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高中化學說課稿模板彙編六篇

有關高中化學說課稿模板彙編六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化學說課稿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中化學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和學生分析:

  在設計教學之初,我首先對教材和學生進行了分析。苯酚在生活中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有機物,在工業和生活中有著重要的用途,這體現著苯酚作為一種重要原料的社會價值,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酚是人教版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第三單元——《烴的含氧衍生物》中的第一節的內容,在必修2中,學生已經學習過了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的性質。而酚對於學生來說是嶄新的教學內容,教材將酚和醇安排在同一節,旨在透過各自的代表物苯酚和乙醇,在結構和性質上的對比,從而使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結構決定性質,性質反映結構。並透過代表物質苯酚,遷移認識其他酚類化合物。

  二,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的分析考慮,我制定的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掌握苯酚的分子結構、物理性質 和 化學性質 ,加深理解“基團相互影響”的基本思想方法,提高實驗探究能力。

  (2)過程與方法方面

  透過對苯酚性質的探究學習,培養學生根據實驗現象分析、推理、判斷的能力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與他人合作學習的習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

  一、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勇於探索的科學精神。

  B,透過對結構決定性質的分析,對學生進行辯證思維教育。

  C,培養學生關注化學與環境,化學與健康,化學與生活的意識。

  考慮到本節課要有利於學生的終生髮展,因此我從樹立苯酚與人類的生活生產是密切相關的價值觀和培養學生對比的思維方法做了重點突破。

  三,教學設計:

  為了達成上述目標,我設計瞭如下教學流程:

  (1)第一個環節-生活中的酚類物質

  我首先為學生展示幾張生活中常見的含酚類物質的圖片,給出結構式,讓學生找出苯酚部分。使學生用分類的思想,有序的認識物質。於是我引入新課:苯酚就是最簡單的酚類。

  (2)第二個環節- 苯酚的用途

  苯酚在工業中有著重要的用途,如生產酚醛樹脂用來製作廚房用的防火板和電器插座,生產錦綸製作登山服,還可以用作醫藥、染料、農藥的重要原料。有人評價說苯酚改變了世界,外科之父 李斯特用苯酚消毒,減少了細菌感染,塑膠之父貝克蘭合成酚醛樹脂,讓生活變得更加舒適。 可見,工業上對於苯酚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所以,在高速公路上經常會有大貨車在運輸苯酚。下面我們來看一個新聞。化學與生產聯絡, 我從生活走向化學 , 從而達成本節課的情感目標。

高中化學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1.教材分析

  初中化學第三章“水氫”的內容可劃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水和氫氣,第二部分為原子結構知識的擴充套件。對於第一部分而言,教材第一節以水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為題,討論了水與工農業生產等的緊密關係,在學生了解了水汙染產生的嚴重後果和防止水源汙染的重要意義之後,就應該對水作進一步認識,但教材只講了水的物理性質和水的組成,把水的化學性質分散到以後的其他章節中去,而把本節重點放在分析水的組成。教材的編排還注重了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絡,本節是在學習了原子、分子、元素、單質、化合物等概念基礎上編排的,因此,透過本節的學習,鞏固和加深了這些知識。透過實驗現象引出的氫氣,又為學習氫氣的性質作出鋪墊。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a、使學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質;b、透過電解水的實驗,使學生認識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瞭解水的化學式;c、透過本節學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分子、原子等概念及相互關係,並可進一步理解化學變化的實質。

  (2)能力目標:a、培養學生的觀察探究能力;b、培養學生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3)德育目標:a、透過電解水的實驗對學生進行物質無限可分性教育,培養實事求是的態度;b、透過觀看有關水資源和水的汙染的錄影,增強環保意識。

  3.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電解水的實驗和根據實驗現象分析確定組成水的成分元素。

  (2)教學難點:用分子、原子的知識解釋電解水,即從宏觀現象轉向微觀分析。

  二、說教學

  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創設情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生動、直觀的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過程如下:

  1. 以問題匯入新課,簡潔明瞭在講授新課前,透過計算機展示出兩個聯絡實際的問題,然後進入新課。

  2.歸納出水的物理性質。展示一杯水,培養學生從觀察中發現問題,學生結合教材探究出水的物理性質。

  3.分析實驗現象,探究水的組成,進行微觀解釋(這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課件展示出一組富有探究性的問題,引出水的組成這個重要知識點。因此,作好演示實驗尤其關鍵(展示實驗),書第48頁,這是未改進的演示實驗,實驗效果不直觀,效果不好;這是改進後的實驗,使實驗效果更清晰、更直觀,更便於學生主動根據實驗進行探究。學生透過實驗探究出水的電解產物——氧氣和氫氣,然後學生根據化學反應前後元素的種類不變也很容易探究出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水屬於化合物,重點知識得以解決。

  (展示課件)分析了水的組成後,接著展示電解水的微觀解釋圖片,將微觀過程進行宏觀模擬,從討論中發現,問題得到解決,進一步理解化學變化的實質,難點也得以突破。

  4. 課堂練習鞏固,達標檢測。

  5. 觀看錄相:有關水資源及其汙染。

  三、說教法和學法

  本節課堅持“教與學、知識與能力的辨證統一”和“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的原則,採用演示教學法、課件展示教學法、探究教學法等諸方法之長,努力做到教法、學法的最優組織,並體現以下特點:

  1.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重點改進了演示實驗,利用實物投影將實驗投在螢幕上,將實驗加以放大,實驗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包括實驗裝置、步驟、現象都展現在每一個學生眼前,使實驗效果更清晰、更直觀,讓每個學生透過實驗探究得出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突出了重點。

  2.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透過課件展示出一組富有探究性的問題(如水是由哪些元素組成的?水屬於哪類物質?水分子是由什麼構成的?),給學生創造思維的良好環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透過觀察實驗、思考、分析,最後探究得出結論。自制電解水的微觀解釋圖片,變抽象為具體,變靜態為動態,將微觀過程進行宏觀模擬,化枯燥為生動,從而降低了學習難度,使教學難點得以順利突破。學生也為其形式之新穎,從而產生樂學情緒,激發了他們以探究為特徵的求知慾望。

  3.加大教學密度: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做到高密度的學習知識,大資訊量的最佳化處理,

  大大提高課堂效率。利用文字閃動,圖象移動,顏色變換的手段,不僅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為了增強學生對水的分佈和水的汙染的感性認識,課上選擇一段“有關水資源和水汙染”的錄影,增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

  4.最佳化教學過程:計算機以其獨特的功能創造良好的思維情景,培養探究能力,發展智力,教師、計算機、學生形成一個有機的組合。透過計算機不僅能學懂、學會、學活、學精,而且能促使學生樂學、善學、勤學、活學,師生共同進入教與學的自覺狀態和最佳狀態,增加了課堂教學的活力,優化了課堂教學過程。

  總之,我在設計本課教學程式時,力求符合探究學習的三個特徵:(1)學習者由問題或設計任務出發;(2)學習者透過觀察、假設、實驗等探究活動提出自己的解釋;(3)學習者透過表達和交流,檢驗或修正自己的解釋。

高中化學說課稿 篇3

  各位評委,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xx

  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六個方面對本節課作以分析和說明。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人教版高中化學 第 章,第 節,第

  課時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

  ,本節課的學習為

  奠定基礎,因此本節內容不僅是本章的重點,也是整個高中化學教學的重點之一。

  二、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高二學生的認知結構和心理

  特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xx

  2、xx

  過程與方法目標:

  1、xx

  2、提高邏輯推理、抽象概括以及運用化學知識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培養學生抽象、聯想、想象思維能力,激發學習興趣。

  2、從生活出發學化學,體驗化學對生活、生產及科技發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教學重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xx

  難點是:xx

  四、教法

  結合本節知識的特點,我採用的教學模式,並藉助實驗教學和多媒體教學。我將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展開學習活動,結合實驗、層層深入、多層次教學,讓學生成為真正的主體,感受到學習化學的樂趣,並使知識的學習系統化。

  五、學法

  教學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學是中心,會是目的。因此,教師要啟發、引導、層層深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學習。本節課,學生透過“問題情景—實驗探究—質疑討論—f分析推理—整合運用”的學習方法。此外結合反饋補救法,透過學生的習題檢測,注意觀察學生的反饋情況,以實現“培優扶差,滿足每一位學生”。

  六、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本節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安排的:

  第一環節:知識回顧,新課引入。“匯入舊概念,提出新問題。”

  第二環節:新課學習,全民總動員。

  首先:xx

  其次:xx

  再次:xx

  第三環節:歸納總結,佈置作業。

  透過本節課的講解、實驗探究得出本節課的重要結論,並對本節課的重難點進行回顧,使學生能夠把握住自己的學習方向和側重點,最後佈置相應的習題,來鞏固本節課的所學內容。

  總之,本節課我是根據高二學生的心理特徵及認知規律,結合本節知識的特點,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採用實驗探究法、知識遷移法、類比法、分組討論法以及學生自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運用實驗演示、多媒體動畫等教學手段,以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主動參與到知識的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高中化學說課稿 篇4

  主要教學內容

  (教學重難點)

  教法分析

  學法分析

  焓變對化學反應自發過程的影響

  (教學重點)

  1、演示法:影片建立感性認知

  2、討論法:分析推理探究假設

  3、探究法:實驗證明或證偽

  4、討論法:得出探究結論

  利用推理和歸納的分析方法,結合自主學習與探究學習,瞭解焓變對化學反應自發過程的影響。

  熵變對化學反應自發過程的影響

  (教學難點)

  1、演示法:活動建立感性認知

  2、講授法:介紹熵變概念

  3、討論法:分析推理探究假設

  4、探究法:實驗證明或證偽

  5、討論法:得出探究結論

  利用歸納和演繹的邏輯分析方法,利用常見的化學反應和物理變化,學習熵變對化學反應自發過程的影響。

  熵變與環境保護

  (教學重點)

  1、活動體驗法:角色扮演

  2、討論法:環境保護與低碳生活或的必要性

  從體驗活動中感受熵增原理的簡單應用,進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生活觀。

  【教法與學法分析】

  【教學流程】

  1情境體驗、引入課題

  由生活常識引入自發與非自發過程(影片播放:破鏡重圓、覆水難收)

  2認識概念、明確任務

  自發過程的定義,學習任務:研究化學變化中的自發過程的特徵

  3體驗活動、引發思考(焓變對化學反應自發進行的影響)

  水從高處自發流向低處的過程中什麼物理量發生了變化?

  4探究一:焓變對化學反應自發過程的影響

  4.1引出探究、建立假設

  探究一:能量對化學反應自發過程的影響。

  假設一:化學變化的自發過程應表現為放出能量,即:△H<0

  4.2方法引導、證明證偽

  問題:如何驗證這個假設是否成立?

  方法引導一:證明:科學研究中,要證明一個假設成立,就是證明凡符合假設的所有情況都能得出結論。(一般為窮舉法)

  證明:例舉大量支援假設的例項(4-5個)

  結論:假設一可以成立嗎?(設計之初是希望學生做出肯定的回答,進而透過產生衝突引出“證偽法”,但實際教學中學生能力很強,透過獨立思辯做出了否定回答,認為舉出反例即可推翻假設,即直接可將“證偽法”引出。)

  方法引導二:更能體現科學本質特徵的方法:“證偽”

  證偽:要證明一個假設不成立,只需舉出一個反例即可。

  證偽探究:利用所給試劑Ba(oH)2(s)、NH4cl(s)設計一個實驗證偽假設一。

  4.3彙報結果、得出結論

  彙報結果

  探究結論

  “證偽”實驗

  說明:化學反應的自發過程並不是必須表現為放出能量,即△H<0不是判斷反應自發的唯一標誌。

  “證明”實驗說明:雖然很多例項支援了假設,但不能為假設的成立提供的確鑿證據。同時,證明的過程其實是在實踐中積累了經驗,即△H<0有利於化學反應的自發進行。

  5體驗活動、引發思考(熵變對化學反應自發進行的影響)

  火柴棒的散落

  6概念支架、例舉經驗

  介紹熵及熵增原理,舉出常見的“熵增原理”的例項

  7探究二:熵變對化學反應自發過程的影響

  7.1引出探究、建立假設

  探究二:混亂程度對化學反應自發過程的影響

  假設二:化學變化的自發過程應表現為混亂度增加,即:△s>0

  7.2頭腦風暴、自主探究

  任選證明實驗或證偽實驗

  試劑:cacl2(aq)、H2so4(aq)、Na2co3(aq)

  書寫化學反應式並說出證明或證偽的理由。

  7.3彙報結果、得出結論

  探究結論

  “證明”實驗說明:△s>0有利於化學反應的自發進行

  “證偽”實驗說明:△s>0不是判斷反應自發的唯一標誌

  8演示實驗、整合結論

  熱冰實驗

  整合結論:

  化學反應的自發過程同時受△s和△H的影響。

  △s>0與△H<0都是有利於化學反應的自發進行。

  二者因素影響趨勢相同時:

  △s>0、△H<0,反應自發;

  △s<0、△H>0,反應非自反;

  二者因素影響趨勢不同時:

  反應是否自發取決於△s和△H哪種影響更大

  9體驗活動、拓展思考

  熵與環境保護

  體驗活動:混亂的製造者與整理者

  拓展思考:墨西哥灣漏油事件所耗費……?

  1、從“熵增原理”的角度思考人類社會的發展道路的選擇。

  2、從“熵增原理”的角度思考二氧化碳的排放和收集比起來,何者難度更大,思考為什麼要提倡“低碳生活”。

高中化學說課稿 篇5

  各位評委,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 ,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六個方面對本節課作以分析和說明。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人教版高中化學 第 章,第 節,第

  課時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

  ,本節課的學習為

  奠定基礎,因此本節內容不僅是本章的重點,也是整個高中化學教學的重點之一。

  二、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高二學生的認知結構和心理

  特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

  2、

  過程與方法目標:

  1、

  2、提高邏輯推理、抽象概括以及運用化學知識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培養學生抽象、聯想、想象思維能力,激發學習興趣。

  2、從生活出發學化學,體驗化學對生活、生產及科技發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教學重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

  難點是:

  四、教法

  結合本節知識的特點,我採用的教學模式,並藉助實驗教學和多媒體教學。我將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展開學習活動,結合實驗、層層深入、多層次教學,讓學生成為真正的主體,感受到學習化學的樂趣,並使知識的學習系統化。

  五、學法

  教學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學是中心,會是目的。因此,教師要啟發、引導、層層深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學習。本節課,學生透過“問題情景—實驗探究—質疑討論—f分析推理—整合運用”的學習方法。此外結合反饋補救法,透過學生的習題檢測,注意觀察學生的反饋情況,以實現“培優扶差,滿足每一位學生”。

  六、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本節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安排的:

  第一環節:知識回顧,新課引入。“匯入舊概念,提出新問題。”

  第二環節:新課學習,全民總動員。

  首先:

  其次:

  再次:

  第三環節:歸納總結,佈置作業。

  透過本節課的講解、實驗探究得出本節課的重要結論,並對本節課的重難點進行回顧,使學生能夠把握住自己的學習方向和側重點,最後佈置相應的習題,來鞏固本節課的所學內容。

  總之,本節課我是根據高二學生的心理特徵及認知規律,結合本節知識的特點,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採用實驗探究法、知識遷移法、類比法、分組討論法以及學生自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運用實驗演示、多媒體動畫等教學手段,以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主動參與到知識的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高中化學說課稿 篇6

  一、 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鈉的重要化合物是本章教材的重點之一,本節知識是鈉單質性質的延伸和發展,鈉單質在化學反應中易失電子轉變為鈉的化合物,所以鈉單質和鈉的化合物之間存在著必然的因果關係。只有既瞭解了鈉單質的性質又瞭解了鈉的化合物性質,才會比較全面的瞭解鈉這種金屬。透過鈉單質及鈉的重要化合物的學習,既複習鞏固了氧化還原反應和離子反應,又為學習其他幾種重要金屬化合物奠定基礎和提供理論模式。

  2、教學目標

  根據《化學課程標準》,結合教材,本著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自主、全面、主動發展的原則,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

  1)、掌握鈉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質和用途。

  2)、透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對比實驗,學生能瞭解兩者性質的差異、掌握二者的轉化關係及鑑別方法。

  【過程與方法】

  1)、透過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對比學習,學生應初步掌握對比、推理、歸納的能力。

  2)、教學中透過學生的實驗和探究。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和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透過實驗探究的過程,學生更容易體會到知識的形成過程,體驗到動手合作的樂趣,在交流中養成團結合作的良好品質。

  2)、透過學習我國化學家侯德榜對世界制鹼工業、我國化學工業作出的巨大貢獻,增加學生民族自豪感。

  3、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教材及學生特點和已有知識,我確定如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過氧化鈉的性質,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及轉化。

  教學難點:Na2O2的性質。

  二、說學情

  在本節課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以及鈉單質的性質等知識,能夠對化學反應的得失電子情況及離子反應的本質做出正確的判斷。在能力上,學生已經初步具備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喜歡透過實驗探究的方式來研究物質的性質,可以透過對實驗現象的分析、對比,歸納出實驗結論。

  三、說教法、學法:

  根據課程標準確定的“課程要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要“有助於學生主動構建自身發展所需的化學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課程性質,結合以上的學情,我確定了以下教法和學法

  1、教法:設疑激趣、實驗探究、分析對比、理論聯絡實際等教學方法。以趣味實驗→產生疑問→提出問題→設計實驗→觀察現象→分析原因→得出結論的程式進行教學。

  2、學法:觀察現象→分析原因→得出結論→綜合運用的學習方法和實驗探究、對比討論的學習方法。

  四、說教學過程教學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引生入境

  設計“滴水生火”趣味實驗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啟用學生思維。

  第二環節:知識探究、思維培養

  1.“滴水生火”實驗探究

  透過實驗首先讓學生觀察Na2O2的樣品,得出Na2O2的物理性質。緊接著設疑:水一般用來滅火,而我們的實驗卻是滴水生火?

  棉花為什麼能夠燃燒?燃燒需要什麼條件?透過一系列問題的層層遞進,將學生對Na2O2和H2O反應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接著從方程式的角度對反應進一步進行分析,得出Na2O2中的-1價氧元素化合價既升高又降低,強化了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本部分內容大約需要5分鐘)

  2.“吹氣生火”實驗探究

  結合上述對Na2O2與H2O反應的探討,又引入 “吹氣生火”實驗,學生很自然地得出Na2O2與CO2反應的產物。同時我引導學生聯絡人在呼吸時吸入的是O2,撥出的是CO2的實際,講述Na2O2能用在呼吸面具上和潛水艇裡作為O2的,這樣把性質和用途自然地聯絡起來,學生易於理解和掌握。在妙趣橫生的實驗探討中,學生帶著強烈的興趣學習,既突出了重點、又突破了難點。然後在多媒體上以表格的形式總結歸納Na2O與Na2O2性質。(本部分內容大約需要8分鐘)

  為了使學生學到的知識能得以應用和鞏固提升,我設定瞭如下兩個交流思考。

  【交流思考1】鈉著火了怎麼辦?

  【交流思考2】鈉單質放置在空氣中,最終變成了什麼物質?

  以上兩個問題的設定,既是對鈉的氧化物知識的複習和運用,又自然而然的引入了Na2CO3與NaHCO3知識的教學。(本部分內容大約需要4分鐘。)

  第三環節:Na2CO3與NaHCO3性質對比

  對於Na2CO3與NaHCO3兩者溶解性差異實驗及水溶液性質的檢驗。操作比較簡單,但有些差異比較細微,除了需要用眼仔細觀察外,還需要觸控感受。所以我讓學生自己動手完成實驗。採用了分組討論,實驗探究的方法。這樣既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又培養了學生的實驗觀察、分析、探究的能力和團結協作的能力。(本部分內容大約需要6分鐘)。

  Na2CO3與NaHCO3熱穩定性實驗探究。我設定的是演示實驗,透過一組對比實驗,學生透過觀察,很容易得出兩者熱穩定性的差異。

  實驗做完後,在多媒體上的表格中總結歸中Na2CO3與NaHCO3性質對比。(本部分內容大約需要8分鐘。)

  在完成Na2CO3與NaHCO3性質對比後。我又設定兩個交流思考。

  【交流思考1】如何除去Na2CO3固體中的NaHCO3?如何除去Na2CO3溶液中的NaHCO3?

  【交流思考2】如何鑑別Na2CO3和NaHCO3?

  學生在小組討論中完成以上兩個問題,我及時給予點評、總結。(本部分內容大約需要6分鐘。)

  第四環節:課堂小結。

  此時,教學活動已接近尾聲,我啟發學生回顧、再現知識,並把本節課的主幹知識寫到黑板上,起到提綱挈領、畫龍點睛的作用。(本部分內容大約需要3分鐘。)

  第五環節:佈置作業

  五、說板書

  本節課運用了多媒體輔助教學,所以板書主要簡明扼要的寫出Na2O與Na2O2,Na2CO3與NaHCO3的主要性質即可。(見附表)

  教學評價:

  本節課依據構建主義理論,我設定了“滴水生火”和“吹起生火”兩個趣味實驗,給學生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從而使學生很想知道什麼物質具有這樣的性質,激發起學生強力的求知慾。營造了很好的課堂情趣。同時又依據知識特點,用實驗探究來完成對鈉的幾種化合物的認識,充分體現了化學的學科特點和學生的主體意識。既提升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思維能力。又可以使學生學習到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品德,除此外還大量運用了對比的學習方法,以表格的形式整理出來,使學生一目瞭然。完成了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上升,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板書設計

  鈉的重要化合物

  一、 Na2O與Na2O2

  1. 物理性質:色、態

  2. 化學性質

  Na2O2與H2O反應:2Na2O2+2H2O=2 NaOH+ O2↑

  Na2O2與CO2反應:2Na2O2+2 CO2=2 Na2CO3+ O2

  3. 用途:

  二、 Na2CO3與NaHCO3

  1. 物理性質:色、態、溶解性

  2. 化學性質:

  (1) 與酸反應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2) 熱穩定性 2NaHCO3=Na2CO3+H2O+CO2↑

  (3) 用途

最近訪問