老師在提問後,比較關注學生的答案,如一個學生答到了3+3還可以寫成2×3,老師趕緊追問:“你是怎麼知道的?”6個3相加學生說可以寫成6×3,老師認真問到了:“你是怎麼想的?為什麼可以寫成這個樣子?”等等。我認為,只有學生將自己對新知的理解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了,才說明他是真正的對所學知識理解透了,否則就是一知半解,久而久之,就是不知不解。老師對這個細節的重視,也是關注數學學習有效性的願望之一。
5、練習上也不斷出花樣,從不同的角度讓學生反覆訓練和做題,從小組中的進行比賽演練,活躍氣氛,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參與度,結合實際操作練習,動手做一做,從做中學,豐富了課堂的內容,讓學生體會到乘法算式的意義,練習創新能力。
對本節課的意見和建議:
1、對於回答錯的學生可以多說說為什麼,讓其他學生幫助解決問題後再讓他說說看,充分發揮開始時反覆強調的方法,改正學生的錯誤觀點,掌握本課的內容。
2、在乘法算式中老師可以舉一些相同結果的式子,如3個4相加是3×4=12,而4個3相加是4×3=12,兩個意義是不同的,可以讓學生對比體會,從而再起強調的本課的重點,瞭解到兩個乘數的意義,或者給出一個乘法算式讓學生自己編一編這個算式代表的意義和問題,反過來考學生。
3、動手操作更應重視對數學問題的思考。課中教師雖講明瞭要求後再做,這是對動手有效性的關注,值得我們去借鑑。但你的要求中唯一缺少就是“擺後想一想怎樣求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這一數學問題。好像使操作活動顯得有些多餘,價值有些欠佳。
4、“相同數連加”這一重要條件在改寫成乘法算式中的重要作用突顯得不夠,也就是加法算式到底與乘法算式之間有什麼樣千絲萬縷的聯絡,學生尚不明確。教師剛好做了一件本末倒
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6
一、教材
《7的乘法口訣》是冀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數學上冊第58頁的內容,教學物件是小學二年級學生。本課是在學生掌握了2~6的乘法口訣後,透過引導學生總結出7的乘法口訣,以及應用訓練的基礎上教學的。
這部分內容是本冊教科書的重點,教材加強了“口訣推導”的教學,同時強化了動手、動腦練習,安排了四組綜合練習及一個單元的複習。目的是透過各種練習,幫助學生鞏固本單元所學的知識。教材從七星瓢蟲身體上的黑點入手,在數字7連加的基礎上,得出乘法算式,引導學生總結出7的乘法口訣 。
二、教學目標
由於二年級學生處在低年級階段,心理年級和理解能力都不是很好,因此太過文字的教學,學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應該在玩中學、做中學,透過一些簡單的動手操作、娛樂,達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並學會運用知識的目的,所以我做了下列教學目標的確定:
1、使學生經歷推導7的乘法口訣的過程,掌握並熟記7的乘法口訣,能正確計算7的乘法,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知識目標)
2、使學生理解7的乘法口訣的來源,認識7的乘法口訣之間的聯絡,培養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技能目標)
3、透過學生自編乘法口訣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同學合作交流的態度,並獲得成功的體驗。(技能目標)
4、讓學生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並透過講解七星瓢蟲是益蟲,讓孩子要有愛心,懂得愛護瓢蟲。(情感目標)
三、教學重難點
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學習心理、認知規律,結合本課知識特點及課程標準的要求,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理解7的乘法口訣的形成成過程,能用口訣正確計算7的乘法。
教學難點:理解7的乘法口訣的來源,並記住7的乘法口訣,學會用口訣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四、教法
依據《新課標》變注重知識獲得的結果為注重知識獲得的過程的教育理念,以學生髮展為立足點,以自主探究為主線,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在推導7乘法口訣時,採用實踐探索法(動手數),讓學生感知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學得有親切感。在習題練習中透過觀察比較,讓學生能正確運用。在交流總結時採用演繹概括法,引導學生總結出口訣特點。具體的教學中還注意兩點:
一是:發揚教學民主,用讚許、激勵、表揚,體驗成功,創設情境等方式,增強課堂的趣味性。
二是:合理應用電子教手段,透過多元教學,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五、學法
由於二年級學生心理漸趨穩定,可以熟練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並出現競爭意識。因此,學法上我會採用:
(一)學生觀察圖畫,共同討論,在自主探索中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二)在作業練習中運用學習成果,把數學知識利用到現實生活中。
(三)學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學習方式。 (四)學生自編口訣,並給與適當鼓勵、表揚。
六、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揭示課題
回顧已學1~6的乘法口訣,從展示七星瓢蟲圖片過渡到7的乘法口訣(板書課題) (二)動手操作 自主探究第一部分(知識獲取)
1、首先出示準備好的七星瓢蟲圖片,數一數,1只七星瓢蟲身上有幾個黑點 。
2、提問:①1只七星瓢蟲身上有7個黑點,就是1個7,2只七星瓢蟲身上是幾個7相加?鼓勵學生列乘法算式。想一想,這句口訣還能計算哪個乘法算式?
板書:3個7相加 7×3=21 3×7=21 三七二十一
②如果有3只7星瓢蟲、4只7星瓢蟲……7只7星瓢蟲,各有多少個黑點 呢?
③完成給出的附表,
黑點的點數 : 7、14、21、28、35、42、49
3、完善7的乘法口訣,引導學生讓學生嘗試編出乘法口訣。
板書:《7的乘法口訣表》
(這裡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學習,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要,讓學生的潛能得到發展,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得到充分體現。在交流時,不僅要讓學生積極地陳述自己的觀點和思考過程,還要讓學生在傾聽的過程中,不斷完善、最佳化自己的思維過程。)
第二部分(鞏固練習) 出示課件:
1、圈一圈,填一填。
觀察一幅圖,說說從圖上看懂了些什麼?同桌兼相互問答,然
後抽學生回答,說說利用的是哪句口訣計算的。 (強調這一幅圖可以有兩個不同的算式並且用一句口訣來計算。) 2、孔雀開屏:
先讓學生自己在課本中填寫,然後指名學生說說是如何得到的答案,強調可以用一句口訣來計算。 3、拓展練習:
看誰做得又快又準,集體訂正。(鼓勵表揚,發揚榜樣,競爭作用)
七、板書
《7的乘法口訣表》
八、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有什麼高興的事兒? 還有什麼遺憾的事兒?
本節課的設計,我力圖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興趣出發,讓學生在圖畫和故事情境中學習,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生活中處處都隱藏著乘法口訣。體現了“以人為本,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新課程理念。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所有內容,謝謝大家!
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認圖形》是在學生已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以這些知識為支撐點,把學過的長方形、正方形按邊的數量統一命名為四邊形。並在此知識點上透過遷移,讓學生認識五邊形和六邊形,為今後進一步學習多邊形做好準備,同時也為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打下紮實的基礎。
2、教學目標
(1)透過觀察、比較等方法,初步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等平面圖形。
(2)參與對圖形的摸、搭、數、折、剪等實踐活動,體會圖形的變換,發展空間觀念。
(3)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合作和交流意識。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和六邊形。
難點:體會圖形之間的聯絡和變換,發展空間觀念。
4、教具準備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抽象的邏輯思維過渡。為了豐富學生的感知認識,本課我藉助以下教具輔助教學:
(1)、長方形、正方形紙張;裝有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的信封;小棒等
(2)、多媒體課件
二、說教法與學法
教法:在教學時,我採用情景教學、直觀教學、活動教學、合作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認識四邊形,然後此基礎上透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索,認識五邊形、六邊形,從而形成要知道一個圖形是幾邊形,可以數一數它有幾條邊的認識,這樣處理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
學法:教學本課時,藉助多媒體,引導學生採用自主探索,小組合作,實踐操作相結合的學習方法,透過看,摸,數,折,剪等活動調動他們多種感官參與,充分感知四邊形、五邊形和六邊形的特徵,讓他們在興趣盎然中充分感受圖形之間的聯絡和變換,發展空間觀念。
三、說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活動,主要從以下四個環節展開教學: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2-3分鐘)
新課開始,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創設情景,再現舊知:小朋友!今天老師帶領大家到有趣的圖形王國去玩,學生透過觀察,說出已經認識了的長方形、正方形、圓等。這樣的匯入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景中,鞏固舊知。
(二)、操作觀察探索新知
1、認識四邊形 (10分鐘)
出示地磚圖,由體到面,說一說它們的面分別是什麼圖形?然後觀察長方形和正方形,引出邊,接著透過摸一摸,有什麼感覺?數一數邊有幾條?親身經歷了發現邊的過程,享受成功的喜悅,感悟到數學知識的學習在於不斷的自我探究之中。最後歸納出四邊形有4條邊。為幫助學生及時鞏固新知,讓學生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題,學生進行判斷後,要求學生分別說一說為什麼有的是四邊形,有的不是四邊形。進一步加深對四邊形的理解。
2、自主學習五邊形、六邊形(10分鐘)
在學生認識了四邊形後,我大膽放手讓學生透過合作、交流、分享等形式自主學習五邊形、六邊形。透過用小棒搭五邊形、六邊形的活動,近一步鞏固五邊形、六邊形的特徵,並遷移出多邊形。今天我們認識的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或者以後還會遇見更多條邊圍成的圖形,它們有個更大的名字,我們統稱它們叫做多邊形。
接著讓學生思考:要知道一個圖形是幾邊形,可以怎樣做?
透過全班交流,引導學生認識:要知道一個圖形是幾邊形,可以數數它有幾條邊。
(三)、動手操作、鞏固新知(15分鐘)
《新課標》指出:數學課程應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為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理念,我設計了三個不同層次的練習,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讓學生動腦數一數、折一折、剪一剪來鞏固新知,深化思維。
(四)、交流深化拓展延伸(2分鐘)
數學既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數學學習不能侷限於課堂,它應由課內走向課外,由書本走向生活。我透過提問:今天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師生共同梳理本課學習內容,形成知識網路。
本課的教學活動,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透過創設情景、比賽、動手操作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他們提供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機會,學生經歷了知識的再創造過程,認識了四邊形、五邊形和六邊形,體會了圖形的聯絡和變換,發展了空間觀念。實現了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理念。
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8
(一)、學生分析:
大部分學生已初步瞭解了乘法的意義,掌握了連加的計算方法,他們已能根據情境列出的乘法算式,並結合情境用數數或連加的方法算出乘法算式的得數,這些知識儲備都為學生在本課進行自主編制口訣奠定了一定的基礎,而且有一部分學生對乘法口訣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有的甚至可以背出部分的乘法口訣。
(二)、教學目標:
1、經歷編制5的乘法口訣的過程,使學生知道5的乘法口訣的來源,理解乘法口訣的含義,使他們產生自覺記憶口訣的慾望。
2、能夠歸納學習步驟,掌握乘法口訣的學習方法。
3、掌握5的乘法口訣,會用5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4、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和分析能力。
5、有機地重組教材,以五環旗為整節課的學習情境,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人文關懷。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經歷編制5的乘法口訣的過程
教學難點:記憶5的乘法口訣
(四)、教學設想:
教材主要包括數松果、算一算、練一練三大塊,根據教材內容主要設計了情境匯入、探究性學習、遊戲、應用四大部分。重點從匯入的處理、探究性學習過程的安排、乘法口訣學習方法的掌握三個方面來說一說。
1、重設情境,激情匯入。
新課程在教學中非常注重三維目標的整合,不僅注重培養學生的知識技能,而且非常關注他們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發展,強調了對學生進行人文關懷。於是,我改變教材中數松果的情境,用北京奧運開幕式及運動員奪冠的片段為情境匯入,以此為契機,利用多媒體展示了舉行北京奧運會時人們各種興奮歡呼的場面,在一個個精彩的片段和歡呼聲中,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奧運的激情在不自覺中已被成功激起。然後出示奧運五環旗,由學生說說對它的認識,教師再進行簡單介紹。
2、重組教材,自主探究。
①五環旗及算一算兩部分的整合。
在新課探究這一環節中,原本教材分數松果和算一算這兩大部分,潛意識已經把解決一共有多少個松果?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割裂為先用最基礎的數數的方法來解決,而後才是採用根據圖意列乘法算式的方法。學生對於5的乘法口訣的學習,已有了充分的知識準備,根據學生這一實際情況,我將教材中的數松果這部分換成五環旗的內容,並與算一算這部分進行有機的整合,在匯入部分教學完後直接出示9面五環旗,讓學生觀察並提出問題,在學生自主提問以後,便將一共有多少個環?這一問題拋給學生,大膽地放手讓學生自由選擇適應於自己知識基礎的方法進行解決,而且將這一環節安排小組活動,這樣每個學生不僅可以有自己的方法,還能夠獲取別人的好方法。這樣將教材的有效整合,給學生提供了更大的自由選擇學習方式的空間,而且更能夠適用於各個學習層次的學生。
②、口訣的學習。
在學習口訣這部分內容中,設計時力求將情境圖、算式、口訣三部分聯絡起來,整段教學流程突出簡化二字。讓學生從理解圖意出發,根據圖意將具體的圖抽象簡化成用乘法算式表示,再根據有關5的乘法算式的規律,將5的乘法算式簡化成5的乘法口訣,即看算式編口訣。這樣學生在自主探索中,便潛移默化地感受到了口訣是由生活實際中逐步抽象、簡化成數學知識的,且能充分體會到口訣的作用,自覺產生記憶口訣的慾望。
③口訣的記憶。
在學生記憶口訣時,重點讓學生觀察口訣說說自己發現了什麼?因為發現了規律才能更好更快地記住口訣,然後讓學生說說有什麼好辦法可以很快記住口訣,這樣學生自然而然就會利用規律去記憶口訣,即找規律記口訣。另外,在學生利用規律記憶口訣後,安排遊戲看手指說口訣和對口令,也是為了加強學生對口訣的記憶,尤其是看手指說口訣這個遊戲,更能激發學生記憶口訣的興趣,由於我們每隻手都有5個手指,所以讓學生進行小組遊戲,根據整個小組伸出手的數量來說出口訣,這樣學生更容易也更深刻地記住口訣。
3、歸納步驟,掌握方法。
掌握學習方法是學生知識過程的基礎,在新課程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結構,指導學生掌握學習的步驟,學生才能逐漸地、獨立地策劃自己的學習活動,在學習同類知識的過程中,真正地發揮主體作用。因此,在整個教學設計中,引導和幫助學生在學的過程中,歸納出乘法口訣的學習步驟:①看算式編口訣;②找規律記口訣;③用口訣做算式。學生在掌握了口訣的學習方法後,在教學其他乘法口訣時,學生就可以進行自主學習了。這樣,既有利於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又為學生的主動學習提供了方法上的遷移,便於學生真正的獨立學習。
(五)、教學流程:
一、情境匯入
1、出示課件:舉辦奧運時的歡樂場面。
2、介紹五環旗。
二、探究性學習
1、問題的提出與解決
①提出問題:A、你們看這裡有這麼多面五環旗,觀察一下你發現了什麼?
B、想一想,根據這幅圖你能提出什麼問題?(學生自由發言)
②解決問題:
A、師:今天我們就來解決一共有多少個圓環?這個問題,你們想一想有什麼好辦法可以解決,和小組的同學說一說。
B、小組交流彙報:方法可能有數數(5個5個數)、列乘法算式等。
C、組織學生邊數數邊列出乘法算式。
2、編制口訣。(看算式、編口訣)
①小組合作,試著編一編。
②交流彙報:你是根據哪個算式遍出了哪個口訣?
3、理解口訣的含義。
舉出其中幾個乘法口訣讓學生說一說表示什麼意思?
4、觀察口訣找規律。(找規律、記口訣)
師:觀察這些口訣,你發現了什麼?有什麼好辦法可以很快記住這些口訣?試著記一記。
三、遊戲
1、看手指說口訣。
2、對口令。
四、應用
1、基本聯絡:練一練第2題(用口訣、做算式)
2、聯絡實際:練一練第4題。
二年級數學說課稿 篇9
說教材:
課程標準強調《統計》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低年級要求:讓學生經歷簡單的資料統計過程,使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來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整個過程,從中掌握一些基本的統計知識和方法。教材選取的例題給我們很好地提供了一個如何去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的資訊。
說學情:
上學期學生已經學習了比較、分類,能正確進行計數,所以填寫統計表不會太困難,關鍵在於引導學生學會收集資訊,整理資料,畫統計圖,能利用統計圖表中的資料作出簡單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體會統計的作用。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本課的要求,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說教學目標:
1、藉助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感受到統計活動的必要性。培養學生初步的統計意識。
2、在情景中初步掌握資料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經歷統計的過程。
3、初步感知簡單條形統計圖及統計表,能將統計結果填入表內,會在格子紙上畫簡單的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資料,提出和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4、讓學生透過獨立思考、觀察交流等方式感受統計的意義和作用,初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加深對數學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經歷收集和整理資料的過程,初步認識統計圖和統計表,正確填寫統計圖表。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體驗資料的收集和整理過程,能看懂圖表。能根據統計圖中的資料,進行簡單分析,感受統計的意義和作用。
說教學理念與教法:
低年級兒童活潑好動,所以我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將整堂課的設計分成“創設情景------收集、整理資料------操作實踐------拓展深化”四個層次,我以教材為基礎,本著數學來源於生活這一事實,力求從實際出發,增加學生對數學的親近感,使學生樂學、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圍繞教學目標,我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時,力求體現以下理念:
1、在生活中學數學
讓學生學習現實的數學是新課程的要求。所以“統計”這節課我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從學生喜歡看動畫片引入,激發興趣,調動學生的探究慾望。其次結合本校“播種習慣責任樹,人人為樹添果實”的活動,讓學生在熟悉親切的生活背景素材中學習,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在活動中學數學
讓學生學習動態的數學是新課程的要求。使學生形成統計觀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讓其真正投入到統計活動的過程中,所以我設計運用投票表決的活動,來確定最喜歡看的是哪部動畫片,從中讓學生初步體驗統計的過程,也就是經歷分一分、排一排、數一數的過程,學會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學生在經歷“動態建構運動”之後,再讓他們獨立觀察教材提供的靜止的畫面上採集資訊、分析、整理資料,進行填寫統計表、繪製統計圖、說說統計作用。一方面鞏固剛剛建構的統計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和獨立解決問題能力;另一方面進行“間接思維” 訓練,既錘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與獨立思考的能力。在統計紅、黃、藍蘋果個數的活動中,不僅讓學生學會了解決實際生活問題,還讓學生感悟到一個方格表示2人,那麼1人可以用半格來表示,為後續學習打下能力基礎。學生在這些活動中透過實踐操作,體驗到了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也認識了統計及其作用,獲得了數學知識,發展了能力。
3、在問題中學數學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數學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教學中,使學生透過自己的探討感受到,要解決老師提的問題必須調查統計,在調查統計後,學會思考,能根據資料回答和提出簡單的問題,深化對統計意義的理解,同時初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4、人人都得到發展
學生透過教學活動,理解和體驗了統計的過程,體會到統計在生活中的意義和作用。同時結合“習慣責任樹”,進行德育教育,使學生獲得全面發展。
說學法
本節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
1、聯絡生活實際解決身邊問題,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2、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3、透過動手操作,獨立思考,討論交流等方式,完善自己的想法,構建自己的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