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數分裂說課稿
減數分裂說課稿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認真擬定說課稿,那麼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減數分裂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減數分裂說課稿1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減數分裂》這一課題是在高中生物第三章第一節的第二部分。這部分內容不僅是第三章的重點內容,也是整本書的重點內容之一。它以學過的細胞學知識、染色體知識、有絲分裂知識、生殖種類知識為基礎。透過學習,使學生全面認識細胞分裂的種類、實質和意義,為後面學習遺傳和變異,生物的進化奠定細胞學基礎。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減數分裂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過程;理解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
2、能力目標:透過觀察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培養學生識圖、繪圖能力以及比較分析和歸納總結的能力。
3、德育目標:透過學習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加深對事物自身變化規律性的認識,培養對立統一和發展變化的觀點。
三、教學重點、難點以及確定的依據
1、教學重點:減數分裂概念和過程。這是生殖細胞形成的基礎,又是遺傳和變異和細胞學基礎。
2、教學難點:同源染色體、四分體的概念以及染色體行為的變化規律,其中染色體行為的變化規律既是難點又是重點。初學者對此缺乏感性認識,較難抓住本質。
四、教材處理
根據教材的重難點、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多媒體課件傳遞資訊量有的特點,這部分內容我安排2個課時。第一課時學習減數分裂概念和精子的形成過程,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第二課時學習卵細胞的開成過程,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異同點的比較。這裡主要說明第一課時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
五、教學方法和手段
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形象生動的教學氛圍,同時應用講述法、談話法、比較法、指導讀書法等,引導學生思考一系列問題,使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總結的能力。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總結的能力。
六、具體的教學過程
分為二部分
第一部分:導言
首先以問題引入,引發思考(1)什麼是有性生殖?(2)其主要方式是什麼?回答之後,演示卵式生殖過程即受精作用,提醒學生注意受精卵中的染色體組成,為進一步觀察受精卵中染色體的特點,又設計動畫模擬精卵的結合過程。這樣,學生從畫面上能清楚看出,受精卵中的染色體一半來自精子,一半來自卵細胞,並且每兩條染色體大小、形態相似,由此引出同源染色體概念。為進一步說明同源染色體特點,插人類體細胞的染色體圖,最後得出完整概念。同源染色體是本課題的關鍵點和切入點,在教學安排上,將同源染色體概念提前講述,為的是分散難點,為後面講述聯會和四分體奠定基礎。
由於精子、卵細胞的染色體都只有受精卵即體細胞一半,自然引出問題精子和卵細胞怎樣產生?先請學生討論,能否以有絲分裂方式產生?之後引出減數分裂概念。並展示學習這一概念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包括:減數分裂自然想了解減數分裂的具體發生過程,進入第二部分,以精子的形成過程為第二部分:精子的形成過程。
第二部分:精子的形成過程
首先以指導讀書法,讓學生帶著幾個思考題進行讀書學習。思考內容包括:"精子在哪裡形成?精子形成過程中各階段細胞名稱是什麼?什麼是聯會、四分體?’減數’發生在什麼時期?"為講述方便,也為了後面能說明染色體分離的隨機性,細胞中的染色體以4條表示。同時,為防止學生眼花繚亂,分散了注意力,整個分裂過程先逐圖出現。
講述精原細胞時,除指出它來自精巢,還應點明它的染色體數就是體細胞的染色體數。精原細胞形成初級精母細胞時,強調染色體在這一時期複製,也就是要說明,聯會時期,每條染色體已含有兩條染色單體,只是由於這一時期染色體呈染色質狀態,所以看不出來,這樣可以避免學生錯誤以為複製是在四分體時期進行。四分體時期,除強調概念處,為避免個別學生錯誤地將整個細胞中的4條染色體當作一個四分體,先提問:圖中有幾個四分體?再將其中一個四分體作閃爍處理以加深印象最後還要對四分體作個總結。
減數分裂說課稿2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第一節《減數分裂與受精作用》第一部分減數分裂第一課時精子形成過程。接下來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說這一節課。
一、說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減數分裂》這一部分內容不僅是第二章的重點內容,也是整本書的重點內容之一。它以必修一學過的細胞學知識、染色體知識、有絲分裂知識和初中生殖種類知識為基礎。透過學習,使學生全面認識細胞分裂的種類、實質和意義,為後面學習遺傳和變異,生物的進化奠定細胞學基礎。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減數分裂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過程;理解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
(2)能力目標:透過觀察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培養學生識圖、繪圖能力以及比較分析和歸納總結的能力。(3)德育目標:透過學習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加深對事物自身變化規律性的認識,培養對立統一和發展變化的觀點。3、教學重點、難點以及確定的依據
(1)教學重點:減數分裂概念和精子的形成過程。
(2)教學難點:模擬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比較精子和卵細胞形成過程的異同。觀察蝗蟲精母細胞的減數分裂。4、教材處理
根據教材的重難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本節內容我安排兩個課時。第一課時學習減數分裂概念和精子的形成過程,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第二課時學習卵細胞的開成過程,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異同點的比較。這裡主要說明第一課時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
二、說學法
由於本節知識的抽象難懂,教師應透過閱讀,思考,觀察,討論相結合的方法展開學習活動,注意對學生學法的指導。尤其應指導學生學會閱讀課本,學會正確讀圖、析圖,進而會繪圖,指導學生運用對比法、聯絡實際法等加以理解、鞏固。使學生的學習過程和認識過程統一為一個整體。
三、說教法
在課堂教學中,應適宜的誘導,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透過學生自己的學習來掌握知識,做到導中學,學中學,導與學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教學效率。(一)課前預習:導讀(二)課堂引入:導思,啟發學(三)課堂教學:導法、導議(四)形成性測試:導練
四、說具體的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過程大體可分為二部分第一部分:減數分裂概念以及受精作用
首先創設情境,引發認知矛盾,激發學習動機。先請學生根據本節題圖,比較果蠅體細胞與配子細胞染色體組成及數目的不同。引導學生根據此圖提出能聯想到的問題。
設問:“圖中的配子是透過有絲分裂產生的嗎?”“有絲分裂的特徵是什麼?”等引導學生複習細胞有絲分裂並猜想配子是經過何種分裂形成的?
介紹減數分裂發展史,激發學生學習減數分裂的興趣。
假設:配子是透過有絲分裂產生的;那麼以人為例,人的染色體則會一代一代成倍地增加,照這樣推算,同學們體細胞的染色體就應該是你爺爺的3倍,可事實並不是這樣,你們的體細胞的染色體仍是46條,為什麼?”透過這一矛盾的設疑,激起了學生急於想了解此情況的求知慾,牢牢地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之後,演示卵式生殖過程即受精作用,提醒學生注意受精卵中的染色體組成,為進一步觀察受精卵中染色體的特點,透過多媒體課件展示精卵的結合過程。這樣,學生從畫面上能清楚看出,受精卵中的染色體一半來自精子,一半來自卵細胞,並且每兩條染色體大小、形態相似,由此引出同源染色體概念。為進一步說明同源染色體特點,插人類體細胞的染色體圖,最後得出完整概念。同源染色體是本課題的關鍵點和切入點,在教學安排上,將第二部分的受精作用和同源染色體概念提前講述,為的是分散難點,為後面講述聯會和四分體奠定基礎。既然精子、卵細胞的染色體都只有受精卵即體細胞一半,自然引出問題精子和卵細胞怎樣產生?先請學生討論,之後引出減數分裂概念。並展示學習這一概念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包括:減數分裂自然想了解減數分裂的具體發生過程,進入第二部分,以精子的形成過程為第二部分:精子的形成過程。
第二部分:精子的形成過程
首先以指導讀書法,讓學生帶著幾個思考題進行讀書學習。思考內容包括:“精子在哪裡形成?精子形成過程中各階段細胞名稱是什麼?什麼是聯會、四分體?減數發生在什麼時期?”為講述方便,也為了後面能說明染色體分離的隨機性,細胞中的染色體以4條表示、同時,為防止學生眼花繚亂,分散了注意力,整個分裂過程要透過多媒體課件逐圖出現。
講述精原細胞時,除指出它來自精巢,還應點明它的染色體數就是體細胞的染色體數,精原細胞形成初級精母細胞時,強調染色體在這一時期複製,也就是要說明聯會時期每條染色體已含有兩條染色單體,只是由於這一時期染色體呈染色質狀態,所以看不出來,這樣可以避免學生錯誤以為複製是在四分體時期進行。四分體時期,除強調概念處,為避免個別學生錯誤地將整個細胞中的4條染色體當作一個四分體,先提問:圖中有幾個四分體?再將其中一個四分體作閃爍處理以加深印象最後還要對四分體作個總結,指出:四分體個數就是同源染色體對數。這樣處理,較好地突破了“四分體”這一教學難點。分裂後期,先顯示一種同源染色體分離情況,形成兩個子細胞,接著讓學生討論同源染色體能否有另一種的分離情況?討論之後在後期又出現另一種分離圖,由此說明:染色體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同源染色體移向哪一極是隨機的即不同對染色體之間可能自由組合。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與有絲分裂相似,學生容易掌握,但也要強調兩點:“分裂”和“等數”。“分裂”即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等數”即染色體數目不再減半。至於減數第二次分裂的過程,尤其突出有絲分裂後期與減數第二次分裂後期圖的比較,使學生透過畫面,清楚地看出二者的不同,即“是否含有同源染色體”的問題,進一步說明了減數分裂的本質。接著,全屏展示減數分裂的全過程,目的有兩個,一是總結減數分裂的實質,二是利用板書複習各分裂時期細胞的名稱。在上面學習的基礎上,為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染色體行為變化,播放精子形成的的連續動畫過程。最後,總結減數分裂的過程。先讓學生討論,教師再作補充,這樣既使學生理解其意義,而且培養了歸納總結的能力。最後設計了兩道課堂練習題,第一道題考查學生對染色體數目變化規律性的掌握情況,第二道題考查學生對同源染色體、四分體概念的掌握情況,透過兩道練習題,及時反饋教學效果。
五、結束語:
生殖細胞除精子外還有卵細胞,卵細胞的形成也經過減數分裂,它的形成過程與精子的形成有和不同?我們下一節介紹,請同學們預習。
六、板書設計(教學課件)
減數分裂說課稿3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減數分裂與有性生殖細胞的成熟》第一課時精子形成過程。《減數分裂與有性生殖細胞的成熟》在高中教材第三章第一節第二小結,在初中有關生殖知識的基礎上,簡明提出生殖的概念,介紹生殖的種類。從有性生殖概念和種類引出了重點講授的減數分裂,減數分裂是有性生殖的重要環節,減數分裂的知識不僅是本章的重點,也是全書的重點。它以第一章細胞分裂為基礎,又與第五章遺傳變異的知識有著密切關係,掌握這部分內容為以後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減數分裂過程較為複雜。先透過概念的敘述,使學生有一個印象,然後詳細講述精子和卵細胞的形成過程,這樣,既能使學生抓住減數分裂過程中的重點,又能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減數分裂的概念,做到真正理解。最後減數分裂產生的兩性生殖細胞經受精作用,形成合子,從而保持了親代和子代染色體數目的恆定性,對遺傳變異有重要意義。
根據教學大綱和考綱(知識點)要求,根據教學層次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及心理特徵,根據本校的具體情況,確立教學目標如下:
一、知識目標:
1、使學生識記並理解以精子形成過程為例減數分裂概念、過程、特點。
2、明確減數分裂是生殖細胞形成過程的一種特殊的有絲分裂方式。
3、掌握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規律,為後面學習遺傳變異奠定細胞學基礎。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及對知識綜合運用能力。
三、德育目標:使學生確立物質是運動、變化、發展的唯物主義觀點。
以精子形成過程闡述減數分裂的過程,這部分知識不僅是有性生殖的關鍵內容,而且前面涉及有絲分裂,後面是遺傳變異的細胞學基礎,要十分重視這一內容學習。因此確立本節重點是減數分裂概念、過程。而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複雜、抽象,學生在學習時,形象思維模糊,思維方向容易偏離,學生感到枯味,難以理解,因此確立本節教學難點是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DNA數量變化規律及染色體動態。
在教學程式上的總體思路是:根據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理論,根據學生心理特徵和學校具體情況,增加授課的吸引力,激發學生思維,讓學生在緊張而又愉快氣氛中掌握所學知識。
一、以前後為橋樑,精心設計好導言。
用設疑匯入法提問"什麼是卵式生殖?"然後師生總結精子和卵細胞的特點,展示團藻的有性生過程(教學課件),精子和卵細胞是怎樣產生的呢?這節課開始介紹〈〈減數分裂與有性生殖細胞的成熟〉〉(板書)。什麼是減數分裂呢?這節課以動物精子形成過程為例來講述減數分裂的基本過程。(匯入新課)
這樣導言,使學生產生一種急需探求的心理,學生學習動機由潛伏期迅速自然進入活躍狀態。
二、新課講授
1.本節課共交代4個概念:同源染色體、聯會、四分體、減數分裂。這4個概念對於理解減數分裂整個過程尤為重要,而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是膚淺的,只是簡單意義上的背下來,並沒有真正體會理解,易造成失誤。概念清,思路清;概念混淆,則張冠李戴。因此,我在教學中打破課本原有的教學結構,首先明確概念(板書)。同源染色體、聯會、四分體三個概念,老師先講解演示(模型),再出示目標,最後讓學生利用自制的染色體模型,動手操作演示。操作錯誤的及時糾正,老師歸納總結,提示注意的地方
如同源染色體不可顧名思義認為來源或起源相同的染色體。這樣,透過動手操作演示,極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課堂氣氛活躍,訓練思維,加深概念的理解,確立正確的概念。減數分裂的概念放在最後學習精子形成過程後,讓學生看書歸納總結,這樣的目的,讓學生全面理解概念的含義,做到真正理解掌握。明確了概念,那麼,精子的形成過程又是怎樣的呢?
2.過程
(1)邊講邊貼剪貼圖,貼圖與所講的內容要相對應(貼圖)。在講解過程中以講述法和談話法為主,利用剪貼圖,將染色體動態變化形成具體、形象化的感性認識。透過老師的"講"與"演",學生的"聽"與"看",按老師的敘述、談話,找出問題,思考解決問題的線索,透過師生雙邊活動,新的資訊進入學生頭腦中,並與原知識結構掛上鉤,達到知識"提升"的目的,體現老師主導作用,學生主體作用。
(2)層層設疑,設定一系列啟發性問題,再逐一解決。如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染色體的變化特點是掌握減數分裂的關鍵。提問:
1聯會時染色體複製沒有?
2複製為何看不出來?
3什麼叫四分體?
4圖中有幾個四分體
5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有絲分裂中期有何區別?
6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後期同有絲分裂後期有何不同?
7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染色體數目減半原因是什麼
等等,從提出問題到解決問題,也是學生積極思維的過程。透過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比較,拓寬學生思維的廣度,擴大思維範圍,教會學生在廣度上學會思維。透過問題的層層深入,激疑、質疑,不斷加大問題的難度,教學生在深度上學會思維。
(3)透過"動樂愛"教學法,動手,動眼,動腦。
1動手操作比較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與有絲分裂中期染色體行為特點。
2動手操作比較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後期與有絲分裂後期染色體行為特點
3分析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後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的另一種情況。
4完成減數分裂第二次分裂的一部分(教師只貼一個次級精母細胞的過程)
"動樂愛"教學法既用"動的方法",貫徹"樂的原則",達到"愛"的目的。此方法提出根據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教學提出,陶先生說"在你用腦的時候,同時用手去實驗,用手的時候,同時用腦去想不可,手和腦一塊兒幹,是創造教育的開始,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引起學生興趣,激發學生動機,教師’費力少而成功多’,否則,’教師收效少而學生苦惱多’。此方法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尤為重要。
激發快樂情緒,產生興趣和求知慾,大大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從中體會學習生物的無窮樂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同時,透過概念(同源染色體、聯會、四分體)和過程四個方面操作,人人動手,動腦,也培養了學生獨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在學習過程中能不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鍛鍊學生主動思維的能力。如透過動手操作減數分裂第二次分裂的一部分,學生本身產生疑問,為什麼減數分裂是一種特殊方式的有絲分裂?並能加以正確解釋。
總之,選擇"動"點,構思"動"作,設計"動"法,讓學生在"動"中學,便產生了興趣,"樂"了便從情感上喜歡,由淺層的喜歡日漸發展到深度的"愛"。
(4)在老師的組織引導下,學生始終處於學習情境中,思維性大大調動起來。因勢利導,據圖觀察分析,透過過程講述讓學生總結歸納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染色單體、DNA變化規律。及時表揚肯定,讓學生感到成功的喜悅。
(5)回顧過程,從四個方面範圍、時期、特點、結果,讓學生看書歸納總結減數分裂的概念。
(6)最後,利用教學軟體把精子形成過程完整看一遍。讓學生確物質是運動、變化、發展的唯物主義思想。(展示)。對過程形成直觀化的感性認識,加深記憶。
總之,從概念入手,以過程為主線,重點突出變化規律,最終讓學生把知識形成網路。
三、小結:
減數第一次分裂六個字概括:聯會、分離、減半。減數第二次分裂四個字概括:分裂、等數。簡單明瞭,記憶深刻。
四、結束語:
生殖細胞除精子外還有卵細胞,卵細胞的形成也經過減數分裂,它的形成過程與精子的形成有和不同?我們下一節介紹,請同學們預習。
五、習題設計
為使知識得到反饋鞏固,設定由易到難三種梯度題。填充題、選擇題和簡答題。(略)其中簡答題部分,此題選出的目的是
1、強調聯會、四分體,聯會是四分體的前提和染色體數目減半的基礎。
2、有絲分裂中沒有的現象。
3、書中同源染色體概念由此提出。
(六)時間分配
導言2分鐘,新知識傳授25分鐘,練習10分鐘,總結2分鐘,佈置作業和結束語1分鐘。
減數分裂說課稿4
一、教材分析
《減數分裂和有性生殖細胞的形成》一節是高中生物新教材第五章第一節第二小節的內容,本節的主要內容是以精子和卵細胞的形成過程為例來說明減數分裂過程。減數分裂是一種特殊的有絲分裂過程,它以有絲分裂為基礎,又是第六章遺傳變異中“遺傳三大規律”的細胞學基礎,減數分裂的知識不僅是本章的重點和難點,也是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掌握這部分內容為以後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本節內容在教材中起到承前啟後的橋樑作用。
二、設計意圖
本課首先透過引導學生對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染色體的變化的比較,初步尋找減數分裂的學習策略(用已有的有絲分裂知識間接說明減數分裂中染色體的變化),再引導學生對照教材示意圖、應用剪貼圖,使學生初步領略學習策略尋找的途徑,從而使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使學生的內在潛能得以充分挖掘和發展。其次,教師引導學生透過變通,將學習“有絲分裂過程”方法遷移到減數分裂的學習中,使學生佔有、運用、享受了知識,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潛能,激發他們的內在動力。再次,引導學生創造性的學習,即構建減數分裂有關的知識結構,尋找記憶的關鍵內容,把握思維鏈條的關鍵,提高記憶的效率,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
三、教學目的
透過分析大綱,考綱的教學要求,“減數分裂和配子的形成”內容應達到D(應用)水平。由於減數分裂過程比較抽象,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參差不齊,但有一定的分析、歸納和總結能力。針對學生心理狀況和接受知識能力情況的瞭解,確定教學目的如下:
(一)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識記並理解(以精子形成過程為例)減數分裂概念、過程、特點。
2)、明確減數分裂是生殖細胞形成過程的一種特殊的有絲分裂方式。
3)、掌握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的變化規律,為學習第六章《遺傳和變異》奠定細胞學基礎。
4)幫助學生形成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透過思維活動、推理和總結,讓學生參與到學習過程中,體會到分享“交流”更重要。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確立物質是運動、發展、變化的唯物主義觀點,加深對事物自身變化規律的認識,培養對立統一和發展變化的觀點。
四、教學重點,難點、關鍵
以精子形成過程為例闡述減數分裂的過程,這部分知識不僅是有性生殖的關鍵,而且涉及有絲分裂中染色體的行為、數量變化知識,還是以後學習遺傳變異的“三大遺傳規律”的細胞學基礎,要十分重視這一內容的學習。因此確立本節重點是減數分裂概念、過程。而減數分裂過程中各時期變化比較複雜、抽象,學生在學習時,思維方向容易偏離,學生也會感到枯燥,不容易理解,因此確立本節教學難點是減數分裂過程中各時期的變化特點。在學習過程中中,關鍵是幫助學生弄清染色體減半的原因以及為第六章學習遺傳和變異的“三大遺傳規律”奠定細胞學基礎,所以教學關鍵是理解同源染色體分離和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而引起的染色體數目變化以及染色體組合方式變化的關係。
重點:減數分裂概念、過程
難點:減數分裂過程中各時期的變化特點
關鍵:理解同源染色體分離和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而引起的染色體數目變化以及染色體組合方式變化的關係。
五、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中主要採取教師講述和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六、教學手段
在實際教學中,採用計算機課件的動態演示和學生動手貼剪貼圖,營造一定的學習環境。
七、學法指導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透過比較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過程,使學生髮現學習減數分裂的方法,完成對學生進行探索策略和精加工策略的學法指導。透過分析、歸納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同源染色體、染色單體數目變化圖表等關鍵知識點,完成自我監控策略的學法指導。透過設計各種疑問調動學生的思維活動,激勵學生善於思考、歸納和總結,掌握學思結合的學習方法;透過複習、比較,掌握溫故知新的學習方法等。
八、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課
1、複習提問:用有絲分裂過程的動畫課件,複習其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特點(複製、著絲點分裂、平均分配等)。
2、匯入新課:細胞分裂的方式有三種有絲分裂、無絲分裂、減數分裂,我們知道減數分裂是一種特殊方式的有絲分裂。那麼,減數分裂的過程是怎樣的?究竟特殊在那裡呢?下面我們來學習“減數分裂與生殖細胞的成熟”。
(二)學習新課
1、演示減數分裂的動畫課件,請學生仔細觀察,對比與有絲分裂過程的異同,並透過師生之間的交流,引出減數分裂概念。其目的是引導學生透過變通,按照學習有絲分裂的方法來認識減數分裂的過程,實現學習方法的遷移。
2、精講減數分裂的過程,並對同源染色體等概念及時解釋。
3、再演示減數分裂的動畫課件,強調減數分裂的過程是連續變化的`,並請學生依照課件說明減數分裂各時期的特點及染色體的變化數目。
4、鼓勵同學們用磁性模型到黑板上貼上剪貼圖,這樣既突出了本節的重點,又突破了難點。其目的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同時對學生進行探索策略和精加工策略的學法指導。
5、再對學生們的出色表現及時肯定和鼓勵以後,同學們的學習熱情空前高漲。這時提出:子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減半的原因和組合方式的問題,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並加以分析、討論,得出結論,解決關鍵點。此過程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減數分裂說課稿5
一、說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減數分裂》這一課題是在高中生物第三章第一節的第二部分。這 部分內容不僅是第三章的重點內容,也是整本書的重點內容之一。它以學過的細胞學知識、染色體知識、有絲分裂知識、生殖種類知識為基礎。透過學習,使學生全面認識細胞分裂的種類、實質和意義,為後面學習遺傳和變異,生物的進化奠定細胞學基礎。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減數分裂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過程;理解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
(2)能力目標:透過觀察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培養學生識圖、繪圖能力以及比較分析和歸納總結的能力。
(3)德育目標:透過學習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加深對事物自身變化規律性的認識,培養對立統一和發展變化的觀點。
3.教學重點、難點以及確定的依據
(1)教學重點:減數分裂概念和過程。這是生殖細胞形成的基礎,又是遺傳和變異和細胞學基礎。
(2)教學難點:同源染色體、四分體的概念以及染色體行為的變化規律,其中染色體行為的變化規律既是難點又是重點。初學者對此缺乏感性認識,較難抓住本質。
4.教材處理
根據教材的重難點、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多媒體課件傳遞資訊量有的特點,這部分內容我安排2個課時。第一課時學習減數分裂概念和精子的形成過程,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第二課時學習卵細胞的開成過程,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異同點的比較。這裡主要說明第一課時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
二、教法
布魯納認為:“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是資訊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取的主動參與者。”在課堂教學中,應適宜的誘導,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透過學生自己的學習來掌握知識,做到導中學,學中學,導與學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教學效率。
1.課前預習:導讀
導讀,旨在培養學生的“讀、思、問”的學習習慣。閱讀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來源,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誰不善於閱讀,他就不善於思考”。教師依據教學大綱的認知目標,從學生實際出發,精心設計問題,將教學目標轉化成富有針對性、啟發性、探索性和趣味性的思考題,引起學生的注意,引導閱讀。透過預習,學生對本節課主要內容及重要概念有所瞭解,為上課打好基礎,同時也是教師創造機會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良好機會,也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綜合能力。
(二)課堂引入:導思,啟發學
教師利用學生已有的生物學知識,精心設計導語,善於創設問題情境,引發新問題,誘導思維進入新課。鮮明創意能扣人心絃,開啟思維之門,喚起學生求知的慾望,以高昂的熱情進入學習角色,此時,學生
心理處於積極主動的興奮狀態,便於獲取知識,培養能力。
(三)課堂教學:導法、導議在課堂教學中結合多媒體教學法,恰到好處的運用導法和導議。導法是引導學生學會閱讀、觀察、總結、思維創造的方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導議是在教師的指導下,設計針對性、思考性的問題,組織學生討論或由各組推薦學生代表發言,如有錯誤或不完整,讓其他學生踴躍進行修改、補充,最後由教師歸納講解,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使課堂充滿生命力。教師透過啟發、觀察、比較、議論,使學生修正自己的錯誤認識,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達到去偽存真、獲得科學結論。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大膽質疑,各抒己見,在活潑和諧的氛圍中學到知識,使教師的導與學生的學達到完美交融的境界。透過學法的指導,學生學會了接受新知識的技能技巧,提高了學習能力。 (四)形成性測試:導練
透過“導練”,及時掌握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是產生良好教學效果的不可缺少環節。教師精心擬定符合教學大綱要求,難易適中,梯度合理,具有典型性、啟發性的題目,採用搶答、討論等形式,對學生進行解題訓練,其作用就是讓學生動腦思維,動口表述,動筆練習,達到鞏固、深化、拓寬、應用的目的,使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並能根據檢測,反饋資訊,及時矯正補償,順利達到教學目標。
三、學法
結合本教材的特點及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教師的知道下透過閱讀,思考,觀察,討論相結合的方法展開學習活動,為了不使教師的指導活動落空,在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促使學生動眼看,動手做,動口說,動腦想,使學生的學習過程和認識過程統一為一個整體。
四、具體的教學過程
分為二部分
首先創設情境,引發新問題,(1)什麼是有性生殖?(2)其主要方式是細胞有絲分裂嗎?“以人為例,人的染色體若會一代一代成倍地增加,照這樣推算,孔子的第30代孫的體細胞就會有46×230條染色體,可事實並不是這樣,孔子的第30代孫的體細胞的染色體仍是46條,為什麼?”透過這一矛盾的設疑,激起了學生急於想了解此情況的求知慾,牢牢地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之後,演示卵式生殖過程即受精作用,提醒學生注意受精卵中的染色體組成,為進一步觀察受精卵中染色體的特點,又設計動畫模擬精卵的結合過程。這樣,學生從畫面上能清楚看出,受精卵中的染色體一半來自精子,一半來自卵細胞,並且每兩條染色體大小、形態相似,由此引出同源染色體概念。為進一步說明同源染色體特點,插人類體細胞的染色體圖,最後得出完整概念。同源染色體是本課題的關鍵點和切入點,在教學安排上,將同源染色體概念提前講述,為的是分散難點,為後面講述聯會和四分體奠定基礎。既然精子、卵細胞的染色體都只有受精卵即體細胞一半,自然引出問題精子和卵細胞怎樣產生?先請學生討論,之後引出減數分裂概念。並展示學習這一概念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包括:減數分裂自然想了解減數分裂的具體發生過程,進入第二部分,以精子的形成過程為第二部分:精子的形成過程。
第二部分:精子的形成過程
首先以指導讀書法,讓學生帶著幾個思考題進行讀書學習。思考內容包括:“精子在哪裡形成?精子形成過程中各階段細胞名稱是什麼?什麼是聯會、四分體?‘減數’發生在什麼時期?”為講述方便,也為了後面能說明染色體分離的隨機性,細胞中的染色體以4條表示。同時,為防止學生眼花繚亂,分散了注意力,整個分裂過程先逐圖出現。
講述精原細胞時,除指出它來自精巢,還應點明它的染色體數就是體細胞的染色體數精原細胞形成初級精母細胞時,強調染色體在這一時期複製,也就是要說明,聯會時期,每條染色體已含有兩條染色單體,只是由於這一時期染色體呈染色質狀態,所以看不出來,這樣可以避免學生錯誤以為複製是在四分體時期進行。四分體時期,除強調概念處,為避免個別學生錯誤地將整個細胞中的4條染色體當作一個四分體,先提問:圖中有幾個四分體?再將其中一個四分體作閃爍處理以加深印象最後還要對四分體作個總結,指出:四分體個數就是同源染色體對數。這樣處理,較好地突破了“四分體”這一教學難點。分裂後期,先顯示一種同源染色體分離情況,形
成兩個子細胞,接著讓學生討論同源染色體能否有另一種的分離情況?討論之後在後期又出現另一種分離圖,由此說明:染色體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同源染色體移向哪一極是隨機的即不同對染色體之間可能自由組合。為後面學習遺傳學的“分離規律和自由組合規律”奠定細胞學基礎。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與有絲分裂相似,學生容易掌握,但也要強調兩點:“分裂”和“等數”。“分裂”即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等數”即染色體數目不再半。至於減數第二次分裂的過程,尤其突出有絲分裂後期與減數第二次分裂後期圖的比較,使學生透過畫面,清楚地看出二者的不同,即“是否含有同源染色體”的問題,進一步說明了減數分裂的本質。接著,全屏展示減數分裂的全過程,目的有兩個,一是總結減數分裂的實質,二是利用板書複習各分裂時期細胞的名稱。在上面學習的基礎上,為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染色體行為變化,播放精子形式的的連續動畫過程。最後,總結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先讓學生討論,教師再作補充,這樣既使學生理解其意義,而且培養了歸納總結的能力。最後指出這些也正是有性生殖的意義,從而既聯絡了上節課內容,又使為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設計了兩道課堂練習題,第一道題考查學生對染色體數目變化規律性的掌握情況,第二道題考查學生對同源染色體、四分體概念的掌握情況,透過兩道練習題,及時反饋教學效果。
五、板書如下:
精子的形成:
精原細胞 初級精母細胞次級精母細胞精子細胞精子
(複製) (減數第一次分裂)(減數第二次分裂)(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